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三 連鎖經營的起源與發展
一、連鎖經營的起源
連鎖經營是近代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化大生產和經濟高速發展的產物。它是一種把現代化工廠大規模生產的經營方式與分散的、單體的商店結合起來,形成零售業大規模銷售體制的經營組織方式,這種結合推動了零售業向現代化產業發展。
美國是連鎖經營發展的鼻祖,時至今日,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發達的連鎖經營大國。1859年,美國大西洋和太平洋茶葉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連鎖企業——他們在紐約市開設了兩間茶葉店,目的是集中購買、減少中間環節、分散銷售,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直營連鎖經營組織。這種經營方式十分有效,到1865年,這家公司的連鎖分店發展到25個,1880年達到100個,1936年已經擴張到5000多家分店。精明的商人們很快被這種成功的經營方式所吸引,進入20世紀之前,類似的連鎖企業已經在珠寶、家具、藥品、鞋帽等眾多行業中出現。
直營連鎖的產生,適應了生產、銷售和消費發展的需要,但也使傳統的中小商店受到了強大的沖擊,他們意識到,為了生存必須聯合起來,向連鎖店一樣聯購分銷才有出路,這就是自由連鎖方式的起源。1887年,為了對抗大型連鎖公司的壟斷,美國130多家食品零售商共同出資開辦了一家聯合批發企業,共同進貨,統一管理,但各成員企業仍保持各自的獨立性,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家被稱為自由連鎖的商業組織。其后自由連鎖不斷發展,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除了在歐美各國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自由連鎖在日本等亞洲國家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特許連鎖的首創者是美國的勝家縫紉機公司。1855年,美國勝家公司準備推出新產品——縫紉機,但苦于自身資金及管理精力的不足,所以首次嘗試以特許經營的方式來建立分銷網絡,結果成功地打開了零售市場,這使人們初步看到了特許連鎖的魅力。但直到20世紀初,隨著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福特公司以及眾多汽車廠商的相繼采用,特許連鎖方式才開始迅速發展。特別是由于美國的麥當勞和肯德基等公司所取得的巨大成功,20世紀70年代以后,特許經營成為發展最快的連鎖形式,并且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
二、國外連鎖經營發展趨勢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連鎖經營進入了現代連鎖時代,并從零售業、餐飲業等行業迅速滲透到各類服務業中,同時呈現出國際化趨勢。另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遍應用,連鎖經營的規模和質量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由過去的十幾家、上百家,擴展為現在的幾百家、上千家,甚至上萬家門店的連鎖規模。時至今日,連鎖經營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最重要的商業形式??v觀20世紀80年代以來連鎖經營的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1.連鎖企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特許連鎖的發展速度超過其他連鎖形式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連鎖企業的發展無論從規模、銷售額,還是管理水平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從不同連鎖類型來看,特許連鎖的發展一枝獨秀,其發展速度大大超過了直營連鎖和自由連鎖。以美國為例,1977年美國的特許經營總部有1115個,營業額為2390億美元;到1992年,美國的特許總部增加到3700個,營業額也增加到6396億美元。目前在美國,平均每隔6 分鐘,就有一家新的特許加盟店誕生。在英國、法國、日本等其他發達國家,特許連鎖的發展速度,同樣超越了其他兩種連鎖形式。
2.連鎖企業國際化趨勢不斷加強
20世紀80年代以來,連鎖經營發展的一個最明顯的趨勢就是國際化。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的涌現,歐美發達國家的連鎖企業憑借其雄厚的資金、成熟的技術、過硬的管理,將開店的腳步邁向世界各地,形成巨大的跨國連鎖系統。如今,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麥當勞漢堡包、肯德基家鄉雞、7-11便利店、星巴克咖啡館等著名連鎖企業的身影?,F在,越來越多的連鎖巨頭將海外擴張的重點,聚焦于更具開發潛力的發展中國家。
3.連鎖經營行業日益多樣化
連鎖經營最初出現在商品零售業,之后發展到餐飲業,隨著服務行業在全球經濟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連鎖經營迅速擴展到服務業的各個領域,如房地產、教育、培訓、酒店、咨詢、美容美發、洗衣、汽車維護、旅游、金融等,并且均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
4.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以網絡和信息技術為依托,連鎖組織將部分職能,特別是物流職能從企業內部分離出去,由那些獨立存在的專業化物流組織予以執行,最終實現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統一。這不僅使連鎖企業獲益良多,而且有助于社會整體流通效率的提高,所以連鎖企業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高效的物流體系。這意味著在連鎖組織的現實運行中,物流職能將會承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物流體系的建設與物流的現代化發展,將成為連鎖組織核心競爭力的來源。隨著網絡與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流職能的重大意義將進一步顯現。
5.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的整合
方興未艾的信息技術已經引發了一場商業革命,電子商務又成為另一股異軍突起的力量。但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以現實的物流為基礎,所以,未來電子商務企業需要與擁有完善、成熟的物流配送系統的商業企業相聯合。
特許連鎖在發展地面聯合擴張的同時,也在向電子商務領域尋求新的合作。目前,大部分特許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其主要目的是招募加盟者,很多特許企業也開始發起網上批量采購活動,讓加盟者訂購設備、貨品,供應商直接向加盟店供應,以得到更優惠的價格。所以,連鎖化與電子化是未來商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案例鏈接1.6
李寧的電子商務之路
李寧是國內體育用品的領跑者,創造了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的多個第一。在當前服裝企業電子商務化的大背景下,李寧如何保持自身的領先優勢呢?
2008 年4 月,李寧成立了電子商務部,在淘寶網上正式推出直營品牌旗艦店和直營品牌折扣店。此時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上,已有超過1000家出售李寧產品的網店,堵不如疏,李寧電子商務部利用李寧的經銷商體系收編現有網店,以解決網絡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局面。2009 年,所有網店都使用了由李寧提供的網店專用形象識別,由李寧統一制定推廣主題。
李寧是一家“輕公司”,產品的生產制造、物流、信息技術等都是外包給專業企業去做的。同樣在電子商務方面,李寧也沒有采取許多服裝品牌(如佐丹奴、報喜鳥等)的自建電子商城型的網絡直銷模式,而選擇將網絡渠道外包,其淘寶網旗艦店和折扣店只能算是一個展示平臺。網絡渠道外包旨在快速將渠道規模化,短時間內占領市場。李寧在互聯網上有三個核心代理商:北京五洲在線、古星電子商務、逛街網。這三個核心代理商在新浪商城、易趣商城、當當網、拍拍網和淘寶網開設了為數不少的李寧網上專賣店,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有的網店更是超過了線下的銷售明星店。這或許是李寧將線下渠道拓展模式成功運用在線上的成果。
李寧在線下有近6000家實體專賣店,網店的覆蓋面沒有地域化的限制,渠道之間勢必產生利益沖突。為了解決這種沖突,李寧對網絡渠道采取貨品專供的方式,并對不同的網店進行貨品差異化的定位,以保障兩種渠道的各自利益。
資料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三、我國連鎖經營發展概況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連鎖經營起步較晚,大致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縱觀我國連鎖經營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初始期(20世紀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
1986年,天津立達集團公司創辦了立達國際商場,并在國內外組建連鎖商店,這是我國現代最早的直營連鎖企業。但當時連鎖經營還只是個別現象,并沒有普及。連鎖經營在我國真正發展起來是在20世紀90年代,而且是與超級市場一起成長起來的。1990年,廣東省東莞市煙酒公司創辦了“佳美”連鎖超級市場;1991年,上海市出現了第一家連鎖企業——聯華超市商業公司;1992年,北京西城區副食品公司創辦了“希福”連鎖店,到1994年,發展到30多家分店,年銷售額達1.25億元。1993年年初,我國糧食企業也開始了連鎖經營的試點,到1995年,糧食部門在國內12個大中城市開辦的各種形式的連鎖店已達到1166個。
2.成長期(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期)
1995年,國務院在上海召開了全國部分省市連鎖商業座談會,李嵐清同志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連鎖經營是我國流通領域的一場革命,發展連鎖經營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廣闊的前景。同年6 月,原國內貿易部頒布了《全國連鎖經營發展規劃》,加大政府的宏觀指導和扶持力度,這標志著連鎖經營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我國連鎖經營發展的主要特征有:發展速度較快,行業集中度提高,與百姓日常消費密切相關的零售業、餐飲業的連鎖經營成為主導;在連鎖經營的形態上,發展初期以直營連鎖為主,但隨著這種經營方式的日益推廣,特許連鎖開始快速發展,顯示出強大的靈活性和優越性;行業競爭加劇,并購重組成為連鎖企業規模擴張的主要形式。
3.快速增長期(21世紀初期至今)
這是我國連鎖經營發展最快的一段時期,如2001—2004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的平均年店鋪增長率為51%,年銷售增長率達38%,連鎖企業銷售額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連鎖經營開始向多行業發展,各類新型專業連鎖店不斷涌現。2012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前10名現狀如表1.3所示。
雖然連鎖經營在我國已成為一種主要的商業模式,但相比發達國家的成熟狀態,我國的連鎖經營目前仍存在著一定問題:從總體上看,我國的連鎖經營尚處于發展階段,在企業數量、經營銷售額、經營規模、規范化程度和業態分布等方面,與國際水平和我國市場容量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而建立起來的各種連鎖企業,組織化程度較低,還沒有發揮出整體規模效益,甚至有些因為擴張太快,導致資金鏈斷裂而破產倒閉;資金和技術受到制約,連鎖經營要求企業按照網絡要求進行資源配置,綜合運用各種現代化信息技術,這都需要較大的經濟投入和技術補給。
表1.3 2012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前10名現狀

資料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