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書名: 佛說開覺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經作者名: 惟凈本章字數: 2881字更新時間: 2015-11-27 18:04:26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凈等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并菩薩摩訶薩眾俱。是時,佛告尊者須菩提言:“須菩提!色,無性、假性、實性;受、想、行、識,無性、假性、實性。須菩提!如是,乃至眼、色、眼識,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無性、假性、實性。
“復次,須菩提!色于如是三性中轉,愚是所行,當知是為菩薩正行。如是行者,是菩薩速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須菩提!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菩薩摩訶薩于諸識中解無相法,苦自止息,諸相寂靜。如是所行,當知是為菩薩正行。如是行者,是菩薩速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若解無相法, 諸苦自止息,
眾相皆寂靜, 是菩薩所行。
“復次,須菩提!于諸色中,闇之與明平等依止。菩薩若能如實了知,解入此者,諸法亦然。是菩薩速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須菩提!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于諸識中,闇之與明平等依止。菩薩若能如實了知,解入此者,諸法亦然。是菩薩速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若法闇與明, 平等性如是,
依止及解入, 知已得菩提。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于諸色須菩提,受、想、行、識于三性轉,若有智者如實了知,即于識中不生取著亦不現轉,其心開明。由彼于識不生取著、心開明已,即于大乘法中而能出離,何況聲聞、緣覺乘中!又由如是不生取著、心開明故,不于長時在彼地獄、畜生、餓鬼、人、天諸趣受生死苦。
“復次,須菩提!色,為生邪?為滅邪?若謂色有生,彼色即無生;若謂色無生,彼色即是無生自性。若復菩薩如實了知彼色即是無生自性,是故于色無生可有。
“須菩提!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識,為生邪?為滅邪?若謂識有生,彼識即無生;若謂識無生,彼識即是無生自性。若復菩薩如實了知彼識即是無生自性,是故于識無生可有。
“復次,須菩提!若有人言:‘色,是我、是我所。’作此說者,我說彼是外中之外,愚夫異生邪見分位。
“須菩提!若有人言:‘受、想、行、識,是我、是我所。’作此說者,我說彼是外中之外,愚夫異生邪見分位。
“復次,須菩提!若有人言:‘色是先世因所成作;或大自在天所化因作;或無因緣?!鞔苏f者,我說彼是外中之外,愚夫異生邪見分位。
“須菩提!若有人言:‘受、想、行、識是先世因所成作;或大自在天所化因作;或無因緣?!鞔苏f者,我說彼是外中之外,愚夫異生邪見分位。
“復次,須菩提!若有人言:‘色以色像為相,受以領納為相,想以遍知為相,行以造作為相,識以了別為相。’作此說者,我說彼是外中之外,愚夫異生邪見分位。
“復次,須菩提!若有人言:‘苦不寂靜;若彼色滅,此樂寂靜?!鞔苏f者,我說彼是外中之外,愚夫異生邪見分位。
“須菩提!若有人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苦不寂靜;若彼識滅,此樂寂靜?!鞔苏f者,我說彼是外中之外,愚夫異生邪見分位。
“復次,須菩提!若有人言:‘彼色是無,受、想、行、識亦悉是無?!鞔苏f者,我說彼是外中之外,愚夫異生邪見分位。
“復次,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佛所說:“色無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薄魇钦f者——彼于一切法,即無和合亦無樂欲,隨其言說作是知解——我說彼是外中之外,愚夫異生邪見分位。
“須菩提!若有人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佛所說,皆無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作是說者——彼于一切法即無和合亦無樂欲,隨其言說作是知解——我說彼是外中之外,愚夫異生邪見分位。
“復次,須菩提!若復有人計色為有,取著于色有所生起,隨言說轉;又復計色為有,即于彼色雜染依止,有相隨轉;又復計色為有,即于彼色修習凈法,成立隨轉。
“須菩提!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復有人計識為有,取著于識有所生起,隨言說轉;又復計識為有,即于彼識雜染依止,有相隨轉。又復計識為有,即于彼識修習凈法,成立隨轉。
“復次,須菩提!若諸菩薩計色為有,于彼色中有斷有知,于大樂行言說成辦,隨有所轉;又諸菩薩計色為有,于彼色中有斷有知,表示成辦,隨有所轉;又諸菩薩計色為有,于彼色中以能了知白法具足,謂于諸法得自在已,于大樂行而能隨轉。
“須菩提!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諸菩薩計受、想、行、識為有,于彼識中有斷有知,于大樂行言說成辦,隨有所轉;又諸菩薩計識為有,于彼識中有斷有知,表示成辦,隨有所轉;又諸菩薩計識為有,于彼識中以能了知白法具足,謂于諸法得自在已,于大樂行而能隨轉。
“復次,須菩提!若復有人于色中色所有分量,于苦中苦所有分量,不能如實平等觀者,即于色中我有所得;若于色中我有所得,即于色中我見有所得;若于色中我見有所得,即于色中眾生見有所得;若于色中眾生見有所得,即于色中彼眾生見而無所得;若于色中彼眾生見無所得時,即彼眾生亦無所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有所得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聲聞、緣覺乘中不能出離,何況大乘。
“須菩提!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復有人于識中識所有分量,于苦中苦所有分量,不能如實平等觀者,即于識中我有所得;若于識中我有所得,即于識中我見有所得;若于識中我見有所得,即于識中眾生見有所得;若于識中眾生見有所得,即于識中彼眾生見而無所得;若于識中彼眾生見無所得時,即彼眾生亦無所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有所得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聲聞、緣覺乘中不能出離,何況大乘。
“復次,須菩提!若復有人于色中色所有分量,于苦中苦所有分量,而能如實平等觀者,即于色中我無所得;若于色中我無所得,即于色中我見無所得;若于色中我見無所得,即于色中眾生見無所得;若于色中眾生見無所得,即于色中彼眾生見而有所得;若于色中彼眾生見有所得時,即彼眾生亦有所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有所得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聲聞、緣覺乘中不能出離,何況大乘。
“須菩提!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復有人于識中識所有分量,于苦中苦所有分量,而能如實平等觀者,即于識中我無所得;若于識中我無所得,即于識中我見無所得;若于識中我見無所得,即于識中眾生見無所得;若于識中眾生見無所得,即于識中彼眾生見而有所得;若于識中彼眾生見有所得時,即彼眾生亦有所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有所得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聲聞、緣覺乘中不能出離,何況大乘。
“復次,須菩提!若人于色中不能如實平等觀察,不實分別分量及疑動分量故,即于色中色而有所得;若于色中色有所得時,即于色中色見有所得;若于色中色見有所得,即于色中眾生有所得;若于色中眾生有所得,即于色中一切有所得;若一切有所得時,即一切無所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有所得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聲聞、緣覺乘中不能出離,何況大乘。
“須菩提!若人于受、想、行、識中,不能如實平等觀察,不實分別分量及疑動分量故,即于識中識而有所得;若識中識有所得,即識中識見有所得;若識中識見有所得,即識中眾生有所得;若識中眾生有所得,即識中一切有所得;若識中一切有所得時,即一切無所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有所得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聲聞、緣覺乘中不能出離,何況大乘。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