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2章

  • 大藏一覽
  • 佚名
  • 725字
  • 2015-11-12 18:00:36

涅槃經(jīng)云。須陀洹果。經(jīng)八萬劫。得阿耨菩提心。須陀含果。經(jīng)六萬劫。阿那含果。經(jīng)四萬劫。阿羅漢果經(jīng)二萬劫。辟支佛道。經(jīng)十千劫。得阿耨菩提心。(體字函第二卷)。

良為眾生根器異  所以如來廣略談

毗婆沙論中問。如阿毗曇說。斷八十八使名須陀洹。以何等故說。若斷三結(jié)。名須陀洹。答曰。為受化者。智有深淺。說對治法。譬如醫(yī)師觀病投藥。亦不少投。其病不愈。若多投者。唐捐其功。佛亦如是。為利根者。說斷三結(jié)。為鈍根者。說斷八十八使。名須陀洹。如跋耆子。于佛法中出家。制二百五十戒。生憂慮心。而白佛言。我今不堪守護(hù)諸戒。佛言。汝能善學(xué)三戒耶。謂戒心慧。彼人歡喜。答言。我能學(xué)此三戒。次第能學(xué)一切諸戒。若如來說斷見道。所斷八十八使。名須陀洹。則受化者。心生憂慮。何能拔此八十八煩惱之樹。度八十八煩惱大河。竭八十八煩惱大海。摧八十八煩惱之山。修此八十八對治之道。若說斷三結(jié)。名須陀洹。此受化者。喜以為易。若斷三結(jié)則斷見道一切諸使。所以者何。此三結(jié)。謂身見。戒取。疑。身見是六十二見諸煩惱之根本。戒取。是種種邪苦之行。疑(是猶豫不)了。(箴字函第六卷)。

○四靜慮并四無量  ○八解脫并八勝處

大乘相論下云。四靜慮者。離生喜樂。名初靜慮。定生喜樂。名第二靜慮。離喜妙樂。名第三靜慮。舍念清凈。名第四靜慮。如是等四。皆寂止相。欲界等貪心不流動。是名靜慮。(孰字函)。

禪法要解經(jīng)云。佛法微妙。未得修定智慧。云何籌量諸法實(shí)相。是以離欲惡不善法。除舍五蓋。集諸善法。深入一心。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問曰。得初禪相云何。答曰。先以正念呵止五欲。得未到地。身心快樂。證初禪相。轉(zhuǎn)復(fù)增勝。身輕心定。瞋處不瞋。喜處不喜。世間八法所不能動。至于衣服飲食等。心不貪著。但以諸善功德為貴。得初禪已進(jìn)求二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安县| 舒兰市| 乌拉特中旗| 城市| 南郑县| 自贡市| 建宁县| 灵山县| 屯门区| 长泰县| 什邡市| 额敏县| 绥阳县| 阿拉善右旗| 鄢陵县| 浪卡子县| 特克斯县| 饶阳县| 平顺县| 乌拉特后旗| 南昌县| 临江市| 肇源县| 长春市| 磴口县| 宁城县| 泾川县| 永丰县| 鸡西市| 宾川县| 襄樊市| 定安县| 南漳县| 河曲县| 昌都县| 宜昌市| 抚顺县| 当雄县| 繁峙县| 怀宁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