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志士慷慨激,青天白日旗;孫美瑤劫車,張象珍之計(1)

惠州義軍起事的消息傳開,代理兩廣總督德壽反對大張旗鼓地圍剿,主張步步為營地徐徐推進,對義軍形成包圍后再一舉殲滅。水師提督何長清率幾千士兵從虎門出發,進駐深圳,這里位于三洲田西南20英里處,與新界隔河相望。在西北面,一支陸軍部隊占據了歸善和東莞之間的交界處,另一支部隊則從潮州調到義軍防區以東的海豐一帶。坐鎮惠州指揮的陸路提督鄧萬林,派兵在鎮隆和淡水封鎖了義軍向東北方向的退路,同時,巡邏船受命在靠近騷亂地區的海面上警戒。

面對清軍步步進逼,鄭士良急電正在臺灣的孫中山,要求趕緊把軍火運來。孫中山得報后大吃一驚,因為他在臺灣的各項準備還未就緒。這時孫中山想起,此前不久,為支持菲律賓解放運動,他曾為菲律賓獨立軍代買過一船軍火,后事未成,軍火也沒用上。現在惠州起義爆發,孫中山就征得菲律賓獨立軍同意,先借這批軍火應急。

沒想到的是,派去提取軍火的人在倉庫里只看到一堆毫無用處的廢鐵。原來,日本軍火代理商中村彌六,鯨吞了獨立軍購買軍火的專款,用廢鐵冒充了軍火。

雖然武器短缺,義軍的進展卻意外地順利,10月6日占領沙灣后,他們得到了從鄰近城鎮來的千余士兵的補充,然后揮師北上,向離惠州城不到15英里的鎮隆推進。盡管許多戰士僅僅裝備了梭鏢,但義軍還是擊潰了一支清軍并占領了該城,繳槍700支,算是一次重大勝利了。

義軍在博羅和惠州城的支持者也投入了戰斗,從甘蔗地里向南援的清軍發動猛烈的攻擊,并圍困了這兩個城鎮。如果惠州城陷落,那通向廣州的門戶就完全打開了。因此清軍傾盡全力防守惠州和博羅。

武器彈藥不足的義軍并未戀戰,而是按照孫中山的新命令,放棄了向西進攻廣州的計劃,掉頭向東北250英里外的廈門前進。

孫中山的這一新命令,也和解決義軍的補給有關。廈門與臺灣隔海相望,從那里更易得到來自臺灣的支援。

遲遲得不到海上補給的義軍,一路上秋毫無犯,只滿足于得到剛好夠用的糧食,以及盡可能多的武器。因此,人民到處都對他們表示友好,還有幾千農民加入了隊伍。

義軍一路連敗清軍,在從永湖向白芒花開進時,他們只有一千支槍,卻打敗了五六千人的清軍部隊,俘敵數百人,繳獲了五六百支槍及大批彈藥,并占領了白芒花。歸善的農民熱烈響應,義軍很快人數過萬,沿著東江的支流西江流域向東推進。

義軍高擎的旗幟上寫著斗大的“鄭”字和“孫”字,還有“保洋滅滿”的口號,這與義和團“扶清滅洋”的宗旨完全不同,因此起義并沒有引起外國人的恐慌。孫中山還特意派人給鄭士良帶去了一面革命旗幟——陸皓東烈士設計的青天白日旗,使這面旗幟第一次在中國大地上飄揚。

在青天白日旗的引領下,義軍向福建邊緣艱苦跋涉,在崩崗墟擊潰了七千人的清軍,但由于缺乏子彈,無法全殲敵人。粵東山脈人煙稀少,穿越不易,清軍卻以逸待勞地阻擊他們。

10月20日,義軍抵達歸善東面的三多祝,離遙遠的廈門尚有一百五十多英里,但他們再也走不動了。長途行軍還要戰斗,幾乎耗盡了他們的彈藥和糧食,這時的隊伍已有兩萬之眾,卻沒有什么補充給養的機會。

孫中山在臺灣幾乎想盡了一切辦法,但各種籌措糧餉和軍火的方案總是功虧一簣。彈盡糧絕的義軍遭到了越來越多清軍的攻擊,已獲戰場專斷授權的鄭士良,下令部隊解散。

在廣州的史堅如不知道惠州起義已經失敗,還在想辦法配合義軍的行動。他和哥哥變賣了他們繼承的約3000元財產,購買了幾百磅德國甘油炸藥。這些炸藥都是鄧蔭南和其他幾位同志從澳門或香港走私來的。史堅如挖了條地道,將炸藥埋到了總督府地底下。

10月28日清晨,一聲巨響從總督府傳來,墻倒屋塌,六個人被炸死,但總督德壽卻幸免于難,只是被從床上震翻在地。史堅如不幸被捕。清吏軟硬兼施,想讓出身仕宦之家的史堅如供出同黨。他們對史堅如嚴刑拷打,施以烙刑,甚至拔去了他的手指甲和腳趾甲,但史堅如毫不動搖,拒絕在40名嫌疑人中指認同謀者。11月9日,史堅如被砍了頭,犧牲時年僅21歲。

轟轟烈烈的惠州起義以這種方式草草收場,令人倍感遺憾。

值得一提的是,鄭士良回到香港后并沒有因為起義失敗而氣餒,而是積極籌劃再次起義。可惜,1901年8月27日,鄭士良在赴宴時被清政府收買的殺手下毒害死。鄭士良那波瀾壯闊的革命人生戛然而止。

卻說張象珍了解到這次起義的始末內情后,深深敬佩鄭士良的革命義舉。自己雖然和洪門沒有情分,卻與青幫弟兄相熟,青幫由于押送漕運的歷史,往往不被策動起義的革命黨人重視。但張象珍想起在山東時,馬鳳山帶領的安清道弟兄剿匪時,確實組織嚴謹、紀律嚴明,如果能組成義軍,戰斗力必然勝過一般農民武裝。張象珍想利用自己和青幫的關系,說服江浙一帶的青幫領袖參與革命,將來聯絡革命黨人,甚至歸于孫中山先生麾下,何愁大事不成?

張象珍念及于此,胸中慷慨激昂,走到桌前,揮毫潑墨寫下幾句唐詩: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這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名句。張象珍將毛筆一擲,從此改名張聘卿,拜揚州“理”字輩朱奉先為師,正式加入了青幫。

到了1905年,華興會和光復會與興中會合并成為了中國同盟會,全中國的革命志士終于有了一個統一的組織,大家再也不是各自為戰了。張聘卿也在此時加入了同盟會,成為一名在青幫中聯絡義軍的革命黨人。

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組織的起義多借助幫會力量,但其骨干力量,政治綱領卻完全是現代民主式的,就是軍事理論也為現代式的,辛亥革命成功后,由宋教仁等起草、發布的《臨時約法》地位可比美國的《獨立宣言》,中國今天的憲法和法典,也是奠基于此。但因借助幫會,也不免要打上幫會的烙印,如1900年的惠州起義中,起義軍在多祝駐營時,通知居民不必閉戶,必須在門前點一燈為標志,取其(反清)復明之意。但事實上,起義和恢復明朝完全沒有關系。

作為“革命的先行者”的孫中山,在革命的初期,和洪門這類江湖會黨發生緊密的聯系乃是時代的必然,否則,孫中山革命的第一步就不可能邁出。而“紅花青葉白蓮藕”也的確在辛亥革命前期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張聘卿這個階段在同盟會中的表現不算突出,許多年以后,發生了一件轟動中外的大事件,人們才真正記住了這位同盟會元老張聘卿的名字。因為此計出自張聘卿,可謂經天緯地之才。受到廣泛的關注,此事號稱“民國第一案”,就發生在張聘卿和張仁奎當初在滕縣老家剿匪的山亭社。

1923年5月6日,在津浦鐵路山東臨城(今棗莊市薛城)段,發生了一件異乎尋常的劫車大案,以孫美瑤為首的一支農民軍以微山湖抱犢崮為根據地,打劫了津浦路二次北去特快藍鋼皮列車,綁架了三十多名洋人要員,此案震驚世界。劫車后,孫美瑤等與北洋政府談判周旋,歷時兩個多月,至7月8日,迫使北洋政府解圍收編。臨城劫車案被稱為“民國第一案”,全球各大媒體競相連續報道,造成的影響極其深遠。

抱犢崮原名君山,因其山勢極其險峻,連耕牛都牽不上去,傳說古代的農民為了耕種山頂的田地,只好抱著小牛犢上山,養大了耕地用,故名抱犢崮。如此險地,易守難攻,自古就有土匪出沒。

光緒年間,張仁奎和馬鳳山在此剿匪時,山上的匪徒用的還是砍刀斧頭等武器,糧食也很短缺,戰斗力很差,只能算是流寇。但是,孫美瑤帶領的這一路農民軍,絕不是占山為王的土匪馬賊,他們打起“山東建國自治軍”的旗號,由孫美瑤的哥哥孫美珠擔任“總司令”,聲言要“打土豪、伐劣紳、抗軍閥、懲污吏”。

魯迅曾經著文贊揚“孫美瑤據守抱犢崮,敢于擄去‘洋人’站在軍前”,“使官兵不敢開火”,號召青年要有這種敢于向舊社會宣戰的精神,“掀掉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毀壞”安排這“人肉筵宴的廚房”。

冰心則把孫美瑤在抱犢崮的行動看作是“梁山好漢的生活”。

瞿秋白還稱贊孫美瑤的臨城劫車行動是對野蠻列強的堅決打擊,指出“只有顛覆軍閥,顛覆世界帝國主義列強才能有文明”。

1926年,有毛澤東和李維漢等革命領導者列席參加,由中共領導主持召開的湖南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上,稱孫美瑤的農民軍是“革命團體”,評價孫美瑤的“臨城劫車行動”是“與封建統治階級爭斗,與帝國主義爭斗”的表現。

這支農民軍為什么能獲得如此之高的評價?孫美瑤、孫美珠弟兄二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張仁奎和張聘卿又和他們有什么關系呢?

孫美瑤,字玉峰,在家排行第五,孫美珠是他的大哥,1900年出生在魯南抱犢崮山區的白莊村。孫美瑤11歲時,辛亥革命爆發,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統治被推翻,但革命卻未有窮期,復辟與反復辟的斗爭、軍閥之間的較量、帝國主義列強的掠奪造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黑暗、最殘酷的軍閥混戰。

此時滕縣正是國家動蕩的一個縮影,同盟會革命軍,張勛的辮子軍,軍閥的整編旅,地主武裝紅槍會,七十二崮的十八桿子(土匪),農民起義軍等,各種政治和軍事勢力都在這里滋生醞釀,較量爭奪,拼搏殘殺。魯南地區除兵荒馬亂之外,又連年水、旱、蝗災不斷。1917年春,滕縣大旱,糧食絕產。大批饑民成群結隊行乞,流浪在抱犢崮山間,尋草根樹葉果腹。同時,官府索捐如虎,地主逼租似狼。許多年輕人被迫選擇“出西門,不顧歸”,開始打家劫舍,逐漸淪為土匪。

孫桂芝是孫美珠、孫美瑤的族叔,他讀過書,為人耿直,在附近鄉里有些威望。大旱這年,官軍逼餉,地主催租,縣府要稅,農民走投無路。于是,孫桂芝邀約同村的青年七十多人,上山拉桿子,搶大戶,活動于抱犢崮山區以北。

孫氏兄弟其實是地主出身,他們的父親擁有土地近三百畝。孫美珠上過八年私塾,號稱“小秀才”,平時喜歡讀《水滸》之類的書,行俠好義,廣交朋友。山區小股土匪頭頭,常到他家打牌、借錢借糧。發展到后來,有土匪綁了票,常常聲言找孫美珠聯系贖人。如是幾次周折,加上孫美珠和孫桂芝的親戚關系,官府開始懷疑他通匪,屢屢盤查問罪,當然也刮去孫家不少油水。孫美珠一方面怕土匪滋事,一方面怕官府拘捕。無奈之下,找到好朋友王翼民商量。

王翼民其實早就對軍閥政府的行徑看不過去了,當下就勸說道:“老兄既已進退維艱,倒不如變賣田園,剝去秀才皮,入伙當土匪。”

孫美珠沉思半晌,說:“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

告別時,王翼民贈言:“寧為跖之盜,不為惠之賢,中原逐鹿,大者王,小者霸。西狩獲麟,食其肉,寢其皮。”勉勵孫美珠敢作敢為,成就一番事業。

孫美珠回家同兄弟們商量,只有五弟孫美瑤贊成上山當土匪。兄弟倆聯絡了幾個人,逼迫東鳧山民團交出12支槍,打算結伙上山為匪。可是家中的婦孺總不能跟著上山吧,還是孫美瑤提出建議,把妻兒送到上海去,委托張聘卿來照顧。張家和孫家是世交,張聘卿和孫美珠少年時感情極好,一定不會拒絕的。

孫美珠卻有些猶豫:“今時不同往日,這么多年過去,雖然我相信張聘卿絕不會忘記我們兩家的情分。可是他如今身份不同了,咱們做的又是落草為寇的事,只怕連累了他。”

不錯,張聘卿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儒生張象珍了,他在揚州待了沒有多久,就加入了同盟會,將滿腔熱忱從揚州的青幫轉移到了上海的同盟會。他在辛亥革命期間的工作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首肯,孫中山甚至對張聘卿委以重任,讓張聘卿協助聯絡長江以北反對軍閥政府的武裝力量,團結起來鬧革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龙泉市| 名山县| 正安县| 崇义县| 张掖市| 丹东市| 晋江市| 墨脱县| 罗平县| 平泉县| 工布江达县| 成武县| 阳山县| 平罗县| 古浪县| 邵阳市| 嘉义市| 新疆| 余庆县| 富源县| 长岛县| 临沭县| 黎城县| 门源| 紫金县| 定南县| 镇雄县| 霞浦县| 寻乌县| 仲巴县| 敦化市| 民权县| 基隆市| 安陆市| 安吉县| 永川市| 神池县| 郸城县| 岳阳县|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