醫方考 【明 吳昆】
用白芷黃荊實瓦壟子論
白帶者,胃中濕熱下注而成,猶之溺注于器,而生溺底垽耳。前古名醫有單用焦白芷而主者,有單用焦荊實而主者,有單用瓦壟粉而主者。蓋以白芷之性香而升舉,荊實之性辛而利氣,瓦壟之性燥而勝濕。炒而焦之則火可以生土,土可以防水;煉而粉之則燥可以勝濕,勝濕則無以下注而白帶止矣。此用三物之意也。
用葵花論
凡人腰臍之間有帶脈,奇經八脈之一也,回身一周,如束帶焉。下焦虛損,督任有虧,則中焦氣血乘虛而襲之,陷于帶脈之下,氣病為白,血病為赤,名曰赤白帶下也。東垣曰:白葵花治白帶,紅葵花治赤帶。赤治血燥,白治氣燥,此何言哉?昆謂葵花者,朝陽之萼也,稟草木之陰,涵天地之陽,故能潤燥而升陽,使營衛上行,不復陷于帶脈之下而為帶下也。或問帶下一疾耳,此言氣血陷于帶脈之下為帶下,前言胃中濕熱下注為帶下,何相悖也?余曰:婦人無病容,單下白者,責之濕熱下注。婦人久病,赤白并下,責之氣血下陷,多成瘵也。又曰:有言白者屬寒,赤者屬熱,其說何如?余曰:曾見寒者固有赤帶,熱者益多白帶,此白寒赤熱之言,不足征矣。必若所言,則赤白并下者,是寒熱并有耶?見道之言不如此。
同千金白馬毛散論
氣陷于下焦則白帶,血陷于下焦則赤帶。以濇藥止之則未盡之帶留而不出,以利藥下之則既損其中又傷其下,皆非治也。白馬得干之剛,毛得血之余,血余可以固血,干剛可以利氣,固血則赤止,利氣則白愈,此用馬毛之意也。龜、鱉、牡蠣外剛而內柔,離之象也。去其柔而用其剛,故可以化癥,可以固氣。化癥則赤白之成帶者無復中留,固氣則營衛之行不復陷下。營不陷則無赤,衛不陷則無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