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6彩印版)
- 華圖教育
- 3888字
- 2018-12-29 20:36:08
第一篇 重慶市申論深度解讀
本篇精義
開篇解讀新大綱,五大能力先知悉。分析考情大數據,撥開云霧見規律。備考資料是武器,最具火力是真題。閱卷標準去神秘,申論作答得真諦。

本篇串講
第一章 探究重慶市申論大綱
本章串講
重慶市申論考什么,怎么考?申論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如何掌握?重慶市申論真題是什么結構,有什么特點?……盡在本章,一掃即知。

本章串講
第一節 重慶市申論的結構特點
名師點睛
本節展示了考試大綱,并從考試形式特點、時限及分值、試卷構成、作答注意事項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重慶市申論的結構特點,幫助考生了解重慶市申論。
一、大綱公告原文
申論作為公務員考試的一個科目,最早出現于2000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之中。此后,它成為國考筆試中必考的科目,也是重慶公考筆試中的重要科目。近年來,隨著重慶市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日趨激烈,考試難度逐步加大,尤其從2010年參加全國聯考以來,其規范性和科學性也隨之增強。由于考試大綱是申論考試的風向標,那么我們首先看一下《重慶市2015年下半年面向社會公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中有關申論部分的表述。
重慶市2015年下半年面向社會公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
為便于報考者充分了解重慶市2015年下半年面向社會公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特制定本大綱。
一、公共科目筆試內容
重慶市2015年下半年面向社會公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全部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
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50分鐘,滿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二)申論
報考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報考者必須用2B鉛筆在指定位置上填涂準考證號,用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一律無效。
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介紹
……
四、申論介紹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雖然只有短短幾百字,我們卻能從中獲得許多信息。同時,我們也可以參考2015年的重慶市申論考試的真題來對考試大綱進行解讀,從而準確地把握考情。4
二、考試形式特點
(一)形式上的主觀
根據大綱,申論為主觀性試題,即不同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試題沒有備選答案,因此申論的試題形式是很靈活的。但是考生要明確,所有的考試都是有規律可循的,申論也一樣,形式多樣的背后體現的是固定的命題規律。因此,考生在復習中,要做的是把握這種規律,而不是過多地關注試題的題面本身。
(二)內容上的客觀
雖然形式上是主觀的,但申論考試不是作文大賽,不能任由考生發揮文采和想象。眾所周知,公務員考試從命題到閱卷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即使是像申論這樣的“主觀性試題”,其閱卷也有一套詳細的賦分標準。舉一例說明。
例 2013年國考(省部級)第一題:
“給定資料2”中的文章作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比長城、故宮還要重要的財富。”請結合“給定資料”,談談你對這一說法的見解。(15分)
要求:全面、簡明。不超過250字。
賦分標準
要點如下:
首先,要表明態度,同意上述觀點。
1.材料一,可以分析出,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婚禮儀式等)是承載著傳統文化的精神,是它的某種載體和形式;
2.材料二,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的,具有實用性;
3.材料三,非物質文化遺產讓物質文化遺產更有生命力與活力;
4.材料四,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文化等)可以交流與傳播;
5.材料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無法再生;
6.材料六,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鑒別,可以提高公眾的鑒賞能力與文化素質。
賦分說明
沒有表明態度扣1分;
以上六點答出任意五點即可,每點3分,最多15分;
每點根據概括是否準確以及表述是否清晰等情況,酌情給1-3分;
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1-2分;
錯別字3個字扣1分;
超出50字以上扣1分。
由此可見,申論考試閱卷的基本規則是“采點給分”,即答出規定的要點或關鍵詞才能獲得相應的分數。這一規則表明,申論考試看似是主觀的,可實際上是有標準的“主觀”,是框架內的“主觀”。你的答案得分,不在于文采、不在于想象力,更不是字數越多越好,關鍵在于采上得分的“點”。更形象點說,只有“賦分標準”給出的答案是“甲、乙、丙、丁”,你的回答剛好也是“甲、乙、丙、丁”,才能在申論考試中斬獲高分。從這個意義上講,申論考試的內容實際上是有其客觀性質的。有的考生可能會問,既然是以主觀形式作答,怎么可能句句都在“點”上呢?而這正是我們在后文中將要詳細講解的內容。
三、時限及分值
2015年4月和9月的重慶市申論考試均延續了以往的慣例,考試時限為150分鐘,滿分為100分。長期關注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可能知道,在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中,考試時限從150分鐘延長至180分鐘是申論部分唯一的變化。在此之前,地方公務員申論考試的時限及分值基本同國考申論看齊,采用150分鐘的時限;只有個別省份,如河北、廣東等,采用120分鐘的時限。由于國考的動向往往是地方公務員考試的參考,比如2014年內蒙古、湖北等地區便將申論考試時限調整至180分鐘,所以在未來的地方考試中,申論科目的時限延長將是一種趨勢,考生在備考時應根據當地考情注意把握作答時限,以便在考場上應對自如。
四、試卷構成
關于申論試卷的構成,《重慶市2015年下半年面向社會公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申論部分明確表述為: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下面逐一進行介紹。
(一)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一般位于申論題本的第一頁,介紹考試的時限、要求、紀律等。
例 2015年9月重慶市考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答卷時間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任務”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試卷頁的空白位置或草稿紙上打草稿,但所有題目都要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一律無效。
有些考生認為這一部分沒有必要看,其實這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注意事項所羅列的內容,如參考時限、作答區域等,有助于考生做好考前的準備和預熱,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同時,對規則的熟悉也可幫助考生穩住心態,平和地進入考試狀態。
(二)給定資料
給定資料是作答申論題目的基礎,也是題本中的核心內容。由于給定資料在內容表述上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其大體分為觀點型資料,政策、理論型資料,事例、現象型資料,數據型資料四種基本類型,它們有各自不同的特點。

除上述四種類型以外,申論的給定資料還涉及名詞解釋、引用名人名言等常見的資料類型,而這些特色資料往往被直接引用出題。
(三)作答要求
作答要求位于申論題本的最后,在這里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需要回答的題目及題目的相關要求,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資料定位:根據“給定資料××”、請結合“給定資料××”……
2.作答任務:請談談你對“××××”的理解/看法、請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3.分值:即題目后所給出的分值。
4.內容、語言、字數:全面準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生動、不超過××字……
例 2015年9月重慶市考作答要求:
(一)根據給定材料2-3,歸納概括F、Y兩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運營過程中的成功經驗。(25分)
要求:內容全面、準確,語言簡潔,字數不超過300字。
(二)根據給定材料4-6,分析指出H市農產品工藝批發市場運營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25分)
要求:問題和原因分別闡述,分條作答,內容全面,表述準確,針對性強,字數不超過300字。
(三)參考給定材料,聯系實際,以“互聯網+農業不是簡單做加法”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角度合理,論述充分,結構完整,邏輯嚴謹,語言流暢,總字數1000-1200字。
申論考試的題目數量一直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近三年來逐漸趨于穩定,國考保持在5道題的題量;經常參加聯考的省份,如重慶、湖南、湖北、廣西、遼寧等,一般是3—4道題;其他自主命題的省份差異較大,依各地情況設置3—6道題不等。重慶市申論近幾年基本穩定在3道大題。
高分必看
云課堂:《申論試卷的“真面目”》

云課堂
五、作答注意事項
(一)答題卡的填寫
答題卡即考生書寫答案的特定紙張,如下圖所示。關于答題卡如何填寫,一般會在申論題本的“注意事項”中進行提示。《重慶市2015年下半年面向社會公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中要求:報考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報考者必須用2B鉛筆在指定位置上填涂準考證號,用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一律無效。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答題卡對于每道題目都有嚴格的作答界線及上限字數標志,因此,要求考生在作答時嚴格控制字數,注意格式,盡量言簡意賅。再次提醒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各位必須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及作答。根據閱卷流程,申論考試結束以后,每張試卷都要通過掃描形成電子版,最后呈現在閱卷人員面前,而電子掃描的范圍僅限于答題卡的指定位置。如果考生在其他位置作答,閱卷人員是無法看到的。
(二)草稿紙的使用
草稿紙即一張白紙,用于申論考試中,主要是供考生在閱讀時記錄關鍵詞、句,在書寫中羅列答題思路、作文提綱等,這些草稿有助于考生組織更加全面、更有邏輯性的答案。由于考試時限趨于延長,在今后的申論考試中,草稿紙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當考試結束時,考生須“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翻過來留在桌上”,這是考場的重要紀律之一。
第二節 重慶市申論的五種能力
名師點睛
申論考查的核心是能力,這是老生常談了。雖然《重慶市2015年下半年面向社會公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中的申論部分只介紹了四種能力,即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綜合分析能力也是申論考查的重點內容,考生同樣要掌握。下面,讓我們先來認識這五種能力。
一、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閱讀理解能力是重慶申論四種能力的基礎,所有申論題目的作答都要在充分理解給定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結合《重慶市2015年下半年面向社會公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和國家及其他省市公務員考試大綱的要求,閱讀理解能力實際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即:全面把握內容,準確理解含義,把握個部分之間的關系,準確提煉觀點,揭示本質問題。下面我們舉例說明。
例
1.東郭先生在打獵途中偶遇一只受傷的狼,狼因被獵人追逐而命在旦夕,便苦苦哀求東郭先生救他一命。東郭先生本著“兼愛”大義答應了狼,將狼藏進布袋中。待躲過獵人的追捕后,狼卻要吃了東郭先生。
2.一個農夫在途中遇見一條凍僵的小蛇,頓生憐憫之心,將小蛇救起揣入懷中,以體溫為其取暖。小蛇漸漸蘇醒過來,恢復了活力,卻一口將農夫咬死。
3.呂洞賓成仙后,見一男人淹死在河里,便將死尸撈上來,并且殺了路邊的一條狗,挖它的心臟救活男人。沒想到男人一醒來,破口大罵:“我本想死,為何要救我?”呂洞賓又用泥土捏了個心臟,填在狗的胸膛中,救活了狗,卻被活過來的狗追咬。
這是三個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相信考生都很熟悉,它們曾“組團”出現在春晚小品中,共同反映了“好人沒有好報”的問題,引人捧腹的同時,也發人深省。藝術源于生活,申論也源于生活,二者有著相通之處。我們知道,申論的給定資料都是圍繞同一主題展開。假如這三個故事出現在申論的給定資料中,想必大家都能“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好人難當,同時也能“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不能向惡人濫施同情。而這實際上就是閱讀理解能力的體現。當然,申論的給定資料無論在字數上還是在閱讀難度上都高于這三個小故事,但是方法卻是相同的。
綜上所述,所謂閱讀理解能力,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測的學問,只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勤于思考、注重細節,在讀書、看報、瀏覽微博時下意識地進行相關練習,必能成為一個有心的“旁觀者”。
二、貫徹執行能力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貫徹執行能力,即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簡單來說,就是領導交代你去做一件事,你把這件事“及時有效”地做好的過程。對于公務員來說,貫徹執行中還要注意三個問題:
1.明確目標。“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是公務員執行任務的前提,要做到這一點,考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政治思想基礎,對國家的大政方針、當地最新政策性文件有一定的了解,注意答題時不能與之相悖。
2.堅守原則。公務員是一種特殊職業,其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政府的形象,因此必須“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行事。在實際工作中,公務員必須謹記堅守法律的底線。
3.聯系實際。要“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到申論考試中,考生必須認真審題,明確題目要求我們以什么身份、什么方式,解決什么問題。
例 2012年國考(省部級)第一大題第2小題:
“給定資料8”介紹了最近社會上涌現出的先進人物事跡,某單位黨委決定編印一期《內部學習資料》,宣傳他們的事跡,號召本單位全體人員向先進人物學習。請你為這期《內部學習資料》撰寫一則“編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準確,揭示各位先進人物的精神實質;不超過200字。
這道題要求我們參照“給定資料8”的內容,為《內部學習資料》撰寫一則“編者按”,而這期《內部學習資料》是“黨委”編印的。何謂“黨委”?“黨委”的基本任務就是“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所以當我們代表黨委撰寫“編者按”時,必須有一定的政治思想高度。由此可見,申論對貫徹執行能力的考查并不僅僅停留在拆解題目字面含義的層次,它還需要考生對公務員崗位有一定的了解。
三、解決問題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這里所說的“解決問題能力”,實際上可以延伸出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所謂“提出問題”,不只是找到問題是什么,而是要對一個問題進行“界定”,包括其性質、現狀、嚴重性、發展趨勢等;所謂“解決問題”,也不是單純按照自己的思路見招拆招即可,而是要“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或他人觀點進行“正確的分析判斷”以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下面我們舉例說明。
例 2014年1月騰訊網資料:
深圳一家電子廠被舉報涉嫌非法使用數十名童工,其中大部分是來自四川涼山十多歲的小學女生。事件一經媒體報道,立刻引發了社會高度關注,在公安、勞動、街道等護送人員的陪同下,41名涉嫌童工事件的員工被“遣送”回老家,交給當地政府和監護人。
以下是針對這一事件的一些觀點:
網友A:這下孩子們斷了財路了,過得好誰愿意出來打工?
網友B:讓這群孩子怎么辦,他們為什么出來,媒體人為了新聞喪失了自己的道德。
邱律師:要制定法律法規或者地方性的政策,要對這些貧困家庭在經濟方面予以照顧。做童工可能是經濟原因,要針對不同的原因,予以經濟上的幫助。或者疏導,做相關的工作,使這些孩子愿意去學校上學,家庭有這個能力讓孩子上學。
宏觀經濟學者胡某:千不該萬不該就是用自己無視現實的空想剝奪這些雇主提供給這些孩子的實實在在的生存和發展機會。
被解救兒童A:不想回家,在這有米飯和肉吃,回家只能吃土豆和玉米。
被解救兒童B:出門前,爸爸媽媽攢了好幾個月的錢,才湊夠500塊的路費。本來說一個月有2000塊工資的,但現在就這樣回去,很對不起他們。
四川省社科院胡教授:這些孩子被解救回去了以后,還有諸多的實際的問題。可能我們發展當地的經濟,這個是比較長久的,不是立竿見影的。在學校、共青團、婦聯還有社區這些基層組織可能要想一些辦法,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比較好的辦法讓這些孩子能夠留下來。
我們先來看這一材料的背景——有媒體曝光了一個非法使用童工的事件,社會相關管理部門參與進來,將童工遣送回家。這個事件本身看似已經解決了,但是通過被遣送童工的觀點我們看到,童工回到家里依然沒有出路。這就是在解決問題之前沒有正確界定問題的結果。
要界定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從性質、現狀、嚴重性、發展趨勢等方面著手。童工到底應不應該被解救呢?顯然,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童工是必須被解救的。那么問題到底是什么?做童工是貧困地區兒童為生活所迫而選擇的一條出路,這反映了我國貧困地區兒童教育及生活保障的缺失,這是問題的本質。我們要解決童工問題,須從改善貧困地區的兒童的生存現狀入手,如果僅僅是將其遣送回家,不解決出路,那么他們還是要外出謀生。
資料中,人們針對“解救童工”發表了很多不同的見解。那么首先,我們要挑出那些正確的、有價值的、可行性強的意見,排除干擾性的錯誤觀點。
1.正確的觀點:邱律師、胡教授的觀點。
PS.觀點正確,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針對問題本質提出建議,可以采納利用。
2.錯誤的觀點:網友A、網友B、經濟學者胡某。
PS.兒童外出務工是違法行為,支持這一行為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3.有利用價值的觀點:
(1)當事人的感受:被解救兒童A、被解救兒童B。
PS.當事人的現身說法,有助于我們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
(2)律師與專家合理、合法的建議:邱律師、胡教授。
PS.律師、專家合理合法的建議,可直接采納,概括使用。
觀點分為很多種,通過這個例子我們看到,并不是所有人的觀點都是正確的觀點,而有價值的觀點也不完全來源于正確的觀點,這就需要考生結合自身經驗去判斷,哪些信息對我們解決問題是有幫助的,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接下來,我們要將這些有價值的觀點組織起來,提出解決貧困地區兒童生存現狀的一些對策。首先,要進行政策扶持,鼓勵入學,并且加大宣傳力度,說服家長和兒童使其愿意入學;其次,積極探索發展當地經濟的方法,對貧困家庭在經濟方面予以照顧;再次,社會管理部門也應出臺相應措施,控制貧困兒童外出打工的現象;等等。
類似的問題會以如下形式出現在申論考試中:
例 2013年9月重慶市考第二題:
對“給定資料5”反映的T市違法生產不合格塑料袋的問題進行歸納,并從政府管理角度,提出需著重從哪些方面入手加以解決。(30分)
要求:(1)切合題意,具有針對性;
(2)邏輯結構清晰,表達簡潔;
(3)不超過600字。
四、文字表達能力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文字表達能力即以文字為載體將答案表述出來。由于申論考試采取筆試的形式,因此文字表達能力是考生作答的基礎。相對地,如果考生進入面試,那么展現的就是語言表達能力。既然考查文字表達能力,那么考生就應該下意識地使用一些規范的書面語言,避免使用較隨意的口語、網絡用語、中英文混搭等。
申論考試一般會規定“使用現代漢語作答”,對于考生來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準確規范、簡明暢達”。這八個字的含義包括:文字書寫正確,無錯字、別字;用詞準確,不濫用、錯用詞語;文章格式正確,符合規范;語言簡練,不說“假、大、虛、空”的話,風格嚴謹、莊重;語句通順,無病句;等等。由于對文采沒有特別的要求,建議考生在復習策略上以求穩為主。
另外,有的申論大綱中明確指出“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主要是針對文章寫作題而言,各位考生應避免在作答中使用雜文、散文甚至詩歌等文體,降低失分風險。
由于文字表達能力在申論考試的各個題型中皆有體現,故此處不再舉例說明。
五、綜合分析能力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綜合分析能力是申論重點考查的內容。申論考試的大多數題目,包括文章寫作題,幾乎都涉及對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查。“綜合”即歸納、總結;“分析”即評價、推斷。下面,我們先以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詮釋綜合分析能力。
例 假設甲、乙、丙、丁是你的四個好朋友,下面是他們的一些情況:
甲:喜歡網購的“月光族”,生活中注意養生,飲食清淡,經常救助流浪狗。
乙:來自湖南的辣妹子,動漫愛好者,最喜歡的卡通人物是史努比,在讀研究生。
丙:公務員,最愛的電影是《忠犬八公的故事》,最近剛交新房首付,對辛辣食物過敏。
丁:外企職員,有穩定的高收入,平時愛吃甜食,單身主義者,養狗為伴。
問題:
周末你打算召集他們四人聚餐,吃四川香辣火鍋是否合適?
吃火鍋是否合適,取決于受邀者的飲食習慣和喜好,觀察資料,甲的習慣是“飲食清淡”,丙“對辛辣食物過敏”,丁“愛吃甜食”,也就是說受邀的四人中有三人不喜歡或不適宜吃香辣火鍋,由此可以判斷,這個方案不可行。
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對“吃香辣火鍋”這個方案進行全面分析的過程。首先我們要了解香辣火鍋的特點和受邀者的飲食喜好,然后通過對比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得出結論或作出評價。
類似的問題會以如下形式出現在申論考試中:
例 2014年9月重慶市考第一題:
結合“給定資料5”,談談你對“低頭族”現象的看法。(20分)
要求:邏輯清晰,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300字。
綜上所述,綜合分析能力實際上就是要求考生能夠精準地“歸納”資料所反映的問題、原因、影響、對策等,并從“多角度”對其進行“分析”“評價”,最后作出合理的“推斷”。
高分必看
云課堂:《申論的門道》

云課堂
- 2020年貴州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北京市“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河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21華圖版)
- 2020年廣東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安徽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云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6彩印版)
- 2020年天津市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貴州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安徽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天津市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