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職場的20講禮儀課
- 梅亞萍編著
- 3372字
- 2018-12-30 18:01:24
第1講 校園日常禮儀
任務描述
知識目標:
1.掌握在校學生的儀容儀表禮儀。
2.了解在校生活和人際交往中應有的儀表、儀態和行為規范要求。
3.掌握與老師、同學相處的禮儀規范,做一個舉止有度的文明學生。
能力目標:
1.按校園禮儀的要求設計個人形象。
2.學會和老師、同學相處。
知識儲備
一、校園形象禮儀
儀容儀表是指人的容貌、外在的打扮,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儀表美屬于個體美的外在因素,又是一個人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一,反映著人的精神狀態。美好純正、端莊大方的儀表與人的精神境界融為一體,展現著一個人的氣質、風度與魅力。
1.衛生
講衛生是儀容儀表的前提條件。無法想象一個邋里邋遢的人會獲得別人的贊賞。日常衛生習慣非常重要。我們要做到:起床洗臉,睡前洗腳,早晚、飯后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
2.服飾
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范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學生著裝,以自然樸質為原則,款式和線條要整潔流暢,整齊大方,校服(見圖1-1)、夾克衫、運動衫、T恤衫、連衣裙都可以。不穿拖鞋、露膝短裙、露臍短衫、低腰褲進入校園。

圖1-1 校服
3.發型
女生的發型應當是馬尾式或青年式,以體現蓬勃的朝氣,不適合留披肩發、燙發或其他奇異發型。不能染發。男生的發型應為平頭或類平頭,不能留長發、剃光頭、蓄胡須,不能染發。
4.妝容
青春是最好的化妝品,年輕的學生應該信奉自然美,女生不能化妝、涂口紅、留長指甲、涂夸張的指甲油、戴首飾、穿高跟鞋,男生不能在公共場合敞懷、光腳。用最質樸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展現學生健康、陽光的形象。
二、校園交往禮儀
我們來到校園一個嶄新的環境,如何在校園中與老師、同學交往相處,相信是每個新生即將面臨的問題。校園交往基本禮儀將會為你架起人際交往的第一座橋梁,邁出走向和諧人際關系的第一步。
1.師生交往禮儀
尊師是我國傳統的美德。老師像辛勤的園丁一樣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被稱為“全人類靈魂工程師”。因此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尊師的動人故事。如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拜程頤為師,有一次他倆去請教老師,正逢老師午睡,為了不驚醒老師,倆人站在門外雪地等候。當老師醒來時,雪已有一尺深,楊、游二人遍身是雪,仍然恭敬地站立在門外,這就是“程門立雪”的尊師美談。當然我們并不要求每個學生都學楊、游,但作為學生應對老師有一定的禮儀。
(1)尊重老師的勞動。老師的辛苦勞動體現在教學上,學生虛心學習,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沒有什么比這更能使老師得到安慰和喜悅的了。
(2)尊重老師的人格。作為學生應從心里敬重老師,尊重老師的人格。學生和教師談話時,應主動請教師坐,若教師不坐,學生應該和教師一起站著說話。同教師談話,要集中精神,姿勢端正、雙目凝視教師,有不同看法時,可及時向老師請教、探討。要虛心接受教師批評,不可當場頂撞老師。
(3)注重禮儀形式。見到老師應問好、行禮(見圖1-2);上下課要起立迎送;進老師辦公室時要輕輕叩門,然后開門進去,行禮后說明來意;到老師辦公室、寢室不能亂翻亂動教師物品;休息時間最好不打擾老師;到辦公室或老師家不宜逗留過久,辦完事應盡快離開等等。
(4)尊重所有教職員工。學生不僅要尊重自己的班主任、輔導員、任課老師,對學校其他教育工作者,包括宿舍管理人員、清潔工等也應講禮儀。

圖1-2 行禮
禮儀小貼士
理解老師的苦心
老師也是人,孰能無過?如果老師一時錯怪或者誤會了自己,作為學生,不能因老師一時的錯誤或失誤而產生嫉恨心理,更不要有消極的態度。如果涉及原則問題,可以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單獨向老師以征求的口吻心平氣和地交談。
2.同學交往禮儀
同學間的交往是學生交往的重要方面。同是年輕人,同在一個食堂吃飯,同在一個教室上課,閱歷、知識水平基本處于同一個發展階段,這些相同性或相似性為同學間展開交往、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提供了基礎。在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中,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交幾個知心朋友,會使你如虎添翼,左右逢源。處理好同學間關系,要注意以下禮儀:
(1)坦誠相待,謙虛謹慎
同學、朋友交往中要言而有信,忠實于諾言,敢于承擔應有的責任,言必信,行必果。應時刻記住,誠實是做人的本分。另外,謙虛待人在同學交往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同學人際關系緊張,往往是由于自己有了點成績、有些能力就驕傲自大,目空一切,常常在同學面前吹噓、炫耀自己,說話辦事不尊重別人的意見。須知,青年人的自尊心、好勝心都很強,他人絕不會因為你的自我標榜就增加對你的敬意。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虛心向他人學習,善于和朋友合作,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友善熱情,禮貌待人
學生在各個方面都還處在發展階段,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弱點。作為同學,一方面應“一日三省吾身”,時常反思自己的言行,盡可能地少犯錯誤;另一方面,對學生的過失和缺點,應善意地給予提示,即使一時難以改掉的毛病,也要采取寬容的態度,不應過分要求和挑剔。對于同學的不同習慣或愛好,應給予充分的尊重。對別人的隱私要充分尊重,主動地去探尋別人的秘密,是缺乏教養的表現。
熱情是搞好同學關系的凝聚劑。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應主動熱情地去關心、照顧別人,而當得到別人幫助時,也要及時表示感謝。對別人的熱情無動于衷是很失禮的。同學交往,說話要和氣,使用文明語言,做到彬彬有禮(見圖1-3)。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友誼。

圖1-3 同學交往
(3)化解矛盾,增進團結
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是常有的事,有時是因為不小心造成的,如下課時無意踩了別人的腳,有可能導致雙方爭吵;有時則是因為誤會造成的,如張三丟了東西,懷疑李四拿走的,雖未明說,但隔閡已經產生了;還有一些則是有意識地造成的,如昨晚一個同學回來得晚,影響了你的休息,于是今天中午你就故意打開收音機影響他午休,如此惡性循環,導致兩人關系緊張。從主觀來看,你有理由爭吵、有理由懷疑、有理由報復,但從禮儀要求上講,這都是不對的。這樣做非但不能化解矛盾,反而會把矛盾激化,造成越來越深的隔閡。正確的做法是,當產生矛盾時,主動找對方溝通思想,求得理解和諒解,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促進同學之間的團結。
禮儀小貼士
什么才是友誼
朋友之間,應當做患難之交的真朋友。朋友有困難時,應當盡可能及時、鼎力相助,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做只會逢場作戲、吃喝玩樂的酒肉朋友。
實踐訓練
實踐項目:向老師請教難題
情境描述:老師課上講的某一內容沒聽懂,課后到辦公室向老師請教。
實踐指導:
1.有禮貌地敲門;
2.說清原因;
3.耐心傾聽講解;
4.疑惑處可與老師進行探討,發表自己的見解;
5.請教結束對老師表示感謝;
6.有禮貌地離開老師的辦公室。
自主學習
一、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1.學生平時的服飾應以校服為主。( )
2.女生不能燙發,但男生可以。( )
3.學生可以佩戴一些不夸張的首飾。( )
4.和同學相處,要以誠心待人,才能結交真正的朋友。( )
5.給同學取綽號,是關系親密的表現。( )
二、選擇題
1.適合女學生的發型有( )。
A.馬尾辮
B.披肩發
C.短發
D.長波浪
2.和同學產生矛盾時,( )的做法是正確的。
A.認真反省,主動承認錯誤
B.告訴家長,尋求幫助
C.向其他同學訴苦,拉攏“盟友”
D.坦誠相對,積極溝通
3.在校園和老師相遇,( )的做法是正確的。
A.擦肩而過
B.點頭示意
C.主動問好
D.微笑面對
4.夏季來臨,不適合學生的打扮有( )。
A.穿涼拖進教室
B.女生穿超短裙
C.男生穿背心
D.短袖T恤
5.尊重老師,就要做到( )。
A.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
B.議論老師的私事,并做出評判
C.進辦公室先敲門,得到允許才進門
D.和老師稱兄道弟,親密無間
三、案例分析題
校園內存在著許多不文明的現象。如: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引起同學間出口傷人甚至大打出手;由于天氣熱,有些學生在校園穿拖鞋或穿著過于暴露;在教室里,有的學生高聲喧嘩,課間經常有些學生追逐打鬧,弄得滿頭大汗,甚至擦傷摔傷;看到老師或領導不能主動問好;看到紙屑不能主動撿起……請對以上行為做出評析。
評價考核
表1-1 校園日常禮儀評價考核表

注:可自評或他人考評。評價考核分為100分,60~69分為及格;70~79分為中;80~89分為良;90分以上為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