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8章

  • 法苑珠林
  • 道世
  • 3115字
  • 2015-11-27 16:45:20

如大悲經云。佛告阿難。過去之世有大商主。為采寶故將諸商人入于大海。彼所乘船眾寶悉滿。至海中間其船卒壞。時彼商人心懷怖畏極生憂惱。其中或有得船版者。或有浮者。有命終者。我于爾時作彼商主。在大海中。用以浮囊安隱而度。時有五人呼商主言。大士商主唯愿惠施我等無畏。說是語已。爾時商主即告之言。諸丈夫勿生。怖畏。我令汝等從此大海安隱得度。阿難。彼時商主身帶利劍。而作是念。大海之法不居死尸。如其我今自舍身命。此諸商人必能得度大海之難。作是念已。即喚商人。置己身上令善捉持。彼諸商人有騎背者。有抱肩者。有捉髀者。爾時商主為欲施彼無怖畏故。興大悲心起大勇猛。即以利劍斷己命根。速取命終于時大海漂其死尸置之岸上。時五商人便得度海。安隱受樂。平吉無難還閻浮提。阿難。彼時商主豈異人乎。我身是也。五商人者。今五比丘是也。是五比丘昔于大海而得度脫。今復于此生死大海而得度脫。安置無畏涅槃彼岸

獸王部第五

如大智度論云。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大林樹多諸禽獸。野火來燒三邊俱起。唯有一邊而隔一水。眾獸窮逼逃命無地。佛言。我于爾時為大身多力鹿。以前腳跨一岸。以后腳跨一岸。令眾獸蹈背上而度。皮肉盡壞。以慈悲力忍之至死。最后一兔來。氣力已竭。自強努力忍令得過。過已脊折墮水而死。如是久有。非但今也。前得度者今諸弟子是。最后一兔須跋陀是。佛世世樂行精進。今猶不息

又賢愚經云。佛過去久遠世時。時世饑儉。如來因地慈救眾生。作大魚身。長五百由旬。國人須其肉者。無問人畜皆來取啖。取已還生。經于十二年施其肉血

又受生經云。昔者菩薩曾為鱉王。生長大海化諸同類。子民群眾皆修仁德。王自奉行慈悲救護。愍于眾生如母愛子。其海深長邊際難限。而悉周至靡不更歷。于時鱉王出于海外。在邊臥息。積有日月其背堅燥。猶如陸地。賈人遠來因止其上。破薪然火炊煮飯食。系其牛馬車乘載石。皆著其上。鱉王欲趣入水。畏墮不仁。適欲強忍痛不可勝。便設權計入淺水處。除滅火毒不危眾賈。眾賈恐怖。謂潮卒漲。悲哀呼嗟。歸命諸天。唯見救濟。鱉王心益愍之。因報賈人曰。慎莫恐怖。吾被火焚故舍入水。欲令痛息。今當相安。終不相危。眾賈聞之知有活望。俱時發聲言南無佛。鱉興大慈還負眾賈。移在岸邊。眾人得脫靡不歡喜。遙稱鱉王而嘆其德。尊為橋梁多所過度。行為大舟超越三界。設得佛道當復救脫生死之厄。鱉王報曰。善哉善哉。當如來言。各自別去。佛言。時鱉王者。我身是也。五百賈人者。今五百弟子舍利弗等是

又正法念經云。若有眾生見犯法者。應受死苦。以財贖命。令其得脫。不求恩報。命終生常歡喜天。從天退還得受人身不遭王難

若有眾生持戒見大火起焚燒眾生。以水滅火救諸眾生。命終生行道天受種種樂

又如度狗子經說。昔有一國。谷米踴貴。人民饑餓。時有沙門入城分衛。周遍門室無所一獲。次至長者大豪貴門。得粗惡飯適欲出城。門中逢一射獵屠兒。抱一狗子持歸欲殺。見沙門歡喜前為作禮。沙門咒愿。老壽長生。沙門知有狗子疑欲殺之。故問其人。今何所赍。答曰。空行無所獲持。沙門又問。吾已見之。何為藏匿。殺生之罪甚為不善。愿持我食貿此狗子。令命得濟。卿福無量。其人答曰。不能相與。我故行求。家門共食。卿此小飯何所足乎。沙門殷勤曉喻請之。其人抵突不肯隨言。沙門又言。設不肯者。可以示我。其人即出以示沙門。沙門舉飯以飼狗子。以手摩抆祝愿淚出。卿罪所致得是犬身。不得自在。見殺食啖。使汝世世罪滅福生。離狗子身得生為人。所在遇法三寶自然。狗子得食善心生焉。踴躍歡喜知自歸依。人將還家屠殺共食。狗子命過即生豪貴大長者家。適生墮地便有慈心。時彼沙門分衛次到長者門里。分衛時長者子見彼沙門。憶識本緣便前稽首禮沙門足。請前供養百味飲食。前白父母言。今我欲逐此大和尚。奉受經戒為作弟子。父母愛重不肯聽之。我今一門有汝一子。當以續后家門之主。何因便欲棄家而去。小兒啼泣不肯飲食。不欲聽我便自就死。父母見然便聽令去。隨師學道除去須發。被三法衣諷誦佛經。深解其義便得三昧。立不退轉開化一切。發大道意。佛世難值。經道難聞。能與相值無不蒙度。畜生尚有得道。豈況于人。寧不獲果。縱復缺犯還生慚愧。白凈已來黑垢自滅

又雜阿含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鳥。名曰羅婆。為鷹所捉飛騰虛空。于空鳴喚言。我不自覺忽遭此難。我坐舍離父母境界。而游他處故遭此難。如何今日為他所囚。不得自在。鷹語羅婆汝當何處自有境界。而得自在。羅婆答言。我于田耕壟中自有境界。足免諸難。是為我家父母境界。鷹于羅婆起憍慢言。放汝令去還耕壟中。能得脫不。于是羅婆得脫鷹爪。還到耕壟大塊之下。安住止處。然復于塊上欲與鷹斗。鷹則大怒。彼是小鳥敢與我斗。嗔恚極盛。峻飛直搏。于是羅婆入于塊下。鷹鳥飛勢臆沖堅塊。碎身即死。時羅婆鳥深伏塊下。仰說偈言

鷹鳥用力來  羅婆依自塊

乘嗔猛盛力  致禍碎其身

我具足通達  依于自境界

伏怨心隨喜  自觀欣其力

設汝有兇愚  百千龍象力

不如我智慧  十六分之一

觀我智勝殊  摧滅于蒼鷹

頌曰

含識皆畏死  有命懼崄危

如魚困池涸  難逢流水湄

親疏皆父母  何得輒相欺

慈悲救厄苦  福報自然隨

感應緣(略引一十五驗) 秦沙門釋道冏 晉居士呂竦 晉居士徐榮 晉居士張崇 晉將軍王懿 晉嚴猛婦 晉周子長 宋沙門竺慧慶 宋沙門釋曇無竭 宋沙門釋法進 周沙門釋慧瑱 周沙門釋僧實 陳沙門釋慧布 唐沙門釋智聰 唐居士徐善才

秦沙門釋道冏。鄉里氏族已載前記。姚秦弘始十八年師道懿。遣至河南霍山采鐘乳。與同學道朗等四人共行。持炬探究入且三里。遇一深流橫木而過。冏最先濟后輩墜木而死。時火又滅冥然昏闇。冏生念已盡慟哭而已。猶故一心呼觀世音誓愿。若蒙出路供百人會表報威神。經一宿而見小光炯然。狀若熒火。倏忽之間穴中盡明。于是見路得出巖下。由此信寤彌深。屢睹靈異。元嘉十九年。臨川康王作鎮廣陵。請冏供養。其年九月于西齋中作十日觀世音齋已。得九日夜四更盡眾僧皆眠。冏起禮拜。還欲坐禪。忽見四壁有無數沙門。悉半身出。見一佛蠡髻分明了了。有一長人著平上幘。箋布褲褶毛把長刀。貌極雄異。捻香授道冏。時不肯受。壁中沙門語云。冏公可為受香以覆護主人。俄而霍然無所復見。當爾之時都不見眾會諸僧唯睹所置釋迦文行像而已

晉呂竦字茂高。袞州人也。寓居始豐。其縣南溪流急岸峭。回曲如縈。又多大石。白日行者猶懷危懼。竦自說。其父當行溪中。去家十許里。日向暮天。忽風雨晦冥如漆。不復知東西。自分覆溺。唯歸心觀世音。且誦且念。須臾有火光來岸。如人捉炬者。照見溪中了了。遙得歸家。火常在前導。去船十余步。竦后與郗嘉賓周旋。郗所傳說

晉徐榮者。瑯邪人。當至東陽還經定山。舟人不慣。誤墮洄澓中。游舞濤波垂欲沉沒。榮無復計。唯至心呼觀世音。斯須間如有數十人。齊力引船者。踴出澓中還得平流。沿江還下日已向暮。天大陰闇風雨甚駛。不知所向而濤浪轉盛。榮誦經不輟口。有頃望見山頭有火光赫然。回柁趣之。徑得運浦。舉船安隱。既至亦不復見光。同侶異之。疑非人火。明旦問浦中人。昨夜山上是何火光。眾皆愕然曰。昨風雨如此。豈如有火理。吾等并不見。然后了其為神光矣。榮后為稽府督護。謝敷聞其自說如此。時與榮同船者。有沙門支道蘊。謹篤士也。具見其事。后為傅亮言之。與榮所說同

晉張崇。京兆杜陵人也。少奉法。晉太元中苻堅既敗。長安百姓有千余家。南走歸晉。為鎮戍所拘。謂為游寇。殺其男丁。虜其子女。崇與同等五人手腳杻械。持身出坑埋筑至腰。各相去二十步。明日將馳馬射之以為娛樂。崇慮望窮盡。唯潔心專念觀世音。夜中械忽自破。上得離身。因是便走遂得免脫。崇既腳痛。同等路經一寺。乃復稱觀世音名。至心禮拜。以一石置前。發誓愿言。今欲過江東訴亂晉帝理此冤魂救其妻息。若心愿獲果此石當分為二。崇禮拜已石即破焉。崇遂至京師發白虎樽。具列冤氏。帝乃悉加宥。已為人所略賣者。皆為編戶。智生道人目所親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双流县| 长葛市| 金秀| 交城县| 灌南县| 虹口区| 湘乡市| 岳阳县| 弋阳县| 济南市| 大安市| 抚宁县| 宝清县| 灵武市| 双流县| 凤城市| 延川县| 丰城市| 综艺| 邵阳县| 新闻| 黄浦区| 托克逊县| 博兴县| 吴桥县| 蒙山县| 玉龙| 闵行区| 白朗县| 扎鲁特旗| 新和县| 南阳市| 德阳市| 玛多县| 乌拉特中旗| 潜江市| 井冈山市| 佛冈县| 蓬安县|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