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爾時會中釋梵護世。見與波旬授菩提記。一切皆生奇特之心。嘆言希有甚奇世尊。彼等諸魔于佛善說法毗奈耶。而作魔事猶見如來。福不唐捐皆蒙授記。當證無上正等菩提究竟涅槃。世尊豈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善信心入于佛法。所獲福業而得校量。當知皆是諸佛境界。非余聲聞緣覺所測

爾時佛告釋梵護世諸天人等。如汝所說誠諦不虛。實是諸佛如來境界善男子。夫心者是緣生法。譬如染纈或處受色或處不受。有情心行亦復如是。或起煩惱或復不起。或有利根或有鈍根。如來隨根設法教化。悉令解悟引入法中。善男子。夫煩惱者無有方所。亦無住處復無積聚。從不如理作意和合而生。若如理觀察是雜染性則為清凈。然我密意說名邪見。若如實知則為正見。非邪正見過現實有。若于邪見正見。知己不生取著。是則名為入正見道。善男子煩惱如皮清凈為性。由彼所覆慧明無力。是故不見根本清凈。復次有分別者名為煩惱。無分別者名清凈性。善男子譬如大地依水而住。水依風住風依空住。是四界中空無所依。以其虛空不壞不動無所積聚。無積聚故住不生滅自性相應。是故三界不久不住。無常變異非虛空界。如是蘊處界依業煩惱而住。業煩惱依非如理作意而住。非如理作意。依自性清凈心住。是清凈心不為客塵煩惱所染。所有非如理作意業煩惱蘊處界等。一切皆是因緣和合故有。因緣若闕則不生起。彼清凈性無有因緣。亦無和合亦不生滅如虛空性。非如理作意如風。業煩惱如水。蘊處界如地。由是一切諸法無有堅牢。根本無住本來清凈。善男子是名自性清凈法光明門。菩薩由證此法門故。不為一切諸煩惱垢之所染污。亦不思惟此清凈法。以不思故。則滅一切尋伺緣慮證清凈性。由證清凈。則超魔境。以超魔境則安住佛境。以住佛境則超有情境入不動法界。以入不動清凈法界。則入平等無差別境。則名獲得一切智智。說此法時有無量菩薩。于業煩惱障一切纏垢。悉得遠離證無生忍

爾時室利鞠多優婆塞。于大眾中即從座起。頭面禮足而白佛言。世尊我今從佛聞此解脫清凈法門。頓除疑悔。所以者何我昔曾設深大火坑及和毒食。于如來所起損害意。世尊威德無所損傷。為我說法雖少信向。心猶疑惑仍生追悔。今于佛前復得聞此甚深經典。疑網悉除心無憂悔。獲法光明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世尊我于今者名為大益得殊勝利。爾時佛贊室利鞠多長者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聞我所說法故生凈信樂。由是因緣于賢劫中所有諸佛。悉皆承事恭敬供養。于彼佛所廣修梵行護持正法。過七百萬阿僧祇劫。當得成佛號曰離一切纏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時室利鞠多優婆塞。聞佛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歡喜踴躍得未曾有。即解嚴身上妙珞。散于佛上作如是言。世尊今我宅中有四大藏。無量金寶充滿其中。以第一藏舍與妻子僮仆及營事者。第二大藏舍與一切貧窮下賤孤獨乞人。第三大藏舍與一切往來苾芻及四方僧。第四大藏奉獻如來及上首苾芻。唯愿世尊令我速獲無住相施功德成就。我今欲于如來善說毗奈耶中。出家受戒修習梵行。于是世尊聽其出家。時室利鞠多優婆塞。即便出家受具足戒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于無量阿僧祇劫之所積集。甚深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于佛滅后誰當奉持。時彼眾中有六十俱胝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合掌禮佛。異口同音說伽他曰

如來滅度后  我等悉皆能

不惜于身命  護持佛正法

舍一切名利  及離諸眷屬

不舍此正法  為證佛智故

毀呰及罵辱  粗言不善語

由護正法故  如此皆能忍

輕賤及掉弄  誹謗不稱贊

如此悉皆忍  為持此經故

當來諸苾芻  往相希名利

為魔之伴黨  于法為障礙

毀戒破法者  親近于俗人

貪著供養故  不專求正法

好習于外道  無知懷憍慢

自贊嘆己身  惱亂寂靜者

棄舍阿蘭若  常樂無利言

好習惡咒術  計著于身見

或樂知僧事  與僧作留難

舍離于禪誦  交雜諸世務

常求于利養  不樂戒多聞

雖行于布施  心恒懷雜染

計種種我相  但念于乞食

樂往白衣家  論說世俗事

田農諸俗務  貿易并販賣

好作如是事  自稱是沙門

堅執于諸有  計著種種見

聞說真空法  怖畏如深崄

不信有業果  言無后世報

但作虛誑語  非法言是法

惡世中苾芻  自在力如王

于此末法時  我能持正法

于諸修多羅  不求亦不讀

各自師己見  執異互相非

所有深經典  與解脫相應

于如是正法  心皆不樂說

及樂世俗論  稱揚為希有

如斯惡人輩  不久滅正法

微妙甚深經  文義俱善巧

于彼惡世時  悉皆被滅壞

非法無道王  人庶皆流竄

于如是惡世  無不懷恐怖

我等悉皆能  處如是末世

護持佛所說  無上之正法

以慈于有情  設破于正法

亦起悲愍心  由持此經故

若見持戒人  起于貪愛心

我以憐念故  方便令棄舍

若見惡心者  謗毀于正法

為之起慈悲  令見我歡喜

隨力護彼人  不加粗惡語

亦不與之言  彼當自安住

復以四攝行  成熟彼等人

又令生警覺  省悟虛妄過

我當舍憒鬧  住于阿蘭若

不親近俗務  猶如鹿自在

少求及知足  修行四圣種

住戒及頭陀  具禪定智慧

我當無間修  調柔靜解脫

若入于聚落  為說微妙法

若有求法者  令遠住空閑

寂嘿自修持  常安于法樂

若有于現前  作諸過失者

我為利眾生  當自觀身行

住法常寂靜  于敬與不敬

安住如須彌  不染世間法

我當為導師  苾芻毀戒者

來加以惡言  觀是自受業

亦不起報心  于他無害想

常住于正法  此非我應作

我是于沙門  彼無沙門行

聞我正教誨  則謗修多羅

或斷于耳鼻  亦不樂見我

若聞實警覺  則謗于正法

當來諸苾芻  受持正法者

為其作留難  不令聞正法

于王離間語  破壞于大眾

我等承佛力  皆今得聞法

當彼惡世時  寧舍于身命

為持正法故  作眾生利益

先知他意樂  后方共語言

當來大怖時  住是真實行

我問世間眼  法王光明尊

由持此經典  為得幾所福

爾時世尊告大虛空藏菩薩及諸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譬如東方一世界析為十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各析為十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盡末為塵。復以一塵為一世界。若復有人于東方過爾所塵世界下于一塵。復更東行過爾所塵世界又下一塵。如是展轉盡爾所塵。于東方諸佛世界無有邊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善男子于汝意云何。如是十方世界。所下微塵知其數不。不也世尊。如是微塵世界唯有如來以無礙智之所究了。非余能知。佛言善男子是諸世界。若下微塵及不下處。盡諸世界以為大城圍繞墻壁。上至有頂下窮水際。滿此城中著凈芥子。以一芥子為一佛世界。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諸芥子世界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言善男子。如是芥子及諸世界。我知其數知百知千。乃至知緊迦羅彌未羅阿閦婆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菩提故。以七寶滿爾所世界。施于爾所芥子數住功德法。菩薩諸佛及恭敬供養若復有人聞此甚深微妙經典。能凈信忍所得福德勝前福德。若復有人以爾所芥子數行無遮施。或復有人得聞此經。于諸有情生無礙心住調柔忍。如七步頃系念思惟。所得福德勝前福德。若復有人修諸福業。成就爾所芥子數天主帝釋大梵天王轉輪圣王。或復有人受持此經。能知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靜。如是知已于諸有情生于大悲。為不斷三寶種故。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如是福德勝前福德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唯愿如來加持此經。后末法時于贍部洲廣令流布。是時佛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以此法付四天王。所以者何由此四王護持世界故。令此法久住世間廣得流布。我今復以微妙真言。加持四大天王。即說真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度度[口*梨]他地梨持嚩(二合)惹跛底特嚩(二合)惹楞迦(引)[口*梨]阿(引)靺怛儞舍迷舍么缽底扇底(丁以反)目溪儞誐啰(二合)賀博乞叉(二合)哆阿奴娜啰鄡那啰尾誐摩三摩缽地簸他輸地缽他奴誐摩缽他輸地缽啰(二合)枳娘(二合)目溪阿哩也(二合)句梨 步多[口*洛] 乞曬(二合)阿儞泥灑遮茗泥灑遮多(引)么灑遮多怛簸灑遮沒馱簸那達摩奴散地阿哩也(二合)誐拏怒誐摩阿那哩也(二合)儞伽哆儞嚧瑟吒(二合)缽啰(二合)娑娜寧咿濕嚩(二合)啰簸那魯迦失止(二合)怛唎(二合)訖哩(二合)多阿奴啰訖沙(二合)演都伊[牟*含](引)達摩散地(啼寢反)尼婆惹都儞魯訖鞮(二合)涅泥(上)世(引)缽啰(二合)底路乞灑(二合)睹達摩馱哩尼

爾時四大天王。由此真言所加持故。心懷悚栗身毛皆豎。即往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護持此經。當令未來久住于世。我能攝持如是經典所流行處。有不樂法諸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無能障礙。若有樂法善神。即當令彼心得寂靜。若有法師于說法會。忘失文句能令憶持。獲得辯才增長慧解

爾時世尊告四天王。善哉善哉汝等四王。皆是我子從法化生。由我勸汝守護正法功德因緣得為天王。當超世間速證圓寂

爾時世尊。復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今亦以真言加持帝釋。令護此經久住于世。說真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輸第輸婆末底輸婆尾庾(二合)系那捺[口*梨]那哩奶睹哩奶納迷舍迷鄔波舍迷屈吠鳴驅黎阿蘇目溪馱啰尼阿啰奶輪輸嚧(二合)曬婆[口*皿]低阿[月*坒]那散地三迷三摩嚩底三摩啰濕彌(二合)阿世呼呼奚奚驅嚧驅梨阿那底羯啰(二合)銘儞嚩[口*洛]乞灑(二合)摩[口*皿]低摩訶嚩婆娑缽啰(二合)[月*坒]阿[卄/(阿-可+辛)/女]車睹舍羯嚧泥嚩曩泯捺啰(二合)那捺舍多那夜那嚩羅摩矩吒達啰伊舍嚩(二合)嚕末嚕捺婆(二合)嚩那儞嚩斯娑嚩(二合引)訶(引)

爾時天帝釋。聞此真言已歡喜踴躍。所住宮殿悉皆震動。即與百千脊屬圍繞。來詣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世尊我等諸天擁護此經。于贍都洲廣宣流布令得修行。若有法師受持此經。我等眷屬咸共擁護。令無惱患使得歡喜生凈信樂。受持斯經皆得成就以法莊嚴。若于王城聚落村邑說法之處。我當率諸眷屬。相共往詣彼法師所與作衛護。若有輕賤嗔罵彼法師者令發凈心。若有諸魔作諸障難。我當擁護悉使退散不令得便

爾時佛告天帝釋言。善哉善哉憍尸迦。汝當獲得天妙自在。住法自在。于一切佛所護持正法能師子吼何以故憍尸迦以能受持一佛正法。即于三世諸佛所說正法。皆能守護

爾時世尊復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為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說威德真言句義由此真言故。大梵天王護持此經。即說真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每怛哩(二合下同)輸婆每怛哩(二合)達摩每怛哩(二合)每怛哩(二合)也怒娑呬鞮三摩每怛哩(二合)珊地每怛哩(二合)阿努誐摩每怛哩(二合)阿怒啰訖叉(二合)每怛哩(二合)阿努度啰每怛哩(二合)薩丁那(二合)每怛哩(二合)達磨每怛哩(二合)阿努檗啰(二合)訶每怛哩(二合)阿尾缽啰(二合)底(丁以反)娑啰每怛哩(二合)嗢盧迦那每怛哩(二合)尾盧迦那每怛哩(二合)母[亭*夜]努誐摩每怛哩(二合)沒馱地瑟姹(二合)那每怛哩(二合)阿努啰乞叉(二合)每怛哩(二合)達摩缽啰(二合)底(丁以反)[口*洛]乞叉(二合)拏每怛哩(二合)母乞叉(二合)每怛哩(二合)阿那奴哩嚧馱尾嚧馱每怛哩(二合)阿多牟每怛哩(二合)沒啰(二合)賀么(二合)簸他每怛哩(二合)[亭*夜]那楞迦啰每怛哩(二合)怛寫努珊地迦嚧那每怛哩(二合)怛寫奴珊地暮儞多每怛哩(二合)怛寫奴珊地庾(二合)閉訖叉(二合)每怛哩(二合)沒啰(二合)賀摩(二合)缽地努誐摩那每怛哩(二合)質都儞尾哩也(二合)每怛哩(二合)阿奴娑啰拏每怛哩(二合)儞娑底(二合)啰拏每怛哩(二合)薩嚩怛啰(二合)拏誐么那每怛哩(二合)阿[薛/女]車末啰(二合)含門(二合)嗢悉[口*梨](二合)惹[亭*夜]那素大尾(入)蜜逾底(丁以反)瑟姹(二合)娑嚩(二合)婆嚩(二合)三摩提儞瑟羯啰(二合)摩摩訶尾么難(引)尾也(二合)嚩魯迦耶染摸儞尾崩(補甘反)句嚧濕嚩(二合)達摩[口*洛]訖叉(二合)么底(丁寅反)羯啰(二合)彌沒馱地瑟吒(二合)南

爾時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在于梵世。由此慈心真言加持及佛威神力故。天耳聞已。即共六十六萬梵眾來詣佛所。頭面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蒙佛大慈大悲加持力故。令護此經。若當來世有諸法師。于此甚深秘密經典。受持讀誦乃至書寫奉持供養。若彼法師在阿蘭若。及于衢路村邑聚落王城處所若為宣說如是經者。我等當共擁護攝受加其氣力令得精勤。念慧辯才悉皆增長。不信者令信。其凈信者令住正行。世尊我等今于如來所說正法之眼。皆共奉持廣令流布

爾時世尊告大梵王言。善哉善哉梵王如來。今者隨喜汝等守護正法。梵王汝當不久坐于道場。轉正法輪如我今轉。如汝今者擁護斯經。諸余梵天于當來世。護持正法亦應如是

爾時世尊。復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慈氏我今以此無量阿僧祇俱胝劫積集無上正等菩提希有之法。付囑于汝。乃至欲令受持讀踴為他廣說報佛恩故。亦滿自己希求愿故。令諸有情增長善根故。令諸菩薩護法光明故。摧一切諸魔外道故。護持正法不斷三寶種故。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于如來在世及涅槃后常護法藏。何以故我亦曾于過去護斯正法。世尊我雖在于睹史多天。于是類經倍增護持令久住世。世尊若未來世其有眾生于如是等經聞已受持書寫讀誦。如法修行為他廣說。當知皆是我之威力所加持故。世尊當彼之時。若有魔及魔民共為朋黨。不能障難如我一毛成就善根析為百分千分歌羅分乃至優波尼沙陀分。若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有情悉并為魔若魔眷屬。而于我所成就善根一分福智之力。猶不能得生于障難。何況如來于無量阿僧祇俱胝劫積集無上菩提之法。而能障礙。爾時世尊告慈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有四種法為菩薩行。何者為四。所謂破煩惱魔壞諸外道。成熟有情護持正法。善男子如是四種是菩薩行。而此四種以一行收。云何為一。所謂護持正法

爾時世尊。告尊者大伽葉波具壽阿難陀言。我以此經付囑汝等。汝當受持此經為他廣說。大伽葉波言。世尊我當隨力于如來無上菩提之法。勤加守護為他宣說。阿難陀言唯然世尊。我已受持如是法要。于當來世以佛威力。廣宣流布令不斷絕。爾時福莊嚴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叉手合掌。白佛言世尊如是之經。如來所說甚深希有。斷諸疑網最勝了義難見難悟。是第一義空性相應。以戒念定慧而為莊嚴。顯說解脫寂靜無染。是諸智人之所知境。一切諸佛之所稱贊。亦是一切諸經之王。以陀羅尼印印之。令受持者得無礙辯。增長念慧堅固不退。摧魔怨敵不為于他異宗所壞。能摧惡戒增長頭陀無貪功德。復是正住大舍功德。出生無量諸佛智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受持讀誦。系念思惟為他廣說。書寫供養審諦觀察。如理作意正行相應得幾所福。爾時世尊即以迦他。告福莊嚴菩薩摩訶薩曰

我以佛眼見十方  廣大無邊諸剎土

于中盛滿諸七寶  盡皆普施諸菩薩

若人受持是經典  如佛所說無所得

而能習誦為他說  如是功德超于彼

眾花涂香并傘蓋  衣服繒彩及幢幡

遍滿積彼世界中  供養諸佛并菩薩

于后末世法滅時  若有受持此經典

如說修行不放逸  所獲福聚超于彼

十方世界諸巨海  盡皆盛滿種種油

其炷高大如須彌  然燈供養佛制底

若有于彼法滅時  世間盡為諸暗覆

能燃如此大法炬  所獲功德倍于前

若于無量諸導師  奉事經于億千劫

以天適意妙供養  勤求最勝佛菩提

為報如來深重恩  護持三寶令久住

安諸有情住佛法  持此經福多于彼

以佛眼觀諸有情  能致梵王帝釋位

若有能持此經典  獲大勝福過于彼

令諸有情得羅漢  復能成就緣覺乘

若有能發菩提心  受持此經福過彼

假令經福皆為色  盡虛空界不能受

除佛世尊一切智  于此勝福無能了

若于俱胝千億劫  持此如來所說經

所生功德不可量  猶如十方無有際

爾時福莊嚴菩薩。從佛聞是護持此經。所得功德不可限量。生大歡喜踴躍無量。而白佛言世尊后末世時諸有情類。若有不能持此經者。當知是人墮于魔界。世尊我觀護持自余正法。所獲善根猶如芥子。若有能護此經法者。所得功德如十方虛空。無有窮盡不可譬喻。世尊我今被于勇猛甲胄。寧舍身命護持是經。不為吝望已身之利。但求一切有情安樂。說此法時。以大虛空藏菩薩福德力故。有十方無量恒沙佛剎。虛空藏菩薩及無量佛諸菩薩眾。從于虛空雨種種花以為供養。空中有聲而作是言。善哉善哉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乃能作此廣大佛事。乃至于此大集法要殊勝莊嚴。亦能攝受未來有情莊嚴正法。令彼不失菩提之心。于此經中受持讀誦書寫解說。爾時世尊為欲囑累此經典故。以神通力即從身中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無量佛剎悉皆振動。有無量阿僧祇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有情得無生法忍。復有無量有情心得解脫。復有無量有情得法眼凈。復有無量有情離諸貪染。復有無量有情得于人天福德勝因當得見佛。一切大眾皆生隨喜。佛說是經已。時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具壽大迦葉波。具壽阿難陀。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大天王。諸苾芻眾。及大菩薩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眾會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微山县| 凭祥市| 中宁县| 兴义市| 来凤县| 甘南县| 宝丰县| 张家川| 柳河县| 金门县| 绥德县| 灵丘县| 桐柏县| 深圳市| 资中县| 区。| 琼中| 维西| 花莲市| 庆元县| 青冈县| 金门县| 平和县| 定西市| 新宁县| 漯河市| 安阳市| 黔西| 两当县| 金坛市| 鄂温| 太康县| 鞍山市| 酒泉市| 建始县| 合阳县| 运城市| 汤原县| 仁怀市|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