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庚子時局變,慈禧逃避難;紅青白蓮藕,男兒帶吳鉤(3)

張仁奎說:“我不等十年,我現在就去報,我要殺了那個老妖婦。”張仁奎忽地從地上站起,太陽穴上青筋突起,兩眼血紅。

張飛說:“錦湖且慢,聽我說,凡做大事者,要以天下蒼生為重,總舵主的仇是要報,那是一個仇,但要為天下人的仇去報,那是大仇大恨,這就不是個人問題了。錦湖,你要三思。”

張仁奎說:“我知道,可我就是過不去這個坎兒。你說,總舵主忠心耿耿地去保駕,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吧?怎么還沒卸磨就殺驢呢?這不是吃紅肉,拉白屎,轉眼無恩嗎?怎么說翻臉就翻臉呢?這不令忠心者寒心嗎?!”

張飛說:“這就是當今的朝廷,在他們的心里,根本就沒有蒼生百姓,根本就不講究仁義道德,更不講究孝悌廉恥,當然也就沒有誠信了,況且,義和拳本來是造反的,是反清廷的,清廷反過來御用義和拳,就是利用而已,用完了肯定會盡殺之,這是早晚的事,只是沒想到來得這樣快。”

張仁奎說:“可恨!可惱!”

張飛道:“錦湖,如今陜甘大軍已經會合在山西保護那個老妖婦,你去了也能是像郭敦源一樣白白送死。你冷靜想想眼前的時局,一面是朝廷昏庸亂殺好人,一面是各國洋鬼子入侵搶地盤,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過?再這么下去,中國只怕要亡國啊。我看象珍兄說得對,也許只有那些要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國的革命黨才能救國。死有輕于鴻毛,有重于泰山。你自己選擇,是去拼了性命殺一個老太婆,輕如鴻毛地死去;還是跟我一起去江南找張象珍參加革命黨,干一番大事業!”

張飛的這番話,猶如醍醐灌頂,澆醒了張仁奎。

張仁奎一拍腦袋道:“我真是糊涂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說罷面向山西方向跪下,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馬舵主,我張仁奎今日對你發誓,我一定要東山再起,推翻清朝,為你和眾兄弟報仇。張仁奎拼上這一條命,也要咬下慈禧老妖婦和八國洋鬼子的幾塊肉。”

張飛聽見這幾句話,也激動地跪下來禱告道:“馬總舵主,張飛也同錦湖許誓,余愿與錦湖一起掃盡中華大地上清廷之鷹犬,蕩盡蠻夷之槍炮。您在天有靈,保佑我們早日找到革命黨,共謀大計。”

跟著張仁奎的那些徒弟們也紛紛跪在地上,一個個許下了誓愿:“找到革命黨,共謀大計。”

卻說慈禧到達西安后,為了能早日“體面”地回京,她命令親王奕劻回京會同直隸總督李鴻章與各國交涉議和。慈禧要丟卒保帥,不惜一切代價討好列強,她不斷發布上諭:這次中國變亂,事出意外,以致得罪友邦,并不是朝廷的意思;對于那些挑起禍亂的人,清朝政府一定全力肅清,決不姑息。甚至以光緒的名義下罪己詔,在其“罪己詔”中寫道:

此次拳教之禍,不知者咸疑國家縱庇匪教,激成大變。殊不知五六月間屢詔剿拳保教,而亂民悍族迫人于無可如何。既若禁諭之俱窮,復憤存亡之莫保,迨至七月二十一日之變。朕與皇太后誓欲同殉社稷,以上謝九廟之靈。乃當哀痛昏瞀之際,經王大臣等數人,勉強扶掖而出,于槍林炮雨中,倉皇西狩。是慈躬驚險,宗社阽危,阛阓成墟,衣冠填壑,莫非拳匪所致。朝廷尚其護庇耶?夫拳匪者之作亂,均非無因而起。各國在中國傳教,由來已久,民教爭訟,地方官時有所偏。畏事者袒教虐民,沽名者庇民傷數,官無持平辦法,民教之怨愈結愈深,拳匪乘機,浸成大釁。由平日辦理不善,以致一朝驟發,不可遏抑,是則地方官之咎也。淶、涿拳匪既焚堂毀路,急派直隸練軍彈壓,乃練軍所至,漫無紀律,戕虐良民,而拳匪專恃仇教之說,不擾鄉里,以致百姓皆畏兵而愛匪,匪勢由此大熾,匪黨亦愈聚愈多,此則將領之咎也。該匪妖言邪說,煽誘愚人,王公大臣中,或少年任性,或迂謬無知,平時嫉外洋之強而不知自量,或于妖妄,詫為神奇,于是各邸習拳矣,各街市習拳矣,或資拳以糧,或贈拳以械,三數人倡之于上,千萬人和之天下。朕與皇太后方力持嚴拿首要,解散脅從之議,特命剛毅前往諭禁,乃竟不能解散,而數萬亂民膽敢紅巾露刃,充斥都城,焚掠教堂,圍攻使館。我皇太后垂簾訓政將四十年,朕躬仰承慈誨,夙昔睦鄰保教,何等懷柔。而況天下斷無殺人放火之義民,國家豈有倚匪敗盟之政體。當此之時,首禍諸人叫囂隳突,匪黨紛擾患在肘腋,朕奉慈圣,既有法不及眾之憂,浸成尾大不掉之勢,興言及此,流涕何追,此則首禍王大臣之罪也。然當使被圍之際,屢次諭令總理衙門大臣前往禁止攻擊,并至各館會晤慰問,仍因槍炮互施,竟至無人敢往。紛紜擾攘,莫可究詰,設使火轟水灌,豈能一律保全,所以不致竟成巨禍者,實由朝廷極力維持。是以酒果冰瓜,聯翩致送,無非朕躬仰體慈懷,惟我與國應識此衷。今茲議約,不侵我主權,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后追思,慚憤交集。

這無異于清政府的一個“供罪狀”,徹底地暴露了清政府投降媚外的丑惡嘴臉。由于列強沒有把慈禧太后作為禍首懲辦,這使她非常感激,所以,慈禧太后就奴顏十足地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從“宣戰書”到“罪己詔”,可以看到清政府的翻臉無情,因此說馬鳳山之死也就不意外了,馬鳳山的愚忠,最終成為了清朝的犧牲品,可悲可嘆。

1901年8月15日,《辛丑條約》簽訂,中國賠款白銀4.5億兩,這筆費用相當于清政府12年的收入總和。

《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議和”告成,慈禧一行便于同年8月24日踏上返京的路途。

這次歸返京城與出逃京城的情形可大不一樣了。從西安啟程時,百姓“伏地屏息”、“各設彩燈”歡送,數萬人馬按照京城鑾儀衛之制列隊進行。慈禧乘坐八人抬大轎,轎前有御前大臣及侍衛,后面是三千多輛官車,裝著慈禧及王公大臣的行裝及土特產,浩浩蕩蕩如同打勝仗凱旋一般。

同年11月28日,慈禧、光緒等人回到了北京,京城地方官動用了大量財力和人力,將御道裝飾一新。但入城的氣氛卻十分諷刺,沿途大街上只見亂哄哄的八國聯軍官兵圍觀,跪迎慈禧回鑾的中國官員和百姓倒沒有幾個。

經歷浩劫的京城,已經打不起精神來迎接慈禧太后了。

在張飛的建議下,張仁奎決定到南方去找他的好兄弟張象珍。

張仁奎和張飛帶領著數十名親近的武館弟子,向揚州進發。一路上,張仁奎四處打聽張象珍的下落,按理說,像張象珍這樣有勇有謀的一方名士走到哪里都應該會引人注目,可是張象珍竟然像人間蒸發了似的沒有半點消息。要說張象珍在路上遭遇了什么不測,張仁奎和張飛打死也不會相信。那么,張象珍到底去哪了呢?

張象珍當然是成功地找到了革命黨,為了進行秘密的革命活動而隱姓埋名了。

張象珍經過一段時間和革命黨人的接觸,已經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了同盟會。庚子事變之后,他改名張聘卿,積極地參與到反抗清朝、聯絡會黨的工作中去,漸漸成長為革命黨在浙江和江蘇一帶的活躍分子。

當然,這時期革命黨人的活動都是秘密進行的,就連張聘卿此時加入的同盟會,也和我們熟知的國民黨前身同盟會有很大的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孙吴县| 乳山市| 贞丰县| 镇沅| 乌兰察布市| 马龙县| 东港市| 潢川县| 新田县| 鄂伦春自治旗| 利津县| 冷水江市| 安阳市| 罗源县| 连云港市| 土默特左旗| 饶河县| 深水埗区| 棋牌| 吉隆县| 东丰县| 东乌| 博客| 梁山县| 金坛市| 桑植县| 安乡县| 磐安县| 泾川县| 同江市| 洪江市| 清河县| 东方市| 讷河市| 应城市| 观塘区| 永康市| 桃源县| 凌海市|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