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 東周列國志上
  • 馮夢龍 蔡元放
  • 8042字
  • 2015-11-24 15:49:10

秦晉大戰龍門山穆姬登臺要大赦話說管仲在病中,一再囑咐桓公要當心易牙、豎人貂、開方三人,并舉薦由公孫隰朋繼掌相位。有人聞聽此事將它告訴了易牙,易牙于是來到鮑叔牙家,對鮑叔牙說道:“仲父能當上齊國相國,是您一手推薦的,今日主公到仲父那里探病,仲父卻說您不能執掌相位,反而推薦了隰朋,我實在為您抱不平。”鮑叔牙大笑道:“這正是我要舉薦管仲的原由,管仲忠于國事,不徇私情。至于我鮑叔牙,若作為司寇,捕捉強盜毛賊,驅逐奸佞小人,則綽綽有余,但如果讓我拜相掌國,到那時你們這伙人還能在齊國安身嗎?”易牙滿臉羞愧離去。隔了一日,桓公再次去探望管仲,管仲已經不能說話,隰朋、鮑叔牙在一旁紛紛落淚。當晚,管仲去世,桓公痛聲大哭道:“老天奪走仲父,是要折斷我的臂膀啊!”桓公命上卿高虎代己主持管仲喪葬,又下令讓管仲之子繼承其父封地,使管家后代子孫世為齊國大夫。易牙找到大夫伯氏說道:“過去主公將你在駢邑的封地奪去三百,賞賜給仲父,現在仲父已死,你何不向主公申請將它要回?我愿從中相助。”伯氏痛哭流涕,說道:“我對國家無功,才被主公將封地削減,如今仲父雖死,他的功勞卻還在,我又有何臉面向主公要回封地呢?”易牙嘆道:“管仲雖然已死,卻還能讓伯氏如此心服,我們這伙人可真是地道的小人啊!”桓公依照管仲的遺言,讓公孫隰朋拜相掌政,但不到一個月,公孫隰朋也得病去世。桓公感嘆說:“仲父真是圣人,他怎么就能料到隰朋不能長久輔佐我呢?”于是便命鮑叔牙接替隰朋相位,鮑叔牙全力推辭,桓公說道:“現在滿朝官員沒一個比你更賢能,你想把相位讓給誰呢?”鮑叔牙答道:“臣過分嫉惡如仇,難以容人,這一切主公都十分清楚。主公如一定要用臣為相,請主公將易牙、豎人貂、開方逐去,只有這樣臣才敢領命。”桓公說:“仲父早已料到你會這樣,我現在也只好聽你的了。”于是當日就將易牙等三人罷職逐出,不許他們再入朝拜見,鮑叔牙這才領命拜相。不久就有淮河一帶的夷人入侵杞國,杞國人向齊國請兵求援,桓公會合宋、魯、陳、衛、鄭、許、曹七國諸侯,親自前去救援,將夷人擊退,并幫杞國將國都遷到緣陵。因桓公起用鮑叔牙,不改變管仲的原來政策,所以各國諸侯仍然聽從他的號令

卻說自晉惠公繼位以后,晉國連年受到災害,到了第五年,災情更加嚴重,國庫空虛,民間更是顆粒不留,惠公想從別國求糧救急,想到周圍國家只有秦國路途較近,又有世代婚姻之好,便打算向秦國求糧,只是自己從前曾毀約負秦,今日實在不好開口。郤芮于是奏道:“我們并沒有毀約,而只是暫緩割讓的日期罷了。去向秦國求糧,他們若不肯給我國,那是他們先與我們斷絕交誼,這樣一來,我們毀去割地之約也就名正言順了。”惠公道:“大夫此話有理。”于是便派慶鄭帶著禮物去向秦國求糧。穆公召集群臣商議此事道:“晉國原來答應割讓五城給我國,后來卻背約不給,如今他們因饑荒來向我們求援,這糧食到底該不該發送給他們?”蹇叔、百里奚同聲答道:“天災人禍,哪個國家都無法完全避免,救災安民,順應天理,順天行事,必會受到上天的保佑。”穆公說道:“我們施舍給晉國的恩惠已經夠多了!公孫枝支持蹇叔、百里奚,說道:“施舍恩惠多,而又能得到報答,對秦國又有什么損害?即使得不到報答,責任在他們一邊,他們背約負義,必會遭到百姓唾棄,到那時我們再興兵攻打,怎能不百戰百勝?”豹一心要為父親報仇,上前說道:“晉國國君暴虐無道,所以上天才降災懲罰。現在我們可乘晉國饑荒內亂之機,一舉出兵將它攻滅,這是天賜良機。”繇余反對道:“‘仁者不乘他人之危獲取利益,智者不憑僥幸之機取得成功。’依臣之見還是答應晉國為好。”穆公聽完了群臣的議論,決心已定,說道:“忘恩負義的是晉國國君,忍饑挨餓的是晉國百姓。我不能因憎恨其君,就忍心見晉國百姓遭受饑荒。”當即下令從糧倉中提取糧米數萬擔,經渭水轉道黃河、汾水,運往晉國各地以幫助賑災,穆公稱這次水路運糧行動為“泛舟之役”。晉國百姓見秦國肯發糧救災,無不感恩戴德,痛哭流涕。史官有詩贊道:晉君無道致天災,雍絳紛紛送粟來

誰肯將恩施怨者?穆公德量果奇哉!第二年秦國遇上荒年,晉國反而獲得糧食豐收。穆公對蹇叔、百里奚說:“我今日又想到兩位先生所說的話,豐年、災年實難預料,如果我去年拒絕向晉國發糧,今年也難以開口向晉國求糧。”豹一旁道:“晉國國君貪婪成性,毫無信義,我們就是去求他,他也不會發糧給秦國。”穆公不信,于是便派冷至攜帶重禮去向晉國求糧。晉惠公本打算發送黃河以西的糧食給秦國,幫助秦國賑災,卻被郤芮阻止,郤芮說:“主公給秦國糧食,也將給秦國土地城池嗎?”惠公道:“我只給他們糧食,為什么要給土地城池呢?”郤芮問道:“主公為什么要送糧食給秦國呢?”惠公答道:“報答他們去年救援晉國的‘泛舟之役’呀。”郤芮說道:“主公若把泛舟送糧看作是秦國的功勞,那么他們當年扶助主公繼位的功勞更大,主公將大功放在一邊,卻去報答人家的小功,這是什么道理?”慶鄭一邊奏道:“臣去年奉命去向秦國求糧,秦君一口答應,很是慷慨,現在我們如拒絕不發糧救援,恐怕會招致秦國人怨恨。”呂飴甥說:“秦國給晉國糧食,并不是為晉國好,而是為了替自己索取土地城池。不給秦國糧食,秦國人會怨恨我們,給糧食不給土地城池,秦國人也會怨恨我們,反正都會落個怨恨,我們又何必給它糧食呢?”慶鄭大聲說道:“幸災樂禍是不仁,以怨報德是不義,如此不仁不義,怎能安邦定國?”韓簡支持慶鄭說:“慶鄭的話很有道理,假如去年秦國不肯發糧救我,主公你又會怎樣想?”國舅虢射說道:“去年老天將晉國的糧食拿去,使秦國大獲豐收,秦國不知道好好保存卻借給了我們,這是他們的愚蠢。今年老天奪秦國之食送給晉國,我們怎能違逆天理再將它送還秦國,依臣之見,我們不如和梁國聯兵,乘秦國饑荒將它攻滅,這才是上上之策。”晉惠公聽從了虢射建議,將秦使冷至召來推辭說:“敝國連年遭受災荒,百姓流離失所,今年雖獲得豐收,也僅夠敝國自用,實在沒有能力救援貴國。”冷至說道:“我家國君顧念秦晉有婚姻之好,不向晉國要地要城,慷慨相救,只說要‘同甘共苦’,今年我國有難,貴國卻不肯發糧救助,臣實在無法向我國國君交代。”呂飴甥、郤芮大聲喝道:“你以前與鄭父串通勾結,妄圖用重禮將我們騙去殺害,幸虧老天識破你們的奸謀。才使我倆未入你們的圈套,你今番還敢在這里賣弄口舌嗎?你回去告訴你們國君,要想得到晉國的糧食,除非你們派兵來取!”冷至滿懷怨憤返回秦國。慶鄭走出朝堂后對太卜郭偃說道:“主公背義負恩,激怒鄰國,看來晉國就要大禍臨頭了。”郭偃點頭嘆道:“今年秋天,沙鹿山無故發生崩塌,樹木全部倒伏折斷,這可是亡國之象啊!”說完又嘆息不已。史官有詩諷刺惠公道:泛舟遠道賑饑窮,偏遇秦饑意不同

自古負恩人不少,無如晉惠負秦公

冷至回到秦國,向穆公報告說:“晉國不僅不肯發糧救助,反而要和梁國聯兵,打算侵犯我國。”穆公大怒道:“一個人忘恩負義竟也會到這種程度,我這就出兵,先將梁國攻滅,然后再去討伐晉國。”百里奚提議道:“梁國國君好大喜功,到處大興土木,致使民怨沸騰,他現在根本無力征集軍隊與晉軍聯兵攻伐。晉君雖然背信無道,但晉國國大人多,又有呂飴甥、郤芮二人全力支持,我們若先興兵遠道攻梁,必會因內部空虛受到他們威脅。兵法常說:‘先發制人’,依臣之見,不如先出兵攻晉。”穆公準奏,于是便讓蹇叔、繇余留下輔佐太子鎮守都城,讓百里視負責邊境防務,自己則和百里奚統帥大軍,由公孫枝領右軍,公子縶領左軍,西乞術、蹇丙中軍保駕,起用四百輛戰車,浩浩蕩蕩,向晉國殺去

晉惠公聞聽秦國來攻,急忙召集群臣商議道:“秦國無故舉兵攻打我國,我們應該怎樣對付?”慶鄭奏道:“秦國因主公違背信約,以怨報德,這才派兵前來討伐,怎么說是無故舉兵呢?依臣之見,我們只須認錯求和,將原來答應割讓的五城交出,就可使兩國化干戈為玉帛,也可使百姓免遭戰亂之苦。”惠公大怒道:“憑我晉國的國勢軍威,卻向別人割地求和,我還能再有臉面執掌國家嗎?”喝令手下道:“先將慶鄭斬首,然后發兵迎戰秦軍!”虢射一旁勸道:“兵馬未動,卻先斬大將,恐對我軍不利。不如饒他一死,讓他隨軍戴罪立功。”惠公答應了,于是當日就檢閱兵馬,選出戰車六百輛

惠公命令郤步揚、家仆徒、慶鄭、蛾晰統領左右兩軍,屠岸夷為先鋒,自己則和虢射鎮守中軍大營,調動人馬,離開絳城,一路向西殺去。為惠公駕車的馬名叫“小駟”,是從前鄭國獻給惠公的,這種馬身材小巧,毛皮潤澤,行走平穩,惠公平時十分寵愛。慶鄭此時見惠公用這種馬駕車出征,心中十分擔憂,連忙出言勸說:“自古軍隊出征,都要用本國的軍馬駕車,本國軍馬解人心意,熟悉道路,所以作戰時能隨意駕馭,不出差錯。現在主公面臨生死大戰,卻乘坐著別國之馬,恐怕不太吉利。”惠公不聽,斥責慶鄭說:“我一向乘坐此馬,你不要多管閑事!”秦國渡河東進,連戰連勝,勢如破竹,這日趕到韓原,穆公命三軍扎寨安營。惠公聽說秦國已攻到韓原,心中犯愁,問眾將道:“敵人已將入我國縱深,我軍該當如何呢?”慶鄭一旁插嘴說:“這都是主公自己招來的,問別人干什么?”惠公怒道:“慶鄭無禮犯上,趕快給我退下去。”晉兵趕到離韓原十里處下寨,惠公命韓簡去秦軍探看虛實。不久韓簡回營報告:“秦軍人數雖然沒有我軍多,但士氣比我軍高出十倍。”惠公問他為何,韓簡答道:“主公以前因梁國距離秦國近而出奔梁國,以后又依靠秦國幫助才得以執掌君位,再后又因得到秦國糧米而使晉國度過災荒,三次受人恩惠,卻無一次報答。秦國君臣因此感到氣憤,這才派兵來攻,如今秦軍上下一心,都在責備主公背恩負義,他們的士氣又何止高過我軍十倍!”惠公臉色不悅道:“這些都是慶鄭的論調,你怎么也說出這種話?我定要與秦軍決一死戰!”于是便又命令韓簡到秦營挑戰說:“我有戰車六百、士卒數萬,正在等待著你們。你們若害怕退兵則罷,否則就是我想回避你們,我晉國的三軍將士也不會答應!”穆公冷笑道:“無知小子,竟敢如此驕狂。”命令公孫枝出營對答道:“你想要回國繼位,我出兵幫你;你想要糧米救災,我發糧給你;今天你想挑起戰火,我又怎好拒絕于你呢?”韓簡聞聽此言,心中懼意大生,暗暗想道:“秦國理直氣壯,堂堂正正,明日交戰我軍定會一敗涂地。”第二日出戰前,晉惠公命太卜郭偃占卜由誰做國君車右護衛,結果眾將都不吉利,只有慶鄭可以擔當此任,但惠公不許,說道:“慶鄭與秦人串通,我怎能讓他做護衛?”于是便命家仆徒擔任車右護衛,郤步揚駕車,率軍在韓原迎戰秦國。百里奚登臺觀敵,見晉軍人馬超過己方甚多,忙勸穆公堅守營壘,不要輕易出戰。穆公手指蒼天說道:“晉國虧負我們秦國太多了。若無天理也就罷了,若老天有知,我軍必會獲勝!”遂不聽百里奚之言,在龍門山下排出戰陣,等待晉軍來到。不久晉軍也列陣開來,兩軍對壘,陣前戰鼓震天,晉將屠岸夷手持一根渾鐵大槍,駕車殺入秦軍陣中,逢人便刺,秦將白乙丙迎上接戰,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兩人殺得性起,到后來紛紛跳下戰車,扭打成一團,屠岸夷大聲叫道:“我與你拼個死活,要人幫助的不算好漢!”白乙丙也叫喊說:“不把你生擒活捉,我誓不罷休!”晉惠公見屠岸夷攻進敵陣,急忙命令韓簡、梁繇靡率軍向左,自己與家仆徒等人率軍向右,猛攻秦軍大陣,穆公見晉軍兵分兩路殺來,也將秦軍分為兩部分別迎敵。晉惠公率右軍沖來,正與公孫枝相遇,惠公命家仆徒上前交戰,那公孫枝有萬夫不擋之勇,家仆徒抵敵不住,惠公見此情景,命令郤步揚說:“小心駕車,我要親自上前助戰。”公孫枝毫無懼色,橫戟大喝道:“你們能打仗的都一齊上吧!”一聲怒吼,如同晴天霹靂,直把國舅虢射嚇得魂飛天外,伏在車中不敢露頭,那駕車的馬匹“小駟”從未經過戰陣,這時也被公孫枝的吼聲嚇驚,不再聽從馭者指揮,只顧四處亂竄,終于將車帶入了泥沼之中。郤步揚用力鞭打,無奈馬小力微,沒法從泥中拔腿逃出。這時,慶鄭策馬駕車趕來,惠公大聲呼叫道:“慶鄭快來救我!”慶鄭挖苦他說:“國舅虢射在哪兒?主公為什么不求他來救你,現在叫我慶鄭干什么?”惠公又叫道:“慶鄭快來用車將我帶走。”慶鄭答道:“主公先穩坐你的‘小駟’,臣這就去叫別人來用車帶你。”說完掉轉車頭向左奔去。再說韓簡領兵向左攻入敵陣,正遇上秦穆公的中軍,韓簡與秦將西乞術展開惡戰,一時勝負難分,接著又有晉將蛾晰領兵來到,與韓簡夾攻西乞術,西乞術抵擋不住,被韓簡一戟刺傷

梁繇靡一旁大聲喝令:“先合力將秦君抓住!”韓簡不顧追殺西乞術,領兵撲向穆公所乘之車,打算將穆公活擒。穆公見此情景,不由長聲嘆道:“沒想到我今天反而會被晉國俘虜,這世上還有沒有天理啊?”穆公話音未落,就見正西方沖出一隊勇士,大約有三百余人,這些人個個蓬頭赤膊,手舞大刀,口中喊道:“勿傷害我家恩主。”一路沖殺過來,勢不可擋。韓簡、梁繇靡正想召集人馬迎敵,忽見慶鄭從北面飛車趕到,口中高喊:“不要在此戀戰,趕快回兵去救主公,主公現在已被秦兵圍在龍門山下的泥沼之中。”韓簡等人聞聽此言,無心再與那伙勇士廝殺,趕忙率兵奔向龍門山。但等他們趕到山前,公孫枝早已將晉惠公、虢射等人俘獲捆綁,趕回大營去了。韓簡見此情景,不由跺腳嘆道:“如果能抓獲秦君,還可換回主公,現在我們卻兩頭落空,是慶鄭害了我們啊!”梁繇靡說:“主公已落入秦人之手,我們還能逃到哪里去?”于是便和韓簡拋棄兵刃,來到秦軍大寨投降。再說那三百勇士殺退晉兵,先將穆公救起,又救了受傷的西乞術,秦兵此時也乘機掩殺,將晉軍擊潰,龍門山下晉兵陳尸如山,六百輛戰車也幾乎全部落入秦軍手中。慶鄭聽到惠公被擒的消息,偷偷留下,在戰場上救下受傷的蛾晰,將他扶上戰車,帶回晉國。髯翁有詩專詠韓原大戰道:龍門山下嘆輿尸,只為昏君不報施

善惡兩家分勝敗,明明天道豈無知!秦穆公回到秦軍大寨,對百里奚說道:“不聽先生忠言,今日差點全軍覆沒。”那三百多勇士,一齊在營前跪倒叩頭,穆公問道:“你們是什么人,為何要舍命搭救我?”眾人回答:“君不記得那年丟失御馬了嗎?我們就是那伙吃馬肉的人。”原來穆公有一次曾到梁山圍獵,半夜有幾匹御馬被盜,穆公命人去尋找,當地小吏尋到岐山下,看見有三百多野人正圍坐在一起大吃馬肉,小吏不敢聲張,趕忙回來稟告穆公說:“君若派兵馬去圍捕,可將他們一網打盡。”穆公不許,說道:“馬已經死了,如果因此派人去將他們擒殺,百姓將會認為寡人珍惜牲畜輕視人命。”遂下令從軍中取出美酒數十壇,派人送到岐山腳下,將它們賜給那些野人,并讓人傳話說:“吃多了馬肉,不飲酒會傷身體。”野人叩頭謝恩,齊聲贊嘆道:“我們偷吃了馬肉,國君不僅不怪罪,還為我們的身體著想,派人送來了美酒。國君的這種大恩大德,我們來日必會報答!近日他們聽說穆公領兵攻晉,便一齊趕奔韓原,前來助戰,恰逢今日穆公被圍,三百勇士奮勇殺出,這才將穆公救下。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施薄報薄,施厚報厚,有施無報,何異禽獸!穆公聽完,仰天長嘆道:“野人都還懂得知恩報德,這惠公究竟算是個什么人呢?”穆公問眾勇士:“有誰愿留下做官的,我一定重用。”勇士們齊聲答道:“我們都是山野之人,這次只為報國君大恩而來,不想做官!”穆公又要重賞他們,野人不受而去,穆公見此感嘆不已。后人有詩道:韓原山下兩交鋒,晉甲重重困穆公

當日若誅牧馬士,今朝焉得出樊籠?穆公清點三軍人馬,不見大將白乙丙,當下便派士卒四處搜尋。有人聽到一個土井中有呻吟之聲傳來,下去探看,發現正是白乙丙和屠岸夷兩人

二將在拼斗中摔入井中,都已力脫昏死,但仍緊緊扭在一起,不肯放松,軍士用力將兩人分開,抬到戰車上,拉回秦軍大營。穆公迎上前去詢問白乙丙,但白乙丙已不能答話,有人曾在戰場上看到兩人打斗對敵,便將經過一一奏明穆公。穆公嘆道:“這兩人都是英雄好漢。”轉頭問眾將:“有誰認識這員晉國勇將嗎?”公子縶走到車前看了一眼說:“此人正是晉國勇士屠岸夷

臣從前奉命去慰問重耳、夷吾,他也奉了本國大臣之命去迎請兩位公子,我倆曾在旅舍中相遇,因此認得。”穆公問:“此人能留下為我秦國所用嗎?”公子縶搖頭答道:“殺幼君卓子,殺大臣鄭父等人,都是出于此人之手

今日正該將他依法處決。”穆公于是下令將屠岸夷斬首,然后解下自己的錦袍,親手為白乙丙蓋上,讓百里奚先用溫車將他帶回秦國就醫。白乙丙服藥后,吐了不少血,休息了半年才恢復過來,這是后話

穆公大獲全勝,下令秦軍拔營返回,并派人對被俘的惠公說:“君不想回避我,我現在也不能回避君,等回到秦國后,我再向你請罪吧!”惠公低頭不言。穆公命公孫枝率領百輛戰車,押送惠公赴秦,晉國大臣虢射、韓簡、梁繇靡、家仆徒、郤步揚、郭偃、郤乞等個個蓬頭垢面,緊隨其后,如同奔喪一般。穆公派人安慰晉國大臣道:“你們君臣曾說,要想得到晉國糧米須得用兵來取,我將貴國國君留下,也只是為了得到糧米,決不敢有其他圖謀,請各位大夫不必擔心。”韓簡等人跪下拜謝道:“君可憐我家國君的愚蠢,從寬發落,不為已甚,臣等怎敢不感激涕零。”大軍返回秦國國境后,穆公將群臣召來商議道:“我先前接受天帝之命,平定晉亂,扶立夷吾為君。夷吾對我忘恩,就是對天帝負義,我現在想將他處死,郊祭天帝,以答謝上天的佑助,眾位看如何?”公子縶應道:“主公此言極是。”公孫枝卻反對說:“萬萬不可,晉國是個大國,我們俘虜其百姓就已使它震怒,如再將其國君處死,晉國必會與我秦國結下深仇,到那時冤冤相報,如何得了?”公子縶道:“臣的意思并不光是要處死其國君,還要幫助晉國扶立公子重耳,處死無道昏君,另立賢明者掌政,到那時晉國百姓感激我們都來不及,又怎會仇恨我秦國呢?”公孫枝反駁說:“重耳是個正人君子,父子關系與兄弟關系相差不多,重耳既不愿乘父親之喪謀取國位,又怎肯乘兄弟之死來謀取國位呢?如果重耳不肯返國,我們另立其他人,與讓夷吾掌國又有何異?如果重耳肯歸國繼位,他也定會因兄弟死在我們之手而仇視秦國,這對秦國又有什么益處呢?”穆公問公孫枝說:“那么我們究竟是該將他放逐呢,囚禁呢,還是讓他回晉繼續執掌君位呢?”公孫枝答道:“囚禁他,等于囚禁一個廢物,放逐他國,他必會重新圖謀返回晉國,不如把他送還晉國。”穆公不解地問道:“那我們不是前功盡棄了嗎?”公孫枝答道:“我們自然不會這樣輕易將他放回,他第一須將河西五城歸還我們,第二須把晉太子圉留在秦國作為人質。這樣一來,不僅晉國國君終身都不敢再與秦國為敵,而且日后父死子繼,我們扶立太子圉為君,太子圉也會對我秦國感恩戴德。能使晉國世世代代聽命于秦國,這對秦國不是更有利嗎?”穆公聽完大喜,稱贊公孫枝說:“子桑真是神機妙算,連百年以后的事都考慮得這么周詳!”于是便將晉惠公扣押在靈臺山離宮,留下千人看守

秦穆公處置完晉惠公,正想率兵起程,忽然看到一班太監內侍穿著喪服匆匆趕來。穆公正想開口詢問,那群內侍向他轉述秦夫人穆姬的話說:“上天降下災禍,使秦、晉兩國刀兵相見,如今晉君被俘,這不僅是對晉國的羞辱,也是對妾的羞辱。夫君如將晉國國君擄回秦國都城,晉君早晨入城,妾早晨死,晉君晚上入城,妾晚上死。現在妾特派內侍穿喪服去迎接夫君,夫君若肯饒恕晉君,就如同饒恕妾一樣。請夫君自行決斷!”穆公聞言大驚,急問道:“現在夫人在宮中干什么?”內侍答道:“夫人一聽說晉君被俘的消息,便領著太子,穿上喪服,出宮來到后園的高臺上,修了一座茅屋住下,臺下堆放了幾十層干柴,夫人吩咐我們說:‘只要晉君入城,我便在臺上自殺,然后放火燒毀我的尸身,以此表明我們的兄妹骨肉之情’。”穆公嘆道:“虧得子桑勸我,才沒將晉君殺死,否則,幾乎因此喪了夫人性命。”于是便命令內侍脫下喪服,回去向穆姬傳話:“我很快就會將晉君送回晉國。”穆姬這才領太子回宮。內侍跪下問穆姬說:“晉君見利忘義,既背棄了主公的扶助之恩,又辜負了夫人的囑托,如今他被主公俘虜,實在是咎由自取

夫人為何為他如此哀痛呢?”穆姬道:“人們常說:仁賢之人,雖有怨恨也不能忘記骨肉親親之情,晉君如被秦國殺死,我也難逃罪責啊!”內侍點頭稱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固始县| 杭州市| 海口市| 工布江达县| 井冈山市| 祁门县| 吉林市| 车险| 东丰县| 黔东| 客服| 赫章县| 宣恩县| 英德市| 高邑县| 合阳县| 焦作市| 手游| 洛川县| 安丘市| 苏尼特右旗| 扎兰屯市| 左贡县| 贞丰县| 哈巴河县| 东源县| 全椒县| 湘乡市| 高阳县| 义马市| 柯坪县| 唐山市| 包头市| 肥西县| 临沧市| 榆社县| 渑池县| 景泰县| 沂水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