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心中的世界

  •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 (美)黛比·福特
  • 7745字
  • 2016-03-14 17:23:19

你是你,是我,也是宇宙

“不是我們存在于世界中,而是世界存在于我們心中。”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感到莫名其妙:世界怎么會存在于我的心中?難道世界上的其他人也都生活在我心中嗎?很久之后我才明白,存在于我心中的乃是各種各樣的潛能、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正是這些潛能與可能性把我同世上的每一個人聯系在一起,讓全人類成為一個整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整個世界的反映,每一個人心中都包含了宇宙的全部信息。當你把一張全息照片剪成許多碎片時,透過每一小片都可以窺見整張照片的內容。同樣地,透過每一個人的內心,你都可以窺見全人類的思想和情感內涵。

大衛·西蒙(David Simon)是喬布拉心理醫療中心主任,也是《康復的智慧》(The Wisdom of Healing)一書的作者。他對此的解釋是:“全息照片是對二維圖片進行處理后得到的三維圖像,其特點在于,無論將全息照片分解成多少碎片,通過每一塊碎片都能重新構建出原先的二維圖片。每一部分都包含整體的全部信息,所以才稱為‘全息’。構成人體的每一個原子都是全息的,都攜帶了整個宇宙的全部信息。將物質凝聚在一起的各種作用力,在每一個原子中都可以找到。人體每一個細胞的DNA分子,都攜帶了整個生物進化史的全部信息。同樣地,每個人的內心都攜帶了全人類所有思想和情感的信息,只要外部條件成熟,任何思想和情感都可能在任何一個人身上表現出來。只有理解了這種現象,才能認識人生的本質,找到真正的智慧和無限的自由。”

你在積極和消極兩方面都擁有無限的潛能,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幫你認識和接納這樣的潛能,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認清真實的自我,開啟通往內心世界的大門。能夠包容自我的人,自然也能夠包容整個世界。

既然我們身上本來就具有一切積極和消極的特質,那我們自然就不需要刻意偽裝,假裝某些特質并不存在。許多人都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有些人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也有些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樣的想法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在我們與別人之間制造隔閡。在美國,白人、黑人、亞裔、拉丁裔、猶太裔之間的隔閡,右翼保守派與左翼自由派之間的隔閡,都是這么產生的。我們的家人和朋友,我們所處的文化氛圍,都會影響我們的想法,讓我們產生偏見。“我跟你不同,因為我瘦你胖,我聰明你愚蠢,我勇敢你軟弱,我積極你消極。”這樣的想法不僅會讓我們與別人產生隔閡,也會在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中制造隔閡,讓我們無法擁有完整的自我。

凡是我們能從別人身上看見的特質,都存在于我們自己身上。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某項特質的話,就不可能在別人身上辨認出這項特質來。如果你為別人的勇敢所鼓舞,就說明你心里也有同樣的勇氣。如果你嫌別人太過自私,就說明你心里同樣存在自私的種子,隨時有可能生根發芽。我們所欣賞的一切,所嫌惡的一切,都可以與我們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一一對應。所有人都具有同樣的潛能。

研究印度傳統醫學的專家維桑特·賴德(Vasant Lad)曾說:“每一滴水都包含了整個海洋,每一個細胞都包含了整個身體的智慧。”我們作為人類的一分子,包含了全人類在所有方面的潛能,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對自己內心世界的廣闊深邃有一個概念。所有人都擁有愛、力量、創造力和同情心,也都擁有弱點、貪欲、私心和憤怒,只是表現出來的程度不同而已。只要是我們能想到的人類特質,沒有哪一種是我們自己所不具備的。要想找回完整的自我,我們必須對自己內心中潛藏的每一種特質都抱以包容和關懷的態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我們想要表達的特質最大程度地彰顯出來。

城堡內的房間

約翰·威爾伍德(John Welwood)在《愛與覺醒》(Love and Awakening)中把人的內心世界比喻為一座城堡。想象一下,你的心是一座雄偉壯麗的城堡,里面有寬敞的走廊和數以千計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是完美的,里面藏有一件獨一無二的珍寶。每個房間都代表了你內心中的一種特質,整座城堡就是所有這些特質的統一體。小時候,你可以無所顧忌地進入每一個房間,無論房間里有些什么東西,你都會大膽踏進去。每個房間都與別的房間截然不同。你的整個城堡沐浴在愛的光芒之中。然后有一天,大人們進入了你的城堡,告訴你有幾個房間并不完美,不應該作為城堡的一部分。他們說,要想讓城堡變得完美,你必須把這些房間的門鎖起來。你聽信了他們的話,照他們所說的做了。隨著你的年齡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造訪你的城堡,城堡里不再是一片光明,而是出現了越來越多陰暗的角落。

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你鎖上的門越來越多。當你覺得房間里的東西達不到你的要求時,當你對房間里的東西感到恐懼或羞恥時,就會鎖上房間的門。你也會訪問別人的城堡,如果發現你所擁有的某個房間別人都沒有,你就會把這個房間鎖起來。當你所信服的人告訴你某扇門應該鎖上時,你就會照他們說的去做。

不知不覺間,你的城堡變得面目全非。你再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自由出入于每一個房間。有的房間過去曾讓你感到自豪,而現在,你巴不得讓它們消失。但你無法否認它們的存在,因為它們是城堡本身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上鎖的房門會被灰塵和蛛網湮沒,你全然忘記這些房間的存在。你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切的發生,因為別人總是給你提出各種各樣的意見,告訴你一座完美的城堡應該是什么樣的,在這一片嘈雜聲中,你很容易忽視內心的聲音。最后,你把自己的活動空間限制在不多的幾個房間里,全然忘記了城堡原本有多么大、多么雄偉壯麗。

城堡中的每個房間,都對應了你內心中的一種特質,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愛與恨、美與丑、勇敢與怯懦、優雅與粗俗、無私與貪欲、健康與病弱,都存在于不同的房間之中。每個房間都是整座城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每個房間都有與之對立的另一個房間。我們最大的幸運就是,我們不會滿足于在幾個狹小的房間里度過余生,而是會本能地去探索、去尋找、去重新發現那些上了鎖、被我們遺忘的房間。

城堡的比喻是為了讓你認識到,你的內心世界確實非常廣闊。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是如此,只要我們愿意敞開心扉,就可以看到內心城堡的全貌。我們往往不敢打開那些鎖著的門,因為不知道門后面藏著什么。結果,我們不是去探索門后面的秘密,而是故意欺騙自己和別人,假裝門和門后面的房間根本就不存在。如果你真的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就必須克服心中的恐懼,走進城堡,把所有鎖著的門一扇扇打開。你必須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找回所有曾經被你遺棄的東西。只有這樣,你才能重新擁有完整的自我。

我也可能罵小孩

我最初開始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時,可以說是完全不得要領。我當時以為,盡管周圍的世界一團糟,我的內心世界卻是“完美”的。我不愿承認,我的內心世界與那些窮兇極惡的殺人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相比,其實并沒有那么大的區別。我覺得自己與別人,特別是那些我看不慣的人之間,似乎沒有任何共同點。為了改變這種想法,每次遇到我不喜歡的人時,我都會試圖告訴自己:“其實我和他們是一樣的,我心里也有與他們相同的特質。”最開始,我根本無法說服自己,因為我在自己身上找不到與那些人相似的地方。

有一天,當我正在坐地鐵時,這一切徹底改變了。跟我同車廂的一個女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對她的孩子破口大罵。我的第一反應是:“我絕對不會像她那樣對待我自己的孩子。”就在這時,我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假如我的孩子不小心把巧克力飲料灑在了我的新裙子上,那我會怎么樣呢?我肯定會對孩子大發雷霆的!”就在那一瞬間,我悟到了真相。我當然有可能像那個女人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只不過我不愿意承認罷了。當我看到別人大發雷霆的時候,總是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他們,而不是將心比心,去想想自己在類似情況下可能的反應。我意識到,那些我不喜歡的人表現出來的特質,同樣也存在于我身上。盡管我并不是那個大罵孩子的女人,但我身上同樣具有缺少耐心、不寬容的特質,只不過沒有像她一樣在那一刻表現出來而已。

我之所以會對別人表現出來的某些特質感到不屑,正是因為這些特質同樣存在于自己身上。意識到了這一點,我才發現,原來我的心靈城堡中還有那么多扇鎖著的門。我必須承認,我自己在感覺不好的時候,也會無緣無故對孩子發火。當我看到街上的流浪漢時,會對自己說:“假如我無家可歸,沒有受過像樣的教育,又丟掉了工作,那我豈不是也跟他們一樣嗎?”的確,如果換一種情境,我的表現并不會跟別人有多大的不同。

穿別人的鞋走路

我開始嘗試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把自己想象成各種各樣的人:快樂的人、悲傷的人、憤怒的人、貪婪的人、小心眼的人。過去我很不喜歡胖子,我父親就很胖,我很討厭他這一點。然而在我的心態發生轉變之后,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變得不一樣了。我之所以不像他那么胖,只不過是因為我生來骨骼纖細,新陳代謝速度比較快而已。假如我的新陳代謝速度更慢一些,并且還像現在這樣整天吃垃圾食品,那我肯定早已胖得不成樣子了。當然,也有些人讓我感到無法理解,例如殺人犯和強奸犯。我怎么可能不帶絲毫感情地殺掉另一個人?假如有人試圖傷害我,或是傷害我的親朋好友,那我當然有可能失手殺了他,但我怎么可能成為一個冷血殺手?但我轉念一想,假如我在狹窄的牢房里被關了十幾年,三天兩頭都要挨打,那我是不是會對所有活著的人都抱有極度強烈的仇恨,恨不得殺之而后快?的確會這樣。這并不意味著殺人是可以接受的行為,但是我至少明白了,我自己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成為一個殺人犯。

假如我難以直接想象自己成為某一類人,就會分析這一類人的特質,然后想象自己是否可能具備這些特質。例如,我無法想象自己怎么可能成為一個戀童癖,于是我就問自己,戀童癖通常是一些什么樣的人?答案是內心充滿恐懼、墮落、變態的人。然后我問自己:“我的內心有可能充滿恐懼嗎?我會墮落嗎?我會成為變態狂嗎?”這樣我就意識到,假如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在別人的惡意凌辱中長大,那我的心理肯定也會扭曲變態,做出什么樣的事情都不奇怪。盡管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但我得承認,我自己同樣有成為變態狂的可能性。有些時候,問題并不在于你是否“已經”表現出了某種特質,而在于你是否“有可能”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這種特質。

對于我不喜歡的每一類型的人,我都進行了這樣的換位思考。當我發現自己也有可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時,自然也就在心中原諒了他們。不知不覺間,我的心靜了下來,這正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我意識到,我之所以會討厭某些人,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恰巧表現出了某種盡管我自己也具有,卻不愿意承認的特質。當別人在我面前吹牛的時候,我不再會因此而瞧不起他們,因為我知道,我自己心中也有吹牛的欲望。我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在心中假想自己用食指指著別人,數落他們的不是。當你伸出食指指著別人的時候,你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都指著自己。不要忘了這一點。

我不再刻意遮掩自己心中的某些消極特質,因為一旦我處在特定的情況之下,這些消極特質自然會表現出來,而只要我不處在那樣的情況下,消極特質也就不會形之于外。當你意識到自己是全人類的一分子,你的心中包容了人類所有的可能性時,你就再也不會孤獨了。而當你愿意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你就不會再給別人的行為貼上“好”與“壞”的標簽,也用不著再生活在虛偽的面具下,靠偽裝和掩飾來保護自己。

愛上白癡

前段時間,我去了趟科羅拉多州,為一對開廣告公司的夫婦及其職員進行心理輔導。丈夫的名字叫麥克,妻子叫瑪麗琳。我跟麥克夫婦及其子女共進午餐的時候,就個人反映整個世界的“全息理論”展開了一場討論。麥克和瑪麗琳對全息理論并不陌生,所以我們很談得來。然而在回去的路上,麥克一邊開車一邊對我說:“不過有幾種特質我身上是沒有的。”我并不覺得驚奇,因為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反應,即使他們已經承認了自己內心世界的無限潛能。我自己當初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問麥克:“哪些特質是你沒有的?”麥克答道:“我不是個白癡。”我透過后視鏡看著麥克的眼睛,告訴他:“既然你具有全人類所有的特質,那你當然也是個白癡。”車里一片肅靜——我當著麥克妻子兒女的面說他是個白癡。然后,麥克開始向我描述他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白癡,以及他跟那些人是多么不同。他說這些話的時候非常激動,我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他心中非常敏感的一個話題。

等麥克說完,我問他:“你難道從來沒有做過白癡才會做的事情嗎?”他想了一會兒,告訴我他的確做過那樣的事情,但立即又開始解釋,他這樣做的原因跟那些真正的白癡完全不同。我告訴他,心理學上沒有“真正的白癡”和“普通白癡”的分別,白癡就是白癡。他之所以對“白癡”這個詞如此敏感,或許正是因為這個詞觸動了他心里最隱秘的某些部分。

回麥克家的路顯得相當漫長。我讓麥克至少考慮一下這種可能性:他身上并不是沒有白癡的特質,只不過他把這種特質深深掩藏了起來,而現在正是他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重新發掘這種特質的時候。他怎么可能擁有人類所具有的所有特質,唯獨不是個白癡?再說,做一個白癡究竟有什么不好?我問瑪麗琳和孩子們,要是我把她們叫做白癡的話,她們會怎么想。除了麥克,沒有人覺得“白癡”這個字眼有什么特別討厭之處。我又問她們是否經歷過與白癡有關的糟糕事情。她們都說沒有。

回到麥克家,所有人都下了車。室外的氣溫是零下十八攝氏度,我從來沒有在這么冷的環境中生活過,所以我站在門口一邊發抖,一邊迫不及待地等著麥克開門。麥克花了好幾分鐘時間,把身上的每一個口袋都翻了一遍,又在車里找了很久,最終無奈地告訴我們:“我好像把鑰匙鎖在家里了。”沉默了片刻之后,我開口說:“什么樣的人才會在零下十八攝氏度的天氣里把鑰匙丟在家里,把自己鎖在外面?”包括麥克在內的所有人同時叫道:“一個白癡!”大家都笑了。瑪麗琳最終找到了她的備用鑰匙,打開了門。

暖和過來之后,我要麥克坐下來,仔細回憶他覺得“白癡”這個字眼如此刺耳的原因。麥克最終回憶起來,他小時候曾因為做了件蠢事而遭到別人的嘲笑,于是他決定再也不做任何蠢事。他在自己內心的城堡里鎖上了一扇門,因為他覺得門里的東西是不好的。著名心理醫師岡瑟·伯納德(Gunther Bernard)曾說:“我們首先忘了自己是誰,然后又忘了自己已經忘了。”麥克的情況就是這樣。

那些為我們所壓抑、所忘記的特質,往往會極大地影響我們的生活,盡管這種影響是我們平時意識不到的。我們越是壓抑某些特質,它們就越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頭來,努力喚起我們的注意。麥克一方面不愿自己展露出白癡的一面,另一方面又不自覺地與各種各樣的白癡來往,這樣他才能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在這一方面的影子。他不能原諒自己的錯誤,所以才認為所有犯錯誤的人都是白癡。他恨自己白癡的一面,也恨任何做出白癡舉動的人。他手下的員工都覺得他對人太過苛刻,難以相處。

我告訴麥克,做一個白癡并不一定是件壞事。我要他閉上眼睛,然后問他,白癡最大的優點是什么?他答道,努力。當年,麥克因為不愿讓人覺得他是個白癡,所以在各方面都非常努力,學習成績非常好。拿到某名牌大學的碩士學位之后,他投身會計行業,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最終成為了行業精英。我問麥克,他之所以會這么努力,是不是可以看做“白癡”這個字眼的饋贈?他能不能因此而原諒自己白癡的一面?麥克猶豫了一下,說他會試試看。

第二天,麥克的精神非常好,仿佛年輕了好幾歲。他仍然有些猶豫,不愿承認自己白癡的一面,畢竟他對內心的這一面已經壓抑了四十多年。我們又談了很長時間,麥克終于意識到,正因為他不愿承認自己白癡的一面,才會吸引那么多白癡進入他的生活。我告訴他,這正是我們的心靈天生具有的防御機制,一旦我們刻意去壓抑某種特質,就會吸引那些更容易表現出這種特質的人,讓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看見我們自己的映像。

我們需要理解、接納和包容自己身上的一切特質,因為如果連我們自己都接受不了自己的話,又怎么能期待世界接受我們呢?要想獲得別人的愛,我們必須首先建立起自愛。有些人只注意修飾自己的外表,卻不注重內心;另一些人則太過關注內心世界,從來不肯對著鏡子照一照。只有把內與外、積極與消極結合起來,找回一個完整的自我,你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控制自己所表現出的特質,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首先找一個舒適的地方,把所有可能分散你注意力的東西都收起來。準備好本子和筆,以及彩色畫筆。如果你愿意,可以放一些舒緩的輕音樂。閉上眼睛,深呼吸五次,讓自己徹底放松下來。

◎認識你自己的光明面

想象一部通往你內心深處的電梯。走進電梯,按下最底層的按鈕,進入你心中的神秘花園。在花園里散步,欣賞周圍的花木風景,享受濃郁的花香和泥土潮濕滋潤的氣息。天氣晴好,鳥兒在周圍歌唱。想象自己穿著最美麗,最舒服的衣服。提醒自己,在內心的神秘花園里,你是絕對安全、絕對舒適的。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閉上眼睛。你的心中會出現另一個你自己,這一個“你”代表的是你積極的一面,擁有你全部的力量、勇氣、同情和愛。

讓這個光彩照人的“你”走過來,在你身邊坐下。握住“你”的手,凝視“你”的眼睛。問這個積極的“你”是否會永遠陪在你身邊,保護你,指引你前進的方向。問“你”你究竟該怎么做才能敞開心扉,讓被壓抑的情感釋放出來。跟這個積極的“你”擁抱,感謝“你”來看你,邀請“你”常來你心中的花園做客。

睜開眼睛,記下你方才的體驗,包括你所見到、聽到和感覺到的一切。那個積極的“你”是什么樣子?對你說了些什么?不必著急,把你所想到的一切都寫下來。用彩色畫筆給那個“你”畫一張像。即使你從未學過繪畫也沒關系,畫的水平并不重要,關鍵是用心去畫。至少畫上五分鐘的時間。

◎認識你自己的陰暗面

重新閉上眼睛,深呼吸五次,讓自己放松下來。想象一部通往你內心深處的電梯。走進電梯,按下最底層的按鈕。這一次電梯門打開的時候,外面是一個陰暗骯臟的地方,要多糟糕就有多糟糕。你可以想象一片臭氣熏天的垃圾場,也可以想象一個爬滿了耗子、蛇、蟑螂和蜘蛛的山洞,總之,這是一個你最不愿意來的地方。繼續深呼吸,然后朝最陰暗的角落里望去,你會看見一個最卑微、下賤、猥瑣的自己。這一個“你”代表的是你消極的一面。仔細觀察“你”的樣子,注意“你”身上的氣味,以及“你”帶給你的感覺。哪一個詞最適合描述此時的“你”?當你看清楚消極的“你”的樣子之后,就可以睜開眼睛了。把你方才想到的那一個詞,以及你所經歷的一切、你心中的感覺都寫下來。至少寫上十分鐘的時間。

◎光明面與陰暗面的融合

閉上眼睛,深呼吸,放松下來。坐電梯回到你心中的神秘花園里,欣賞周圍的風景,然后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當你感到無比舒適、無比安全的時候,再度讓那個積極的“你”來到你身邊。等到積極的“你”在你身邊坐好,再邀請那個消極的“你”來到你的花園里。讓積極的“你”與消極的“你”彼此擁抱,讓你最光彩照人的一面與最卑瑣下賤的一面擁抱在一起。讓積極的“你”釋放出愛與同情的光芒,照亮那個消極的“你”。告訴消極的“你”,這里很安全,隨時都可以來拜訪這里,得到你的接納和原諒。給自己充分的時間,如果那個消極的“你”不愿意被積極的“你”抱在懷里,不要緊,每天都嘗試一次,直到有所進展為止。如果時間過了十分鐘左右,消極的“你”一直在抗拒,就睜開眼睛,返回現實世界。

用彩色畫筆把你方才經歷的一切都畫下來,至少畫上五分鐘的時間。畫完之后,再把你的經歷和感受寫在本子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沂水县| 谷城县| 通河县| 清镇市| 墨江| 清远市| 都匀市| 阜阳市| 阿城市| 塔城市| 察哈| 万安县| 寿阳县| 儋州市| 西充县| 当阳市| 新宁县| 新疆| 常德市| 延吉市| 穆棱市| 灯塔市| 奈曼旗| 长沙市| 建平县| 崇左市| 黄大仙区| 汕尾市| 通化市| 孟州市| 万年县| 库车县| 鹰潭市| 潼南县| 长海县| 秦皇岛市| 四川省| 崇仁县| 禄劝|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