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門人顯然從未見過這種事,問蘇定方道:“茶葉收下就可以了,還用得著見康大人面交嗎?”
蘇定方狡黠的一笑,道:“進了康府大門大家便是自家人了,實不相瞞,我們是以給康大人送茶葉為名混進城的,其實是突利可汗要我們給康大人送一封信,我想還是面呈比較好吧?”
看門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退了一步。突利叛國歸唐,這在定襄城中一直是傳聞,誰也不敢肯定,但頡利可汗同突利的關(guān)系,大家都是清清楚楚,這事是很有可能的。一年前突利便跑到他自己的汗庭,頡利召見他,他卻稱病不來,由于內(nèi)憂外患嚴(yán)重,頡利也無力對突利進行清剿,更不敢把他迫到唐朝一邊去,反而忍氣吞聲的派使臣去探望他,這些事情,看門人職份雖小,占的卻是探聽消息的位置,所以是很清楚的。
那么,突利可汗怎么會突然給康蘇密大人定信?這么多年以來,他們什么時候有過這么好的交情?
看門人不敢做主,將黃、蘇二人領(lǐng)到會客廳坐下,便匆匆通知康蘇密去了康蘇密此時正處在極度的不安之中。上午,頡利召集定襄城中的高級將領(lǐng)開會,執(zhí)失思力等人對他大加指責(zé),說他建議向大唐派使臣請求和親,使李世民認(rèn)識到突厥勢弱,不然為何軍隊來得如此之快?
康蘇密極力主張應(yīng)與大唐求各,哪怕稱臣納貢也在所不惜。因為此時突厥是建國以來國力最空虛的時候,別的不說,一旦開戰(zhàn),突利可汗占突厥約三分之一的兵力是否肯來助戰(zhàn),都是問題,而大唐養(yǎng)精蓄銳數(shù)年,必定是以傾國之力來打這場戰(zhàn)爭,僅靠突厥騎兵的驍勇善戰(zhàn),也不過是將戰(zhàn)敗的時間拖得長一些,不致太難看而已。
康蘇密這本來非常冷靜的分析一講出來,眾將大嘩,執(zhí)失思力當(dāng)時便說他已被大唐收買,要請頡利可汗斬他以正軍威。
幸好頡利可汗沒有那么糊涂,雖然不同意康蘇密的意見,也沒有治他的罪。因為李靖的軍隊剛到,頡利決定先看看再說,于是下令各部按兵不動,而所屬各部落援軍要星夜趕來,看看李靖有什么動靜。
臨散會時,康蘇密要私下與頡利可汗密談,頡利扔下一句“我累了,改日再談”便揚長而去,這還是從未有過的事。
頡利既然開始懷疑自己,就不能不想一想對策了。不然,此次突厥戰(zhàn)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誰也不會有好日子過。若突厥戰(zhàn)勝,自己也不會有什么功勞,頡利生性多疑,對親侄突利尚且如此,何況自己呢?此次他顯然對自己已經(jīng)起了疑心,所謂合則留,不合則去,自己非是無能,何若陪著這窮途末路的突厥完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