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高峰妙禪師示眾
此事只要當人的有切心。才有切心。真疑便起。疑來疑去。不疑自疑。從朝至暮。粘頭綴尾。打成一片。撼亦不動。趁亦不去。昭昭靈靈。常現在前。此便是得力時也。更須確其正念慎無二心。至于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寒熱饑渴。悉皆不知。此境界現前。即是到家消息。也巴得構。也撮得著只待時刻而已。卻不得見恁么說。起一念精進心求之。又不得將心待之。又不得縱之棄之。但自堅凝正念。以悟為則。當此之時。有八萬四千魔軍。在汝六根門頭伺候。一切奇異善惡等事。隨汝心現。汝若瞥起毫厘著心。便墮他圈繢。被他作主。受他指揮。口說魔話。身行魔事。般若正因。從茲永絕。菩提種子。不復生芽。但莫起心。如個守尸鬼子。守來守去。疑團子歘然爆地一聲。管取驚天動地某甲十五出家。二十更衣。入凈慈。立三年死限學禪。初參斷橋和尚。令參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意分兩路。心不歸一。后見雪巖和尚。教看無字。又令每日上來一轉。如人行路。日日要見工程。因見說得有序。后竟不問做處。一入門。便問。誰與爾拖這死尸來。聲未絕。便打出。次后徑山歸堂。夢中忽憶。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自此疑情頓發。直得東西不辨。南北不分。第六日隨眾閣上諷經。抬頭忽睹五祖演和尚真贊。末兩句云。百年三萬六千朝。返覆元來是這漢。日前拖死尸句子。驀然打破。直得魂飛膽喪。絕后再蘇。何啻放下百二十斤擔子。其時正二十四歲。滿三年限。次后被問日間浩浩作得主么。答曰作得。又問。睡夢中作得主么。答云作得。又問。正睡著無夢時。主在何處。于此無言可對。無理可伸。和尚囑云。從今不要爾學佛學法窮古窮今。只饑來吃飯。困來打眠。才眠覺來。抖擻精神。我這一覺。主人公畢竟在甚么處。安身立命。自誓[拚-ㄙ+ㄊ]一生。做個癡呆漢。定要見這一著子明白。經及五年。一日睡覺正疑此事。忽同宿道友。推枕子落地作聲。驀然打破疑團。如在網羅中跳出。所有佛祖誵訛公案。古今差別因緣。無不了了。自此安邦定國。天下太平一念無為。十方坐斷。
評曰。前示眾。做工夫一段。至為切要。學者宜書諸紳。其自敘中所云。饑來吃飯困來打眠。是發明以后事。莫錯會好。
鐵山璦禪師普說
山僧十三歲。知有佛法。十八出家。二十二為僧。先到石霜。記得祥庵主教時時觀見鼻頭白。遂得清凈。后有僧。自雪巖來。寫得巖坐禪箴看。我做工夫卻不曾從這里過。因到雪巖。依彼所說做工夫。單提無字。至第四夜通身汗流。十分清爽繼得歸堂。不與人說話。專一坐禪。后見妙高峰。教十二時中莫令有間。四更起來。便摸索話頭。頓在面前。略覺困睡。便起身下地。也是話頭。行時步步不離話頭。開單展缽。拈匙放箸。隨眾等事。總不離話頭。日間夜間。亦復如是。打成片段。未有不發明者。依峰開示。做工夫。果得成片。三月二十日。巖上堂云。兄弟家久在蒲團上瞌睡。須下地走一遭。冷水盥嗽。洗開兩眼。再上蒲團。豎起春梁。壁立萬仞。單提話頭。如是用功。七日決定悟去。此是山僧四十年前已用之工。某即依彼所說。便覺工夫異常。第二日。兩眼欲閉而不能閉。第三日。此身如在虛空中行。第四日。曾不知有世間事。其夜倚欄桿少立。泯然無知。檢點話頭。又不打失。轉身上蒲團。忽覺。從頭至足。如劈破髑髏相似。如萬丈井底被提在空中相似。此時無著歡喜處。舉似巖。巖云未在。更去做工夫。求得法語。末后云。紹隆佛祖向上事。腦后依前欠一槌。心下道。如何又欠一槌。不信此語。又似有疑。終不能決。每日堆堆坐禪。將及半載。一日因頭痛煎藥。遇覺赤鼻。問那吒太子拆骨還父拆肉還母話。記得被悟知客問。不能對。忽然打破這疑團。后到蒙山。山問參禪。到甚么處是畢工處。遂不知頭。山教再做定力工夫。洗蕩塵習。每遇入室下語。只道欠在。一日晡時坐至更盡。以定力挨拶。直造幽微。出定見山說此境已。山問。那個是爾本來面目。正欲下語。山便閉門。自此工夫日有妙處。蓋以離巖太早。不曾做得細密工夫。幸遇本色宗匠。乃得到此。元來工夫做。得緊峭則時時有悟入。步步有剝落。一日見壁上三祖信心銘云。歸根得旨。隨照失宗。又剝了一層。山云。個事如剝珠相似。愈剝愈光。愈明愈凈。剝一剝。勝他幾生工夫也。但下語猶只道欠在。一日定中。忽觸著欠字。身心豁然。徹骨徹髓。如積雪卒然開霽。忍俊不禁。跳下地來。擒住山云。我欠少個甚么。山打三掌。某禮三拜。山云。紩山這一著子幾年。今日方了暫時話頭不在。如同死人。一切境界逼迫臨身。但將話頭。與之抵當。時時檢點話頭。動中靜中。得力不得力。又定中不可忘卻話頭。忘話頭則成邪定。不得將心待悟。不得文字上取解會。不得些少覺觸以為了事。但教如癡如呆去。佛法世法打成一片。施為舉措只是尋常。惟改舊時行履處。古云。大道從來不屬言。擬談玄妙。隔天淵。直須能所俱忘卻。始可饑餐困則眠。
天目斷崖義禪師示眾
若要超凡入圣。永脫塵勞。直須去皮換骨。絕后再蘇。如寒灰發焰枯木重榮。豈可作容易想。我在先師會下多年。每被大棒無一念遠離心。直至今日。觸著痛處。不覺淚流。豈似爾等咬著些子苦味。便掉頭不顧。
天目中峰本禪師示眾
先師高峰和尚。教人惟以所參話頭。蘊之于懷。行也如是參。坐也如是參。參到用力不及處留意不得時。驀忽打脫。方知成佛。其來舊矣。這一著子。是從上佛祖了生脫死之已驗三昧。惟貴信得及久遠不退轉。更無有不獲其相應者看話頭做工夫。最是立腳穩當。悟處親切。縱此生不悟。但信心不退。不隔一生兩生。更無不獲開悟者或三十年二十年。未即開悟。不須別求方便。但心不異緣。意絕諸妄。孜孜不舍。只向所參話上。立定腳頭。[拚-ㄙ+ㄊ]取生與同生死與同死。誰管三生五生。十生百生。若不徹悟。決定不休。有此正因。不患大事之不了明也病中做工夫。也不要爾精進勇猛。也不要爾撐眉努目。但要爾心如木石。意若死灰。將四大幻身。撇向他方世界之外。由他病也得。活也得。死也得。有人看也得。無人看也得。香鮮也得。臭爛也得。醫得健來。活到一百二十歲也得。如或便死。被宿業牽。入鑊湯爐炭里也得。如是境界中。都不動搖。但切切將個沒滋味話頭。向藥爐邊枕頭上。默默咨參。不得放舍。
評曰。此老千言萬語。只教人看話頭。做真實工夫。以期正悟。諄切透快。千載而下。如耳提面命。具存全書。自應遍覽。
師子峰天如則禪師普說
生不知來處。謂之生大。死不知去處。謂之死大。臘月三十日到來。只落得手忙腳亂。何況前路茫茫。隨業受報。正是要緊事在。這個是生死報境。若論生死業根。即今一念隨聲逐色。使得七顛八倒者便是。由是佛祖。運大慈悲。或教爾參禪。或教爾念佛。令汝掃除妄念。認取本來面目。做個灑灑落落大解脫漢。而今不獲靈驗者。有三種病。第一不遇真善知識指示。第二不能痛將生死大事為念。悠悠漾漾。不覺打在無事甲里。第三于世間虛名浮利。照不破。放不下。妄緣惡習上坐不斷。擺不脫。境風扇動處。不覺和身輥入業海中。東飄西泊去。真正道流。豈肯恁么。當信祖師道。雜念紛飛。如何下手。一個話頭。如鐵掃帚。轉掃轉多。轉多轉掃。掃不得。拚命掃。忽然掃破太虛空。萬別千差一路通。諸禪德。努力今生須了卻。莫教永劫受余殃又有自疑念佛與參禪不同。不知參禪只圖識心見性。念佛者悟自性彌陀唯心凈土。豈有二理。經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既曰現前見佛。則與參禪悟道有何異哉答或問云。但將阿彌陀佛四字。做個話頭。二六時中。直下提撕。至于一念不生。不涉階梯。徑超佛地。
智徹禪師凈土玄門
念佛一聲。或三五七聲。默默返問。這一聲佛。從何處起。又問這念佛的是誰。有疑只管疑去。若問處不親。疑情不切。再舉個畢竟這念佛的是誰。于前一問。少問少疑。只向念佛是誰。諦審諦問。
評曰。徑無前問只看這念佛的是誰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