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大姨是反感凌隊長來姥姥家找她的,時間長了,姥姥就覺得家里留著個嫁不出去三十大幾的老閨女招村里頭人閑話,這個凌隊長人還靠實,就是家里兄弟多,又通過鄰村的親戚去打聽了他家的人性和村里的口碑。勸大姨答應下這門親。
可大姨婚后一直過得憂愁,拮據。緊接著第三年公婆相繼急病過世,再一年夫家大哥在割谷時猝死。兩頭村里不少人都說她天生是克夫家的命。后來,大姨一家回娘家的村里買下一串小院,蓋了牛圈,兩口子靠養牛養雞生活,娘家給了她二畝四分的地。
凌慧畢竟年紀小跟母親說著說著臉就燙了起來四下里給自己找開脫,往雞蛋棚子走:“媽,這么多新雞蛋,我給你全收了。”
圓謊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凌慧真是跟母親圓不下去了,索性也不圓了。
不就是去赴一個男同學的約嗎?他還沒去。
等了半天,卻等到了另一對人。
母親也不再追問了。
但凌慧得弄明白他為什么沒去赴約!
大門外兩個臟兮兮的胖男童追逐而過,一高一矮,趙二叔緊隨其后。他走到門口停下腳步,欠著身子朝門里喊:“嫂,你家雞蛋還有咓?”
凌慧媽說:“你要幾斤?”
趙二叔說:“給我拿上二斤半。”
凌慧母親對凌慧說:“慧慧,去稱雞蛋去。”
凌慧媽話少得總太過清靜。
趙二叔又找話聊著:“閨女甚時回來唻?”
凌媽說:“好幾天了。”
趙二叔又問:“現在在外頭做甚營生哩?”
凌媽說:“她在外頭折騰夠了,又準備回來念書哩。”
話說完,院子立即變得清靜。
凌慧將二斤雞蛋盛好放在紅黃藍塑質細條編織的小籃里,拎出來給趙二叔。趙二叔盯著一籃雞蛋揣量道:“應該夠了咓,實在是湊不起菜來了,一個西紅柿炒雞蛋,一個紅蘿卜炒山藥蛋條,蒜苔炒白菜,再炒一大碗雞蛋就酒,夠了,夠了。”
“二叔家來人了?”聽著趙二叔說了這么多的菜,凌慧笑著問了一句。
“哪,是你趙三叔家,倆接兵的,樹森爺倆,再加上我家爺仨。”又笑了笑,說:“樹森沒娘,每回總是我去幫著招待客人,樹森爹飯不會做話不會說的,樹森又悶。”一面將一卷臟皺地塊塊毛毛錢遞給凌媽。
接兵的?這就是他不能赴約的原因了。可他怎么會突然有了當兵的打算?都補習兩年了,說不定明年就能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了。
“別愣了,一趟去把小籃拿回來,拿上就趕緊往回走。”凌媽對凌慧說。
凌慧還在發愣,不知何時自己人已經走在了街上,現在就去拿小籃?還是等接兵的走了以后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