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1章

  • 法苑珠林
  • 道世
  • 3989字
  • 2015-11-27 16:45:20

如象處林中  四邊大火起

處此急難處  云何有歡喜

大王應當知  榮位須臾間

智者深觀察  不應于此事

而生希有想  汝何故錯解

未脫生死胎  橫生無畏想

欲賊劫諸根  橫生無畏想

無常不堅固  如芭蕉水沫

亦如浮云散  天王尊勝位

危脆亦如是  人帝應當知

貪利極速駛  如水注深谷

嗜欲極輕疾  動轉如掉索

愚癡染為欲  不覺致墮落

尊者言。大王。我今為王略說譬喻。王至心聽。昔日有人行在曠路。逢大惡象為象所逐。狂懼走突無所依怙。見一丘井即尋樹根入井中藏。上有黑白二鼠互嚙樹根。此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三大毒龍。傍畏四蛇。下畏毒龍。所攀之樹其根動搖。樹上有蜜五滴墮其口中。于時動樹敲壞蜂窠。眾蜂散飛唼螫其人。有野火起復來燒樹。大王當知。彼人苦惱不可稱計。而彼人得味甚少苦患甚多。其所味者如牛跡水。其所苦患猶如大海。昧如芥子苦如。須彌。味如螢火苦如日月。如藕根孔比于太虛。亦如蚊子比金翅鳥。其味苦惱多少如是尊者言。大王。曠野者喻于生死。彼男子者喻于凡夫。象喻于無常。丘井喻于人身。樹根喻于人命。白黑鼠者喻于晝夜。嚙樹根者喻念念滅。四毒蛇者喻于四大。蜜者喻于五欲。眾蜂喻惡覺觀。野火燒者喻其老邁。下有三毒龍者喻其死亡墮三惡道。是故當知。欲味甚少苦患甚多。生老病死于一切人皆得自在。世間之人身心勞苦無歸依處。眾苦所逼輕疾如電。是可憂愁不應愛著

王福部第五

如舊雜譬喻經云。昔有國王出射獵還。過寺繞塔為沙門作禮。群臣共笑之。王覺知問群臣曰。有金在釜沸以手取得不。答曰。不可得。王言。汝以冷水投中可得取不。臣白王曰。可得也。王言。我行王事。射獵所作如湯沸。燒香然燈繞塔禮僧。如持冷水投沸湯中。夫作王有善惡之行。何為但有惡無善乎

又迦葉經云。佛告迦葉。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妙華。時有輪王。名曰尼彌。如法治世主四天下。爾時大王見二化生童子。得出家已即以太子令紹王位。王與九百九十九子。八萬四千夫人。五千大臣及諸人民。以凈信心俱共出家。爾時太子登位七日。內自思惟。我終不舍薩婆若心。何用王位。作是念已發心出家。于十五日游四天下。說此偈言

我父及親屬  皆悉已出家

無量億眾生  為法亦出家

我今樂出家  不樂住五欲

一心求佛道  欲詣導師所

若發心出家  離諸欲火者

應速隨我去  離難甚難得

不發出家心  不遠離欲火

安心在居家  安住于實法

迦葉。時彼童子說此偈時。四天下中無一眾生樂在家者。皆悉發心愿求出家。既出家已不須種殖。其地自然生諸糠米。諸樹自然生諸衣服。一切諸天供侍給使。一切眾生皆得道果

王都部第六

如十二游經云。波斯匿王者。晉言和悅。迦維羅越國者。晉言妙德。舍衛國者。晉言無物不有。維耶離國者。晉言廣大。一名度生死。羅閱只城者。晉言王舍城。鳩留國者。晉言智士。波羅柰國者。晉言鹿野。一名諸佛國閻浮提中有十六大國八萬四千城。有八國王四天子。東有晉天子。人民熾盛。南有天竺國天子。土地多饒象。西有大秦國天子。土地饒金玉。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馬。八萬四千城中有六千四百種人。萬物音響各別。有五十六萬億丘聚。魚有六千四百種。鳥有四千五百種。獸有二千四百種。樹有萬種。草有八千種。雜藥有七百四十種。雜香有四十三種。寶有百二十一種。正寶有七種。海中有二千五百國。有百八十國。人啖五谷。有三百三十國。人啖魚鼉黿鼉。五大國王。一王主五百城。第一王名斯黎國。土地盡事佛不事眾邪。第二王名迦羅。土地出七寶。第三王名不羅。土地出四十種香及白琉璃。第四王名阇耶。土地出蓽茇胡椒。第五王名那頞。土地出白珠及七色琉璃。五大國城人多黑色短小。相去六十五萬里。從是已去但有海水無有人民。去鐵圍山百四十萬里

又智度論。問曰。如舍婆提諸大城。皆有諸王舍。何故獨名此城為王舍城。答曰。有人言。是摩迦陀國王有子。一頭兩面四臂。時人以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棄之曠野。羅剎女鬼名阇羅。還合其身而乳養之。后大成人。力能并諸國王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勢治閻浮提。人因名此山為王舍城。復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國人疲役。王大憂怖。集諸智人問其意故。有言。宜應易處。王即更求住處。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于中止住。以是義故名王舍城。復往古世時。此國有王。名婆藪。心厭世法出家作仙人。是時居家婆羅門。與出家諸仙人共論議。居家婆羅門言。經書云。天祀中應殺生啖肉。諸出家仙人言。不應天祀中殺生啖肉。共諍云云。諸出家婆羅門言。此有大王出家作仙人。汝等信不。諸居家婆羅門言信。諸出家仙人言。我以此人為證。后日當問。諸居家婆羅門即以其夜先到婆藪仙人所。種種問已語婆藪仙人。明日論義。汝當助我。如是明旦論時。諸出家仙人問婆藪仙人。天祀中應殺生啖肉不。婆藪仙人言。婆羅門法天祀中應殺生啖肉。諸出家仙人言。于汝實心云何。婆藪仙人言。為天祀故應殺生啖肉。此生在天祀中死故得生天上。諸出家仙人言。汝大不是。汝大妄語。即唾之言。罪人滅去。是時婆藪仙人尋陷入地沒踝。是初開大罪門故。諸出家仙人言。汝應實語。若故妄語者。汝身當陷入地中。婆藪仙人言。我知為天故殺生啖肉無罪。即復陷入地至膝。如是漸漸稍沒至腰至項。諸出家仙人言。汝今妄語得現世報。更以實語者。雖入地下我能出汝令得免罪。爾時婆藪仙人自思惟言。我貴人不應兩種語。又婆羅門四韋陀法中種種因緣贊祀天法。我一人死當何足計。一心言天應天祀中殺生啖肉無罪。諸出家人言。汝重罪人摧去不用見汝。于是舉身沒地中。從是已來乃至今日。常用婆藪仙人王法。于天祀中殺羊。當下刀時言。婆藪仙人殺汝。婆藪之子。名曰廣車。嗣位為王。后亦厭世法而不能出家。如是思惟。我父先王出家生入地中。若治天下復作大罪。我今當何以自處。如是思惟時。聞空中聲言。汝若行見難值希有處。汝應是中作舍住。作是語已便不復聞聲。未經幾時。王出畋獵。見有鹿走其疾如風。王便逐之而不可及。遂逐不止。百官侍從無能及者。轉前見有五山周匝峻固。其地平正生草細軟好華遍地。種種樹林華果茂盛。溫泉浴池皆悉清凈。其地莊嚴。處處有散天華天香聞天伎樂。爾時揵闥婆伎樂。適見王來各自還去。是處希有未曾所見。今我正當在中作舍住。如是思惟已群臣百官尋跡而到。王告諸臣。我前所聞空中聲言。汝行若見希有難值之處。汝于是中作舍住。我今見此希有之處。我應是中作舍住。即舍本城于此山中住。是王初始在此中住。從是已后次第止住。是王元起造立宮舍。故名王舍城

又智度論。耆阇崛山者。此名鷲頭山。問曰。何故名鷲頭山。答曰。是山頂似鷲。王舍城人見其似鷲故。共傳言鷲頭山。因而名之為鷲頭山。又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諸死人。諸鷲常來食之。還在山頭。時人遂名鷲頭山。是山于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圣人住處

又大哀經云。佛在王舍城靈鷲山者。古昔諸佛之所游居。如來威神之所建立。其地道場諸菩薩眾所共咨嗟。無極法座天龍鬼神等。咸俱歸命稽首為禮

又智度論。問。佛普慈一切。何故獨住王舍城不住余城。答曰。亦住余城希少。而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城。為諸城邊國。又彌離車地多弊惡人。善根未熟故不住之。又佛知恩故多住此二城。問曰。何故知恩多住二城。答曰。憍薩羅國是佛生身地。舍婆提大城佛為法主故。亦在此城。問曰。若知恩故多住舍婆提城者。迦毗羅城近佛生處。何以不住。答曰。佛無余習。近諸親屬亦無累想。然釋種弟子多未離欲。若近親屬則染著心主。以報生地恩故多住舍婆提。一切眾生皆念生地故。如偈說

一切論義師  自受所知法

如人念生地  雖出家猶諍

以報法身地恩故多住王舍城。諸佛皆愛法身故。如偈說

過去未來  現在諸佛  供養法身

師敬尊重

法身于生身勝故。二城中多住王舍城

頌曰

君臣感德  靈篇金鏡  寶冊葳[(卄/豕)*生]

帝圖掩映  鳥紀稱祥  龍書表慶

萬國來朝  百辟作詠  肇高武皇

后嗣宗圣  兇夷險阻  威感除并

慈蔭蒼生  業隆壽命  至哉勝業

圣君啟政

感應緣(略引五驗) 燕臣莊子儀 漢王如意 漢靈帝 漢宣帝 又漢靈帝

燕臣莊子儀無罪。而簡公殺之。子儀曰。死者無知則已。若其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君知之。期年簡公祀于租澤。燕之有租澤。猶宋之有桑林。國之大祀也。男女觀子儀起于道左荷朱杖擊公。公死于車上

漢王如意。漢高帝第四子也。呂后生長子也。立為皇太子。而如意母戚夫人得寵于帝。帝數欲譖太子而立如意。群臣爭之。故遂封如意于趙。呂后以是嫉之。及高帝崩。呂后征如意。到長安而拉殺之。又肢斷戚夫人手足。號為人彘。后呂后袚除于[溧-木+(革*月)]上還。道中見物如蒼狗攫后腋。忽而不見。卜之云。趙王如意為崇。遂病腋傷而崩(右二驗出冤魂志)

漢靈帝數游戲于西園。令后宮婇女為客舍主。身為商賈行至舍間。婇女下酒。因共飲食以為戲樂。蓋是天子將欲失位降在皂隸之徭也。其后天子遂傳古志之曰。赤厄三七。三七者經二百一十載。當有外戚之篡。丹眉之妖篡盜短祚極于三六。當有龍飛之秀興復祖宗。又歷三七當復有黃首之妖天下大亂矣。自高祖建業至于平帝之末。二百一十年。而王莽篡位。蓋因母后之親。十八年而山東賊樊子都等起。實丹其眉。故天下號曰赤眉。于是光武以興于其名曰秀。至于靈帝中平元年。而張角起置三十六萬眾。數十萬人皆是黃巾。故天下號曰黃巾賊。故今道服由此而興。初起于鄴會于真定。誑惑百姓曰。蒼天已死。黃天立歲。名甲子年。天下大吉。起于鄴者天下始業也。會于真定也。小民相向跪拜信趣。出荊楊尤甚。棄財產流溢道路。死者數百。角等初以二月起兵。其冬十二月悉破。自光武中興至黃巾之起。未盈二百一十年。而天下大亂。漢祚廢絕。實應三七之運也

漢宣帝之世。燕代之間有三男。共取一婦生其四子。及至將分妻子而不可均。乃致諍訟。廷尉范延壽斷之曰。此非人類。當以禽獸。從母不從父也。請戮三男子以兒還母。宣帝嗟嘆曰。事何必古若此。則可謂當于理而厭人情也。延壽蓋見人事而知用刑矣。未知論人妖將來之應也

漢靈帝建寧三年。河內有婦食夫。河南有夫食婦。夫婦陰陽二儀之體也。有情之深者也。今反相食。陰陽相侵。豈特日月之眚哉。靈帝既沒天下大亂。君有妄誅之暴。臣有劫弒之逆。兵革傷殘骨肉為仇。生民之禍至矣。故人妖為之先作。恨不遭幸有屠乘之論以測其情也(右三驗出搜神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西安市| 克什克腾旗| 江门市| 全南县| 泰州市| 伊通| 霍城县| 靖宇县| 米林县| 长寿区| 保定市| 沿河| 革吉县| 马龙县| 民县| 乌恰县| 北流市| 方城县| 堆龙德庆县| 博客| 吉安县| 当雄县| 梅河口市| 苗栗市| 马鞍山市| 灯塔市| 宜州市| 东安县| 遂宁市| 泸水县| 钟山县| 蒙城县| 高安市| 阳曲县| 旬邑县| 弥渡县| 木里| 乐陵市| 遂平县|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