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5章

人文志七

循 良

林 高 字子羽,福清人。大中祥符八年進士。累官知廣德軍,令建平縣。縣素多盜,高性慈惠,喜怒不形于色。政簡而民化之,獄無系囚。累官屯田員外郎,請老,卒。

孫 奕 字景山,閩縣人。皇祐元年進士,歷知南陵、海陵二邑。呂誨知開封,薦知封丘。誨為御史中丞,又薦為臺推,遷監察御史,論新法不便,為鄧綰所劾,出監陳州酒稅。陳袴知杭州,辟簽判。襄在經筵,又薦“其事行著于鄉閭,節義信于朋友。歷官所至,以善政聞,可謂循吏。宜使當一路,以厚俗安民。”元祐,除福建轉使。

蕭 磐 字安國,閩清人。紹圣元年進士。官至朝請大夫,權知梧州軍,管勾學事,兼管勸農軍事,提舉錢鹽。課農桑,興學校,百廢俱舉。暇則引諸儒飲射讀法,有古循吏風。丐休,賜紫金魚袋。

許 份 字子文,將之子。崇寧二年進士,累官國史編修。政和中,簡功臣子牧郡,份知鄧州。政尚寬平,囹圄幾空。改蔡州,奉詔賑饑,置場列室具器用,嗚鼓給食,率三日一往,問饑飽而察羸疾,凡十日,所活二萬六千九百有奇。一日,洪水暴漲,城幾沒矣,份登城祝曰:“政有失,郡守溺死無恨,百姓何辜?”翌日水退。改揚州,值金人入寇,檄路兵勤王解亳州圍,諸援兵至者,撫馭有法,莫敢縱剽掠,維揚之民獲安。所至有善績,時方漢召杜云。

鄭 強 字南美,侯官人。崇寧五年進士。任萍鄉令,清心潔已,勤問民疾苦。邑素多瞽者,強以縣治為飛鳳形,鑿雙池于南以象兩目,民遂無目病。盧溪水漲為民害,筑堤障之,民號“鄭公陂。”有厲鬼為祟,創南源寺以鎮之,患遂息。遷知汀州,興學校,增餼廩,惓惓作人,尤多所造就,至今祀之。

李 芘 字績仁,閩縣人。大觀三年進士。靖康初待次。提舉兩浙常平,州禁卒害其帥柳述古以叛,芘徒步諭以福禍,卒感動,請勤王自贖,擢直秘閣。建炎間,提點福建刑獄,值葉儂入寇,自古田攻子城豐樂門,芘冒矢石,登陣諭之,賊乃亟退。范汝為反,將東下,鄉民張毅乘亂聚眾襲古田。帥程邁請芘往招之,單車入壘,使擒汝為自效,賊平,除知泉州。芘居官屢有戡定功,后終左中奉大夫。

李廣文 字夢授,古田人。政和二年進士。廣文勇敢過人,始尉尤溪,捕盜有功。繼令浦城,倅建安,方臘葉儂入寇,俱為廣文所敗。嘗識呂頤浩于稠人中,辭秦檜糧料之職,不與黨禍。又出囚于獄,使破賊贖罪,世服其略。歷官十六任,皆有治績,所至祠祀之。

劉 正 字道醇,侯官人。知尤溪縣,廉明不阿。紹興初,建劍寇起,正訓練民兵以保邑境,民賴以安。同郡彭億,字宋延,紹興間亦知尤溪縣,明敏有干才,鄰封盜起,民多流竄,募精兵固守,賊不敢犯。

林行可 字可叔,侯官人。乾道壬辰進士。知尤溪縣,時值政務蠹壞,銓曹無肯就注擬者,諸司以行可薦。至官,修政事,辨財計,禁苛擾,振士風,其政治皆可遵行。其后黃揆繼之勤敏,濟以仁厚,理財撫民,不為表暴,戶給人足,而田里獲安。揆字端甫,永福人,乾道己丑進士。

黃 定 字泰之,永福人。乾道八年,對策有云“雖有無我之量,而累于自喜;雖有知人之明,而傷于自恃。”孝宗嘉其切直,擢進士第一。累官知潮州,為政務刬弊蘇瘵,潮民德之。官終國子祭酒,直顯謨閣,廣東提舉。有文集行世。令祀潮州賢守祠。

陳表臣 字正甫,永福人。乾道中,擢武舉。知宜州,以循良稱。時經略張玠欲誣殺無辜邀功希賞,表臣獨執不可,得釋者韋文仲等凡六十四名。

陳 曄 字日華,長樂人。慶元初,知汀州,捐帑錢官田助養學校,減戶口食鹽價以紓細民,作義塚千數掩遺骸之亡歸者。俗尚鬼信巫,至是亡敢犯禁。弟映繼之,一守兄之法,尤銳意振舉,瓦五營屋千余間,甃清流路百四十里。曄嘗創橋南山,映為竣工焉。其先,同郡陳粹知州事,勸農養士,亦多所興革,奏最為天下第三,賜書褒寵之。民稱“晉安三賢”云。

趙紡夫 閩縣人,宋宗室也。中法科,歷大理評事。出知建寧,節制往來兵馬。時邑之筋竹洞為賊巢穴,紡夫單車入境,撫摩制馭,并得其宜,繼合諸路兵直入洞中,掃除賊巢,元惡授首,邑境肅清。尋升判本軍。

林孝聞 字質夫,福清人。慶元己未進士。知建寧縣,為政廉明,尤工于文。常斥俸置田充學計,號“林公莊。”

許應龍 字恭甫,閩縣人。嘉定初進士,累遷宗學博士。理宗即位,再遷著作郎。丐外,知潮州。時盜陳三槍起贛州,寇閩廣間,勢熾甚。又有鐘全者,與三槍合黨,逼潮。應龍搜補親兵,日訓練以備要害,賊遂不敢犯。招捕司遣帥齊敏率師由漳趨潮,追贛余寇。應龍曰:“兵法攻瑕,今鐘全殘寇,若先破全,三槍可不戰擒也。”敏用應龍策,群寇悉平。僚屬欲上其功,固讓乃止,召為禮部郎。上聞其治潮親勞焉,拜端明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卒贈資政學士,銀青光祿大夫,謐文簡。初,應龍在潮治兵時,邏者獲行旅數人,疑其盜,應龍不肯妄殺,特鞫釋之。居政府,亦不妄薦人。

馮端榮 字景莊,福州人。寶慶丙戍進士。知崇安縣,勒恤小民,病給之藥,死施之棺。嘗匾“清慎堂”以見志。邑民祀之。

李 角 字定國,長樂人。寶慶進士,累官潮州通判,剛明果斷,決獄多所平反,有遺愛于民。

鄭公玉 字潤甫,古田人。紹定五年進士,官終朝請郎,潭州通判。臨民有囗政,工于詩文,尤好獎拔后進。

趙希讠黽 閩縣人。紹定中,為廣昌令,聽訟理財,談笑整辦,百廢俱舉,民不知役。

陳 塏 字子奭,侯官人,襄之曾孫也,占籍嘉興。端平二年登第,累官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兼淮浙發運使。以戶部侍郎趙必愿舉最,詔特轉一官,遷大府卿。官終端明殿學士,謐清毅。塏為司農時,嘗上疏請“進恬退,斥容悅,以勵士大夫廉恥,養難進易退之風。”知太平州,請蠲諸郡災傷,又發公帑代三縣輸折絲帛錢五十萬九千三百六十余貫。屢歷麾節,軍民愛戴,而尤樂薦士。著《可齋瓿稿》二十卷。

陳 容 字公儲,別號所翁,長樂人。端平進士,官至朝散大夫。初為平陽令,辟道路,通溝洫,議賑糴,修學宮,從容簡易而政修務舉。時集諸生敷衍經義,士風大鬯。暇則與佳士論文賦詩,凡山川勝跡,多留題詠。嘗為賈似道招致賓幕,酒酣輒狎侮之,似道亦敬而不怒。詩文豪壯,尤善畫龍,變化欲活,世傳“所翁龍”也。

林 玥 字自明,福清人。淳祐間,知建寧縣,為政精明,吏不能欺,存心愛民,不科斂橫費,而于學校尤加意焉。

陳 登 閩縣人。淳祐間,知新昌縣,鎮之以靜,撫之以寬,有豈弟之風。逾年政清訟簡,民懷其惠。

吳秀發 字宗魯,閩縣人。寶祐元年進士,判饒州。政務便民,尤留心獄訟。嘗出犯罪吏民,給之農具,使治生。歲兇,議賑有法,所全活甚眾。元兵南寇,疏屯田戰守事宜。后以功進中散大夫、光祿卿,加氵公江制置,仍判州事。

陳 琥 字少嚴,閩縣人。寶祐初進士,為南豐令。臨政惟痛繩郡吏,嘗曰:“民不得安者,吏為之蠹也。”取吏之巨猾曰三陳者,斷手足以令,于是群吏股栗,百姓歡呼。有問者曰:“君以‘恕齋’自號,而竟不恕何也?”對曰:“吾恕于民耳!吏可恕乎?”識者以為名言。同郡趙以孚,字用甫,寶慶初亦令南豐,承嚴密之后,一以儒雅寬大撫柔其民,崇學校,簡刑役,邦人亦懷之。

李大訓 字君序,閩縣人。父士龍,仕至直奉大夫直秘閣,以老居里中,喜誨誘后進,鄉人稱之。大訓初為廬陵丞,歷知安遠、龍泉二縣,俱有能聲。后再知歸善,則務省事教民,為政視俗所宜,論者謂其“儒而不腐,吏而不俗”云。

洪振龍 閩縣人。為建寧縣尉,剛明不可犯。時有大辟,邑令欲混貸之,振龍以為不可,竟直其獄。所至屏絕饋送,雞犬不驚。

林興祖 字宗起,羅源人。至治間進士,累官知鉛山州。鉛山豪吳友文造偽鈔轍,殺人滅口,家累巨萬,歷數守無敢發者。興祖至,廉得其狀,遂置之法,并誅其黨二百余人,州中稱治。擢道州路總管,會獞寇道州,湖南副使哈刺貼木兒屯兵城外,不肯救,將避去。興祖說之,以乏軍儲為辭,必得鈔五千錠,銅盾五百,乃可破賊。興祖許之,且入城勸諭鹽商貸鈔五千錠,取郡樓舊銅板為盾,日中皆備,以賂,哈刺貼木兒大喜,師乃留,賊聞遁去。永明縣洞猺竊發,興祖手榜諭之,皆曰:林總管廉而愛民,不可犯也,三年不入其境。州常旱,有蟲食麥,為文以禱,忽大雨三日,螟盡死,人以為神。

林泉生 字清源,永福人。天歷中進士,授福清州同知,轉泉州經歷,漳州推官,擢知福清州,累官翰林待制,行省郎中,為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卒謐文敏。泉生邃于《春秋》,工詩文,多權略,有將帥才。前后在福清屢建武功。始為同知,適山海寇充斥,悉以計殲之,及為守,會紅巾寇連江,帥府檄泉生御之,乃創保甲,置屯柵,立誅鹽丁謀亂者七人,捕殺長樂謀為內應者三十余人,先發制之,賊遂驚潰,不能為害。又善于聽訟,能悉初情。在泉州,民負酒稅系者多庾死,泉生至,悉破械出之獄中,令船商私釀者代償之。司理漳州,畬洞相戒勿犯。福清俗多好殺孤幼,誣他人求賄,則不訟于官,泉生立連逮親鄰法,民自是不敢犯矣。泉生時號能臣,然以志略自負,不能下人,以此多得謗。著有《春秋論斷》及《覺是集》行于世。

國 朝

趙景純 名明以,字行。閩縣人。洪武間,以國子生擢云南道監察御史,言事忤旨,同列七人俱棄市。大祖獨奇景純狀貌,黜為民,乃更名李潛,又隱于閩清。十五年,會大赦出,薦為閩清縣學訓導,尋攝縣事。

大宗登極,朝京師,擢知上饒縣。景純上表乞養母,不允。在饒,正風俗,均賦役,察奸蠹,息盜賊,修學校,治橋梁,視民事如家事。未及一考,卒于官,篋僅一金,貧無以斂,邑人哀之,立廟祀焉。《江西通志》作趙景純。

王 堅 字子正,長樂人。洪武初,辟至京師,試文章高等,授湖廣按察司僉事,坐事左遷澤州知州。在澤,蒞政勤慎,興學教民,頌聲大著。用薦者待詔翰林,尋除刑部郎中,尚書開濟弗善也。濟時有寵,言于上,謫堅嘉興同知。佐郡舉其職,出獄囚無辜者六十余人。未三月,放歸田里。見《山西通志》。

曾 寶 字楚善,福州人。洪武間,以監察御史出宰鄱陽縣,政治之聲著于江右。見《饒州府志》,查《三山》選舉科第,俱失其名。

陳 霖 福清人。洪武初,知許州。會歲歉,民多流徙,導湖水注別壑,縱民取魚藕自給,所賴全活甚眾。既滿去,吏民思之。見《河南通志》。

林永齡 侯官人。洪武初,知廣昌縣。在官清慎,蕭然如布衣。愛民如子,惟恐失所,民亦愛之如父母焉。見《建昌府志》,查《三山》選舉科第,俱失其名。

林 端 福清人。洪武初,由選舉知玉山縣。廉介有為,愛民如子,門無私謁,而嘗好接賢士以咨詢民瘼。升刑部主事。《廣信志》作福州人。

陳 祖 字富文,長樂人。洪武初,以明經薦授新繁丞。有老嫗孫為蛇所吞,哭于途。祖牒城隍,克日捕蛇。至期,果有群蛇集祖廳下,祖曰:“無罪者去。”獨一大蛇不去,若伏罪狀。以劍仰刃置地,蛇乃就殞。民以為神。后擢光山令。見《大明一統志》。

陳仲進 字伯康,長樂人。洪武中,由秀才授宜陽丞,攝孟津最,調韓城。居久之,擢知江山縣。仲進敦尚儒雅,有惠愛。興學勸農,吏民安服。以述職卒于京,歸葬其地,子孫遂附籍江山。見《江山縣志》。

陳 艮 字從時,長樂人。洪武中,以明經薦授吏部主事;永樂初,與同僚蕭儀因天變陳言忤旨,下詔獄,儀死,艮謫交趾。尋復官,遣閱遼東,又陳“軍中弊政”四事,當事者忌之,出判嚴郡。舟行,有大蛇隨之,艮曰:“是必有婦人冤者。”到官訊鞫得情,遂釋之,人以為神。性友愛,與諸弟分產,田取其瘠者,有古人風。

張惟康 永福人。由選舉,洪武中任武強知縣。廉能干濟,寬厚愛民。后以代去,民頌之不置。《一統志》作閩縣人。

鄭 珇 字孟文,福清人,洪武乙丑進士。授監察御史,坐事忤旨,調令吳縣。吏民畏而愛之,以治行卓異,復入為御史,按廣西。卒官。見《姑蘇志》。

胡 龍 閩縣人。洪武戊辰進士。任星子知縣,廉勤公正,蔬食布衣,除革吏弊,民深德之,擢監察御史。見《江西通志》。

陸 引 字惟遠,羅源人,性鯁直。洪武中,有薦其材者,上問為政治民之術,引對大稱旨,遂授象山縣丞,給之以符,有曰:“往,盡乃心,勤乃事。他日來覲,朕將合焉,以考爾職。其敬之哉。”引小臣,天語叮嚀,驚喜過望。之官,鋤強植弱,吏畏民懷。常俸外,一毫不取。視事二年,計口植蔬,家人蓋不知肉味也。以勤民事積勞卒。先一夕,城隍守廟者寢,夢傳呼甚喧:“新城隍乃陸丞也。”驚覺,走縣問之,而引絕矣。見《寧波府志》。

林 源 字士仁,長樂人。洪武二十年,以貢中應天鄉試。永樂初,知余杭縣,首興學校,勸課生徒,科目得人為盛。均賦役,緩催科。凡部使行縣詢林令,莫不以公勤廉敏稱云。見《杭州府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安县| 日喀则市| 施秉县| 塔河县| 陈巴尔虎旗| 祁东县| 宁德市| 瓦房店市| 朝阳县| 景东| 南木林县| 泽州县| 项城市| 武强县| 赤壁市| 张掖市| 黎城县| 卫辉市| 商南县| 文安县| 资兴市| 德江县| 阿勒泰市| 上虞市| 宜章县| 开封市| 弋阳县| 石家庄市| 高尔夫| 闻喜县| 黑山县| 黔西县| 宜昌市| 马山县| 濉溪县| 荣昌县| 增城市| 册亨县| 吴江市| 辽源市|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