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蘿茶
產徽州。本經逢原云∶徽州松蘿,專于化食。 秋燈叢話∶北賈某,貿易江南,善食豬首,兼數人之量,有精于岐黃者見之,問其仆曰∶每餐如是,已十有余年矣,醫者曰∶病將作,凡藥不能治也。俟其歸,尾之北上,將以為奇貨,久之無恙。復細詢前仆,曰∶主人食后,必滿飲松蘿數甌。醫爽然曰∶此毒惟松蘿可解。悵然而返。
姚希周經驗方云∶凡患眼服羊肝者,忌服松蘿茶,以沙苑蒺藜煎湯代茶。
消積滯油膩,消火下氣除痰。
病后大便不通∶吳興錢守和慈惠小編∶用松蘿茶葉三錢,米白糖半鐘,先煎滾,入水碗半,治頑瘡不收口,或觸穢不收口 梁氏集驗∶上好松蘿茶一撮,先水漱口,將茶葉嚼爛,敷瘡羊兒瘋 集效方∶好松蘿茶末八兩,生礬末四兩,米粥搗為丸,臨發日清晨及常日,各服三水臌氣臌 匯集∶服此藥不忌鹽醬,一服立消,活魚一尾,重七八兩,去鱗甲,將肚剖開,蘿茶三錢,男子用蒜八片,女七片,共入魚腹內,放在瓷器中,蒸熟,令病患吃魚,連茶蒜皆食更妙。從魚頭吃起,就從頭上消起;如從魚尾吃起,即從腳上消起,立效。
繡球風 活人書∶五倍子炒,松蘿茶各五錢,研末,茶和敷。
黃病 劉羽儀驗方∶生脂麻八合,好松蘿五合,砂仁二合,以上三味,先將脂麻研細,再另將茶葉烘脆研,再將砂仁研,各為細末和勻,每日常服。如年久病深者,服到黃退乃止。如因好食茶葉者成黃,此方不可用。
一切頭風兼熱者 王站柱不藥良方∶蓽茇為細末,用豬膽汁拌過, 鼻中,作嚏立愈。
如兼濕者,以瓜蒂、松蘿茶為末, 鼻中出黃水,立愈。
治五癭 醫學指南∶破結散∶用海蛤、通草、昆布、海藻、洗膽草、枯礬、松蘿茶各三分,半夏、貝母各二分,麥面四分,為末,酒調服,日三次,忌鯽魚豬肉。
治痢疾神方 核桃五個,帶殼敲碎,松蘿茶、生姜、糖各三錢,用水三盞煎,如紅痢用紅糖五臌驗方∶松蘿茶研末、雞毛管炒研各等分,每服二錢,白湯下,二十服痊愈,忌鹽百日。
半身不遂∶秘方集驗∶白糖、槐豆子、化皮紅谷子、松蘿茶各五錢,水三鐘,煎一鐘服,出汗即愈。十日后,方可出門。
小兒牙疳 同壽錄∶松蘿茶、花椒去目、烏龍尾、食鹽各一錢,童便一鐘,水一鐘,煎湯漱白濁 古今良方∶車前草五六棵,陳松蘿茶一、二錢,燈心一、二十根,三味煎服,止后,宜服水陸二仙丸以固之。
除瘟救苦丹∶專治一切瘟疫時癥,傷寒感冒,不論已傳未傳,百發百中。有力者宜修合以濟人,陰德最大。李炳文經驗廣集∶天麻、麻黃、松蘿茶、綠豆粉各一兩二錢,雄黃、朱砂、甘草各八錢、生大黃二兩,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收瓷器內,勿令泄氣。遇癥,大人每服一丸,小兒半丸,涼水調服,出汗即愈。重者連進二服,未汗之時,切不可飲熱湯食熱物,汗出之后不忌。
治爛眼皮方 種福堂方∶用掛金燈凈殼,每殼一個,摻入研細透明綠膽礬二厘,或用殼十個,或二十個,裝套好,外用凈黃泥包裹好,勿泄氣,炭火 至中間,殼將成黑灰,存性,放地上,用碗蓋熄火,將中間灰研細包好,放土地上,一夜出火毒。每用灰少許,放在茶杯內,以冷松蘿茶浸之,用薄棉紙蓋在茶面上,俟茶滲出紙面上,將此水洗眼皮,每日五、六次,二、三日即愈。
烏須方 吉云旅抄,王守副家傳烏須藥甚驗,用五倍子二錢,皂礬四分八厘,青鹽六分,紫
六安茶
張處士逢原云∶此茶能清骨髓中浮熱,陳久者良。 年希堯經驗方∶有異傳終身不出天花法,用金銀花揀凈七兩,六安茶真正多年陳者三兩,共為粗末,沖湯代茶,每日飲數次,終身不出天花,雖出亦稀,極驗。 千金不易方稀痘丹∶用新拋羊屎一粒,六安茶一錢,甘草節二分,燈心二十七寸。赤、黑、綠豆各二十一粒,珍珠一分,銀簪一枝,洗凈油氣,水二碗,煎八分,溫服。
太上五神茶 經驗廣集∶治傷風咳嗽,發熱頭痛,傷食吐瀉,陳細六安茶一斤,山楂蒸熟,麥芽、紫蘇、陳皮、濃樸、干姜俱炒各四兩,磨末,瓷器收貯高燥處,大人每服三錢,小兒一錢,感冒風寒蔥姜湯下;內傷,姜湯下;水瀉痢疾,加姜水煎,露一宿,次早空心溫服。
消疽膏 廣集∶治一切疽仙方,松香、官粉、細六安茶各三錢,蓖麻仁去皮四十九粒,為末,先將蓖麻搗爛,然后入藥末搗成膏,如干,少加麻油搗勻,攤青布上,貼患處,再以棉紙大些蓋好扎住,七日全愈。
普陀茶
定海縣志∶定海之茶多山谷野產,又不善制,故香味不及園茶之美。五月時重抽者,曰二烏者,入藥,不可多得。
治血痢肺癰。
江西片
羅 宦游筆記∶出贛州府寧都縣,制法與江南之 片異。茶疏∶ 茶不炒,甑蒸熟,然后烘焙,此指江南者言耳。出江西者,大葉多梗,但生曬不經火氣,槍葉舒暢,生鮮可愛,其性最消導,貯飯一甌,以茶泡之。經半日,飯不加漲,而消少許,故飽食者宜飲此茶。別有一種極細炒 ,乃采之他山,炒焙以欺好奇者,反非其真,然則茶亦不可以貌取也。 花鏡∶ 片產吳興,似茶而實非茶種。
味苦,性刻利,消宿食,降火利痰。虛人禁用,以其能峻伐生氣。
羅
茶疏∶長興羅 疑即古人顧渚紫筍也,介于山中謂之 ,羅氏隱焉,故名羅。西吳枝乘∶湖人于茗不數顧渚,而數羅 ,顧渚之佳者,其風味已遜龍井, 梢清雋,然葉粗而作草氣。
嘉靖長興志∶羅 在互通山西土地廟后,產茶最佳,吳人珍重之。凡茶以初生雨前者佳,惟羅立夏開園,梗粗葉濃,微有肖箬之氣,還是夏前六、七日如雀舌者,最不易得。然廟后山西向,故稱佳,總不如洞山南向,獨受陽氣,專稱仙品,只數十畝而已。凡茶產平地,多受土氣,故其質濁。羅茗產高山巖石,純是風露清虛之氣,故可尚。 長物志云∶浙之長興者佳,價亦甚高,今所最重,荊溪稍下。采茶不必太細,細則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則茶已老而味欠嫩,惟成帶葉綠色而團濃者為上,不宜日曬,炭火焙過,扇冷,以箬葉襯罌貯高處,蓋茶最喜溫燥,而忌冷濕也。
味甘,氣香,性平,滌痰清肺,除煩消臌脹。
治咳嗽秘方 醫學指南∶用川貝母、茶葉各一錢,米糖三錢,共為末,滾湯下。
水沙連茶
產臺灣,在深山中,眾木蔽虧,霧露 密,晨曦晚照,總不能及,色綠如松蘿,每年通事于性極寒,療熱癥最效,能發痘。
紅毛茶
臺灣志∶草屬也,黃花五瓣,葉如瓜子,亦五瓣,根如藤,刨取曬。或遇時氣不快,熬茶飲治時氣腹脹,或悶郁不舒。
角刺茶
出徽州,土人二三月采茶時,兼采十大功勞葉,俗名老鼠刺,葉曰苦丁,和勻同炒焙成茶,貨與尼庵,轉售富家婦女,云婦人服之,終身不孕,為斷產第一妙藥也,每斤銀八錢。
味甘苦極香,兼能逐風活血。絕孕如神。
欒茶
范石湖集∶修江出欒茶,蓋石楠樹葉也。毛文錫茶譜云∶湘人四月采楊洞汁作飯,則必采石治頭風。
云芝茶
宦游筆記∶山東蒙山在蒙陰縣城南三十里,高二十里許,周遭約三百余里,產茶曰云芝茶,土人售于市曰蒙山茶,然絕非茶類,乃山石中所生石衣,如苔蘚之屬,土人掬而沃之,冒登茗。 五雜俎∶蒙山在蜀雅州,其中峰頂,尤極險穢,蛇虺虎野狼所居,得采其茶,可蠲百疾。今山東人以蒙陰山下石衣為茶當之,非矣。然蒙陰茶性冷,可治胃熱之病,性寒,能消積滯。綱目有石蕊,云性溫,不言消積滯。
紅花茶
出粵西,似紅花嫩苗為之,土人制以贈客。宋鄒道鄉有詩∶消膈滯宿食,辟煙嵐瘴氣。
烏藥茶
出東莞,以脂麻薯油雜茶為汁煎之。
去風濕,破食積,療饑(應昌按∶烏藥茶與前研茶制造主治皆同,未知是一是二)。
瀘茶
四川通志∶瀘州出,通呼為瀘茶。
味辛性熱,飲之可以療風。
瘟茶
閩志∶出福寧府。
治瘟。
樂山茶
茶譜∶鄂州樂山出茶,黑色如韭。 又云∶出鄂州東山,名東山茶,色黑如韭,性與韭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