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工國家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教程
- 晏丙午編著
- 9字
- 2018-12-30 15:49:20
第一部分 基礎理論部分
第一章 機械制圖知識
第一節 正投影的基本概念
一、投影法
投影法就是投射線通過物體,向選定的面投射,并在該面上得到圖形的方法,稱為投影。一組相互平行的投影線與投影面垂直的投影稱為正投影。當物體上的平面圖形(或棱線)與投影面平行時,其正投影反映實形(或實長)真實性,如圖1-1所示。

圖1-1 正投影法
二、三視圖成圖原理和規律
1.三視圖的形成
如圖1-2所示,將物體放在三個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中,使物體上的主要平面平行于投影面,然后分別向三個投影面作正投影,得到的三個圖形稱為三視圖。三個視圖的名稱分別如下。
主視圖:向正方向投影,在正面(V)上所得到的視圖;
俯視圖:由上而下投影,在水平面(H)上所得到的視圖;
左視圖:由左而右投影,在側面(W)上所得到的視圖。
形體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擺放位置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 應使形體的多數表面(或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即形體正放)。
② 形體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位置一經選定,在投影過程中不能移動或變更,直到所有投影都進行完畢。

圖1-2 三視圖的形成
這樣規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繪圖讀圖方便和研究問題的方便。
在三個投影面上作出形體的投影后,為了作圖和表示的方便,將空間互相垂直的三個投影面展開攤平在一個平面上。其規定展開方法如圖1-3所示。

圖1-3 三視圖的投影規律
2.投影規律
三視圖之間、形體和三視圖之間存在著下列投影規律:
1)三視圖間的位置關系
俯視圖在主視圖的正下方,左視圖在主視圖的正右方,仰視圖在主視圖的上方,右視圖配置在主視圖的左方,后視圖配置在主視圖的右方。
2)視圖之間的對應關系
(1)每個視圖所反映的形體尺寸情況
主視圖—反映了形體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和左右方向的長度尺寸。
俯視圖—反映了形體左右方向的長度尺寸和前后方向的寬度尺寸。
左視圖—反映了形體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和前后方向的寬度尺寸。
(2)視圖之間的關系
根據每個視圖所反映的形體的尺寸情況及投影關系,有如下幾種:
主、俯視圖中相應投影(整體或局部)的長度相等,并且對正。
主、左視圖中相應投影(整體或局部)的高度相等,并且平齊。
俯、左視圖中相應投影(整體或局部)的寬度相等。
這就是今后畫圖或看圖中要時刻遵循的“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規律,需要牢固掌握。
三、三視圖的畫法
三視圖的名稱及其投影方向規定: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視圖,稱為主視圖;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視圖,稱為俯視圖;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視圖,稱為左視圖。
三視圖的畫法及其對應關系如圖1-4所示,三視圖的具體作圖方法如下。
① 繪制一條水平的XY線,作為主視圖和俯視圖的底線。
② 畫出正視圖。
③ 在主視圖的右下角引與XY水平線呈45°的斜線。
④ 畫出俯視圖。
⑤ 畫出左視圖。

圖1-4 視圖與物體的方位對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