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本書
1.通讀式閱讀
如果你是有一定基礎但缺乏用底層的視角建立系統觀的經驗和經歷,請從頭到尾完全按照書上所展示的實驗一步步分析,最好能自己提出新問題并驗證。如果確有難以解決的問題,可發到作者郵箱hhan@uestc.edu.cn。對于常見問題,筆者也會在博客中與大家分享、探討,http://blog.sina.com.cn/u/2103052793。本書更重體驗式,所以單從簡單閱讀來看,多會產生一種知識點散漫之感,但如能靜心用程序實證,所有的方法和系統感自會悄然建立。真正的知識探索過程本就是多線索、離散化、過程式的,在一種反復的淬煉中自然會升華,這也是工程性手藝活的特點。最典型的就是中國功夫的訓練,或站樁,或一招兩式,反復打磨,似乎全無體系,一朝頓悟,自能豁然貫通。這是東方式的體悟和西方式的解析解構的差別。
當然,如果你在經歷了實證過程后,還需要有人引領你提煉出書中的知識架構,可參考第2種方法。如果你在之后需要快速查找一些知識點,可參考第2種方法。
2.快速索引式
如果你是教師或有很深厚功力的讀者,希望從本書中快速查找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閱讀,可參閱本節提供的知識導圖和索引,快速找到知識點。
總體知識導圖是筆者總結的本書所涉及的知識點的架構,可幫助讀者回憶和總結,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簡略總圖,能幫助你了解其概況;二是較細的總圖,其中主要知識點均有相關索引標注,你能快速跳到感興趣處;三是分圖,針對各主要部分展示最全面的知識索引和架構。
標注分兩種:一種是直接給出章節號,另一種是給出章節及其中的關鍵詞索引。后者使用方式如下:例如,知識導圖中某知識點如下,先說明該知識點在5.3.3節中,關鍵詞是“統一API法”,然后在5.3.3節正文的外側查找如下所示的圖標,“統一API法”標注的行就是相關內容。

知識導圖的標注

正文中的標注
3.章首頁
每章都有首頁,其中展示了本章所需前導知識點及其所在位置,以及本章對后續章節知識的支撐作用。如果你直接切入到某章,“需準備的知識”輔助你有效閱讀,“為你提供的能力則”讓你明了本章內容有何價值。

導圖1.1 switch 語句機制探索

導圖2.1 異常機制探索

導圖3.1 分析COFF中重定位相關數據結構

導圖4.1 分析dynamic_cast 工作原理

導圖5.1 線程類出錯分析

導圖6.1 delete 錯誤解決路線圖

面向對象設計及其底層機制的相關影響

調試相關

總體框架構(略)

自我學習構建程序的方法

底層觀
- Practical Data Analysis Cookbook
- Java程序設計(慕課版)
- arc42 by Example
- Mastering SVG
- 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中卷)
- Learning Salesforce Einstein
- Learning Unreal Engine Android Game Development
- App Inventor創意趣味編程進階
- JBoss:Developer's Guide
-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實驗指導及考試指南
- Python應用與實戰
- Learning Alfresco Web Scripts
- 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指導與習題精解
- 軟件再工程:優化現有軟件系統的方法與最佳實踐
- Python程序設計案例教程:從入門到機器學習(微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