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最勝子菩薩。將釋此論先立三門之義方釋論正文。言三門義者。一歸敬等門。有六行頌分為五門。一歸敬三尊。謂初一頌。二嘆說門。謂次一行頌。三贊造論門。謂次兩行頌。四贊論功門。謂次一行頌。五造論意門。謂次一行頌

第一所為門分十。一久住并益門。二隱不隱門。三破無見有見門。四成就大小門。五離倒生信門。六利略廣門。七立正破邪門。八破增損門。九不相違有差別門。十位果差別門

第三所因門分三。一明教初興由。二明二宗起由分二。一明勝義皆空宗興由。二明唯識中觀興由分二。一明造論因。二嘆論功。三明教所被分二。一大。二小

釋論正文分二。一釋論題目。二釋論正文

初釋論題分四。一釋瑜伽兩字分三。一教瑜伽分三。一略標釋。二引諸經(jīng)論廣釋分四。一依四種道理明教瑜伽義。二依不相應行。三依雜染凈。四依究竟清凈。三總結(jié) 二行瑜伽分三。一略標釋。二引諸經(jīng)論廣釋分十六。一依正修諸行明瑜伽義。二依三十七品。三依止觀。四依三摩地。五依四法。六依九道。七依對治道。八依無顛倒智。九依方便善巧。十依緣起觀。十一依八圣道。十二依戒定慧。十三依世出世道。十四依空作意。十五依無分別空。十六依慧悲雙轉(zhuǎn)。三總結(jié) 三果瑜伽分三。一略標釋。二引諸經(jīng)論廣釋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八。一依力無畏等廣大功德明果瑜伽。二依無住涅盤。三依無分別智慧。四依佛地功德。五依三乘果德。六依三身三德。七依有為無為諸功德聚。八依三乘觀行。三總結(jié)

第二釋師義分二。一依聞思等因位明師義。二依無學果明師義

第三釋地義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五。皆有法喻。如論應知。一依境界。二依所依。三依所行。四依所攝。五依十七地。三總結(jié)

第四釋論義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三。此三皆有法喻。一依有學無學地。二依無倒說。三依增長義。三總結(jié)

第二釋論正文大門分五。一本地分。謂略廣分別十七地義。二攝決擇分。謂略攝決擇十七地中深隱要義。三攝釋分。謂略攝解釋諸經(jīng)儀則。四攝異門分。謂略攝經(jīng)中所有諸法名義差別。五攝事分。謂略攝三藏眾要事義

第一釋本地分大門分二。一略釋。二廣解。初文分五。一總問。二總答。三征問。四以頌略答。五長行列名分十七。謂從五識身相應地至無余依地。初釋五識身相應地名義。釋論分四。一辯識。二解身。三釋相應。四說地義 二釋意地名義。釋論十一門分別如釋應知 三四五釋有尋伺等三地名義。釋論四門分別如釋應知 六釋三多摩呬多地名義。釋論四門分別如釋應知 第七釋非三摩呬多地名義。分四同前 第八九釋有心無心地名義。釋論五門分別如釋應知 第十十一十二釋聞思修三地名義。釋論四門分別如釋應知 第十三釋聲聞地名義。釋論分二。一釋聲聞兩字。二釋地義 第十四釋獨覺地名義。釋論分二。一明獨覺兩字。二明地義 第十五釋菩薩地名義。釋論分二。一釋菩薩兩字。二明地義 第十六釋有余依地名義。釋論四門分別如釋應知 第十七釋無余依地名義。釋論五門分別如釋應知 第四總結(jié)

第二廣解分十七。謂始從五識身相應地乃至無余依地。第一釋五識身相應地。大門分三。一略釋。二廣解。三明五識生起緣等 初略釋分二。一總問總答分三。一問。二答。三結(jié)。二別問別答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廣解分五。一明眼識二明耳識。三明鼻識。四明舌識。五明身識

初明眼識分五 一明自性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明所依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明三依分三。一明俱有依分二。一標。二釋。二明等無簡依分二。一標。二釋。三明種子依分二。一標。二釋。二明料簡分三。一標。二列名。三釋。三解釋眼等三分三。一明眼。二明等無簡。三明種子識 第三明所緣分三。一略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五。一廣明三色分三。一明顯色分二。一標。二列名。二明形色分二。一標。二列名。三明表色分二。一標。二列名。分五中二略釋三色分三。一略明顯色分二。一標。二釋。二略明形色分二。一標。二釋。三略明表色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依生滅相續(xù)。二依有簡無簡等。三依變異。分五中三明三色差別分三。一明顯色差別分二。一標。二釋。二明形色差別分二。一標。二釋。三明表色差別分二。一標。二釋。分五中四明二識所緣差別分二。一眼識所緣。二意識所緣。分五中五明總攝所緣分二。一標。二釋分四。一好。二惡。三俱異。四似色 第四明助伴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依五遍行等法分二。一標。二釋。二料簡諸法分二。一明非一一轉(zhuǎn)。二明各從自種生 第五明作業(yè)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六。如論應知

第二釋耳識分五 一明自性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明所依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明三依分三。一明俱有依分二。一標。二釋。二明等無簡依分二。一標。二釋。三明種子依分二。一標。二釋。二釋耳等三法分二。一釋耳。二例余意種二法 第三明所緣分三。一總標。二略答。三解釋分五。一列名分二。一標。二陳數(shù)有十七如論。二明聲所起因分三。一標。二列名。三解釋。三明總攝分二。一標。二釋。四明異門分二。一標。二釋。五明二識所緣分二。一耳識所緣。二意識所緣 第四五合明助伴及作業(yè)例同依前

第三釋鼻識分五 一明自性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明所依分二。一總標。二釋分二。一明三依分三。一俱有依分二。一標。二釋。二等無間依分二。一標。二釋。三種子依分二。一標。二釋。二釋鼻等三法分二。一明鼻根。二例余意種 第三明所緣分三。一標。二略答。三解釋分三。一列名分二。一標。二陳數(shù)。二明異門。三明二識所緣分二。一鼻識所緣。二意識所緣 第四五合明助伴及作業(yè)例同于前

第四釋舌識分五 一明自性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明所依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三依分三。一俱有依分二。一標。二釋。二等無間依分二。一標。二釋。三種子依分二。一標。二釋。二明舌等三法分二。一明舌根二例余意種 第三明所緣分三。一標。二略答。三解釋分三。一列名分二。一標。二陳數(shù)。二明異名。三明二識所緣分二。一舌識所緣。二意識所緣 第四五合明助伴及作業(yè)例同于前

第五釋身識分五 一明自性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明所依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三依分三。一俱有依分二。一標。二釋。二等無間依分二。一標。二釋。三種子依分二。一標。二釋。二明身等三法分二。一明身根。二例余意種 第三明所緣分三。一標。二略答。三解釋分四。一列名分二。一標。二陳數(shù)。二明總攝分二。一標。二答。三明異名。四明二識所緣分二。一身識所緣。二意識所緣 第四五合明助伴及作業(yè)例同于前

大門第三明五識生起緣等分三 一明五識生緣分二。一明眼識生緣分二。一明闕緣。二明具緣。二明例余四識 第二明五識染凈生起次第分二。一明眼識染凈次第分二。一明三心生起次第分三。一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二。一釋三心。二明染凈。二明眼識善不善分二。一明隨意等流轉(zhuǎn)。二明二識相續(xù)轉(zhuǎn)。第二例余四識 第三明依等四法譬喻有二異門。如論應知

第二廣解中分十七第二釋意地大門分三。一略釋。二廣解。三攝相 初略釋分三。一略問。二略答。三略釋

大門第二廣解分五 一明自性分三。一問。二略答。三解釋分三。一明心。二明意。三明識

第二明所依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等無間依分二。一標。二釋。二明種子依分二。一標。二釋

第三明所緣分二。一標。二釋

第四明助伴分四。一標。二列名分六。一五遍行。二五別境。三十一善。四六根本煩惱。五二十二隨煩惱。六四不定。三總結(jié)。四料簡分八。一同所緣。二不同行相一時俱有。三一一轉(zhuǎn)。四從自種生。五更互相應。六有相。七有所緣。八有所依

第五明作業(yè)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明共業(yè)分六。一了自境。二了自共相。三了三世。四了剎那相續(xù)。五發(fā)凈不凈業(yè)。六取愛非愛果等 二明不共業(yè)分三。一總標。二列名。三解釋分十五

一明分別所緣作業(yè)相分五。一總問。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釋分七。一明有相分別分二。一標。二釋。二明無相分別分二。一標。二釋。三明任運分別分二。一標。二釋。四明尋求分別分二。一標。二釋。五明伺察分別分二。一標。二釋。六明染污分別分二。一標。二釋分四。一依三世。二依三覺。三依根本煩惱。四依隨煩惱。七明不染污分別分二。一標。二釋分四。一依善無記。二依出離三覺。三依十一善。四依三無記。第五總結(jié) 第二明審慮所緣作業(yè)相分四。一問。二略答。三解釋分三。一明如理所引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非真實有。二依真實有分三。一依施等。二依法住智。三依出世智。三結(jié)。二明不如理所引。三明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分二。一標。二釋。四總結(jié) 第三明醉作業(yè)相分三。一問。二答有四因緣如論。三結(jié) 第四明狂作業(yè)相分三。一問。二答有五因緣如論。三結(jié) 第五明夢作業(yè)相分三。一問。二答有十因緣如論。三結(jié) 第六明覺作業(yè)相分三。一問。二答有三因緣如論。三結(jié) 第七明悶作業(yè)相分三。一問。二答有五因緣如論。三結(jié) 第八明醒作業(yè)相分二。一問。二答 第九明發(fā)身語業(yè)作業(yè)相分三。一問。二答有四因緣如論。三結(jié) 第十明離欲作業(yè)相分三。一問。二答有四因緣如論。三結(jié) 第十一明離欲退作業(yè)相分三。一問。二答有五因緣如論。三結(jié) 第十二明斷善根作業(yè)相分四。一問。二答有五因緣如論。三結(jié)。四答難 第十三明續(xù)善根作業(yè)相分三。一問。二答有四因緣如論。三結(jié) 第十四十五合意識舍壽及受生作業(yè)相。大門分二。一明內(nèi)有情世間舍壽及受生門。二明外器世界壞成門。初門分二。一明舍壽門。二明受生門

初舍壽門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廣解分九 一明舍壽量分三。一總標。二列名分二。一列壽盡等三名。二列善不善等三名。三別釋分六。一明壽盡死相分三。一問。二答。三結(jié)。二明福盡死相分二。一問。二答。三明不避不平等死相分五。一總問。二略答。三征問。四答列名分九如論。五結(jié)。四明善心死相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明可憶念相。二明不可憶念相分三。一立正義。二征。三答所以。五明不善心死相分二。一總問。二廣答分二。一答不善死正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答善不善死相分二。一依受苦不受苦明相分二。一明善死相。二明不善死相。二依見亂不見亂明相分二。一明善死相。二明不善死相。六明無記心死相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分九中第二明憶念不憶念相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明偏強憶念相。二明平等憶念相 分九中第三明舍壽因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明戲論因。二明善不善因。三結(jié) 分九中第四舍壽善不善相分三。一明行不善業(yè)舍壽相分二。一總標。二引經(jīng)證成。二明行善業(yè)舍壽相分二。一立正義。二明差別。三明不善差別相分二。一明上品不善舍壽相。二明中品不善舍壽相 分九中第五明中有因分三。一明異生中有因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初二果人中有相分四。一標。二釋。三立喻。四法合。三明不還人中有相 分九中第六明斷末魔差別相分二。一略釋。二廣解分三。一總標。二列名分二如論。三別釋分二。一明重相。二明輕相分二 一依善業(yè)明輕相。二依北洲明輕相 分九中第七明中有根具不具相分二。一依色界明根具相。二依欲界明根具不具相 分九中第八明調(diào)善不調(diào)善死相分二。一依清凈解脫明調(diào)善死相。二依不清凈及不解脫明不調(diào)善死相 分九中第九明識舍身相分三。一明不善人識舍身相。二明行善人識舍身相。三總結(jié)

大門分二中第二明受生相門分二。一總問。二廣答分九

一明中有相分十二。一明受中有因果相分三。一立因分二如論。二顯果。三立喻 二明中有根圓不圓義 三明中有色相分二。一明不善業(yè)中有色相。二明行善中有色相 四明中有是誰緣境 五明中有不貪故自義分二。一明不貪故身義分二。一標。二釋。二明貪后身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六明中有眼所緣境分三。一明無障礙相分二。一明正義。二立喻。二明見同類中有有情義。三明見自生處相 七明中有趣向相分三。一明造不善業(yè)中有趣向相。二明生天中有趣向相。三明生人中有趣向相 八明中有住限量分五。一明未得生緣量。二明得生緣量。三明極七日量。四明七七日量。五明決定得受生義 九明中有業(yè)轉(zhuǎn)不轉(zhuǎn)相分二。一明不轉(zhuǎn)義。二明轉(zhuǎn)義 十明中有異名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四如論 十一依界明中有有無義 十二明中有受惡趣及善趣身義分三。一明趣那落迦中有相分五。一立因。二明受生相。三明諸根具相。四明受果。五明不生因。二明往鬼趣中有相分二。一標。二釋。三明往傍生趣等中有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7 06:51:36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shù)字版權(quán)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quán)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昌图县| 双桥区| 南丹县| 开封市| 贡觉县| 藁城市| 贵溪市| 永春县| 昆明市| 锡林浩特市| 定西市| 九寨沟县| 确山县| 云龙县| 和平区| 江都市| 弥勒县| 从化市| 曲靖市| 山东省| 南安市| 广安市| 汉中市| 汉川市| 名山县| 额济纳旗| 长宁区| 曲麻莱县| 宜州市| 平凉市| 土默特左旗| 高雄县| 蒙城县| 名山县| 连南| 合水县| 厦门市| 博乐市| 昌平区|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