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當時謝過王駕千歲,李明便將他二人帶到萬佛殿。前去看一看,將那里的規矩,交與他齊畢。李明領王爺的諭下,來到外面,趕奔萬佛殿,命二人在外站著。李明伸手探囊取出鑰匙將門鎖挑開,將鐵吊摘下,雙扇門往里一推,說:“你二人隨我來。”來到里面定神觀看,原來此院是北上房五間。南北為進身,東西為面寬,進身長。面寬大,頂脊高大,上面有大廊沿,畫棟雕梁,漢白玉臺階五層,杏黃色佛簾,上中下三道硬木夾板,每夾板上九顆金釘。青緞色走水,藍緞色飄帶。往上一看,掛著一塊匾,四周圍萬字不到頭,藍地金字,上寫萬佛殿。便將隔扇一推。當時門分左右。李翠云龍二人進來,定睛一看,里頭有楠木的大龕一個,上面五供一份,四塊杏黃緞色佛簾,是三個明間,兩個暗間,上面一對桌燈,下面一對撮燈。李明道:“你二人先在此站著,等我打開讓你看一看。”李明上前打開佛簾,令他們觀看,乃是盤龍棍一條。第二格打開一看,里面是盤龍槍一條。第三格打開一看,里面乃是九樓凹面金裝锏一對。再將第四格打開,里面是一個硬木架,上有一個黃包袱。李翠一見,連忙問道:“師兄,這里面是甚么呢?”李明道:“這里是金書帖鬧龍寶鎧。”李翠說:“您可以把包袱打開,我弟兄看一看。”李明上前忙將包袱打開。李翠弟兄二人上前觀看,心中暗想:此物來歷不小,此鎧是鎖子連環甲,金銀絲串出來的領子,仿照大馬褂的情形,短袖,下擺過腰帶大襟。此鎧能護住身體,要穿上此鎧,周身能善避刀槍。看此物金光萬道,瑞彩千條,霞光侵人。李翠道:“師兄您把此鎧疊上吧。”李明便將寶鎧疊好,依然用包袱包好,放在了里面。李明說道:“二位賢弟,你們可第一的緊要,此鎧注意留神。這是王駕千歲的祖父遺留,傳家之寶。想當初是開國皇帝趙太祖、趙太宗,所用此物,爭斗宋朝九省,傳流已然九代。王爺每月是初一正午,必然來到萬佛殿燒香,祭奠四寶。十五日是夜內子時,燒香祭尊。他每次來此處設祭,歸我李明收拾這里東西物件。”
說完他弟兄三個人,轉身形來到外面,將雙扇隔扇倒帶,料吊掛上,又行鎖好,佛簾放了下來,又將萬佛殿的里外門通盤上齊畢。李翠道:“師兄您回稟王爺,說我二人跟他所求紋銀四百,我們好買點技藝的軍刃,好教給這四十八名健將長槍短刀,打拳踢腿,腰腿靈便,我二人所保王府里面,一草一木不能失去。”李明遂去回稟王爺。王爺一聽此言,心中甚為喜悅,當時賞下白金四百,叫他們前去置買這些東西物件。李翠二人拿銀子到外邊把東西物件,通通買來,便在萬佛殿后,傳藝他們。
書要簡斷,他們非止一日,他二人入府當差沒有半年,王爺在六月初一的這一天,來到了萬佛殿參見四寶。王爺站在外面等候,李明進到里面收拾東西物件,上下的燈點齊,拜毯預備齊畢,一塊一塊掀起佛簾,掀到第四根佛簾,李明仔細視瞧,不由大吃一驚,原來寶鎧失去,直嚇得目瞪口啞木在那里,膽戰心驚,呆呆的發怔。王爺等了半天,李明還不出來,急忙的叫道:“李明。”李明連忙來到外邊拜倒。王爺一看他面上顏色更變,忙問道:“你為甚么膽戰心驚。”李明趕緊回答:“你老人家休發雷霆之怒,慢發虎豹之威,容我稟告於您。”王爺說:“講來。”李明說:“寶鎧已然失去。”王爺一聽,氣往上撞,不由沖沖大怒,忙下諭將李翠云龍二人上綁,領本爵之諭送到三法司,嚴刑審訊:你二人明著入府當差,暗自是看守自盜此鎧,何人與你們主謀。李翠二人回答道:“王爺,我二人天大膽也不敢。”王爺道:“你快將他二人送走,量我也難問出。”李明將他二人當時便送到三法司。那三法司當差之人,一看他二人,顏色更變,便將他二人接到班房。三法司的班頭問道:“管家大人,為何李翠云龍他二人上了綁啦。所為那般?”李明說:“寶鎧失去,因此獲罪。”張三李四兩個班頭將他兩個捆繩摘下。李翠云龍二人連忙雙膝拜倒,口尊:“兄長替我二人求請,您回稟王駕千歲,我二人要出外跟差辦案。”李明說:“你二人要有口過之處,也可以想一想。”二人說:“沒有。”李明說:“那么你們在山東一帶,得罪了毛賊草寇。”二人說:“也沒有。”李明說:“那么你二人在此少候,我見王爺去求情,求下來也別喜歡,求不下來,也別惱。”二人說:“那是當然。”李明這才轉身出來。前去見王爺。他回到王爺府,到了銀安殿,正趕上王爺坐銀安殿。原來王爺叫李明帶走二人后,坐銀安殿,審問四十八名健將,四十八個人通行跪倒。王爺問道:“李翠云龍他們二人性如何?”大家異口同音說道:“他二人平素安分,天大膽也不敢。您要斟查詳情,他二人要有盜鎧之意,請您拿我們四十八個治罪。”王爺正在此處問他們之時,李明來到。他看王爺面似垂水,急忙雙膝拜倒,口尊:“王駕千歲,休要著急。奴才李明有一拙見。”王爺說:“當面講來。”李明道:“請示王駕千歲,一來他二人有妥實的鋪保,二來有滿門家眷,奴才李明領你老人家諭下,帶四十八名健將,前去萬順店將他二人家眷,全行抄來,送到三法司,擱到南牢,作為押賬。您批下王諭,放他二人出外尋拿盜寶之寇,連寶鎧及盜寶之賊,一齊帶回,那時再將他家眷放出南牢,將功折罪。”王爺聽到此處心中喜悅,說道:“那么就依你之見吧。”當時李明將健將帶了走,出王府雇了三輛大車,每車四吊銅錢。眾人來到十字街以東,萬順店之內,令大家在店門外等候,遂叫道:“張二,你快去往西跨院打信,就說我李明求見。”店小一聽,連忙上西跨院,見了老太太一說此事,老太太忙叫:“姑娘們,快將你兄長請到里面。”姊妹二人當時走出,便將李明迎接到了里面。李明見了老太太行禮完畢,說:“嬸娘您別著急,有件事稟報您。”老太太說:“有甚么事呢?”李明便將丟鎧之事,細說一遍:“請您滿門暫到三法司,住在南牢,稍等幾日。我同著我兩兄弟,行差訪案。我李明指他一條明路,可以將此案訪明,全家不用擔驚,無有危險。”老太太一聽,遂令兩個媳婦收應用東西,一齊完畢,便隨著他到了外面。大家上了車,由此動身趕奔三法司。李明令張二,把西跨門鎖好,交代齊畢。張二說:“這里事您不用分心,全交給我辦啦。”李明囑咐他:“無論何人,來此打聽,千萬別說,你給他個一問三不知,神人都沒奈何。”張二答應。當時李明把李翠云龍二人的家眷,送到三法司,交與南牢。當時問那牢頭:“你姓甚么?”牢頭的階級道:“我姓張,叫張環。”李明說:“這家眷可不是外人,這位老太太是我的嬸娘,你可千萬多照看一二。”張環道:“得啦,管家大人,您請放心吧,反正我不能叫他們老娘幾個受委屈。”李明托付好了,這才回到班房,帶走李翠云龍,回到王府,叫二人在外回事處相等。李明轉身形往里去,回稟王爺。此時王爺正在銀安殿,李明上前跪倒,口尊:“王爺在上奴才李明叩見。”王爺說:“你所辦之事,俱已辦齊了嗎?”李明忙將方才之事,一一稟明。王爺忙下諭叫把二人帶到銀安殿。李明說聲“遵諭”。轉身形來到外回事處,見了李翠云龍,說:“二位賢弟隨我來。”當時三個人一同到了里面。二人上前見過王爺。口稱:“您老人家開天地之恩,放我二人出去查訪。”王爺說:“你二人抬起頭來。”李翠說:“奴才有罪,不敢抬頭。”王爺說:“恕你二人無罪。”當時二人一正面,老王爺一看他們的臉上是驚慌失色,忙問道:“你們二人是誰造的柬帖,從實證來。”李翠說:“我二人天膽不敢私造柬帖。”王爺說:“好。”遂叫李明將筆墨紙硯遞與他們。李明答應,忙將四寶送在二人面前。王爺說:“你二人各自把名姓寫上。”李翠伸手接過筆,把自己的名字寫完。交與云龍。云龍也將自己的名字寫好了,一齊交了上去。王爺伸手接過,這明中是令二人寫上自己名字,這暗中是要看看筆體,跟那柬帖上筆跡,一樣不一樣。王爺細一看,兩下筆跡,全不一樣。遂說道:“待我批下行文王諭,令你二人在外飄拿盜寶之寇,本爵我與你二人,逢州府縣下滾單,各處協助。你二人若將寶鎧找回,是將功折罪。”二人答言:“謝過王爺。”王爺立時賞每人紋銀五十兩,做為盤費,兩人叩頭謝恩。李明便將二人帶到外回事處,李明說:“二位賢弟,我指你們幾條明路。要上南路去找,必須先拜見那左臂花刀聯登,聯茂真。他是南路的達官,叫他一見此柬帖,他自然知曉。你們要上東方找去,到濟南府蓮水縣,東門外何家口,拜望分水豹子何玉。令他人一看此帖,他便知分曉。他要說沒有,你們再上北路去找,先上庭河縣,正定府所管,北門外佟家寨,找花面鬼佟豹。他是北路的達官,他那里也說沒有,那時你們再上西路去找。西路是大同府東門外,尤家屯,亮翅虎尤斌。他是西路的達官,一問他便可知曉。你們知道是被攔路賊人盜去。你二人快將東西物件拿齊,趕路去吧。”二人答言,忙將夜行衣帶好,以及兵刃等,滿全收拾齊了。李明又囑咐他二人道:“第一千萬多注意,那王諭柬帖,不要失啦。”二人答言:“謹記。”從此拜別了李明,起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