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解密社交:那些你還不懂的社交秘密(2)
- 別輸在人際交往上
- 張瑞編著
- 4919字
- 2015-12-18 17:39:27
王導代表司馬睿拜訪顧榮和賀循,向他們請求幫助,這是政治禮遇,也是一個信號,它表明司馬睿有意重用江東士族。顧、賀二人欣然接受。司馬睿終于同江東士族拉上了關系。在顧、賀二人的影響和推薦下,其他江東人士相繼而至,司馬睿分別給他們晉級封爵。其中顧榮是司馬睿非常器重的人,事無大小,司馬睿都找他來商議。對于江東士族來說,這確實是東吳滅亡以后少有的光輝時期。為了搞好與江東士族的關系,王導還學說吳語,并提出與吳郡陸氏聯姻的要求。不久,散騎常侍朱嵩和尚書郎顧球逝世,鑒于吳郡朱氏和顧氏都是江東名門望族,司馬睿為表達他的心意,勇于突破儀制,親自為他們發喪。司馬睿接二連三的舉動,終于使江東士族大為感動,紛紛投靠他。司馬睿終于被江東士族確認為他們利益的最高代表。
有了眾人的支持,司馬睿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他的江東政權逐漸穩定下來。由此可見,眾人的支持是一個人一生不可缺少的支柱。贏得人心,你才能擁有眾人;依靠眾人,你才能在社會中站穩腳跟。
善于交際才有好機遇
社交活動為人們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既讓你結識他人,也讓他人認識你,當彼此的品行、才干、信息得以相互了解的時候,活動就可能結出兩個甜美的果實:獲得彼此的友誼和獲得發展的機遇。交際活動是機遇的催產術。著意開發人緣資源,捕捉機遇,成功的彼岸離我們就更近了!
京城“火花”首富呂春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原是北京一所小學的美術教師,一天他在雜志上看到有人利用收集到的火柴商標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創作靈感的報道,他決定收集火花。于是,他展開了廣泛的交際活動。首先油印了兩百多封情真意切的信發到各地火柴廠家,不久就收到六七十個火柴廠的回信,并收獲了幾百枚各式各樣的精美的火花。
此后,他主動走出去以“花”為媒,以“花”會友。1980年,他結識了在新華社工作的一位“花友”,這位熱心的花友一次就送給他二十多套火花,還給他提供信息,建議他向江蘇常州一花友索購一本花友們自編的《火花愛好者通訊錄》,由此他欣喜地結識了國內一百多位未曾謀面的花友。他與各地花友交換藏品,互通有無。他利用寒暑假,遍訪各地藏花已久的花友,還通過各種途徑與海外的集花愛好者建立起聯系。就這樣,在廣泛的交往中他得到了無窮無盡的樂趣和享受,并為他成名創造了機會。
他先后在報刊上發表了幾十篇有關火花知識的文章,還成為《北京晚報》“諧趣園”的撰稿人。他的火花藏品得到了國際火花收藏界的承認,并躋身于國際性的火花收藏組織行列。1991年,他的幾百枚火花精品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中華百絕博覽會”,他以14年的收藏歷史和20萬枚的火花藏品,被譽為“火花大王”而名揚于京城,獨領風騷。
很顯然,呂春穆的成功得益于交際。他以“花”為媒,結識朋友,通過朋友再認識朋友,一直把關系建立到全球,從而,機會一次次降臨,使他走向了成功。事實一再證明,人們的機遇的多少與其交際能力和交際活動范圍的大小幾乎是成正比的。因此,我們應把開展人緣活動與捕捉機遇聯系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交際能力,不斷擴大自己的社交網絡,發現和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進而擁抱成功。
人緣就是競爭力
張權是某中學教師,畢業于著名大學的他知識廣博、教學認真,學生對他的評價都還不錯。只不過他性格又硬又直,和同事的關系始終不太好。即使是十年的同事,彼此也是愛理不理、冷冷清清的。學校的教務主任調走了,校長要從教師中提拔一個人擔任此職。論資歷、看能力,張權都是第一人選,因此校長就悄悄找他談了一次話。沒想到這風聲剛一放出去,一大群人就找上了校長,這個說不行,那個表示反對,而且都說得頭頭是道,理由一大堆,不能不叫人心中來回打鼓。說到最后,校長終于打消了讓張權當教務主任的想法。而能力不如張權,但人緣卻很好的王霖卻在眾人的舉薦下被提升為教務主任。
張權因為人緣不好,雖然能力出眾但卻最終落選,而他的對手雖然能力不如他,但因為占了個“人和”的優勢,反倒成功晉職。很多時候,人緣就是評判你是否有競爭力的標準,人緣越好,競爭力也就越強,對企業對個人都是如此。
想在現代社會里生存、發展就必須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它不僅指才能、素質等方面的條件,還與人際關系有重要關聯。有好的人緣,做事時就會得到眾人的支持,在競爭中就會處于優勢地位。而人緣差的話,在你困難的時候就得不到幫助,甚至還有人會跳出來踩你兩腳,這樣一來,在競爭中你就會居于劣勢。
浙江的白先生經營著一家制鞋廠,他主要是做出口生意,很少內銷。白先生常說,“眼睛只盯著錢的人做不成大買賣。買賣中也有人情在,抓住了這個人情,做買賣也就成功了一半。”白先生對此是深有體會的。1992年,白先生的皮鞋廠還是一個只有幾十個工人的小廠,憑著質優價廉勉強在國際市場上混口飯吃。有一次一個法國客商訂了50雙皮鞋,白先生按對方的要求包裝完畢后運到碼頭準備發貨,就在這時,這個法國客商卻突然打來電話,請求退貨,原因是由于該客商對當地市場估計錯誤,這批貨到法國后將很難銷售。退貨的要求是毫無道理的,白先生大可一口拒絕對方,反正合同都已經簽了,但經過一天的考慮后,白先生卻決定答應對方的退貨請求。因為對方答應支付包裝運輸等一切費用,這批鞋由于是外貿產品,在國內市場上應該可以銷售得出去,所以白先生等于毫無損失。而最大的好處是他這樣做等于是救了法國客商,雙方將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事情果然如白先生所料,法國客商非常感激白先生的大度,表示以后在同類產品中將優先考慮白先生的產品,他還不斷向自己的朋友夸獎白先生,為白先生介紹了很多生意。就這樣,白先生以他富有人情味的生意經成功地在國際市場站穩了腳。兩三年內,白先生的工廠不斷擴建,有五百多名工人為他工作,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白先生是非常聰明的,他清楚地認識到人緣對做生意的重要性。如果當時他拒絕了法國客商的退貨請求,那么雖然他做成了一單生意,但卻可能會失去這個客戶。而答應了退貨要求呢,表面上看他是吃了點虧,但他卻交到了一個朋友,孰多孰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在生活中,人緣也可以為一個人的成功加上籌碼,讓其在競爭中輕松得勝。
現代社會,人際關系給我們個人發展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我們除了要努力鍛煉自己的才能外,還要注意搞好人際關系,讓自己有個好人緣,這樣才能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并在競爭中取勝。
人緣是最大的無形資產
人緣資源是一種潛在的無形資產,是一種潛在的財富。表面上看來,它不是直接的財富,可沒有它,就很難獲得財富。難道不是嗎?即使你擁有很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是個彬彬有禮的君子,還具有雄辯的口才,卻不一定能夠成功地促成一次商談。但如果有一位關鍵人物協助你,為你開開金口,相信你的出擊一定會完美無缺,百發百中!人緣資源越豐富,賺錢的門路也就更多。這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事實!當你想要開創自己的事業時,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呢?
首先便是資金。而資金在銀行里。技術呢?這也不用擔心,因為有人以販賣技術為生,所以你當然也能夠買得到。即使找不到,和其他公司進行技術合作也是可行的。所以,事業開展最重要的因素,而且經常是成功與否的關鍵,便是人。人、技術、資金這三大條件的核心就是“人”。如果你有足夠豐富的人緣資源,那么資金和技術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所以,“人”才是擔負起你事業成功的關鍵。
即使現在你尚沒有開創自己事業的念頭,你只是一個業務員,你一定經常會有“如果我有足夠多的關系,一定可以更加順利地完成這件工作”、“如果和那位關鍵人物能夠牽扯上任何關系,做起事來可以方便多了”的感觸吧?因為,只要我們和那些關鍵人物有所聯系,當有事情想要去拜托他或是與其商量討論時,總是能夠得到很好的回應。
這種與關鍵人物取得聯系的有利條件,就是“人緣力量”。事實上,人緣資源越寬廣,做起事來就越方便。每個業務人士都希望那些有影響力的大人物能夠助己一臂之力,使他們在事業的發展上,能夠少遇些障礙。可見,搭建豐富有效的人緣資源是我們到達成功彼岸的不二法門,是一筆看不見的無形資產!
所以,你在公司工作最大的收獲不只是你賺了多少錢,積累了多少經驗,更重要的是你認識了多少人,結識了多少朋友,積累了多少人緣資源。這種人緣資源不僅對你在公司工作時有用,即使你以后離開了這個公司,還會發生作用,成為你創業的重大資產。擁有它之后,你知道你在創業過程中一旦遇到什么困難,你該打電話給誰。
假設你是個業務員,那么,你的最大收獲就不只是工資、提成以及職務的升遷,更重要的是你積累起來的人緣資源,這是你終身受用的無形資產和潛在財富!
有人緣才能出人頭地
我們應該記住這一點:實力加上好人緣才能幫你走向成功。
大多數人相信:“只要我盡本分把事情做好,達到該有的業績,上司就會對我如何如何。”結果,事實并非如此。在某些主管眼中,他認為你的表現不過是平平而已,除非他認為你確實很重要,你的作為讓他感到臉上有光,公司不可一日沒有你,否則你很難得到事業成功。
在工作中,我們必須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否則就很難打入公司的核心,出頭的機會少之又少。你不必懷疑這種論調。研究組織管理的劍橋大學博士勒文森就說得很清楚:“所有的組織必定有小派系。因為,組織是由互相扶持的個人或團體共同組成的,以完成工作。”你不妨探出頭去,四處望望,想想周圍那些已經坐到好位置的人,是不是都有好人緣。
你的人際網絡應該是一種有組織的聯絡,彼此經常互換消息、建議和相互支持。
當然,光有好人緣也是不夠的,你必須有真正的實力。因為工作中隨時會出現各種變動,而面對變動,也就是考驗實力的時候。如果你到目前為止所享有的一切全都是靠別人的賞識或關系而來的,那么變動來臨時,你恐怕真的前途黯淡。
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的成功,15%基于他的專業技能,85%則取決于他的人際關系。”任何時候你都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成功的事業和好人緣是分不開的,能夠積極拓展人際關系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好人緣能帶來好收獲
魏某在A市的商界也是個響當當的人物,他做起生意來六親不認,辣手無情,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商場無父子”,因此幾年下來,雖然他積聚了不少財富,但也得罪了很多人。魏某經營的是一家紡織廠,他所生產的紡織品大部分都是內銷,因此他總是不擇手段地排擠對手,搶占市場份額,有三家小紡織品廠就曾吃過他的虧。更惡劣的是,他還總喜歡當眾嘲弄弱于他的競爭對手:什么“手下敗將”,什么“不堪一擊”……他的朋友曾勸他說:“老魏,不要做得太過分。大家都是生意人,為什么一定要得罪人呢?”魏某卻不愿聽朋友的意見,“得罪人怎么了?我還怕他們不成!”一段時間后,魏某的倉庫因為值班人員亂扔煙頭著了火,十萬余件毛衣、毛褲付之一炬。大小客戶紛紛上門催討貨物,魏某想從其他紡織廠借一批應急,可由于平時關系弄得太僵,根本沒有人肯借他;加緊生產一批吧,又沒有原料。原料供應商和他沒有交情,不肯賒貨給他。無奈之下,魏某只好變賣房產賠付高額的違約金,工人也一個個地辭職,最后除了幾間破爛的廠房,魏某一無所有。
魏某平時人緣太差,因而遇到困難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沒有人愿意幫他,最后落得個破產的下場。人緣對于推動我們事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注意培養人緣,即便是在競爭激烈的生意場上也要如此。
何謂人緣?個人和眾人的關系好,招人家喜歡,辦事便一路綠燈,平常人們所說的“結人緣”意思便是這樣。一個人應有自己的個性,但為了事業成功,為了大家能接受自己,也必須適當培養人緣。而人緣作為一種人與人感情聯系的結果,是人們平時努力爭取得來的。
著名青年企業家王英俊就是利用人緣獲得成功的一個好例子。王英俊有很多外國朋友,這其中,既有外國的企業家,也有外國的一些著名人物,如美國著名銀行家坦姆斯·斯通和日本企業家竹下登。
英俊高科貿有限公司剛剛成立,王英俊馬上就想到,應利用坦姆斯·斯通的國際影響,推動公司走向世界。于是,他便向斯通發出了邀請。斯通欣然應邀,當他聽到王英俊“凡有利于中美友好的,我都做;凡不利于中美友好的,我都不做”的許諾時,斯通也允諾:“那么,今后你要我辦事,我不要你的錢。”以后,斯通多次訪問英俊高科貿有限公司,為英俊高科貿有限公司快速地與世界各國建立廣泛的聯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