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園藝奇妙地結緣

我是一個生活在城市里的陽臺農婦,從小沒摸過土,更沒種過什么植物。因為留學英國,于是開始自己學習做飯,雖然沒上過烹飪學校,但對著BBC和Chanel 4看英國大廚們一個又一個的美食節目,便學會了做菜、做面包、做西點。回國結婚,做了全職主婦,因為買不到用慣的香草而終于決定嘗試自己種一些。一開始只不過想種一兩種盆栽,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整個陽臺、窗臺全部占滿,幾乎所有國內能找到的香草品種都種下了。看著它們長大,采收下來做菜和生活用品,突然感覺烹飪和園藝已經改變了我的生活,不管我在哪里,只要有陽光在,我都可以擁有屬于我的可以吃的“花園”。
在回國正式開始種東西之前,我從未有過種植的經驗,如果一定要找出一次來,那么還勉強算有一次。在剛去英國的時候,Sainsbury超市的蔥0.44英鎊一把,著實讓我瘋狂了一下。剛到又沒開始打工的日子,我覺得各種價格凡是不乘以人民幣匯率就無法令自己安心。所以在咨詢各方意見后,我決定留下蔥白的部分,嘗試種出蔥來,那樣就可以省下每次0.44英鎊的蔥錢,畢竟對于一個中國人來說,蔥還是不可缺少的。
我用的材料有:廢棄的塑料盒子、挖來的泥土和短短的蔥白。關于這挖來的泥土還有一個很“驚心動魄”的故事:因為初來乍到的我不知道學校的草坪是不是可以挖土,于是大晚上一個人悄悄從宿舍樓出發挖了一點土,用的是一次性塑料勺子。因為剛去的時候餐具啊鍋啊被褥啊都是學校給住宿學生配發的,我想來想去還是沒用自己那唯一一把不銹鋼勺子去挖土。所導致的結果是——塑料勺子遇到結實的泥土,一挖就斷了,只聽到“啪”很脆的一聲,圓勺頭從土里彈起,夜色中劃出一道弧線,掉落在草地不遠處。這件狼狽的事情最后以一個更狼狽的方式結束——我這個當時還有點青春期小潔癖的孩子,用手往盒子里猛抓了兩把土,就回宿舍了。

種植的開始階段很順利,給底下打過洞的盒子澆水——長出蔥來——剪來做菜。一切簡單得順理成章,但在第一茬剪下之后,第二茬的生長就不那么喜人了,新葉都是黃黃的,稀稀疏疏的。
當時百思不得其解,當黃黃的第二茬都采收過后,第三茬久等都不出。并且,因為是挖來的泥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蟲害。最后的結果就是連盆一起扔了。
現在,這已經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種植是需要施肥和使用干凈無污染的園藝資材的。但在當時,如果有人可以解答我“種東西應該用什么土”、“什么肥不臭,在室內用不污染環境”、“什么肥不招蟲子”這些問題,可能我的園藝生涯會大大提前開始。
因為現在是陽臺種植,在選擇品種上就變得很謹慎,一切以“可以吃”為原則。純粹觀賞型的花草類就不考慮了,基本上以各種香草和葉菜為主。夏天的時候葉菜易抽薹,品質和口感不好,所以我會多種植果實類蔬菜,例如:番茄、辣椒、黃瓜等。但香草卻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的,管理方便,對肥需求很低,使用上量不大,還可以作為功效植物來用,非常適合陽臺種植。
喜歡種香草是和我的做菜習慣比較偏西式有關的。我和老公都比較習慣吃西餐,所以香草和生食類葉菜的運用就會比較普遍,對于香草和蔬菜的品種也會更有要求。在這兩年里,我嘗試了所有在國內能買到的進口香草種子,有的種子在國內栽培對氣候的適應度與原產地有差異,往往會導致適應性不好,而一次次經過了江南冬季濕冷、梅雨季潮濕悶熱和夏季高溫酷暑考驗的品種,會在此書逐一推薦。
在種植的過程中,一定有一些需要學習的知識。但別擔心,你不需要在開始的時候就變成一個專家,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在種植過程中慢慢積累。我也曾是個從零開始的菜鳥,和做其他事情一樣,會犯錯,會積累經驗,但在這個時候,你所需要的是開始動手,享受播種的樂趣。
試想從陽臺的藍莓樹上采下藍莓,吊盆里采下草莓、生菜、番茄若干和一些新鮮香草用它們做一頓簡餐,或一盤沙拉、或一個顏色豐富、營養均衡的三明治,會讓你覺得陽臺是個最棒的開心農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