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程序員職場全攻略
- 吳亞峰
- 8977字
- 2018-12-30 08:49:49
1.1 IT精英在中國的生存現狀
IT在中國的大發展不過近30年,但卻是風起云涌、豪杰四起的30年。在中國的IT人中也不可否認地誕生了許多天才和富豪,但是這里比較關心的還是人數最多的大眾IT人的生存現狀,畢竟是千千萬萬的他們蓋起了中國的IT大廈。
1.1.1 外行人眼中的IT人
不光是外行人,就連剛入行不久的新手,看IT這一行都是單純的仰視和羨慕。面對這個新生而又成長極快并且正在迅速包圍每個人生活方方面面的行業,很多人都是好奇與驚奇并存,羨慕與向往同在。總結一下,外行人看IT這個行業有如下幾個特征:
? 高薪
? 年輕
? 高深
? 神奇
? 工作狂
升入大三的蔡佳娃,茫然間覺得一切都已迫在眉睫,大學四年已然過去了一半,是時候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蔡佳娃很想了解一下兩年后自己將要殺入的IT行業,于是門外漢的他便找到了已經混跡江湖大有所成的師兄牛開復。
1.高薪
“牛開復師兄,你給句實話,咱們這行算不算高薪,到底掙多少?”
“呵呵,高薪,或許是你們對這個行業的第一印象吧。我記得2008年中國收入最高的十大職業調查中,IT從業者的收入名列第二位,算是高的了。IT這個行業先是被一道金色的光芒籠罩著,而且長期之內,這也是外行人向IT這邊看時感受的第一束光。”
“那也就是真的高薪了?”
“也不能全靠調查,調查從本質上說是有些片面的,因為360行,行行出富豪,這種調查也只是一種總體上的、平均性質的。不過就算是個平均值,IT這個行業還是能引起人們無盡的遐想。試問,誰會不自信到懷疑自己混不到平均值的水平呢?”
業內心聲:
? 高薪是沒錯,但是IT是個貧富差距很大的行業,往往剛剛入門的程序員和高級顧問的收入差距會有幾十倍。而中國的IT薪水又是呈兩頭小、中間大的梭子型分布,拿低薪和高薪的人少,大部分人都在中間徘徊。
?在高薪的耀眼光芒下,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毅然地奔向了IT的懷抱,但是如果粥還是那點粥,和尚越來越多的話,每個人分到的就會變少。
? 真正的IT精英收入依然較高,只是從菜鳥走向高薪和高手的道路因為同行者的增加而變得更加崎嶇不平。不過這樣的生存方式卻很重要,只有這樣嚴格遵循自然法則地發展,才使得IT這個行業在現在和未來大放異彩。
2.年輕
“師兄,干這行的是不是都是年輕人哪?”
“何以見得啊?”
“我也不知道,就是一想到IT就覺得是年輕人干的事,可能是受一些網絡或電視上媒體的影響吧,反正我還沒有見過一個頭發花白的開發人員呢。”
“那可不一定哦,IT行業那些學術界的宗師和什么什么之父之類的可都是老先生呢。可能是我國的IT行業起步較晚吧,在我看來這一行的從業人員都比較年輕,不過你可以試試做一個中國年紀最大的開發人員。”
業內心聲:
?中國IT專業人員的年齡主要集中在21~35歲,其中26~30歲比例最高,占到四成;其次是21~25歲人群,略少與前者;31~35歲居第三位,不足兩成;剩下的不足半成的是其他年齡段的,大都是35歲以上的開發人員。
?IT這個行業是一個充滿激情的行業,所有人都是抱著迎難而上和求知若渴的心態在工作。所以,年輕行業和年輕的從業者,誰造就了誰,誰是因誰是果還真不好說清楚。年輕,或許更多指的還是一種心態。
3.高深
“師兄啊,我以前,包括現在也是這么覺得,IT這個行業實在是高深莫測。要讓死氣沉沉的機器按照人的意志來做事,IT這工作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來的。”
“呵呵,這倒不假,干IT這一行對于頭腦的要求還真不低,因為軟件是個沒有實體的東西,所有東西都必須是在腦海里的模型化存在,唯一面對的也只有洋洋灑灑的代碼了。”
“就是啊,光面對那些看不到邊的代碼就夠了,還要研究數學啦、算法啦等一般人幾乎這輩子都不會深究的東西,光技術術語就一堆一堆的。”
“你說得沒錯,有時候我們也覺得要學的知識實在是太多了。不過你慢慢會發現,腦子就像是BT下載,用得越多就越好使。”
業內心聲:
? 這倒不假,IT的確是個聰明腦袋的聚集地,是個對個人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行業,沒有真本事會立刻被踢出隊伍。IT研究的是毫無趣味的代碼和飄渺的算法,但是創造出來的卻是極大方便人們的各種軟件,這些軟件功能強大,卻簡單易用。
?IT人承擔了機器語言和使用者思想之間的翻譯工作。其他職業要想培養出一個成手也許不會太難,而IT界,尤其是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形勢下,想變成一個企業樂于聘用的合格開發人員,所要下的工夫絕對不僅僅是熬夜就可以達到的。
4.神奇
“師兄,你知道我為什么學計算機這個專業嗎?”
“不知道,腦袋被門擠了?”
“哪啊,我就是覺得IT這個行業很酷啊。好多新生名詞不都是IT技術的發展催生出來的嘛。博客、貼吧、論壇……還有那么多的技術流行語。”
“但是很多技術術語都很深奧啊。”
“這種深奧不比薛定諤方程的那種不想懂也不想關心的深奧,這種深奧有種fashion的感覺,呵呵。”
“我懂你的意思啦,IT給人的感覺很時尚是吧。”
“對嘍。這就是我選擇學計算機的原因!IT世界就像個魔法世界,不斷創造著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和流行詞匯。”
業內心聲:
?的確是這樣,IT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用神奇來說一點也不為過。光看中國網民的增長速度就會發現IT在互聯網上吸引了多少人。
?或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吧,IT人并不覺得這個行業有多時尚。其實也只有IT人才明白,神奇的背后可是無數個加班的日夜和費心的思考。當然,還有閃光的idea。
5.工作狂
“師兄,這個行業中的人是不是都是工作狂啊,干起活來不要命的?”
“是不是看新聞看的啊?”
“不光是新聞,其實也聽其他人講過,好多人因為不是工作狂而選擇了離開這個行業呢。”
“你說得也不算全對,IT有時候是需要工作玩命一些,因為腦力勞動有時候不能斷,一斷就不好接,有時候封閉式開發一兩個月不見天日。有時候在公司加班還不過癮,還把工作帶回家去做。這些都有可能發生,但是我們玩命更多的是源自激情。”
業內心聲:
? 大部分IT人都會有一些工作狂,因為腦力勞動不比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相對不容易疲勞,尤其再加上不少IT從業人員都愛較勁,所以工作熱情一上來,工作拼點命也就比較常見了。
? 但是有時候工作狂也可能是因為主管交給員工的任務沒法按時完成,或是領導交給主管的任務沒法按時完成,所以這種拼命就很無奈了。
上述幾個特征,大概就是外行人對IT人的印象吧。總的來說,這是一個說起來很有面子的行業,時髦、多金。同時,這個行業的人工作起來比較拼命。或許正是這些特征,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投入其中,創造著自己的神話。
1.1.2 IT行情分布
為什么要提一下中國的IT行情分布呢?因為很多有志于從事IT行業的人,對整個IT行業在中國的行情并不了解,單純地認為只要是種子,在哪里都會發芽,卻往往忽略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成長與目標。例如蔡佳娃同學就是這樣。
“蔡佳娃,畢業了去哪里啊?”
“我只是想著如何自信滿滿地畢業,還真沒想過該去哪。去哪不都一樣嗎?”
“怎么會一樣呢?就算是一種花,也有它適宜生長的地方,什么地方開得艷,什么地方開得蔫,什么地方不會開花,什么地方年年開花還節節高。”
“師兄你是說我是那株花?”
“不光你是,整個IT行業也是啊。”
“我覺得堂堂一個IT產業,不該會有地區的差異和限制吧?”
“不僅有,而且是相當大啊。所以,在你還沒有實力改變土質的時候,最好選擇一塊好的土壤。”
“那師兄你就給我講講去哪扎根吧!”
本節就來研究IT這朵花的生長習性,這里所指的行情分布,主要分為以下兩點:
?IT從業人員分布
?IT服務性質
1.IT從業人員分布
“先給你看看中國的IT從業人員分布表吧,看看中國的IT精英們都聚集在哪里研究問題呢。”(見表1-1)
表1-1 IT從業人員分布表

“哇,分布太不平衡了。北京、廣東和上海的IT從業人員幾乎就是全國IT總人數的一半啊。”
“所以說嘛,中國的IT人才分布還是很不平衡的,而且就當前情況來看這種狀況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啊。”
“人多能說明什么啊?”
“IT最基本的單位就是人才,所以人才多的地方機會就多,技術的層次就會較高。而一些從業人員少的地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個地方的市場需求,所以機會不多,也就很少有機會接觸新技術了。也就是說蛋糕如果很小,那就用不著刀子切了,一口就可以直接吞下去。”
“那選擇地區就應該優先選擇人多的地方嘍?”
“也不盡然,不排除某一天其他某個地方會出現另一個‘硅谷’的可能哦。比如IBM頭腦一熱把中國研究院遷到了×××,那可能就是另一個‘硅谷’呢。不過一般情況下,為了自己更好地發展,還是盡量去那些人才和技術比較集中的地方。”
由表1-1可知,中國的IT從業人員分布一般集中在東部沿海一帶,而東部沿海一帶又以北京、上海、廣東三個地區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這些地方也都是中國IT技術的前沿陣地,擁有最高級的開發人員,擁有全國最先進的技術。當然,也存在著全國最激烈的競爭。
2.IT服務性質
“剛才我們談了IT行業地區分布的差異,現在談一談服務性質的差異吧。”
“服務性質?”
“對啊,首先你要明確一個概念,IT產業屬于服務業,就像醫療、教育、金融一樣。既然是服務業肯定就有服務對象,這里我們不會分得太細,只是將軟件開發產業面向的客戶群體做一個簡單介紹。”
“啊,那師兄你說吧。”
“中國的IT產業,一大部分都是‘自產自銷’,服務于國內的各個行業,比如電力、銀行、鋼鐵等,我們姑且稱之為傳統的軟件產業。”
“另外一種呢?”
“另外一種也是近幾年發展迅速的運營方式,也就是軟件外包產業。軟件外包充分利用了勞動力成本和全球化的優勢,接受主要來自歐美、日韓等勞動力成本較高的公司的外包業務。”
“那中國比較知名的外包公司和地區大概是哪里啊?”
“提到中國的軟件外包,不得不提大連,大連是中國最為出色的對外外包基地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使其在主要面向日本的IT公司外包業務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最著名的軟件外包公司東軟就在大連。”
“軟件外包的發展會很好嗎?”
“我個人比較看好軟件外包,因為一方面國家政策很扶持,另一方面我國的軟件外包優勢很明顯,軟件外包在未來幾年肯定會有更好的發展。”
中國傳統的軟件開發產業也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開發形式:
? 客戶提出需求,在自己的公司做項目開發,項目開發和測試完成后,再拿到客戶所在地進行部署調試。這種開發方式應該比較符合職場新手對軟件開發的理解。
? 客戶提出需求,自己派團隊到客戶所在地進行項目開發,并隨時部署調試。這種開發方式工期短,效率高,反應速度較快,一般用在政府、銀行等大型項目中。這種項目一般安全性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封閉式開發。
軟件外包,就是接到項目后其中的一部分自己不做,承包給別人去做。軟件外包中的發包方就是將項目承包出去的一方,是接包方的客戶;接包方就是賺錢的一方,負責將分給自己的項目做好。軟件外包產業是個非常有前景的產業,中國正在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軟件外包基地,就像印度一樣。
中國的軟件外包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遼東等地區,其中對日外包所占比例較大,其次是美國和歐洲。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國軟件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國軟件外包競爭力將會大大增強,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軟件外包基地。
軟件外包開始越來越獨立出來,由國家政策的扶持和業內巨頭的牽頭,出現了很多像大連這樣的外包產業基地,如蘇州工業園區等。軟件外包在聚集的同時,也在向IT中心城市的周邊發展,因為軟件外包本來就是勞動力成本差異而產生的,因此一些周邊城市的成本優勢就很明顯了。
1.1.3 IT語言平臺
軟件開發這個行業的武器就是編程語言。IT發展到今天,產生了種類繁多的編程語言,有的古老卻仍然實用,有的新生而激情四射,有的只是曇花一現就黯然消逝,有的則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斷發展壯大。選擇何種編程語言平臺,便是擺在很多希望步入IT行業人面前的首道難題。
“蔡佳娃,說說看,你都學過什么編程語言啊?”
“不算少哦,我學過C、C++、選修過VB、下學期還會有Java。”
“那你準備選哪種語言入行呢?”
“這倒沒想過,不過只要學得多了都有好處吧?”
“那可不一定,你學得多我不反對,不過必須得有一門精通的語言,就像種了十盆花,總得有一盆是拿得出手的吧?”
“嗯,那倒是,那師兄你給我介紹介紹當今的編程語言行情唄。”
“OK,先給你看看最新的編程語言排行榜。”(見圖1-1)
圖1-1列出了2009年9月編程語言排行前12名的柱狀分布圖,可以看出Java雖然優勢不是特別大,但還是頑強地占據開發語言老大哥的位子。其他比較強勢的語言是C、PHP、C++和VB,這幾門語言占據了所有編程語言的半壁江山還要多。
1.Java
Java語言自1995年發布以來,由于其面向對象、跨平臺和分布式的特性迅速風靡整個IT界。加之Sun、Oracle、IBM等行業巨頭的大力支持,以及眾多開發者為其設計的各種框架技術,使得Java技術涵蓋了當今軟件開發的幾乎所有方面。其中,Java EE和Java ME分別在企業級和移動開發上牢牢占據著霸主的地位。
另外,由于Java主要面向上層應用,運行在Java虛擬機上,所以無法對系統底層進行很強的操作。因此底層系統的開發,如操作系統、51單片機等,一般是不能采用Java技術的。

圖1-1 編程語言分布柱狀圖
2.C
C語言歷史悠久,功能強大,很多編程語言都或多或少地受到C語言的影響,發展到今天仍然可以傲視大部分后來者。C語言是一種面向過程的結構化語言,由于其面向底層,編程靈活,效率高,廣泛應用在嵌入式、操作系統等系統級別的開發中。
早期C語言也用來做上層軟件的開發,近些年由于其他專門針對上層開發的語言平臺(如Java)的長足發展,C語言逐漸淡出了上層軟件的開發。
3.C++
C++衍生自C語言,但是發展到現在,C++和C語言已經獨立開來,并且C++編譯器也可以容納C的源代碼。C++很少被用于Web級和企業級開發,更多地被應用在系統級開發的項目中,在大型游戲、設備驅動等方面有較大的優勢。
但是由于C++語法并沒有徹底甩掉C語言的累贅,面向對象搞得不夠徹底,使得C++語言過于復雜,可靠性要略低于其他語言。
4.C#
C#是微軟開發的面向對象編程語言,C#有許多優于C++的特性,比起C++,C#在面向對象方面做得更好。C#用于Web開發比C++好,而底層開發卻遠不如C++,C#需要運行在.NET Framework之下,有一定的跨平臺性。
提示 .NET Framework實際上就是個虛擬機,但很遺憾的是.NET Framework只有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中才有,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C#的覆蓋面。
5.PHP
PHP是一種內嵌在HTML中的服務器端腳本語言,它是開放源代碼的。經過歷代開發者的辛勤勞動,PHP從1.0版的只有一個簡單的網站計數器和留言本,發展到PHP 5強大的面向對象功能。在開源項目如火如荼的發展形勢下,PHP應該還會吸引大批的開發者參與進來。
不過PHP由于一些線程安全問題、缺少標準框架和其他商業原因等(不要認為開源的就是徹底免費的),PHP在開發一些大型復雜的項目時就有些捉襟見肘,因此PHP比較適合于中小型的項目開發。
6.(Visual)Basic
Basic最初是為初學者設計的一門語言,后來被計算機廠商(尤其是微軟)不斷改進。Windows操作系統問世后,Visual Basic逐漸流行,它的最大特點就是易用,可以方便地連接數據庫,快速建立Windows應用程序和企業級程序。
同樣是由于Visual Basic的易用性,很多人認為不應該將其作為初學者的入門語言,不利于初學者學到基礎的編程模式和結構及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而且用Visual Basic開發的程序只能運行在微軟的Windows平臺之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用武之地。
7.Perl
Perl是一種具有動態特性的腳本語言,同時支持泛型變量等靈活的特性。由于Perl借鑒了其他編程語言的很多語法,使得Perl比較容易學習。Perl主要應用在UNIX平臺下的程序開發和PHP的開發中,具有一定的跨平臺性能。
8.Python
Python是一門比較年輕的語言,在2004~2005年非常流行,隨后發展平穩。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和Java、C++等語言很好地結合在一起,而且只要添加某種模塊,就可以實現相應的功能。Python主要應用于多媒體處理、網絡編程等方面。
9.JavaScript
JavaScript不同于Perl等腳本語言,JavaScript是運行在客戶端的腳本語言。其簡單易學,但是要想用好必須下大工夫學習。盡管安全性差,JavaScript還是靠著其跨平臺性、靈活性高等特點成為最受歡迎的腳本語言,尤其是在如火如荼的AJAX技術漸漸成為大眾新寵之后。
提示 很多初學者容易混淆JavaScript與Java,其實二者之間主要的聯系就是名稱中有四個英文字母相同,其他的如應用領域、運行平臺等都有很大的區別。Java可以開發從單片機嵌入式程序到大型企業級應用,而JavaScript主要是開發嵌入在瀏覽器中運行的應用程序。
10.Ruby
Ruby和Python以及Perl比較類似,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Ruby里所有都是對象(而在Java里字面常量被封裝之前并不是對象),而且Ruby比后兩者都年輕。Ruby有一個基于MVC模式的框架ROR(Ruby On Rails),在解決中小型應用時快速簡潔。
Ruby由日本人發明,所以網絡上的資源并不是很多。關于Ruby是否能流行于大型商務應用,筆者持觀望態度。
11.Delphi
Delphi是由Borland公司開發的,它并不是一門語言,而是個開發環境,主要使用Object Pascal語言。很多人熟悉的“熊貓燒香”就是用Delphi開發的。除了開發Windows下的應用程序,Delphi還可以應用在Linux平臺下。
提示 Linux平臺下的Delphi不稱之為Delphi,而稱為Kylix。不過由于Windows與Linux操作系統平臺所提供的接口不同,并不是所有用Delphi開發的軟件都可以無縫遷移到Kylix中。
12.Pascal
同Basic一樣,Pascal一開始也是為教學而設計的。因此Pascal是一門很好的入門語言,用于數值計算也非常適合,也是很多計算機類大賽的參賽語言,同時很多名牌大學也是將其作為入門教學語言。Pascal語言產生了很多版本,Delphi采用的就是其中的Object Pascal。
“怎么樣,蔡佳娃?看了這么多編程語言的介紹,心里有沒有什么打算啦?”
“師兄,越看越迷糊啦!”
“沒關系,可以好好想想,我說的可能不全,你可以在網上再搜一搜資料。”
“OK!”
選擇一門編程語言,只是入門的途徑。過分依賴編程語言,只會讓自己成為代碼高手,而不是開發大牛,要知道編程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更重要的是編程思想。
1.1.4 你說我容易嗎
前面介紹了外行人眼中IT人的印象,其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貌似風光的職業背后,IT人也有IT人的辛酸,也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衷。
下面向讀者介紹幾個IT人不容易的方面:
? 水漲船高的薪水
? 腦力負荷重
? 技術更新快
? 壓力大
“蔡佳娃,上回你講的是你對IT這個行業的看法,這回換我這個行內人給你吐吐我們的苦水了。”
“是嗎?那我得好好聽聽哪!”
1.水漲船高的薪水
“就像我之前說的一樣,IT從業人員大都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而這些地區恰恰也是中國物價比較高的地區。所以就薪水來說,北京的年薪十萬和石家莊的年薪十萬是大大不同的概念。”
“聽你這么一說,果然有道理。”
“不僅如此呢,除去物價,必須考慮到現在中國越炒越高的房地產,想想中國房價最貴的地方,溫州、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廣州……那些IT中心城市,哪個房價不是排在前頭啊。只能說不幸,每個IT精英所向往的工作地同時也是中國最寸土寸金的地方。”
“師兄,我錯了,原來IT人也不容易啊!”
業內心聲:薪高一尺,價高一丈,所以要想在IT界精英的聚集地安個家,對于每個IT人都是個不小的難題。但是,一個真正的IT人憑借著自己的努力,總是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的。當然需要的時間就只能因人而異了。
2.腦力負荷重
“還有啊,雖然IT人掙高薪掙得有些假,可是工作負荷重卻是毫無疑問的。”
“此話怎講呢?”
“IT幾乎是個純腦力勞動的產業,對于細節的把握非常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編程錯誤可以造成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損失。本來勞動強度就夠大,還要不時加班熬夜,很多人步入IT行業一兩年后,由于太累扛不住,轉行的人也不少。”
“哎,的確是這樣哈,IT人賺的每一分錢都是智慧和死亡腦細胞的結晶啊。”
業內心聲:除了IT,大概找不出第二個對智力依賴如此高的服務行業了,嚴謹求實的就是這個行業的標準。再加上熬夜和加班,開發人員的腦子承受著不一般的負荷。開發人員一邊為算法的優化費盡心思,一邊又在為找bug排除故障抓破頭皮。
3.技術更新快
“蔡佳娃,你覺得我們IT行業發展快不快啊?”
“那是相當快啊!日新月異都不行,得是‘分’新‘時’異。”
“發展快對誰都好,就是對我們開發人員不好,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學習新技術,在IT行業,新技術就是逆水,不學則退啊。好多公司每年都投入很多財力、物力來搞培訓。”
大家都知道莊子在《莊子·養生主》中曾經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但是大家幾乎全都忘了后面幾句:“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全文的意思是: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盡的,用我們有限的生命去探求無限的知識,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的。
然而IT這個光鮮亮麗的行業卻必須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行業。IT僅僅在其誕生的幾十年中就已經發展到如日中天的地步,靠得不正是迅猛的技術更新速度!光看硬件產業,在著名的摩爾定律的帶領下,計算機配件的性能和價格變臉般地更新著每個人的生活節奏。
所以如果你在滿負荷的工作之后沒有抓緊時間學習新技術,那么結局大概就像《多收了三五斗》里那樣,只是多混了三五年經驗,結果反倒貶值了。
4.壓力大
“說到這,我如果跟你說IT行業的壓力很大,你還有意見嗎?”
“呵呵,絕對沒有了,看來IT這個東西,不是人人都能扛下去的啊。”
“是啊,不過如果你能扛下去,做到了高層,或者是技術元老,站到技術的最前沿,你就真算是修成正果了啊!”
“師兄。希望你趕快變成高層啊!”
“嗯那!呵呵。”
業內心聲:概括來講,IT人享受著平均高薪,普遍高壓,追趕著先進技術,做著腦力勞動。這些可能不是每個IT人現在正在做的,但卻是每個IT人曾經做過的。總而言之,IT是個勇敢者的游戲,沒膽量的人是玩不到頭的。
1.1.5 我挨踢我驕傲
盡管IT人存在著前面介紹的種種難處,每年還是有很多人涌入IT這個職場淘金,而已在IT很多年的老手也很少會去轉行。既然是這樣,那么干IT這一行絕對還是有很多讓人流連忘返之處的。
? 外人的眼光
? 高成就感
1.外人的眼光
一項工作體不體面都是外人說了算,很多外行人都一般地認為從事軟件開發的人腦子都特別好使,這讓很多開發人員聽了,就算工作很苦,壓力很大,還是覺得很值。
誠然,現在一些IT公司員工猝死的事件也讓外界對這個行業的玩命程度肅然起敬,但是IT這個流行職業還是以其超贊的智商勞動和前沿的技術手段驚喜著每個人。累是累,但是IT人吃的都是智商做的飯,香!
2.高成就感
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賺錢,肯定是很欣慰的,況且從事的還是對很多人講都講不明白的高新技術。身為IT人,看著闖入人們生活的種種IT產品,那種通曉內幕的沾沾自喜是很難有其他事物能夠比擬的。
設想一下,你是淘寶網后臺系統的開發人員,你看到別人在淘寶上買東西,你會很自豪。因為你通曉這個用來買賣東西平臺的來龍去脈,了解整個業務流程,甚至還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bug或竅門。此時,再看著他在電腦上一步一步按著你定下的規矩操作,內心的竊喜是不言而喻的。
就算很少會有人聽你講解這其中的奧妙,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不過只是“茴香豆”的四種寫法,但是身為IT人,感受那種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的感覺,妙不可言。
- 在最好的年紀學Python:小學生趣味編程
- JavaScript Unlocked
- Responsive Web Design with HTML5 and CSS3
- Clojure for Domain:specific Languages
- Django Design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
- Learning Neo4j 3.x(Second Edition)
- C語言從入門到精通(第4版)
- Gradle for Android
- Java:High-Performance Apps with Java 9
- iOS開發實戰:從入門到上架App Store(第2版) (移動開發叢書)
- HTML5從入門到精通(第4版)
- Python深度學習原理、算法與案例
- Appcelerator Titanium: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
- Visual Basi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第3版)
- C# 7.0本質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