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蝦蟆
憶舊游詩話∶巴里坤雪山中有之,醫家取作性命根源之藥,軍中人爭買之,一枚價至數十金,且不易得也。 朱退谷曾于吳門見之,云遍身有金線紋,其形絕似蝦蟆。
性大熱,補命門,益丹田,能回已絕之陽,功兼參、附,火盛者不可服。
內造伏虎丹 秘方集腋∶興陽種子,強腎助神,用真川貝每四兩,須四制∶第一次用大附子一個,童便一湯碗蒸,切細,干,燒酒三湯碗,韭菜汁三湯碗,同入砂鍋,將貝母煮干,去附子不用;第二次用雪蝦蟆一兩,無則以大蛤蚧一對代之,用石敲碎,亦用燒酒、韭汁各三碗,同貝母煮干,去蛤蚧不用;第三次用吳茱萸一兩,亦用酒、韭汁各三碗,用貝母煮干,去茱萸不用;第四次用公丁香五錢,亦用酒、韭汁各三碗,同貝母煮干,去丁香不用,制完,其貝母爛如泥,置石臼中舂,再入真阿芙蓉一錢,乳制蟾酥三錢,麝香五分,拌勻作條,焙干收貯,用時唾津磨搽。
雪里蝦蟆性熱微辛,壯陽卻冷,痿弱能興(藥性考)。
海參
閩小記云∶閩中海參色獨白,類撐以竹簽,大如掌,與膠州遼海所出異,味亦淡劣。入藥以產遼海者良,紅旗街出者更勝于綠旗街。有刺者名刺參,無刺者名光參,入藥用大而有刺者佳。一名海男子,有粳、糯二種,而黑膩者尤佳。人以腎為海,此種生北海咸水中,色又黑,以滋腎水,求其類也。 百草鏡云∶南海泥涂亦產海參,色黃而大,無刺,肉亦硬,不中食品,土人名曰海瓜皮,言其如瓜皮之粗韌也。以其充庖 豬肉食,可健脾。入滋補陰分藥,必須用遼東產者,亦可熬膏作膠用。 藥鑒∶海參出盛京奉天等處者第一,色黑肉糯多刺,名遼參刺參;出廣海者名廣參,色黃;出福建者皮白肉粳,糙濃無刺,名肥皂參;光參出浙江寧波者,大而軟無刺,名瓜皮參,品更劣矣。 關東韓子雅言∶海參生東海中,大小不一,體滑如蜒蝣,能伸縮,群居海底,游行迅疾。取參者用海狗油水,海水乃清見底,見有海參,即入水取之。此物沾人氣便不動,先以兩手探握,置頸兩傍,再取置肋下,次及兩腿胯下膝,皆可夾取,此物一沾人氣即不動,然后出水,以刀刳去腸胃,鍛石腌去腥涎,令體肉緊密,干之乃縮至寸許,其實生者大如瓜,長尺許也。若干者寸外,生時體更大可知。
蓬萊李金什言∶海參亦出登州海中,與遼東接壤,所產海參亦佳。彼土人言海參多伏海中大石上,水深不可見,取參者必用海狗油滴入水中,則有一暈散開,清澈見底,然后入水取之。每每遭鯊魚毒害,故其價亦不廉。其體生者身多滑涎,去腸胃以灰腌去腥涎,干之出售,每多灰咸氣也。 福山陳良翰云∶海參生北海者佳,為天下;其參潛伏海底,至二、三月東風解凍時,多浮出水面,在海涂淺沙中孳乳,入水易取;然腹中出子后,惟有空皮,皮薄體松,味不甚美,價亦廉,識者賤之,名曰春皮。四五月則入大海深水抱石而處,取之稍難,體略肥濃;至伏月則潛伏海中極深處石底,或泥穴中,不易取,其質肥濃,皮刺光澤,味最美,此為第一,名曰伏皮,價頗昂,入藥以此種為上。若秋冬時,則又蟄入海底不可得矣。 五雜俎∶海參遼東海濱有之,一名海男子,其狀如男子勢然,淡菜之對也,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曰海參。 藥性考∶海參遼產者佳,吳、浙、閩、粵者肥大無味。虛火燥結,同木耳切爛,入豬大腸煮食。歌云∶海參咸寒,降火滋腎,通腸潤燥,除勞怯癥。遼產小佳,刺密脆硬,南產濃大,肉味稍遜。
甘溫。食物宜忌∶味甘咸,補腎經,益精髓,消痰涎,攝小便,壯陽療痿,殺瘡蟲。
生百脈血 臨安儒醫盛天然語予云∶曾往青山里視一婦人病,眼、鼻、口、耳、發根皆出血,下部亦然,其人已昏不知人。詢其夫得癥之由,數日前受驚而起。時天酷暑大旱,又中燥烈之氣,致血溢奔騰,上下散出,即不救矣,諸醫皆斂手無策。盛有叔曾于都中得一方,專治此癥,幸尚記憶。逐急喚人取山泉一桶,燒酒一斤,挾婦起坐,裸其小腿,先以燒酒淋之,俾酒從踝下即滴入水桶內;淋訖,然后將腿置水中一飯頃,其上下血即止,婦亦蘇,面色如粉;急叫人覓壯年乳婦,以乳哺之;再用海參半斤,切片焙為末,每次調服三錢,日三服。蓋海參能生百脈之血,若失血過多,必須以此補之,其生血之功,捷于于歸芍也。
治休息痢 宋春暉云∶余姚有孝子某,其父患休息痢,經年垂危,孝子日走神廟,祈求醫藥,如是月余。一日,途遇老人,教以用海參,每日煎湯服,不數日,全愈。
治潰瘍生蛆 慈溪楊靜山云∶曾有人患癰破爛,內生蟲蛆,累累千百計,治以殺蟲藥無效。
一老醫以海參片焙末敷之,蛆皆化黃水,然后以生肌膏貼之,愈。據言,凡一切金創及疽毒破爛,交暑內潰生蛆,惟海參末可療。不藥良方∶夏月潰瘍生蛆,系陰濕所化,海參為末摻之,或皂礬飛過為末摻之,皆化為水。
隊隊
游宦余談∶隊隊形如壁虱,生有定偶,緬甸有之。夷婦有不得于夫者,飼于枕中,則其情自合,故不惜金珠以易。詹景鳳小辨∶同年蘇侍御民杰。按云南還,語予∶云南有小蟲,名曰隊隊,狀如虱,出必雌雄隨;人偶得之,以賣富貴家,價至四五金。富貴家貯以銀匣,置于枕頭內,則夫妻和好無反目,此則物氣之正人也。
入媚藥,治夫婦不和。
風蛤
職方考∶閩邵武府出風蛤,類蝦蟆。峨嵋峰麓之數村,每春初東南風起,則此物滿床廚間,性溫暖,治風及手足拘攣折傷。
飯蒼蠅
謝天士云∶蟲中各種俱入藥用,惟飯蒼蠅無用,故本草不載其主治。予精思十年,求其主治不可得。嘉慶庚申,偶在東江晤柴又升先生云∶昔在臺州患面疔,初起即麻木,癢幾入骨,不可忍。山中倉卒無藥,有教以用飯蠅七個、冰片一二厘,同研爛敷之,即不走黃。如言,果癢定,次日漸痊,旬日而愈。
束疔根,不走黃;涂瘡疤,即生發。
吳秀峰用以涂小兒癤,愈后脫疤不長發,用此搗涂立生。
塞鼻,治拳毛倒睫(藥性考)。
蜂
粵志∶陽春有 蜂,嘗附橄欖樹而生,雖有首足,與木葉無別,須木葉凋落乃得之。土人以置篋笥,每遇蠱毒必鳴,鳴則自呼,又以其聲之清濁卜禍福,佩之辟蠱。
蜜蜂
綱目只用子,云入足陽明、太陰,而無用蜂者;赤水元珠有治瘰 方用之,為補為后。
赤水元珠云∶蜜蜂同杏仁葉、蝙蝠、蛇蛻,治瘰 神效。
苦蜜
出處州。劉基苦齋記∶匡山之巔,四面峭壁,風從北來,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性之苦者,莫不布族而羅生焉。野蜂巢其間,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謂之黃杜,初食頗難,久則彌覺其甘。按∶綱目言蜜有黃連蜜,味苦,而知更有天成自然之苦蜜,故補之。
除積熱,已煩渴,解熱痢暑積,驅風,丸藥中用之,更佳。老人腸燥,以一盞和酒食,尤宜。
蜜虎
似蜂而大,首尖身園,狀如橄欖形;有兩翼,亦如蜂翅∶遍身生毛,花斑色;尾有短毫,鋪張如鵝尾;鼻上有須二根,喜入花心中,以須鉤取花蕊而出,其須能伸縮屈曲,如象鼻然以卷物,登州人呼古路哥子,安徽人呼為蜜虎,養蜜者最忌之。 臺灣府志∶蜂虎蟲屬,狀似燈蛾而大,頭有斑點,入蜜蜂窠則盡食其蜂。 汪杭葦言∶蜜虎多喜入鳳仙花叢中,散子于葉背,日久生小灰色蟲,如青蠖,體上有黑白斑暈,食其花葉長大;及老則下根底,變為蛹,頭粗尾尖如海螄狀,作老黃色;久則蛹出為蛾,即成蜜虎;如此循環,生生不已。
治咽喉腫痛生蛾 陳良翰云∶蜜虎登州最多,人捕得裝入布袋,懸掛檐下陰干,遇有咽喉腫痛或生單蛾、雙蛾,取一枚瓦上火焙去其周身絨毛,剪去頭足尾翅,再用火焙為末,加冰片少許,吹入喉中即愈,此神方也。又入壯藥用。
治心痛 鞠子靜方∶用 嚕哥,即蜜虎,五六月飛行墻壁,山東甚多,取置竹筒中,此物難死,必待二十日,方干死在筒中,自能撲打,體上絨毛盡落,有患心痛者及腹痛者,瓦焙研末,酒服一二枚即止。諸城王遜亭云∶古路哥有雌雄,雄者身瘦小,雌者腹大,入藥用雄者,以線穿陰干,可合房術藥用。其老仆王三云∶此蟲山東極多,能食蜂,養蜂家最忌之。其蟲口中有黑絲,常卷,若入蜂窩,即吐直其絲以刺蜂,蜂即斃,然后食之。蓋蜂針在尾,而此蟲之針在首,想亦有毒。針在尾者陰,在首者陽,以陽克陰,故蜂為所刺,無不立斃。其蟲于初秋散子,在豆莢中,則為豆蟲,如青蠖狀,食豆;在黍穣上,則為朝天猴,如刺蝥狀,后黍葉自下食而上,最為莊田之患。然可食,莊人候日未出時,此蟲著露體重翅輕不能飛,易于撲取。人捕得,去其翅,群置瓦罐內,令其自相撲擲,其體上細毛自落,然后以油鹽椒姜炒食之,味勝蠶蛹。但其體上毛不可著人眼,著眼即損目。
蟾皮
舌此乃癩蝦蟆皮也,能拔大毒外出,又能回毒,攻效不可殫述。綱目蟾蜍條主治,皆全用,無單用其皮者,惟附方引孫真人千金方中治腸頭推出,用蟾皮一片,燒熏并敷,僅錄其些小功用,反遺其大者,故特著明補之。
貼大毒,能拔毒、收毒。 黃汝良行篋檢秘方載∶指頭紅腫生毒,用活蟾一只,生剝皮,將皮外面向患處包好,明日,其毒一齊拔出;或發背、對口等癥,毒忽收內,如又起再貼。切記不可將其皮里面著肉,即咬牢難揭,凡痘疹后回毒,亦可用此治。
瘰 斂口膏藥∶治瘰 膿已盡,腫已平,瘡口未斂,以此貼之。 蝦蟆皮二個(要活剝者),鼠皮二張,蛇蛻二條,蜂房大者一個,右四味,俱 灰;將水膠一兩,用井花水一酒鐘化開后加蜜一兩,蜈蚣煎麻油一小鐘,攪勻;前四味灰臨起,入麝香一分,將絹攤來,不濕為度靈秘丹藥云∶凡患癰疽瘡毒者,用土中大蝦蟆一個,剝全身癩皮,蓋貼瘡口。于蟆皮上,用針將皮刺數孔,以出毒瓦斯,自覺安靜;且能爬住瘡口,不令長大;又可免蜈蚣聞氣來侵,神妙神妙。
舌拔疔外科全書∶夏月患疔,用蝦蟆舌一個,研爛,蟾肚皮蓋貼,其根自出。
土檳榔
粵西叢載∶狀如檳榔,在孔穴間,得之新者猶軟,相傳蟾蜍矢也,不常有之。
主治惡瘡。
蝥黃
物理小識∶余岸少養蜘蛛,以小者飼大者,久之以朱砂飼大者,數十日滿身皆赤,其腹有黃
藥蜂針
物理小識∶取黃蜂尾針,合硫煉,加冰,麝為藥,置瘡瘍之頭,以火點之,灸瘡上,本草未載此法。須先以濕紙覆瘡,先干者,即瘡頭灸之。
驢龍
物理小識∶驢腹中蛔也,方體方目,有足,可以小使,入房術用,與皋厭、黑兜蟲、瓦雀卵、衛子莖、墮蛤蚧、吉吊脂同功。
龍虱
閩小記云∶龍虱形如小蟑螂,又似金龜而黑色,每八月十三至十五日,飛墮漳州海口,余日絕無。
除面上黝 赤氣,食之良;兼美男女顏色,活血。
物理小識∶智少隨老父福寧,曾見龍虱,后在姚有仆暑中食此,云自濠鏡來;則他處亦出此
洋蟲
糞一名九龍蟲,出外洋,明末年始傳入中國;或云,出大西洋,康熙初年始有此物。形如米蛘子,初生蟻如小蠶,久則變黑如豆瓣,有雌雄,今人用竹筒置谷花飼之。性極畏寒,天冷須藏之懷袖中,夜則置衾褥間,否則凍死,得人氣則生。極蕃衍,有飼以茯苓屑、紅花、交桂末者,則色紅而光澤可愛,入藥尤良。
性溫,行血分,暖脾胃,和五臟,健筋骨,去濕 風,壯陽道,治怯弱。 附治各癥兼引; 老人不寐,茯苓引;小兒夜啼,朱砂引; 女童夜溺,枸杞引, 少婦陰寒,附子引;癰疽發背,沉香末引; 舌燥作渴,麥冬引; 眼目閉痛,甘草引; 耳鳴耳聾,當歸引;感冒風寒,防風引; 中濕瘟毒,蒼術引; 跌打損傷,全蝎引; 酒醉傷人,葛花引;怒氣傷人,沉香引; 絞腸痧痛,青蒿引。以上十四癥,俱用蟲十四個,好陳酒沖服。
治刀斧傷,用蟲搗敷即愈。瘋癱,用蟲九個,木香湯送。打傷,用九個,黑棗、薄荷湯送。
黃膽痧,用十二個,薄荷、燈心湯送。 哮喘,用九個,薄荷湯送。 眼脹,用七個,薄荷湯送。 傷食,用九個,姜湯送, 水毒,用九個,薄荷、燈心湯送。 氣痛,用九個,檳榔湯送。中風不語,用二十四個,薄荷、燈心湯送。 小肚痛,用九個,姜湯送。急慢驚風,用九個,薄荷、杏仁湯送。 喉痛,用二十四個,薄荷、銀花湯送。 脾風,用二十四個,酒送。 胃痛心疼,用七個,木香末沖酒服。 無名腫毒,用十六個,陳酒送,五更服。痘疹,用七個,米湯沖服。 膨脹,用二十四個,薄荷、陳皮湯送。 嘔吐痰水,用七個,淡姜湯送。 乍寒乍熱、口干舌燥,用七個,陳皮、半夏煎酒沖服。 五勞七傷,白茯苓三錢,用七個,搗爛,每日空心酒沖服,以復元為止。 瘧后寒熱不調,用七個,以未發之先沖酒服,三次即止。 夢遺、白濁、血淋、白帶,以芡實三錢微炒研末,白果五枚去皮心,先將藥搗爛,再加淫羊藿二錢去邊,廣皮二錢,韭子三錢,同煎,用蟲七個,酒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