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船家一問焦雄,說奔東海岸,水手說:“必須走南海口。南海口內路東盤龍島上為首的水寇是巡海蒼龍畢振遠,大小的鏢船不放,咱們是難以過去。”焦雄說:“不要緊,行到切近,若有水手探船,速來艙中報我得知。倘有水寇來劫咱們船時,我有辦法。他只因各路鏢行,全不敢走南海口。因此我才將萬勝鏢行達官請了出來,為是輔助各家,會斗水寇。”鏢行伙計,趕緊不言。那馬子登、馬子燕又細看各船,頭一樣燈籠不能落下,將各燈籠全查好,白天用鏢旗,晚上用燈籠。船到了江心,那就沒有灣船之處,那除非是臨岸碼頭,可以靠船。當下船往下行走。萬般事全不是力笨干的。在東江岸上,若是有人用樹枝搭在一處,用繩子一結。這時伙計喊鏢蕩子,必須沖東面喊,那就是吃水面的水寇,他們的記載,人在東邊,他們結在西邊,人在西邊,他們就結在東邊。夜晚分香頭,白天是用草梢樹梢。各行也有各行的規矩,隔行如隔山,這也不在話下。
話說石錦龍他們這些船只懸掛整齊,開船前進行順水飄洋,晝夜行走。達官水手人各一班,分出白天跟夜間來。未曾換班先表明,比方說是六百名水手吧,四個達官,兩位達官帶三百人為白天,那兩名達官為夜間,自然就帶著那三百人。白天有甚么事,全歸這二人管。天一黑,那就歸這二位達官負責,帶著人查點東西物件,派人注意。鏢船之人,各個全是精明干練。夜間兩達官,是船頭一位,船尾一位。這三百名水手,左右每面一百,各穿水衣,手中提著軍刃,前面五十名,后面五十名。將桅桿的旗子撤下,換上燈籠。船頭有座位,達官坐在那里,左右有伙計。走在中途,東江岸有記載,東邊這個伙計喊鏢蕩子;西邊若是有了記載,那就歸西邊這個伙計喊鏢蕩子,黑白天全是一個樣。
當時他們大船一直往下走去,路上吃喝不短。中途路上,看見岸上有集鎮,那時乘飛豹舟,前去購買一切應用的東西物件。他們鏢船往前行走,非止一日,這天來到一地。伙計說:“達官爺,您順著我的手瞧。那遠處那座山島,便是盤龍島的山寨。”焦雄、石錦龍說道:“來呀,伙計們,你們大家那一個認識那個島呢?”有一個水兵說道:“我認識。”石錦龍說:“是不是盤龍島呢?”伙計說:“正是那島。”石錦龍說:“你跟哪路達官來過?”伙計說:“我跟南路達官來過,去上金家嶺,喬裝打扮,改作行船,才渡過此島。凡是桅桿白天掛鏢旗,夜晚掛燈籠的船只,保鏢的項長三頭,肩生六臂,從此經過,也是不行。行船沒有鏢旗,桅桿矮那倒成,人還得沒有鏢行的打扮,才能將全船的東西渡過金家嶺。”他們大家從遠處一看那島上,很是威風,真是青山疊翠,玉水長流,波浪滾滾,真是天連水,水連天,一望無邊,望空無影。天乃是一口空氣,天上藍光,與地上水,兩相映照,成了一個天水相連,無邊無岸。坐船不慣的主兒,一眼看不到邊啦,那時就要暈船啦。生人再遇見坐船,有幾句要言,請閱者切記,挨著自身旁邊放著一碗茶水,船是穩的,那水是紋絲不動,那人就不能暈。書說正傳。那船往前行走,忽見上首有一打魚小船,四名水手。瞧這只小船,非常的快,越過大船,直向前面而去。早有鏢行伙計看見,連忙說道:“達官,您看方才過去的是山上的探船。”石錦龍說:“我知道。等他們第二只探船來到,你再報我知道。必須有這般如此,如此這般的辦法。”兩名伙計點頭答應。焦雄命使船的多加注意。水手忙將戰船摘下,跨在麻洋船左右,這船仍然往前行走。天到平西,相離海口很近,那島上一片鑼聲。石錦龍忙叫預備了。
不言他們這里。且說那只探船回奔海口,來到了盤龍島水寨竹城。探子取出一個銅牌子,上面注寫著龍安鎮的探船,盤龍島的遠探子王功,外號鬧海蝦米,往里一遞。守城兵卒看完,竹城大開,下面滾龍擋撤去,滾網卷網掛好啦,小舟才進水城,到了里面。王功棄船登岸,急行如飛,來奔大廳,稟報畢大王知曉,說道:“今有京都臨安城南門外興順鏢行,三只大船,一只麻洋大船,滿載貨物,隨行有戰船一只,飛虎飛豹隨行,船上鏢旗無數,分出青黃赤白黑,紅白紫綠藍,甚么顏色全有。小的特來稟報。”畢振遠說:“來呀。鬧海魔王焦豹,快去鳴鑼聚將。巡海白猿焦明,快將兵船預備齊畢。”上面焦豹抄起一面銅鑼,站在屏風門以外,打起鑼來。聲音焦脆,借著山水之音,震得全水面全聽見啦。兵卒一聽,急忙來到大廳之外,排班站立。焦明抄起木鈴,梆梆梆的一聲,那各路的水手連忙聚集兵船,上岸問首領用多少,焦明說:“和小戰船要四百只兵船,每船上十個人。”旁邊有人答言,說道:“二位首領,兵船上鎮角何人代理?”焦明說:“分水駱駝姜續,鬧海江豬姜環,二人代理。外預備麻洋船四只,全是有名的寨主,或是水面上能征慣戰的戰將。”少時船只齊備,大家一齊上船,船只沖出海島,便將海口閘開啦。鬧海魔王焦豹,坐上船,出海口來打探,焦豹乘一只虎頭舟,停住了船。那畢振遠在大船上等候回音。按下不表。
且說焦豹,船到了鏢船前頭,停住了船。那馬子江說:“兄長,您看對面來的這只小船,有一人站立,往這邊觀看。”看他船離切近,那小船擺了頭啦,離著鏢船也就在兩丈開外,那船上的水手,便能看清楚船上的是甚么貨物。因為他們也是有師父,另有一個傳授。時常有人說,從隋唐往上,沒有做賊的。其實不然,在列國時代,孔夫子周游列國之時,就有這一門。那位說,應當供哪位祖師呢?原來他們的祖師,也是俠客劍仙一流,列國時候供的是東方朔,綠林全供金眼毛遂。二十四家仙洞,捉不住毛遂,海外之仙、大羅神仙,也擋不住東方朔。因此他們做綠林的,分出門來,哪門供哪位,另有分別,諸行全是一樣。俗語說的好,養家一樣,道路不同。以現在說吧,而今天橋那個地方是一個繁華之地,甚么樣的人全有,真有一看見人的行走,以及身上有無塵土,便可知身上有值錢的物件沒有的人。閑言少敘。當下馬子江一見這個小船,往后繞了去,他連忙在暗中跟了下來。見那個小船,圍著大船繞了一個彎兒,馬子燕自知是探船無疑,自己連忙將桅桿子的鏢旗落了下來。子登說:“賢弟你看桅桿上。”焦豹一聽,這不是叫他們伙伴看啦,這分明是叫自己看啦。又聽他說道:“你們可知我等請來能人,要為破這海口而來,任憑你們為首的項長三頭,肩生六臂,也得叫我們從此經過,你們也不看一看,你們島前有多少無頭鬼!”焦豹一聽,好大口氣呀,自己也不便與他們致氣,反正有你們兩下里的事情在。這才催小舟,沖進海口,來到水寨竹城以內,稟報大寨主知曉,說明多少只船,以及鏢船上的旗子無數,各色各樣全有,船上值錢物品,實有敵國之富,漂塵太密。說白話就是風飄來的塵土,路塵就是在道上受的土,海呢,那就是在海中沖的船浪。畢振遠當時乘坐一只飛虎舟,剛然撥過來,便問道:“鏢旗何在?”焦豹說:“他已將鏢旗掩下,避到船艙。”畢振遠一聞此言,氣往上撞,便叫戰船侍候,又問道:“那落旗之人,口中還說些甚么?”焦豹一聞此言,連忙跪倒,口尊:“是,大王啊,這只船可與別家不同,船上是杏黃緞的鏢旗,還是做過皇差。大半這個達官,在大廷有差事。您可酌量情形。”畢振遠說:“先將鏢旗,避到船艙,說甚么言語沒有?”焦豹說:“畢大王,他倒是說來著,可是小人不敢說。”畢振遠說:“他說什么言語,快對我講出,不可隱瞞一句。”焦豹心中所思,船上這只鏢,上面掛著萬勝鏢店的鏢旗,這些年從未見過,此時忽然出來,不知是何原故?畢振見他不言語,遂說道:“不論他是皇差,或是鏢船,我全不怕。那么他們船上有多少達官。你可知曉?”焦豹說:“那戰船上,各樣鏢旗全有,大半達官也許少不了吧。”畢振遠一聞此言,心中暗想:如此說來,大半是少不了。不過不知道是誰為首?便乘跨戰船,離開水寨竹城,來到外面,一直來到南海口。隨行的船丁,往兩旁一分。對面鏢船一分,也沖出一只戰船來。
船到江心,馬子江站在船上往對面觀看,有一家水寇,年約五十多歲,身高九尺開外,細條身材,面如蟹蓋,抹子眉環眼努於眶外,鼻直口方,大耳相襯,頭戴月白布扎巾,月白布的劍袖,青布底衣,腳下魚鱗灑鞋青襪子,青布裹腿,掌中一條五鉤神飛槍。馬子江急忙稟報二位達官說:“有水寇,已將船道碴嚴。”石錦龍、焦雄二人一聽,不由氣往上沖。石錦龍心中所思:此賊不可輕敵,遂將周身收拾俐落,外罩大氅,轉身形往外,沖過一只虎船,將戰船沖到江心。兩下對了面,畢振遠一見,對面這位達官,身高七尺,細腰扎背,年約四十開外,黃臉膛,寶劍眉斜插入鬢,一雙闊目,光華亂轉,獅子鼻闊口,大耳相襯,頭戴紫緞色,八棱壯士巾,窄菱條斜拉茨菇葉,頂門一條黃絨球,突突的亂跳,上身穿紫緞色綁身靠襖,藍緞色護領,黃絨繩十字絆,黃絲鸞帶煞腰,雙打折蝴蝶扣,青底窄腰,抖跟薄底靴子,斜披通氅,上繡花兒朵朵。焦雄抱著石祿,在船上一站。他看對面船上有一人,他便大聲喊嚷:“老排子,可別拿扎蛤蟆扦,來扎你們爸爸。”那畢振遠正在船頭,一聞此言,忙往這邊船上一看,不由暗吃一驚:他們真有能人。今日大家湊到一處,在海口安下敵國之富的鏢船,然后有那善習水性的達官,潛入內宅,將我女兒盜出,你說我還能與他們交戰嗎?
書中暗表:原來華振遠也有一女,與石祿長得一般無二,今年也八歲,長得黑而且亮,別看他長得丑,后文書她替石祿掌印,實有二品夫人的命宮。閑言少敘,書說當下。二人一對面,那焦雄忙催小船來到二人當中。畢振遠一看,焦雄抱著的小孩,不是自己的女兒,心中不由暗想:哎呀,天下會有這等巧事,正跟我女兒一個樣,看此子未滿十歲,八寶神光很是滿,將來必主大貴,莫若自己將計就計,給他個借水行舟,我將他二人請進水島,問問此公子是哪一家的?二人要結為秦晉之好,將我女兒許他身旁為妻。這時焦雄說話:“畢大王,我是久仰您的美名。這是我結拜大弟,此人姓石,雙名錦龍,名叫振甫,外號人稱圣手飛行,大六門第四門的。”又說:“石賢弟,這位四大冷海,南海口盤龍島,為首的寨主,姓畢,名振遠,號叫士雄。”畢振遠說:“二位達官,若不嫌棄于我。山寨太窘,請至山前一敘。”石錦龍說:“畢大王說哪里話呢。您島內有雄兵百萬,寨中有戰將千員。我等兵船退吧。”大家這才一齊退回海口以內。石錦龍弟兄二人掛著鏢船,跟著他們的船后,也一齊撤進海島內。到了里岸,石錦龍定睛觀看,水島內威風十足。看這山寨一半天產,一半人工。不怪大家夸水寇,山上果然是十分堅固。船靠了里岸,再看他們那兵船一直正北,又往東拐過去啦。鏢船的左右,是一只兵船沒有。焦雄抱著石祿,石錦龍、畢振遠二人上了岸,順山道往上走,一直來到大廳。大廳前面是塊平川之路,一眼望不到邊。房子是八字影壁的形景,北大廳是七間,明三暗六,在大廳東房山往東里去,是五間大房,西房山往西南是五間大房,俱是帶廊子的大房,前出廊子后出廈。早有人過去高挑簾籠。畢振遠說:“二位達官往里請。”焦雄說:“畢大王您頭前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