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又放光明種種嚴  種種幢幡及傘蓋

作諸妓樂及眾香  嚴持上妙雜花香

如是種種供養佛  花香燒香及粖香

幢幡妙蓋垂寶帳  能出種種妙莊嚴

又放光明發凈心  手持眾寶而住立

清凈大仙佛塔處  得此清凈妙光明

又放廣大光明云  復雨種種妙涂香

涂香水灑塔界地  是故得此光明云

又放光明種種嚴  裸者得衣而莊飾

種種瓔珞種種衣  是故出生莊嚴施

又放光明名眾味  施諸上味饑渴者

種種上味之飲食  施已獲得大光明

又放光明名勝義  庫藏珍寶施貧窮

及施三寶無有盡  是故檀行勝義成

又放光明眼清凈  盲者得視眾色相

以燈供佛及佛塔  獲得放光清凈眼

又放光明耳清凈  聾者各得聞眾聲

施佛音樂及佛塔  獲得清凈光明耳

又放光明清凈鼻  鼻根不具聞妙香

施妙涂香佛及塔  獲得清凈光明鼻

又放光明清凈舌  得佛柔軟慈意語

遠離粗獷雜穢言  獲得光明舌相好

又放光明身清凈  身根不具復圓滿

舍身量等佛及塔  是故得此清凈身

又放光明意清凈  一切妙意彼皆得

因心意作三摩地  得此清凈意光明

又放光明色清凈  思見仁王眾色相

種種妙色靡不周  得獲莊嚴光明塔

又放光明聲清凈  非聲空聲悉盡知

生信由如于谷向  放此清凈聲光明

又放清凈香光明  一切臭氣為妙香

妙香水灑佛塔廟  放光住此菩提樹

又放清凈味光明  有毒無毒變上味

供佛聲聞及父母  施諸上味得光明

又放光明觸清凈  澀滑軟觸悉安樂

劍戟箭槍如云雨  變為柔軟妙花鬘

無數軟衣觸獲安  渡生往詣于佛所

妙花涂香清凈衣  得施鬘蓋放光明

又放清凈法光明  一切毛端難思法

為諸世間而出現  得佛演說一切法

信法自性本不生  法身報身亦復爾

法常寂住等虛空  是故得獲清凈法

光明現前應是作  于大仙面一毛端

出生殑伽沙等光  一切各各隨業因

亦如現前一毛塵  出現殑伽微塵等

如是一切毛皆盡  此三摩地大仙現

若放光明如本行  是光所作過去同

彼若不現此光明  云何神變等大仙

彼得福德既同因  隨喜勸請亦如是

若有得見悉獲安  是光自他俱解了

若作福業善安和  相續不斷供養佛

如來功德應忻求  睹此光明如是作

由如盲人不睹日  不分晝夜及世間

云何眼等能了色  各各法義而得解

調御放光亦如是  分明示彼不自見

未離顛倒妄想言  畢竟不得廓徹意

乘寶宮殿眾嚴持  種種資具妙香華

大眾無有能知者  彼之疾病甚難袪

調御光明亦如是  此光自障不能知

處誑妄語未能除  畢竟不能心廣大

睹此光明能了別  常得樂說而安樂

彼身無疑妄想除  離我即大功德幢

變化主伴而莊嚴  依此無上三摩地

無邊一切諸十方  顯示佛子并主伴

種種三千微塵剎  光明嚴飾蓮花座

一切身同跏趺坐  變化示此三摩地

自他十剎微塵等  蓮花坐彼諸眷屬

各各佛子眾圍繞  安住遍入三摩地

彼以大仙化導力  眾生從佛功德出

互相圍繞大蓮華  同時合掌而恭敬

此法是大調御師  若入寂靜三摩地

得諸弟子眾圍繞  由如眾星中朗月

如彼入于一方中  顯示佛子并眷屬

一切方中此皆盡  變化示此三摩地

彼方覆閉悉蠲除  最上三摩地行入

或有從于三昧起  自身顯示于十方

或有東方三昧中  西方不起能搖動

或有西方三昧中  東方現起大人相

悉能入此十方中  異方復現諸三昧

廣能現此功德智  大仙神變三摩地

若盡異方一切剎  無數如來皆往詣

一一足下而致敬  現住安樂三摩地

或以三昧視眾生  西方盡剎而湛然

一切如來悉現前  現作無數諸供養

如是西方盡見已  復往阿僧祇佛剎

于彼足下而致敬  得住安樂三摩地

彼以等持而正見  盡于東方諸剎土

一切如來悉現前  又睹無數諸供養

入此十方佛剎已  一一方盡無動搖

于中現起諸三昧  種種供養世間燈

彼于眼塵三昧中  能現大色諸境界

見此不可思議色  天上人間悉愕然

既睹色塵三昧已  作是思惟眼塵境

眼之自性非生滅  是故開闡無相空

或有耳塵三昧中  能現大聲諸境界

入于一切語言音  天上人間悉愕然

既睹聲塵三昧已  審諦思惟耳塵境

耳之自性非生滅  是故開闡無相空

或有鼻塵三昧中  能現大香諸境界

如是妙香悉遍入  天上人間悉愕然

既睹香塵三昧已  復諦思惟鼻塵境

鼻之自性非生滅  是故開闡無相空

或有舌塵三昧中  能現大舌塵境界

如是上味普周遍  天上人間悉愕然

既得上味三昧已  審諦思惟舌塵境

舌之自性非生滅  是故開闡無相空

或有身塵三昧中  能現大觸塵境界

世間觸塵普遍入  天上人間悉愕然

既睹觸塵三昧已  身塵遍起諦思惟

身之自性非生滅  是故開闡無相空

或有心塵三昧中  能現大法塵境界

既睹法塵三昧已  復諦思惟心塵境

心之自性非生滅  是故開闡無相空

彼以三昧嬰孩身  出現盛年壯色住

彼現盛年三昧已  復住衰老朽痼身

住此衰老身三昧  復發心作優婆塞

住此優婆塞三昧  改質現作比丘身

住此比丘身三昧  即得多聞比丘身

住此多聞身三昧  即得有學無學身

既住如是身三昧  即得住于如來身

住是如來身三昧  得佛最上妙色身

住此最上身三昧  化身現作天人形

從此天形身三昧  出生眾多大龍身

從此大龍身三昧  出生諸大藥叉身

從此藥叉身三昧  出生一切步多身

從此步多身三昧  現前出生一毛端

從此一毛端三昧  出生一切眾毛端

從此一切毛端中  出生一發毛端塵

從此一發塵三昧  出現一切發塵境

一一發塵三昧中  復能出現微塵數

若見一塵三昧已  出生一切微塵盡

若見一一塵三昧  出生大海金剛際

從此金剛際三昧  出生摩尼樹花果

從此摩尼樹三昧  出現如來大光明

從此如來光三昧  出現一切江海水

從此江海三昧中  復現大火塵境界

從此火塵三昧中  出生風塵之思念

從此風塵之三昧  出生大地塵境界

從此地塵三昧中  出生一切天宮殿

于此宮殿三昧中  思念等彼虛空界

三昧解脫不思議  悉得無邊諸功德

復能照耀無邊劫  一切如來盡難量

一切如來同說此  世間業果難思議

龍化云水佛入定  定中變化不思議

見彼出生說少分  于中彼眾悉驚怪

法師方便智令知  所說敏速能解了

即得住于八解脫  聲聞得一即為多

或是得多由如一  觀彼虛空光熾焰

炎赫熾盛俱洞然  周匝俱為熾火城

火城下徹于水輪  于輪坐臥而安住

剎那身變不思議  彼眾無有大悲心

菩提行遠棄世間  身雖變化不思議

不能利他為世間  譬如日月游虛空

悉能照見十方界  陂湖池沼及淵泉

方圓大小寶海河  悉現不思議色相

如日照見于十方  如智解脫諸三昧

若見如來佛亦然  澄湛池邊四兵眾

各各于中而現形  利劍弓刀箭甲胄

兜鍪覆膊絳鐵札  亦如眾色而莊嚴

見彼如來光明網  不分憎愛離疑惑

解脫功德三摩地  天中海內說彼名

乃至眾生出生?! ÷劚怂f盡能知

自身語言皆歡喜  愛樂貪恚雜語言

一切隨類能了知  得妙總持法之力

人間天上過有無  名為睹嚕婆惹娑

婆羅門女稱贊彼  志愿無有愛恚心

為無嫉妒得超身  雖有辯才愛恚存

不能成就大檀行  名稱遠聞于世間

無人不喜智功德  譬如明智作幻術

能現種種無邊色  或于晝夜月一念

百年由如于風燭  云何幻化有愛恚

世間變化如幻夢  定知遠離于解脫

如智善修人皆喜  天與修羅共斗戰

天得修羅自退散  以蓋覆上乘車輦

兵甲自退而散走  修羅于彼生愛恚

自說身變不思議  富貴勇猛無能敵

現身變化能如是  能持大龍及金剛

帝釋眷屬乘大象  此象頭現三十三

一一復現于六牙  一一牙上現七池

池中現水皆盈滿  一一池現七蓮花

蓮花種種而莊嚴  一一華中復現七

天女一切悉能知  能解歌舞眾妓樂

帝釋天眾同娛樂  知彼自身復龍形

得同一切而變化  種種造作等莊嚴

或時現龍為最上  彼現有愛有恚癡

隨自福業現神變  智力方便相應行

非三摩地不能作  由如羅睺身變現

變為金剛縛足下  現身海中水至臍

頭與妙高而同等  彼有愛恚貪嗔癡

羅睺神變力如是  魔王破壞世間燈

若現神變無有邊  帝釋化現不思議

天與修羅共戰時  制伏修羅不能變

彼現自身于帝釋  能知修羅勇猛力

同時自往帝釋前  各各執持于金剛

修羅執持而戰栗  變現千眼能怖畏

光明熾盛執金剛  身披甲胄有大力

修羅既睹而退走  彼以薄福力不任

帝釋為天現神變  一切世間盡能救

說此神變福無盡  空中天鼓勸諸天

說于彼眾業果報  知天耽著于欲樂

天鼓出聲而救度  觀身無常不久停

此等自性不能了  如幻如云翳星月

萬物自性如夢覺  一切煩惱怨家因

除得甘露離無常  其中若有樂耽著

無常迅速如摩竭  一切眷屬悉遭苦

圣者增長于一切  樂著欲樂如盲人

若有聞法免無常  鼓為帝釋常誡勸

及諸天眾說妙法  恒時演暢妙語言

無邊煩惱能廣說  彼能現此無色相

天鼓出于大音聲  隨諸天意現眾色

廣為無作諸眾生  天與修羅相持時

以天福力勝于彼  天鼓空中勸天人

出眾音聲悉同彼  天鼓勸令生忻喜

得生遠離兵怖畏  修羅王眾自退散

剎那恐懼盡消除  鼓施甘露經劫數

救度一切諸世間  彼離煩惱魔王眾

不受煩惱說安樂  帝釋天女九十二

化身令他悉歡喜  一一幻身與彼同

一切天女各同示  諸女同時貪欲樂

若住自性妙法中  而為開示演妙法

帝釋神變一剎那  帝釋有愛有恚癡

唯自娛樂諸眷屬  無人于世恒方便

世間變化離愛欲  魔王斗諍住世間

攝伏一切眾生類  煩惱業力索普縛

愚迷眾生不能脫  彼等有愛有恚癡

一切世間魔王攝  住于十種業道中

一切世間自破壞  梵王宮殿三千主

乃至梵王三千宮  普現其身于中住

梵天王出妙音聲  梵王于彼世間中

定知梵王能變化  彼經劫數如剎那

不能一念生悲智  過于三災壞劫已

不思議心諸世間  眾生業報心生風

風能成就器世間  四海眾山天宮殿

廣大種子光明寶  風能生云而降雨

雨止風卷云自收  風能成熟世所有

安樂眾多諸世間  彼不學于波羅蜜

亦復不學佛功德  能現世間不思議

雖能如是人莫睹  乃至飛禽走戰聲

女聲童男童女聲  云雷震吼海潮聲

眾生各各悉聞知  各各聞于自性聲

以廣大辯無礙知  江河各出廣大聲

世間娛樂妙音聲  如來法海甚希有

能攝一切諸眾?! 『5妹顚毸疅o盡

江河競澍復不增  由如一切世間海

定慧解脫福無盡  智智出生諸功德

得福功德亦不增  娑誐羅龍能自在

從下往詣化樂天  廣布慈云四大洲

無數種種而莊嚴  化樂天中閻浮名

現云普遍眾妙色  或變紅珠光晃耀

睹史多天金雪色  焰摩天中吠琉璃

忉利天中琉璃藏  四大王天水精色

金剛堅固海云色  緊那羅宮香發越

龍王宮中蓮花色  堅守大力烏黑色

阿修羅宮山石色  上妙金光陽焰色

異域他州種種嚴  贍部洲中青碧色

云色各各隨洲變  化樂天中現金云

由如閃電日光色  妙色等同清凈月

睹史多天紫金色  焰摩天中金雪同

忉利天中琉璃色  四大王天水精色

金剛堅固海云色  緊那羅宮香充滿

龍王宮中蓮花色  堅守大力烏黑色

阿修羅宮鐵山色  上妙清凈摩尼照

種種差別而莊嚴  贍部洲中月摩尼

電光所至亦如云  化樂天與梵王天

同現鼓聲悉周遍  睹史多天雅樂聲

焰摩宮中天女聲  四大王天干達嚩

山相擊聲海潮聲  緊那羅笛俱拏聲

龍宮迦陵頻伽聲  堅守宮中龍女聲

修羅宮中琴瑟聲  人聲海聲笙簧聲

化樂天中天妙香  雨花種種而莊嚴

妙摩尼月妙月中  曼陀花鬘及涂香

睹史多天摩尼色  種種妙寶眾嚴飾

如月光明摩尼髻  繽紛亂雨金色衣

種種幢幡及寶蓋  嚴持涂香妙華鬘

金色真珠紅色衣  焰摩天中恒時雨

忉利天中如意珠  涂香栴檀及沉水

功姑摩蕊天妙鬘  香水及雨眾妙花

珍異飲食增長力  得香美味貌熙怡

殊特妙寶不思議  雨四天王及龍宮

雨于大海能堅牢  如是無量無有盡

庫藏無盡甚廣大  恒雨無邊勝妙寶

妙衣莊嚴彼充滿  又雨粖香末利香

或作雅妙琴瑟聲  緊那羅女雨瓔珞

龍宮恒雨紅色珠  堅守光明摩尼寶

破壞冤家弓敏捷  修羅宮中雨劍戟

無價瓔珞令彼安  雨鬘末利瞻波迦

雨于清凈俱闌拏  更雨種種妙燈光

閻浮提人皆歡喜  復能忻樂妙法雨

花樹果樹及香樹  天妙眾物安世間

如是難思云莊嚴  霹靂雷聲雨莊嚴

如是龍變難思議  彼恒住于大海水

龍現變化上難思  若入法海功德中

無邊變化非測量  此義譬喻說少分

如是說彼調御師  此勇猛智離譬喻

若此現住解脫門  說此解脫為最上

廣大微妙無上意  得未曾有真實意

如是勝上甚深意  是法難行希希有

世間所有行行人  若聞最上解脫已

世間恭敬而稱贊  眾生身道難得聞

如是此法能尊重  若能作福獲安樂

自他因力而恭敬  彼于人間離疑惑

聲聞乘中不生疑  辟支佛乘亦復然

彼復不疑眾多乘  住彼大乘未為難

恭敬此經甚難得  云何讀誦而受持

若住此法云何行  假使三千山及海

盡未來劫而頂戴  如是勤苦未為難

恭敬此經甚為難  三千微塵等眾生

一一于前經劫住  如是勝福未為難

信此經者甚為難  假使十剎山及海

如此而能掌中持  如是勤苦未為難

恭敬此經甚難得  十剎微塵等眾生

一一面前經劫住  最勝福報未為難

信此經者甚難得  十剎微塵等如來

一一經劫面前住  若于此法讀誦持

勝前功德阿庾多  如來開此解脫門

若于十方一切剎  悉能降伏魔王宮

導引無罪悉安隱  若諸十方仁師子

彼從囗中現一切  舒手安于頭頂上

無邊功德普吉祥  一切如來囗中出

如來以手摩其頂  解脫法門應善說

汝等應當廣流布  勿令此法而斷絕

世尊佛說此伽他  說已默然而寂住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諸天及諸人民海會圣眾同作是言。此是如來第二會轉此法輪。贊言善哉善說世尊希有希有。我等過去未曾聞。說如是正法。若有眾生。聞此正法。甚為希有。即得不生貧窮下賤之家。心得平等。由如供養恭敬眾多如來。是諸眾生展轉相教。如佛塔廟。彼諸眾生。天上人間。魔王眷屬。彼不能害。若諸人天在家出家。是諸國王及諸大臣長者宰官亦不能害

是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希有如來云何得此。如是寶光明經正法行于世間。此眾經中寶。皆是如來威神力故。出現世間。復次是諸眾生。得聞是法。亦是如來威神力故

爾時世尊復開金囗。告尊者阿難言。汝當受持。阿難。如是正法。勤心精進受持讀誦。是時尊者阿難。繞佛三匝而作是言。世尊。我當受持如是正法永不忘失。佛說此經已。一切圣眾菩薩。普賢菩薩。妙吉祥童子。尊者舍利弗等。諸大聲聞。天人阿修羅干達嚩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頂禮而去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汨罗市| 安阳县| 寿阳县| 大埔县| 浠水县| 庄浪县| 房山区| 定西市| 凤翔县| 黎川县| 新闻| 荥经县| 什邡市| 蕉岭县| 明溪县| 五莲县| 龙江县| 洛南县| 阜康市| 亚东县| 繁昌县| 镇巴县| 池州市| 鹤山市| 洪雅县| 新绛县| 上虞市| 虞城县| 永春县| 丹江口市| 徐水县| 邹平县| 凤凰县| 偏关县| 厦门市| 扬州市| 麻江县| 吐鲁番市| 莲花县| 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