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論證
- 齒門
- (清)陳夢雷
- 505字
- 2015-11-24 15:16:19
凡齒龂宣露,多是疳(上匿下蟲)[疳(上匿下蟲) 原作「(上匿下蟲)蟲」,據《千金》卷六改。]及月蝕,以角蒿灰夜傅龂間使滿,勿食油,不過二三夜瘥。食油及干棗即發。所以患齒者,忌油、干棗及桂心。每旦以一捻鹽內口中,以溫水含,揩齒,及叩齒百遍,為之不絕,不過五日,口齒即牢密。凡人齒龂不能食果菜者,皆由齒根露也,為此鹽湯揩齒叩齒法,無不愈也,神良。凡人好患齒病,多由月蝕夜食飲之所致也,識者深宜慎之。所以日月蝕未平時,特忌飲食,小兒亦然。
仁齋直指方 【宋 楊士瀛】
齒屬腎
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腎實主之。故腎衰則齒豁,精盛則齒堅,虛熱則齒動。
毒痰痛
熱則生痰,毒氣上攻,灌注經絡,最能發痛。外證痰盛咳唾,宜二陳湯加細辛、枳殼、生姜、大棗、烏梅煎服。仍以姜黃、蓽茇等分煎湯,候溫以舌浸湯內,涎自流出,效。
蟲蝕痛
凡人飲食不能潔齒,腐臭之氣淹漬日久,齒齦有孔,蟲蝕其間,蝕一齒盡,又度其余,至如疳(上匿下蟲)皆其種類,必殺蟲而后痛止。
痛因
手陽明之支脈入齒,壅則齒浮,虛則宣露,挾風則上攻頭面,疳(上匿下蟲)則變成齲脫。
瘡瘍全書 【金 竇漢卿】
牙癰
牙邊生癰如豆大,此脾胃二經火也。宜用小刀點破,搽以冰片散,再服清胃湯、甘桔湯,無不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