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2章

  • 法苑珠林
  • 道世
  • 3385字
  • 2015-11-27 16:45:20

第五飲酒戒者。佛告諸比丘。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飲酒。乃至小草頭一滴亦不得飲。酒有二種。谷酒木酒。谷酒者。以諸五谷雜米作酒者是。木酒者。或用根莖葉果用種種子果草雜作酒者是。酒色酒香酒味飲能醉人者。是名為酒。若嘗咽者。亦名為飲。若飲谷酒。咽咽犯。若飲酢酒。若飲甜酒。若啖麴能醉人者。若啖糟。若飲酒淀。若飲似酒色。似酒香似酒味。能令人醉者。并隨咽咽犯。若但作酒色無酒香無酒味不能醉人及余飲者。皆不犯。若依四分律。病比丘等余藥治不差。以酒為藥者不犯。顛狂心亂病惱不覺知者亦不犯

得失部第五

問曰。漸頓云何。答曰。皆得。故成實論。問云。有人言。五戒具受。此事云何。答曰。隨受多少皆得戒律儀。但取要為五。故優婆塞戒經云。或有一分。或有少分。或有無分。或有多分。或有滿分。若受三歸已不受五戒名優婆塞。若受三歸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歸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歸已。受持一戒。若破一戒。是名無分。若受三歸受持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歸受持五戒。是名滿分。汝今欲受何分。爾時智者當隨意授。又智度論云。戒有五種。始從不殺乃至不飲酒若受一戒。是一分行。若受二戒三戒。是名少分行。若受四戒。是名多分行。若受五戒。是名滿分行。斷淫者。受五戒已。于戒師前。更作誓言。我今于自(婦夫)不復行淫。是名五戒。增一阿含經亦云。一分二分得受。問曰。既得漸受。可從五師各得受一不。答曰。如付法藏經云。尊者薄拘羅受一不殺生戒。得五不死報。問曰。得重受不者。既受五戒。后時更得重受不。答曰。依成實論。得重發戒。故四分律。末利夫人第二第三重向佛受亦得

問曰。長短者得五三十日限分受不。答曰。依成實論。亦得多日。盡其終受。故十誦律。或晝或夜。受五戒亦獲少善

又優婆塞戒經云。佛言。智者當觀戒有二種。一世戒。二第一義戒。若不依于三寶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堅。如彩色無膠。是故我先歸依三寶。然后受戒。夫世戒者。不能壞先諸惡業。受三歸戒則能壞之。雖作大罪亦不失戒。何以故。戒力勢故。如俱有二人同共作罪。一者受戒。二者不受戒。已受者犯則罪重。不受者犯則罪輕。何以故。毀佛語故。罪有二種。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是二種罪復有輕有重。或有人能重罪作輕輕罪作重。如鴦掘魔受于世戒伊羅缽龍受于義戒。鴦掘魔破于性重。不得重罪。伊羅缽龍壞于遮制。而得重罪。是故不應以戒同。故得果亦同

神衛部第六

依七佛經云。若有人能受持五戒。感得二十五神侍衛

殺戒有五神

一名波吒羅 二名摩那斯 三名婆睺羅 四名呼奴吒 五名頗羅吒

盜戒有五神

一名法善 二名佛奴 三名僧喜 四名廣額 五名慈善

淫戒有五神

一名貞潔 二名無欲 三名凈潔 四名無染 五名蕩滌

欺戒有五神

一名美旨 二名實語 三名質直 四名直答 五名和合語

酒戒有五神

一名清素 二名不醉 三名不亂 四名無失 五名護戒

又灌頂經云。佛告梵志。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營衛護人身。在人左右。守于宮宅門戶之上。使萬事吉祥。唯愿世尊。為我說之。佛言。梵志。我今略演。敕天帝釋使四天王遣諸善神營護汝身。如是章句善神名字二十五王。其名如是

神名蔡芻毗愈他尼

主護某身辟除邪鬼

神名輸多利輸陀尼

主護某六情悉令完具

神名毗樓遮那世波

主護某腹內五藏平調

神名阿陀龍摩坻

主護某血脈悉令通暢

神名婆羅桓尼和婆

主護某爪指無所毀傷

神名坻摩阿毗婆馱

主護某出入行來安寧

神名阿修輸婆羅陀

主護某所啖飲食甘香

神名婆羅摩亶雄雌

主護某夢安覺歡悅

神名婆羅門地鞞哆

主護某不為蠱毒所中

神名那摩呼哆耶舍

主護某不為霧露惡毒所害

神名佛馱仙陀樓哆

主護某斗諍口舌不行

神名鞞阇耶藪多婆

主護某不為溫虐鬼所持

神名涅坭醯馱多耶

主護某不為縣官所得

神名阿邏多賴都耶

主護某舍宅四方逐兇殃

神名波羅那佛曇

主護某平定舍宅八神

神名阿提梵者珊耶

主護某不為冢墓鬼所嬈

神名因臺羅因臺羅

主護某門戶辟除邪惡

神名阿伽風施婆多

主護某不為外氣鬼神所害

神名佛曇彌摩多哆

主護某不為災火所延

神名多賴叉三密陀

主護某不為偷盜所侵

神名阿摩羅斯兜喜

主護某若入山林不為虎狼所害

神名那羅門阇兜帝

主護某不為傷亡所嬈

神名鞞尼干那波

主護某除諸鳥鳴狐鳴

神名荼鞞斗毗舍羅

主護某除犬鼠變怪

神名伽摩毗那阇尼佉

主護某不為兇注所牽

佛告梵志言。若男子女人帶佩此二十五灌頂章句善神名者。若入軍陣斗諍之時。刀不傷身。箭射不入。鬼神羅剎終不嬈近。若到蠱道家亦不能害。若行來出入有小魔鬼。亦不得近。帶佩此神王名著身。夜無惡夢。懸官盜賊水火災怪怨家闇謀口舌斗亂。自然歡喜。兩作和解。俱生慈心。惡意悉滅。妖魅魍魎邪忤薛荔外道符咒厭禱之者。樹木精魅。百蟲精魅。鳥獸精魅。溪谷精魅。門中鬼神。戶中鬼神。井窖鬼神。洿池鬼神。廁溷中鬼神。一切諸鬼神。皆不得留住某甲身中。若男子女人帶此三歸五戒善神名字者。某甲入山陵溪谷曠路抄賊自然不現。師子虎狼熊羆蛇蚖悉自縮藏不害人也

八戒部第五(此別六部) 述意部 會名部 功能部 得失部 受法部 戒相部

述意部第一

夫戒定慧品。造化宏圖。眾圣式遵。萬靈攸重。余以戒律宗要。定慧歸承。如有乖張。明心莫顯。是故大悲赴難。立行法以檢之。惑網之夫。設理蹤而證入。業種之客。依相跡而繩持。庶使念念退省新新進策。為功不已情過乃彰。但善惡由己。起則升沉。不作則已。作則業成。業繩惑網。膠固彌密。自非傾誠苦克折挫身心。哀愴往因畏懼來果。決誓要期。永斷相續。故文言嚴飾道場澡浴塵垢。著新潔衣。內外俱凈。對說罪根發露悔過。舉身投地如太山崩。五體殷重歸依三寶。敬誠回向然后受戒。此戒時節雖促既懇意標心。為成三聚凈戒。為救四趣眾生。此則功超人天德齊佛位。故智度論。譬同猛將。亦為與佛等也

會名部第二

問曰。諸經論中何名八關齋。亦名關戒耶。答曰。前八是關閉八惡不起諸過。不非時食者。是齋。齋者齊也。謂禁止六情不染六塵。齊斷諸惡具修眾善。故名齋也。又齋戒體一名別。若尋名定體。體容小別。齋者過中不食為名。戒者防非止惡為義。故薩婆多論云。八個是戒。第九是齋。齋戒合數故有九也

功能部第三

如齋法經曰。譬如天下十六大國滿中眾寶不可稱說。不如一日受佛齋法。比其福者。則十六國為一豆耳。又中阿含經云。多聞圣弟子持八支齋時。憶念如來十號名字。若有惡思不善皆滅

又優婆塞戒經云。若有人以四大寶藏滿中七寶持布施人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除五逆罪。余一切罪皆悉消滅。是則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彌勒出時百年受齋。不如今日五濁世時一日一夜

又智度論。問曰。五戒一日戒。何者為勝。答曰。有因緣故。一戒俱等。但五戒終身持。八戒一日持。又五戒常持。時多而戒少。一日戒時少而戒多。若無大心。雖復終身持。不如有大心一日戒也。譬如懦夫為將雖復將兵終身卒無功名。若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勛名蓋天下。八戒比于余戒亦復如是

又智度論。問曰。白衣居家唯有此五戒。更有余法耶。答曰。有一日戒六齋日持。功德無量。若十二月至十五日。受持此戒。福最多也

問曰。何故六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曰。是日鬼神逐人欲奪人命。疾病兇衰令人不吉。是以劫初圣人教人持齋。修善治福以避兇衰。是時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后佛出世。始教一日一夜如諸佛受持八戒過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樂

又論引四天王經中。佛說。月六齋日使者大子及四天王自下觀察眾生。不布施持戒孝順父母使者。便上忉利以啟帝釋。諸天心皆不悅。若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多者。諸天帝釋心皆歡喜。是時釋提波那氏。即說偈言

六齋神足日  受持清凈戒

是人壽終后  功德必如我

佛告釋提桓因。云何妄語。若持一日戒。功德福報必得如我。是為實說。所在之處有持此戒者。惡鬼遠之住處安隱。是故于六齋日持齋受戒得福增多

問曰。何故諸惡鬼神等輩。于此六齋日惱害眾生。答曰。天地本起經說。劫初成時有異梵天王子。是摩醯首羅等諸鬼神父。修其梵志苦行。滿天上十二歲。于此六日每割血肉以著火中。過十二歲已。天王來下語天子言。汝求何愿。答言。我求有子。天王言。供養仙人法。以燒香甘果等。汝云何以血肉著火中。如罪惡法。汝破善法樂為惡事。令汝生惡子啖肉飲血。當說是時火中有八大鬼出。身黑如墨。發黃眼赤。有大光明。摩醯首羅神等從此八鬼生。以是故摩醯首羅等神。于此六日有大勢力惱害眾生。諸鬼之中摩醯首羅最大第一。一月之中皆有日分。摩醯首羅一月有四日分。謂八日十四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余神一月有二日分。謂有一日十六日。其月二日十七日十五日三十日屬一切神。摩醯首羅為諸神王。又得日多。故數四日為齋。余日是一切神日。亦數為齋。是故諸惡鬼神。于此六日輒有勢力也。但佛法之中日無好惡。隨世惡因緣故。佛教眾生齋戒。以除其患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玉山县| 红原县| 合川市| 精河县| 深水埗区| 嘉定区| 泽库县| 牡丹江市| 博客| 四平市| 衡山县| 岳池县| 岑巩县| 呼和浩特市| 垦利县| 灵丘县| 昂仁县| 霸州市| 米泉市| 成都市| 襄城县| 龙南县| 盖州市| 望都县| 堆龙德庆县| 安西县| 莱芜市| 乌鲁木齐市| 太白县| 菏泽市| 左贡县| 仪征市| 加查县| 宿州市| 类乌齐县| 锡林浩特市| 延安市| 木兰县| 镇原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