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6章

官政志五

名 宦(上)

李 锜 宗室子也。大歷間,為福建觀察使。節用愛人,定賦省役,修飾學校,一切經營之費,不取于民。教誨諸士而第其等,由是海濱之民,以不學為恥。按《閩中記》云:“李郕公锜,大歷中兼按此部,乃大啟府學,勸誘生徒。”而《重修學記》則云:“李锜,考之《唐書》,李锜未嘗有郕公之稱,亦未嘗官福州。”疑當以《學記》為正。

常 袞 京兆人。建中初,以前宰相起為福建觀察使。始,閩人未知學,袞至,為設鄉校,課之為文章,親加講導。與為客主鈞禮,觀游燕饗與焉。又延名士歐陽詹輩,厚遇之。由是閩俗一變,歲貢士與內州等。卒于官。州人祀之學宮。

吳 湊 濮陽人。貞元四年為福建觀察使。蒞政以廉敏著,美譽四騰。湊起自外戚,而有治才,多所建白。與宰相竇參不合,召還。

閻濟美 貞元末,由婺州刺史為福建觀察使。前使柳冕奏于閩中置監牧,索部內馬五千余匹,牛羊稱是,閩人大擾。濟美奏罷之。所至以簡澹為理,常賦之外,不加征。

徐 晦 寶歷初,為福建觀察使。性強直,不隨世態,當官守正。晦初未第,四門助教歐陽詹數稱之。后晦舉進士,仕閩語及詹,每流涕。

楊 發 字至之,馮翊人。大中初,以蘇州刺史改福州兼觀察使。下車,首立社稷、風雨壇于州之坤方,用錢十萬,不徭一丁,不斂一戶。甌閩之人,美其能政。耆老以善積聞于朝,遷嶺南節度使。

李景溫 字德已,并州人。歷諫議大夫,福建觀察使,徙華州刺史,以美政聞。

羅 讓 字景宣。唐末,為福建觀察使,兼御史中丞,以仁惠著。有以女奴遺讓者,問所從,曰:“兄娣九人,皆為官所賣,留者獨老母耳。”讓慘然,為焚券,召母歸之。

沈亞之 字下賢,吳興人。長慶初,為福建團練副使,事徐晦。晦經度空隙之地為池,以通海波潮汐,亞之與有勞焉。

張 浚 字德遠,棉竹人。紹興間,以資政殿大學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撫大使。閩俗健訟,浚入境,一切諭以義理,飭守令留意民事,令鄉里長老知書者率勸后生及強悍者毋為鄉黨羞。民皆戴仰。每出,觀者至升屋登木如堵墻。細大之事,必躬理之。訟事清簡。山海逋寇,招撫無余。時引秀士,與之講論。復奏以寧德芹溪籍沒田入學,以增養士。去郡之日,軍民送者咨嗟號泣,相屬于道。

葉夢得 字少蘊,吳縣人。紹興間,以觀文殿學士知福州,兼安撫使。海寇朱明猖獗,詔夢得挾御前將士,便道之鎮。或招或捕,或誘之相片戈,夢得三策并用,遂平寇五十余群。然頗與監司異議。上章請老,特遷一官,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尋拜崇信軍節度使,致仕。

辛次膺 字起季,萊州人。紹興間以左中大夫、敷文閣待制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為政貴清靜、先德化,所至人稱其不煩。

汪 徹 字明遠,其先新安人,徙居饒州浮梁。乾道間自寧國移知福州,兼安撫使。嘗言其起自孤寒,所以報國惟無私不欺爾。自奉清約,雖貴,猶布衣時。

陳俊卿 字應求,莆田人。乾道間,以觀文殿大學士知福州,兼安撫使,政尚寬厚,獨嚴于治盜。定海水賊倪郎,侵軼閩廣,俊卿授統領官鄭慶方略,悉平之,特遷銀青少祿大夫。轉運判官陳峴建議改行鈔監法。俊鄉移書宰執,極言福建監法與淮浙異,遂不果行。明年請祠歸。淳熙初再知州事,民習其政,不勞而治。始至,帑藏空竭,俊卿節省浮費,用亦不乏。會有旨盡發本路海船及禁軍。俊卿皆奏止之,民相率為祠立碑以頌。俊卿亟禁止而碎其碑。

鄭 僑 字惠叔,永福人。紹熙中知福州。政尚簡靜。古田稅重,僑減之,罷義倉之私糴者,民感其惠。慶元中,除本路安撫使,再知州事。

辛棄疾 字幼安,歷城人。紹興二年,提點福建刑獄,尋知福州,兼安撫使。棄疾為憲時,嘗攝帥,每嘆曰:“福州前枕大海,賊淵藪也。且四郡據上游,俗悍易亂,無積貯,奈何?”蒞政僅期,積鏹至五十萬緡,榜曰:“備安庫。”欲以其錢糴谷二萬石,招強壯補軍額,嚴訓練,則不憂盜矣。事未行,為臺臣王藺所劾,遂乞祠歸。

蔡幼學 字行之,瑞安人,嘉定間知福州,進福建路安撫使。政主寬大,惟恐傷民。福建下州例抑民買鹽,以戶產高下均賣者,曰:“產鹽”,以交易契紙錢科敷者,曰“浮鹽”,皆出常賦外。幼學力請蠲之,不報。提舉司令民以田高下藏新會子,不如令者籍其貲。幼學曰:“罔民而可,吾忍之乎?惟有去而已。”因言錢弊未均,秤提無術,力求罷去。

楊長孺 吉水人。嘉定間知福州,兼安撫使。理宗嘗問廉吏,真德秀對曰:“若楊長孺之守閩,今廉吏也。”

楊 棟 字元極,青城人。理宗朝,提點福建刑獄,尋權知福州,兼安撫使。棟之學本諸周、程,常進對,帝曰:“止是正心修身之說乎?”棟對曰:“臣所學止此。用之事親,取友,治凋郡,察冤獄,至為簡易。”

魏了翁 字華甫,蒲江人。嘉熙初,自紹興改知福州,兼安撫使。累章乞骸骨,詔不允。疾革,復上疏。門人問疾,猶衣冠相與酬答,且曰:“吾平生處已淡然無營。”口授遺奏,少焉拱手而逝。

趙必愿 字立夫,汝愚之孫也。淳祐五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三辭不許。必愿樂易忠信,旌賢士,獎高年,藹然有惻怛之實有。留意武事,區畫海防,修水戰法。與丞相、福王相繼蒞閩。閩人尤愛戴之。居官四年,乞歸卒。

吳 淵 字道父,潛之兄也。寶祐間,知福州,兼安撫使。淵有才略,所至興學養士。然政尚嚴。后拜參知政事。

洪天錫 字君疇,晉江人。初知古田,邑劇牒多,天錫剖決無留難,有倚王邸勢殺人者,誅之不少貸。度宗初,為福建安撫使,亭戶買鹽至破家隕身者,天錫首罷之。又奏罷荔枝貢。召為刑部尚書。

王晞亮 字季明,晉江人。紹興中,為福建安撫司干辦官。會山寇竊發,焚劫郡邑,帥獨委晞亮從軍,俾授諸將方略。時大將馬鈴、韓京不相稟承,晞亮周旋調護,處置得宜。以故俞徹明、五里龍數年逋誅之寇,皆束手請命。

徐鹿卿 字德夫,豐城人,嘉定間,辟干辦福建安撫司公事。會汀郡寇作,鹿卿贊畫備御,動中機會,避寇入城者,多方賑濟,全活甚眾。郡多火災,救護有方。鹿卿居官廉約,不妄取。

燕 度 字唐卿,益都人。嘉祐中知州事。閩故多盜,度請假事權,制攝一道,遂加兵馬鈐轄。度有心計,所至善狀日聞。

姜特立 字邦杰,麗水人。淳熙中,累遷福建路兵馬副都監。海賊姜大獠寇泉南,特立以一舟先進擒之。帥臣趙汝愚薦于朝,除閤門舍人。

楊克讓 字慶孫,馮翊人。太平興國初,以兩浙西南路轉運使權知州事。泉州民嘯聚為盜,眾十余萬。克讓即率其屯兵至泉州,與王明、王文寶共討平之。歷官廉謹,所至有聲。《三山志》謂克讓以本路轉運使權知,蓋是時錢氏初納土,福建猶屬兩浙西南路也。

牛 冕 字君儀,徐州彭城人。端拱初,為福建轉運使,建議廢邵武軍歸化金坑,土人便之。

趙 湘 字巨源,華州人。嘗為福建路轉運使。廉問疾苦,按不稱職者罷之。

龐 籍 字淳之,武城人。景祐中,以殿中侍御史徙福建轉運使。籍長于吏事,治民有惠愛。

盧 革 字仲辛,德清人。神宗時,為福建轉運使,請外。神宗謂宰相曰:“革廉退如是,宜與嘉郡。”遂與宣州。

朱 宗 字成德,仙游人。紹興初,建安盜起,制置使誅捕無功,除宗福建轉運使。趣入對,宗曰:“愚民窮困無聊,弄陛下兵將。吏養寇弗除,誅斂益急,將盡驅齊民為盜。乞退還制置使,專付臣綏集之。”復移書責制置使辛企宗,不當復募兵誅責糧餉,卒如其策而盜平。

祖秀寔 浦城人。紹興中,為福建轉運使,事之害民者,一切革去,賦入率先諸路。

高斯得 字不妄,蒲江人。寶祐中為福建計度轉運副使。時朝廷行自實田,斯得言:“按《史記》,秦始皇三十一年,令民自實田。主上臨御,適三十一年。而異日書之吏冊,自實之名,正與秦同。”丞相謝方叔大愧,即為之罷。

蔣之奇 字穎叔,宜興人。為福建轉運判官時,新法行,諸道免役,推行失平。之奇約就庸費,隨算錢高下均取之,民以為便。之奇為部使者及典會府,俱以治辦稱,且孜孜以為人物為已任。在閩嘗薦處士陳烈,每行部,必造焉。

趙令詪 字君序,宋宗室也。紹興中,由永豐丞累遷福建運判,兼提點刑獄公事。令詪蒞事,明敏有風采,在朝多所建白。

林枅福 唐尉攢九世孫也。淳熙中,除直秘閣、福建路轉運判官,申豁汀州無額經總制錢,減放寧化、泰寧兩縣苗米,論漳州子斗司收諸絕產,為豁除諸縣稅色。

薛叔似 字象先,其先河東人,后徙永嘉。光宗時,為福建轉運判官,后又以端明殿學士謫福州。叔似雅慕朱熹,窮道德、性命之旨,談天文、地理、鐘律、象數之學。

袁 甫 字廣微,鄞縣人。端平初知建寧府,尋兼福建轉運判官。閩鹽隸曹司例運兩綱供費后增至十有二,吏卒并緣為奸,且抑州縣變賣,公私苦之。甫奏復舊例。丁米錢久為漳、泉、興化民患,會知漳州,時趙以夫請以廢寺租為民代輸,甫并捐三郡,歲解本司錢二萬七千貫助之。

方大宗 嘉熙末為福建轉運判官。時歲荒,閩人艱食,首發常平賑糶。自鄉郡始,上四州委寓士蔡抗措置糶事。改創富沙廟學,撤去建安魁星祠。決滯訟,禮高年,關防鄉郡撓政,未嘗以公帑遺故舊。

謝公旦 字清父,一字景周,崇仁人。嘉定進士,官福建轉運判。核鹽課,民甚便之。尋改直章閣,仍兼本官。有故人獻燭百炬,燭心隱隱皆黃金,亟封還而不顯其事。卒于官。

趙崇候 字信之,南豐人。紹定四年進士,為福建運司,主管文字。時崇候素以清介名,臺有疑訟,崇候行道中,得其情,謁部使者,言民冤狀,三進三否,卒從吏議。崇候大恨。未幾,檄權南劍郡事,遂棄官歸。

余祖奭 主管福建轉運司文字時,建卒葉儂叛,逼漕臺,官吏竄匿。祖奭挺身諭賊,曉以逆順。賊感其誠,遂退。

趙彥木肅 字文長,宋宗室也。累官福建路運干。屬邑負賑鹽本錢數千萬,累歲不能償,彥木肅白其長,蠲之。

馬 亮 字叔明,合肥人。淳化間,諸路轉運司置糾察刑獄官,以福建路命亮復訊冤獄,全活者數十人。遷知福建。蘇易簡薦亮才任繁劇,召還。后以太子少保致仕。呂夷簡少時,從其父蒙亨為縣吏,至福州,亮見而奇之,妻以女,世以亮為知人。

羅 拯 字道濟,祥符人。提點福建刑獄。泉州興化軍水壞廬舍,拯請勿征海運竹木,經一年民居皆復其舊。遷轉運使。邵武之光澤,不榷酒而課賦,民號黃鞫錢,拯均之他三邑,人以為便。

陳 桷 字季任,平陽人。宣和七年,提點福建路刑獄。福州調發防秋兵資糧,不滿望,殺帥臣,變生倉卒,吏民奔潰,闔城震駭。桷入變兵中,諭以禍福。賊氣沮,邀桷奏帥臣自斃。桷詭從其請,間道馳奏,以前奏不實待罪。朝議以桷知變,釋之。叛兵既調行,乃追殺首惡二十余人,一方以安。建炎間,復除福建路提刑,尋以疾乞祠。

廖 剛 順昌人。紹興間家居。盜起旁郡,官吏悉逃去,剛諭從盜者,使反業。既而,他盜入順昌,部使者檄剛撫定。剛遣長子遲諭賊。賊知剛父子有信義,亦散去。除福建提點刑獄。

鄭興裔 字光錫,開封人。乾道間,為福建路兵馬鈐轄,過闕入見,詢以守令臧否,興裔條析具對。帝曰:“卿識時務,習吏事,行當用卿。”會復置武臣提刑,就命為之。郡縣積玩,檢驗法廢,興裔創為格目,分畀屬縣,吏不得行其奸,因著為令。建、劍、汀、邵鹽策屢更,漕臣請易綱運為鈔法,興裔極言其不可。海寇倏去忽來,調兵常無及,興裔請置澳長,寇至輒率民御之。興裔,舊志作興宗。

王大寶 字元龜,潮州人。紹興中提點福建刑獄。道臨漳,有峻嶺曰蔡岡,藂薄蔽翳,山石犖確,盜乘間剽劫。大寶以囊錢三十萬募民抉藪,甃道十余里,行者便之。

方庭寔 紹興中,以論和議,力請外補,出為福建提刑。時海盜竊發,初以庭寔為儒生,易之,庭寔引用鄭廣輩,得以盜御盜之法,遂相次遁去。又奏除福建鋪例和買之害,發泉州常平米斛以賑旱饑,民賴以濟。

謝師稷 字務本,邵武人。初歷福清、懷安丞。淳熙中,為福建提刑,以守法除弊為已任。建、延、汀、邵四府苦敷鹽之弊,師稷力禁除之。又奏免鐵葉錢。秩滿,復知漕事。郡有歲輸軍儲斛面已免征,時守以經費不足,將復之,師稷又請于朝,俾歲增運鹽二綱以助用,不得加賦。

李孟傳 字文授,上虞人。寧宗朝為考功郎,以不附韓侂胄,出提舉福建常平。詔入對,首論用人宜先氣節,后才能,益招徠忠讜,以扶正論。故人有在政府者,折簡問勞勤甚,孟傳逆知其意,即謝曰:“孤蹤久不造朝,獲一望清光而去,幸矣。”對畢,即出關。至閩,大饑,發廩勸分,民無流殍。侂胄誅,就遷提點刑獄。

包 恢 字宏父,建昌人。淳祐中提點刑獄。閩俗以九月祠五王生日,糜金帛,傾市奉之。懨曰:“彼非犬豕,安得一日而五子生同,非不祥者乎,而尊畏若是。”眾感悟,為之衰止。歷仕所至,破豪猾,去奸吏,政聲赫然。

李伯玉 字純甫,初名誠,余午人。理宗時提點福建刑獄,后又提舉本路常平。度宗欲用以參大政,賈似道忌之,而伯玉尋卒。趙汝騰嘗薦伯玉,謂銅山鐵壁,立朝風節,大較似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新巴尔虎右旗| 西安市| 卢龙县| 清苑县| 连城县| 嵩明县| 景谷| 和林格尔县| 搜索| 安岳县| 正安县| 科尔| 清河县| 阳原县| 顺昌县| 习水县| 岳阳市| 泉州市| 漳浦县| 汾西县| 巴楚县| 蒙自县| 钦州市| 泗洪县| 正镶白旗| 呼和浩特市| 乐清市| 佳木斯市| 东丽区| 越西县| 喀喇沁旗| 黄石市| 永新县| 耿马| 长沙县| 阜平县| 会同县| 牙克石市| 镇沅|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