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皮:

(鴆鳥多集檳榔樹上。凡用檳榔皮。宜先以酒洗。后以大豆汁再洗過。曬干。入灰火燒煨切用。)氣味:辛微溫?zé)o毒。

主治:冷熱氣攻心腹大腸。蠱毒痰膈醋心。并以姜鹽同煎。入疏氣藥用之良。下一切氣。

止霍亂。通大小腸。健脾開胃調(diào)中。降逆氣。消饑膚中水氣浮腫。香港腳壅逆。瘴瘧痞滿。

胎氣惡阻脹悶。

冬瓜仁

(八月采之。)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饑。久服輕身耐老。除煩滿不樂。可作面脂。去皮膚風(fēng)及黑。潤肌膚。治腸癰。

赤小豆

(俗呼紅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其稍大而鮮紅淡紅色者并不治病。)氣味:甘酸平無毒。

主治:赤小豆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腸。能入陰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止吐而治下痢腸 。解酒病。除寒熱癰腫。排膿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產(chǎn)難。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則降令太過。津血滲泄。所以令人肌瘦身重也。其吹鼻瓜蒂散及辟瘟疫用之。亦取其通氣除濕散熱耳。水氣香港腳最為急用。今之治水者。惟知治水。而不知補(bǔ)胃則失之壅滯。赤小豆消水通氣而健脾胃乃其藥也。

銅青

(即銅綠。)氣味:酸平微毒。

主治:婦人血?dú)庑耐础:辖鸠徶寡C髂俊Hツw赤息肉。主風(fēng)爛眼淚出。治惡瘡疳瘡。吐風(fēng)痰殺蟲。蓋銅青乃銅之液氣所結(jié)。酸而有小毒。能入肝膽。故吐利風(fēng)痰。明目殺疳。皆肝膽之病也。

密陀僧

氣味:咸辛平有小毒。

主治:久痢五痔金瘡。面上瘢 。面膏藥用之。殺蟲消積。治諸瘡。消腫毒。除狐臭。染髭發(fā)。密陀僧感鉛銀之氣。其性重墜下沉。直走下焦。故能墜痰止吐。消積定驚癇。治瘧痢。止消渴。療瘡腫。

珊瑚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去目中翳。消宿血。為末吹鼻。止鼻衄。明目鎮(zhèn)心。止驚癇。點(diǎn)眼去飛絲。

石楠葉

氣味:辛苦平有毒。

主治:養(yǎng)腎氣。內(nèi)傷陰衰。利筋骨皮毛。療腳弱。五臟邪氣。除熱。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能添腎氣。治軟腳煩悶疼。殺蟲逐諸風(fēng)。浸酒飲治頭風(fēng)。古方為治風(fēng)痹腎弱要藥。今人絕不知用。識者亦少。蓋由甄氏藥性論有令陰痿之說也。殊不知服此藥者。能令腎強(qiáng)。嗜欲之人。籍此放恣。以致痿弱。歸咎于藥。良可慨也。

鱉甲

(凡使要綠色九肋多裙。重七兩者為上。)氣味:咸平無毒。

主治:鱉甲乃厥陰肝經(jīng)血分之藥。肝主血也。試常思之。龜鱉之屬。功各有所主。鱉色青入肝。故所主者瘧勞寒熱。 瘕驚癇。經(jīng)水癰腫陰瘡。皆厥陰血分之病也。玳瑁色赤入心。

故所主者心風(fēng)驚熱。傷寒狂亂。痘毒腫毒。皆少陰血分之病也。秦龜色黃入脾。故所主者頑風(fēng)濕痹。身重蠱毒。皆太陰血分之病也。水龜色黑入腎。故所主者陰虛精弱。腰腳酸痿。陰瘧泄痢。皆少陰血分之病也。介蟲陰類。故并主陰經(jīng)血分之病。各從其類。

石青

(一名扁青。)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目痛。明目。折跌癰腫。金瘡不瘳。破積聚。解毒瓦斯。利精神。久服輕身不老。去寒熱風(fēng)痹。及丈夫莖中百病。益精。治丈夫內(nèi)絕。令人有子。吐風(fēng)痰。癲癇。平肝。

花乳石

(一名花蕊石。凡入丸散。以罐固濟(jì)頂。火 過。出火毒。研細(xì)水飛。曬干用。)氣味:酸澀平無毒。

主治:金瘡出血。刮末敷之即合。仍不作膿。又療婦人血運(yùn)惡血。治一切失血傷損內(nèi)漏目翳。古方未用此者。近世以合硫黃同 研末敷金瘡。其效如神。人有倉卒中金刃。不及 治者。但刮末敷之亦效。花蕊石舊無氣味。今嘗試之。其氣平。其味澀而酸。蓋厥陰經(jīng)血分藥也。其功專于止血。能使血化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惡血。惡血化。則胎與胞無阻滯之患矣。東垣所謂胞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故赤石脂亦能下胞胎。與此同義。葛可久治吐血出升斗有花蕊石散。和劑局方治諸血及損傷金瘡胎產(chǎn)亦花蕊石散。皆云能化血為水。則此石之功。蓋非尋常草木之比也。

白芨根

氣味:苦平無毒。又苦甘微寒性澀。陽中之陰也。

主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fēng)鬼擊。痱緩不收。除白癬疥蟲。結(jié)熱不消。陰下痿。面上 。令人肌滑。止驚邪。血邪。血痢。癇疾。風(fēng)痹。赤眼。癥結(jié)。溫?zé)岑懠病0l(fā)背。瘰 。腸風(fēng)。痔 。撲損刀箭瘡。湯火瘡。生肌止痛。止肺血。

惡(理石) 畏(李核 杏仁) 反(烏頭)

黃精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補(bǔ)中益氣。除風(fēng)濕。安五臟。久服輕身延年不饑。補(bǔ)五勞七傷。助筋骨。耐寒暑。

益脾胃。潤心肺。單服九蒸九曝食之駐顏斷谷。補(bǔ)諸虛。止寒熱。填精髓。下三尸蟲。時(shí)珍曰。黃精受戊己之淳氣。故為補(bǔ)黃宮之勝品者。萬物之母。母得其養(yǎng)。則水火既濟(jì)。木金交合而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

蛇床子

(凡使。須用濃藍(lán)汁。并百部草根自然汁。同浸一伏時(shí)。漉出。日干。卻用生地黃汁相拌蒸之。從巳至亥。取出日干用。凡服食 去皮殼。取仁微炒。殺毒即不辣也。作湯洗浴。則生用之。)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男子陰痿濕癢。婦人陰中腫痛。除痹氣。利關(guān)節(jié)。癲癇惡瘡。久服輕身好顏色。溫中下氣。令婦人子臟熱。男子陰強(qiáng)。久服令人有子。治男子女人虛濕痹毒風(fēng) 痛。去男子腰痛。浴男子陰。去風(fēng)冷。大益陽事。暖丈夫陽氣。女人陰氣。治腰胯酸疼。四肢頑痹。縮小便。去陰汗?jié)癜_齒痛。赤白帶下。小兒驚癇。撲損瘀血。煎湯浴大風(fēng)身癢。蓋蛇床乃右腎命門少陽三焦氣分之藥。神農(nóng)列之上品。不獨(dú)補(bǔ)助男子。而又有益婦人。世人舍此而求補(bǔ)藥。

于遠(yuǎn)域。豈非賤目貴耳乎。

白茅香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惡氣。令人身香。煮湯服治腹內(nèi)冷。小兒遍身瘡 。合桃葉煎湯浴之。

兜納香

氣味:辛平無毒。

主治:溫中除暴冷。惡瘡腫 。止痛生肌。并入膏用。燒之辟遠(yuǎn)近惡氣。帶之夜行壯膽安神。與茅香柳枝煎湯浴小兒易長。

草犀

(獨(dú)莖對葉而生如燈臺草。根若細(xì)辛。)氣味:辛平無毒。

主治:解一切毒瓦斯。虎野狼蟲虺所傷。溪毒野蠱惡刺等毒。并宜燒研服之。臨死者亦得活。

天行瘧瘴。寒熱咳嗽痰壅。飛尸喉痹瘡腫。小兒寒熱丹毒。中惡注忤痢血等病。煮汁服之。

嶺南及睦婺間中毒者。以此及千金藤并解之。

吉利草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解蠱毒極驗(yàn)。

百兩金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壅熱咽喉腫痛。合一寸咽津。又治風(fēng)涎。

錦地羅

氣味:微苦平無毒。

主治:山嵐瘴毒瘡毒。并中諸毒。以根研生酒服一錢匕即解。

曲節(jié)草

莖葉: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發(fā)背瘡消癰腫拔毒。同甘草作末。米泔調(diào)服。

燕脂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小兒 耳。浸汁滴之。活血解痘毒。

葉: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赤白冷熱痢。炒研為末。每蜜湯服一錢。癰腫無頭者吞一枚。生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

敗醬

(一名苦菜。根苗同。)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馬鞍熱氣。除癰腫浮腫結(jié)熱風(fēng) 痹。破多年凝血。能化膿為水。產(chǎn)后諸病。止腹痛余疹煩渴。治血?dú)庑母雇础F瓢Y結(jié)。催生落胞。血運(yùn)鼻衄吐血。

赤白帶下。赤眼障膜 肉。 耳瘡癤疥癬丹毒。排膿補(bǔ) 。敗醬乃手足陽明厥陰藥也。善排膿破血。故仲景治癰及古方婦人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蓋未遇識者耳。

王不留行

苗子: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金瘡止血。逐痛出刺。除風(fēng)痹內(nèi)塞。止心煩鼻衄癰疽惡瘡 。婦人產(chǎn)。久服輕身耐老增壽。治風(fēng)毒。通血脈。游風(fēng)風(fēng)疹。婦人血經(jīng)不勻。發(fā)背。下乳汁。利小便。出竹木刺。

蓋王不留行下乳引導(dǎo)用之。取其利血脈。并走血分陽明沖任之藥。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了乳長流之語。可見其性行而不住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阳山县| 阿克陶县| 陆河县| 磐安县| 乐至县| 吉木乃县| 平昌县| 巨鹿县| 红安县| 渭南市| 西昌市| 宁河县| 德安县| 宿州市| 潼南县| 义马市| 龙口市| 历史| 科尔| 民县| 黑水县| 安西县| 介休市| 孙吴县| 合肥市| 都兰县| 南昌县| 乌拉特中旗| 德昌县| 台中县| 平泉县| 鱼台县| 古浪县| 杭锦旗| 黄陵县| 南陵县| 阳城县| 凌源市| 彰武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