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9章

  • 歸有光集
  • 佚名
  • 2834字
  • 2015-11-25 10:32:55

由是以為奇、為高,則竊父之逃不如證攘之直,歷山之耕不如割股之孝,首陽之餓不如於陵之廉,而天地生人之直,果不如微生之直矣。誰謂直者如此哉?彼之求直在于此,而吾謂之不直,亦在于此。不知彼之為是勞者,欲直耶?欲不直耶?雖然,高猶幸也。世方謂高為直而奔慕之,夫子獨曰:“孰謂微生高直?”使矯飾止于高,而天下必直,天下必不為矯飾,亦無有曰其如此者,是高之流禍也。嗚呼,高于是不與楊、墨同為害矣。此謂高幸而遇夫子。

圣人之心無窮(嘉靖庚戌會試)

圣人之所以治天下者,心也。而天下之不能盡歸于圣人之治者,勢也。圣人之治天下,不能不因于天下之勢。勢之所不能,則吾治病矣,而圣人之心于是乎窮。夫以圣人之心,運天下之治,而吾心果為勢之所窮,囂囂然自得曰:吾治如是足矣。圣人果如是耶?蓋有時而窮者,勢也;不可得而窮者,心也。勢不能勝乎心,而心不窮于勢。謂圣人之世無不得所之民者,非圣人之心也,以有窮之心量圣人者也。謂圣人之世有不得所之民者,此圣人之心也,圣人之心所以無窮者也?!稌吩唬骸拔┨焐裼杏?,無主乃亂。惟天生聰明時掞?!庇衷唬骸皝嵚斆鳎髟?,元后作民父母。”又曰:“天子作民父母,為天下王?!鄙w圣人以其身為億兆生民之主,自謂天之所以命我,而天下之人皆寄命于我,其無所辭于天下如此,則其以天下為心,誠有不得已者矣。而憂天下之心,如之何而能釋也?

雖然,天下之不治,吾憂之。天下已治矣,而圣人之憂終不能一日而釋,則非有所深憂過計,而亦天下之勢有不得不然者。圣人果不能必其無一民一物之不得其所也,則天下已治矣。圣人之心,何嘗一日自以為天下之治。惟其未嘗見天下之治,而其憂愈無窮者,此圣人之心也。且其始,天下之民不得其所者多矣。圣人為之焦思于廊廟之上,殫其心慮,竭其耳目,修其法制,陳其軌則,導其善利,而除其災害,其所以仁之者固已勤矣,亦期于使天下無一物不得其所而已矣。然四海之廣,兆民之眾,風氣之異,嗜好之不同,剛柔善惡之殊性,其勢有不能盡一者,圣人亦且奈之何哉?為人父母者,為其赤子,慮其饑餓而乳哺之,或不能盡得其所欲,況周天下之人,而欲人人而衣之、食之、而教之,求其無一人之不食、不衣,而不至于敗度而攵倫者,圣人果可以自必耶?故不可必者天下之勢也,不容已者圣人之心也。以其所不容已而思其不可必,則圣人之心何時而窮也。

堯、舜、禹、湯、文、武之際,何其盛也!協(xié)和萬邦矣,而髈兜、共工之屬,猶在明良之列也。率舞百獸矣,而有苗、宗膾、胥敖之屬,則猶眡干羽之化也。敷于四海矣,而下車而泣之囚,猶迷象刑之治也。十一征無敵矣,而舍我穡事之徒,猶勤畏帝之誥也。順帝之則矣,猶迄崇墉之師也。垂拱而天下治矣,而《大誥》《康誥》《酒誥》之訓,保釐之命,淮夷三監(jiān)之征,再世未已也。是以圣人相與咨嗟于一堂之上,一則曰“疇咨”,二則曰“疇咨”,曰“思日孜孜”,曰“予畏上帝”,曰“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曰“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可以見圣人之心矣。

蓋政也者,圣人所以致天下之治者也;心也者,圣人所以運天下之政者也。靜處于大庭之中而周流于寰海之外,端拱于深宮之中而昭徹于宇宙之表,培養(yǎng)于瞬息之頃而繼續(xù)于千萬世之遠。丘甸、井牧、里居以安其生矣,而勞民勸相之未已也。瞽宗、廩米、詩書、纟玄誦以時其教矣,而格懲庸威之未已也。六典、八法、八則、九貢、九賦、九式,與夫祭祀、喪紀、師田、行役,下至登魚、取龜、擉鱉、繪畫、刮摩之屬,以盡其制矣,而維清緝熙之未已也。其無所不及、無所不達者,政也;不能無所不及、無所不達者,勢也;憂其勢、盡其政者,心也。茍心自以為無不及,則有所不及矣;以為無不達,則有所不達矣。心有一息之間,政必有所不盡,而天下之治荒矣。

或者曰:圣人之治天下,必無一人之不得其所,而其所以如此者,特其不自滿足之心耳。嗟乎,此不惟不知天下之勢,而亦不達圣人之心者也。使天下果無一人之不得其所,圣人亦何為是無窮之憂也哉?天地之大也猶有所憾,而圣人亦有所不能,圣人惟深知其如此,故一日二日萬幾,惟幾惟康,與天同其不息也。大抵圣人之心,與天同運。天之道,氣以噓之,萬物以生,窮于午矣,而未嘗已也,而陰已生矣。氣以吸之,萬物以成,窮于子矣,而未嘗已也,而陽已生矣。故天道運而不窮,以生萬物;圣心運而不息,以生萬民。然天亦烏能使萬物之皆得其所哉?殰、殈者、夭閼者、枯槁者,大造之內(nèi),何所不有?此亦勢也。惟夫不以其勢之所窮而使吾心之有窮,此所以為圣人之心也。

王天下有三重(嘉靖癸丑會試)

天下之法,非圣人不能制也。圣人所以能制天下之法者,謂其能盡夫法之理也。法之制出于圣人之心,而法之理在天下。蓋其理如是,而吾之為法者不得不如是,而后知夫法者,道之所不能已也。圣人以道重天下,故不得不重夫法也。道在則法治,道不在則法亡,有法則道行,無法則道廢。故圣人之于天下,非能強率之以就吾法,而所謂法者,又未嘗以吾之意為之。有見夫天下之理有固然者,從而條理區(qū)畫于其間,而盡其精微之至者也,則夫圣人之法,豈曰區(qū)區(qū)于后世繁文靡飾、過制曲防、茍簡闊略,而不由夫道者乎?故王者之法,即道也。

后之人徒見夫繁文靡飾、過制曲防、茍簡疏略之為法也,因以疑王者亦何重于此。而不知王者之法,非后世之所謂法也。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天生聰明時乿,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蓋王者之責,其重如此。其所以上承天命之重,下思四海生民之眾,求其所以順天之理,遂民之生,有一日不能自寧者矣。

夫天之生是人也,其相與群然而生也。生之所存者性也,性之所稟者命也。發(fā)乎其心,著乎其動作,而施于相與群然之際,而道之大用無所不著。惟夫由之而不能自知,知之而不能盡,于是乎血氣心知勝,而道幾乎晦。圣人受天下之重,思以生之治之教之,而法之設,于是乎不容已。故法者,凡所以觀天下之所為而制之而已矣。觀天下之所為而制之者,出乎道而已矣。是故道形于事,不可以無禮,于是乎禮重。道形于禮,不可以無度,于是乎度重。道形于禮度,無書文字,性靈不通,于是乎文重。是三者,天地之所生也,生人之所立也,萬物之所紀也。一不重則道攵,二不重則道悖,三不重則道弊。

蓋自上古之時,其民吁吁怡怡,莫不愛其所以生我者,尊其所以長我者,樂其所以與我者,是其禮然也。有老者則處其安焉,有尊者則處其多焉,是其度然也。人之所存,發(fā)于其聲,聲之所出,而音韻自成,是又其文然也。此皆夫人所能也。然非王者,不能知天下之自然者而為之法。王者有法以行其道,俾天下自行其禮,自遵其度,自識其文,而后知王者之制所以通萬世而無弊者,皆其道之所不能自已者也。使王者恃其崇高之勢,徒以其勢力法制,謂天下可以就我之范圍,而率己之意以為之則,亦何取于王者之法?是故朝覲以明君臣之義,聘問以使諸侯相敬,喪祭以明臣子之恩,鄉(xiāng)飲酒以明長幼之序,婚姻以明男女之別,天下不可一日無禮也。雕鏤文章,黼黻裘帶,鼎俎豕臘,宗廟居節(jié)、衣服宮室,天下不可一日無度也。明其約契,正其會要,定其時日,通其言語,達其情志,天下不可一日無文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通渭县| 大冶市| 观塘区| 百色市| 建德市| 澄城县| 车致| 宁阳县| 弥勒县| 鹿泉市| 南京市| 泽库县| 正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建宁县| 湖南省| 鹤壁市| 安阳县| 珲春市| 昌宁县| 攀枝花市| 肃北| 临武县| 东源县| 天长市| 灵寿县| 南澳县| 秦皇岛市| 个旧市| 晋江市| 宣恩县| 剑川县| 凯里市| 海晏县| 聂荣县| 万宁市| 巫山县| 江孜县| 册亨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