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近菩提道,為一切所禮。
速疾受齋戒,速受已讀誦,
斯增益智慧,猶水青蓮華。
速疾受齋戒,多聽受于法,
斯增益智慧,以斷諸漏結。
大智大精進,大威德無畏,
作利以益己,及利益于他。
終不打搏他,應當樂如是,
進助菩提分,是人法無減。
是人少病患,有最上妙色,
為眾生所愛,愛利益已法。
修行于慈心,住在家菩薩,
舍一切惡道,速疾得生天。
是得天名已,五欲自娛樂,
從天命終已,終不生惡道。
生在人道中,種族豪貴家,
形色極殊妙,無有能欺者。
無能所守護,是人修行法,
得見于勝處,一切眾生愛。
善得安隱眠,寤已歡喜樂,
終不生怖畏,是亦天所護。
猶如糞穢法,彼有是觀相,
居家亦如是,廣及余亦爾。
當為諸善人,所稱譽贊嘆,
怖者施無畏,諸在家菩薩,
更不事余天,亦不見余天,
此道極正直,諸慧者所集。
是以此善根,舍一切惡道,
一切智三明,善學三戒故。
如所作功德,如其所禮事,
斯亦當見禮,諸眾生獨故。
如所作功德,如其所禮事,
當為眾生上,如佛見禮事。
住于在家地,起作菩提心,
此所稱贊法,及余法今聽。
“迦葉!在家菩薩應成三法。何等三?應當遠離悕望吉祥,是菩薩應修治舍宅,除諸妨礙,勤修多聞。菩薩當具足三法,復起三法。何等三?不應斷絕說法師辯,應當勤請于說法者,應當常然燈燭眾明。應當修行如是三法。
“復次,迦葉!在家菩薩應當終竟不造三法,作女人行。何等三?不留難母令不聽法、不留難母不往比丘所、不遮固妻至比丘所,欲聽法者不作障礙,于女人所不舍正道而犯非道。如是三法一切不作,若造此業便墮女人。”
而說頌曰:
“應當然燈明,數數以信心,
得無塵垢眼,及獲得佛眼。
導師以此眼,能知于一切,
若知如此智,則知于實智。
知過去世法,現在亦如是,
不意想未來,不造作三相。
若有是三相,三亦應當舍,
悉同為一義,相即為非相。
佛所說諸根,然法無有根,
以彼不分別,菩提最為上。
凈修佛眼已,悉皆現了知,
是句即菩提,如上之所說。
如是所說法,亦不毀壞法,
一切法是空,是故名為說。
諸外道邪見,為在家說法,
如作于明燈,有眼者能知。
不斷他說法,于釋師子法,
莫速至惡道,疾作生盲者。
數數而勸請,演說善逝法,
以此之善根,轉無上法輪。
不應作留難,若母欲聽法,
作極惡女人,盲僂極丑惡。
不見睹眾色,亦不聞妙聲,
在于黑闇處,猶若如蛇住。
作于障礙已,貪嫉為妻故,
速疾命終已,作弊惡女人。
黃頭而青眼,黑惡難可看,
疽惡腳繚戾,聾騃無所知。
于如是等處,無慈者速受,
為嫉妒男子,數數造欲因。
“復次,迦葉!在家菩薩不應作三法。何等三?不請女人為欲因緣、施蘇醍醐及諸惡施,若欲出家不作留難、未出家者勸令出家,造如來塔作營事人勸助示導、不應侵奪取于是物。如是三法,在家菩薩所不應作。”
而說頌曰:
“不施他女人,不造作非法,
無婚過難來,故一切不施。
有言者往彼,合掌而作禮,
與已復當與,以善歡喜心。
若彼僧中少,為僧給使人,
若有請取是,應佐少人者。
勿觸水令濁,若有依此者,
于斯無嫌害,生心起嗔惡。
若有欲出家,自子及親屬,
菩薩于是中,終不作留難。
令諸眾生樂,得證于滅度,
此是我本欲,說于無上法。
知是諸過已,自不造諸妒,
莫長夜常憂,為煩惱所染。
“迦葉!在家菩薩復有三法不應修集,何等三?不買男子、不買女人、不施毒藥,若有作者亦勿親近。”
而說頌曰:
“離買男子業,亦離買女人,
不施與毒藥,若與者遠離。
天亦呵是法,眾生得苦惱,
隨趣諸方面,憂惱箭所害。
此長夜憂惱,多獲眾苦惱,
亦絕便命終,是故不應作。
是過及余過,我知是所作,
今說其少分,為于菩提故。
“迦葉!在家菩薩不應造三法。何等三?不至淫女家,若男若女不犯非道,若屠牛處不在邊住。如是三法,在家菩薩所不應作。”
而說頌曰:
“不至淫女家,穢惡為欲者,
速致不恭敬,由近下欲故。
師見去至此,為彼之所輕,
速疾致疾患,以是致命終。
若男女非道,二俱不親近,
是女所不喜,云何當犯是?
若有屠牛處,一切不往彼,
此非我所宜,菩薩法如是。
如是諸過患,佛悉皆知之,
是故不正行,今為如實說。
佛如是少說,我聲聞能知,
斯于佛面前,云何所后虛?
眾生信圣者,欲疾至涅槃,
為是故我說,不為難教者。
“復次,迦葉!在家菩薩應成就三法。何等三?居住家中猶如客使不起我想,若已施者起集聚想、其未施者遠離于我千由旬想,不為子息作于藏舉寶藏之想。迦葉!在家菩薩應當成就如是三想。”
而說頌曰:
“當修習死想,我不久命終,
是故諸所藏,此財應修堅。
為別男女事,終不為利是,
速疾求堅法,身命及財物。
殷重欲菩提,所作不輕躁,
為求法利故,一切時摧伏。
猶如小女戲,亦如光漸現,
不樂著于味,欲法者如是。
讀誦不休息,善好法莊嚴,
其難可修集,于種種諸眾。
如是相似法,迦葉我已說,
其有聰利者,我悉知是人。
彼知已解了,自憐愍于己,
是人于彼時,數數與我對。”
“復次,迦葉!在家菩薩成就三法,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三?父母不信化令住信、父母毀戒勸令住戒、父母慳貪勸令住舍,嘆無上道,在大眾中而演說法。是名初法在家菩薩不退無上正真之道。復次,迦葉!在家菩薩應當善知可供養者及不可供,若知是已,諸可供者而設供食,不可供者而不設供,于是人所應修慈心。迦葉!是名第二法在家菩薩不退無上正真之道。復次,迦葉!在家菩薩所有財物勤苦集聚,是不應失,不令盡失,不施于他,堅藏牢舉施住凈戒沙門、婆羅門,平等封邑,財封無系一切凈行。迦葉!是名第三法,在家菩薩不退無上正真之道。”
而說頌曰:
“若在家菩薩,集無上菩提,
生起三種慧,以學無上道。
若父及與母,惡慧無有信,
勸之令生信,令趣向勝法。
慳犯住戒舍,無慧者信慧,
向無上菩提,勸令至是處。
若去至四方,求善說法者,
應行于法施,以增益智慧。
犯戒教住戒,無信者教信,
無慧者教慧,是人終不退。
若見慧比丘,持戒多聞者,
恭敬信近之,數數而咨問。
所以近比丘,數數為咨問,
速疾受其法,是故不退轉。
彼覺智增益,聞處及智者,
覺智增益已,舍己肉供養。
是有信解相,如我之所說,
不以不信心,能趣向菩提。
漸漸見增益,速疾得增長,
于是諸增益,彼得不為難。
知是增益已,若自及與他,
心喜而趣向,是人增益智。
隨所有財封,本所聚集者,
諸有持戒人,一切以置前。
是無有異語,終不說異言,
健勇進堅施,是能成如來。
柔和易共住,勇健者得慈,
歡喜而堅舍,如先后亦然。
勇健上施主,不從他所求,
眾施中最健,一切無不舍。
若金銀及錢,本生亦曾施,
悕望于上法,甚深最上句。
一切天及世,相應專供養,
若求于法者,悉應供是人。
勇健者集法,以法而活命,
有智慧勝法,當為救世者。
“復次,迦葉!在家菩薩有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疾墮聲聞而般涅槃。何等三?若暫一發菩提心已,怖畏地獄、餓鬼、畜生,于是菩提道起重擔想,求諸善根,不專思念,不好善求,是人為于心意所害生起苦想。迦葉!是名初法在家菩薩退無上道,疾墮聲聞而般涅槃。復次,迦葉!在家菩薩若暫一發菩提心已,若行施時,嗔恚而與,與已生悔,是人不能至于佛智。迦葉!是為二法在家菩薩退菩提心,疾墮聲聞而般涅槃。復次,迦葉!在家菩薩若暫一發菩提心已,不勤精進,集于多聞,是人以是少許善根速入涅槃。迦葉!是名三法在家菩薩退菩提心。”
而說頌曰:
“發菩提心已,而不修正行,
毀壞于佛乘,墮在聲聞乘。
菩提非不信,及懈怠者得,
慳貪無智慧,是等作障礙。
知恩住凈戒,心常樂行舍,
舍時心歡喜,菩提不難得。
心造作諸惡,心亦能行施,
是眾生心堅,當作世間塔。
若不舍是法,心趣向菩提,
當作佛出世,為世作福田。
“迦葉!在家菩薩有三法退菩提心,墮緣覺涅槃而般涅槃。何等三?是在家菩薩一發心已,吝惜秘法。迦葉!是名在家菩薩初法退菩提心,墮緣覺涅槃而般涅槃。復次,迦葉!在家菩薩一發心已,悕望良時,求覓吉日。迦葉!是名在家菩薩二法退菩提心,墮緣覺涅槃而般涅槃。復次,迦葉!在家菩薩懈怠、懶惰,不勤求助菩提之法。迦葉!是名在家菩薩三法退菩提心,墮緣覺涅槃而般涅槃。”
而說頌曰:
“慳吝惜秘法,不教誨他人,
當墮緣覺地,是退失菩提。
是退墮于三,失利有苦來,
去已而現在,是疑于菩提。
思惟大乘已,速悕望吉祥,
此非信解相,佛不親近是。
若有極專心,堅求菩提道,
此不禮事余,唯除世間塔。
若有是信心,不得其余天,
是成就最上,名為天中天。
生菩提心已,是不禮事余,
是有最上色,在在所生處。
“迦葉!在家菩薩有三法得身極黑。何等三法?斷佛塔中所然燈明,他有斗諍生嗔恚心,不豫己事代他諍訟,見黑色人而形呰之。迦葉!是名在家菩薩三法其身極黑。”
而說頌曰:
“塔中然燈明,斷取是光明,
其身極甚黑,猶如黑漆盤。
見黑人形呰,我白汝極黑,
是輕毀他已,受身黑如炭。
善守護囗業,作業終不失,
隨如所作業,當有如是器。
“迦葉!在家菩薩有三法生工巧家。何等三?迦葉!在家菩薩自受五戒,若有知識從遠而來,與酒令飲,或請余人飲之以酒。迦葉!是名在家菩薩初法生工巧家。復次,迦葉!在家菩薩自持凈行,和合他人令行欲穢,以此業故生工巧家。迦葉!是名在家菩薩二法生工巧家。復次,迦葉!在家菩薩若見他人營造法事,勤讀誦者,然是人者,欲造天舍,而是菩薩語此人言:‘汝舍讀誦營造所作,作已還讀。’以是業故生工巧家。”
而說頌曰:
“以酒請他人,及與己知識,
以酒為上供,是業墮工巧。
不能作刀針,及諸工巧事,
唯能坐地已,手執捉排囊。
自己舍女人,向他贊淫欲,
以是業報故,生墮工巧家。
不能作刀針,不知鼓排囊,
教令執捉椎,以鍛于釘鐵。
以此障礙法,令他舍法故,
墮在工巧家,此人生是家。
彼不見排囊,亦不見椎鉗,
悉破壞眾器,其業報如是。
迦葉!護囗業,亦護慎心業,
一切不善法,不向他人說。
生死受眾苦,生已增長愛,
是故勤行法,舍諸不善法。
“迦葉!在家菩薩成就三法,生在王家,顏色姝特端正可愛、鮮凈紅白,而不懶惰、聰黠明了。何等三?迦葉!在家菩薩睹未曾見沙門、婆羅門,若其見已,生信敬心:‘此是福田,此應供養,此應禮敬,此是福田。’生信敬已,請與衣服、飲食、臥具及諸病藥。迦葉!是名初法在家菩薩生在王家。復次,迦葉!在家菩薩堅住本誓,住本誓時,如說而住,終不妄語。迦葉!是名二法在家菩薩生在王家。復次,迦葉!在家菩薩于住凈戒沙門、婆羅門所,親近咨受修于堅法。迦葉!是名在家菩薩三法生大王家。”
而說頌曰:
“慧者見已知,凈戒多聞者,
是起如是心,往彼請命之。
彼既請命已,如實而施作,
是不為涅槃,所施無所害。
是取于堅法,如所親近者,
種種智增益,速疾獲難得。
如斯之信心,趣向菩提者,
得菩提不難,如智者行處。
最上活命已,舍最上財封,
集聚上妙法,證于最上滅。
是人生上族,是有上妙色,
服上妙衣服,獲最上涅槃。
知于如是法,有智聰慧人,
修行無怯弱,如佛之所說。
志趣向勝乘,是人到勝乘,
滅一切結使,如彼最上果。
如所造作業,果報亦如是,
終始不敗亡,經百千億劫。
“迦葉!在家菩薩住在家地成就三法,種是善根,終不受于五欲之樂,乃至得于無上正道。迦葉!是在家菩薩受持五戒,不向他人贊五欲樂,不誘引女人,勤修自業,起如是心:‘我今不當親近女人,此終不欲五欲之樂,乃至得成無上正道。’迦葉!是名在家菩薩初法,終不受于五欲之樂,乃至得成無上正道。復次,迦葉!在家菩薩若聞是等甚深經典凈信修習。迦葉!若是深經至于非器,彼應勸進。迦葉!若善男子,能令他人舍離疑心,而是菩薩以此善根,得無礙辯,得不系辯,生及命終,速得見佛,既命終已,得生天上,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是名在家菩薩二法,乃至得成無上正道,不受五欲。復次,迦葉!在家菩薩所有善根,皆悉回向無上正道,不樂色聲香味觸法,不樂財封,不樂自在,不樂眷屬,無漏之心、無漏果報,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受五欲樂。迦葉!是名在家菩薩三法,不貪受于五欲之樂,乃至得成無上正道。”
而說頌曰:
“在家持五戒,護持善守護,
離親近女人,輕毀斯下處,
如是相似法,修集無漏足。
若有疑惑者,教令速解了,
一切諸善根,悉回向菩提。
以此諸善根,速舍五欲樂,
常有于多聞,為眾生說法。
生起大悲心,求于菩提道,
是故聞是已,生賢善妙欲,
終不親近欲,速疾轉法輪。”
爾時,大迦葉白佛言:“世尊!今此經法以何名之?我等當共而奉持之?”
佛告迦葉:“是經名曰“演說三戒”,亦名曰“說菩薩禁戒”,亦名曰“集一切佛法”。”
佛說此經已,大德摩訶迦葉及諸大眾,天、人、阿修羅、乾闥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