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 本草經集注
- 陶弘景
- 4193字
- 2015-11-10 19:37:41
(桑螵蛸為之使,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蛻皮,畏菟絲子。)此所出即與云母同,而甚似云母,但濃實耳。今用乃出益州,與礬石同處,色小黃黑即礬石。云母根未知何者是?世用乃希。《仙經》亦服之。(《新修》四八頁,《大觀》卷四,《政和》一一二頁)
玉石三品中品
玄石
味咸,溫,無毒。主治大人小兒驚癇,女子絕孕,少腹寒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子。一名玄水石,一名處石。生太山之陽,山陰有銅。銅者雌,玄石者雄。(惡松脂、柏子、菌桂。)《本經》磁石,一名玄石。《別錄》各一種。今案其一名處石,名既同,治體又相似,而寒溫銅鐵及畏惡有異。世中既不復用,無識其形者,不知與磁石相類否?(《新修》五四頁,《大觀》卷四,《政和》一一二頁)
玉石三品中品
理石
味辛、甘,寒、大寒,無毒。主治身熱,利胃,解煩,益精,明目,破積聚,去三蟲。
除榮衛中去來大熱,結熱,解煩毒,止消渴,及中風痿痹。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膏,順理而細。生漢中山谷及盧山,采無時。(滑石為之使,畏麻黃。)漢中屬梁州,盧山屬青州。今出寧州。世用亦希,《仙經》時須,亦呼為長理石。石膽一六頁)
玉石三品中品
長石
味辛、苦,寒,無毒。主治身熱,胃中結氣,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脈。明目,去翳眇,去三蟲,殺蠱毒。止消渴,下氣,除脅肋肺間邪氣。久服不饑。一名方石,一名土石,一名直石。理如馬齒,方而潤澤,玉色。生長子山谷及太山、臨淄,采無時。
長子縣屬上黨郡,臨淄縣屬青州。世方及《仙經》并無用此者也。(《新修》五六頁,《大觀》卷四,《政和》一一七頁)
玉石三品中品
綠青
味酸,寒,無毒。主益氣,治鼽鼻,止泄痢。生山之陰穴中,色青白。
此即用畫綠色者,亦出空青中,相帶挾。今畫工呼為碧青,而呼空青作綠青,正反矣。
(鐵落味辛、甘,平,無毒。主治風熱,惡瘡,瘍疽瘡痂,疥氣在皮膚中。除胸膈中熱氣余,食不下,心煩,去黑子。一名鐵液,可以染皂。生牧羊平澤及 城,或析城,采無時。(《新修》五七頁,《大觀》卷四,《政和》一一五頁)鐵主治堅肌耐痛。(《新修》五八頁,《大觀》卷四,《政和》一一五頁)
玉石三品中品
生鐵
微寒。主治下部及脫肛。(《新修》五八頁,《大觀》卷四,《政和》一一五頁)
玉石三品中品
鋼鐵
味甘,平,無毒。主治金瘡,煩滿熱中,胸膈中氣塞,食不化。一名跳鐵。(《新修》五八頁,《大觀》卷四,《政和》一一五頁)鐵精平,微溫。主明目,化銅。治驚悸,定心氣,小兒風癇,除頹,脫肛。
鐵落,是染皂鐵漿。生鐵,是不被 、槍、釜之類。鋼鐵,是雜煉生鐮,作刀、 者。
鐵四,《政和》一一四頁)
玉石三品中品
鉛丹
味辛,微寒。主治咳逆,胃反,驚癇,癲疾,除熱,下氣。止小便利,除毒熱臍攣,金瘡溢血。煉化還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蜀郡平澤。一名鉛華,生于鉛。
即今熬鉛所作黃丹畫用者,世方亦稀用,唯《仙經》涂丹釜所須此。云化成九光者,當為九光丹以為釜耳,無別變煉法。(《新修》七五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二六頁)
玉石三品下品
青瑯
之,起陰氣,可化為丹。一名石珠,一名青珠。生蜀郡平澤。采無時。(殺錫毒,得水銀良,畏烏雞骨。)此即《蜀都賦》所稱青珠、黃環者也。黃環乃是草,茍取名類,而種族為乖。瑯 也是昆山上樹名,又《九真經》中太丹名也。此石今亦無用,唯以治手足逆臚耳。化丹之事,未的見其術。(《新修》六六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二頁)
玉石三品下品
膚青
味辛、咸,平,無毒。主治蠱毒、毒蛇、菜肉諸毒,惡瘡。不可久服。令人瘦。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川谷。
世方及《仙經》并無用此者,亦相與不復識之。(《新修》五七頁,《大觀》卷四,《政和》一一七頁)
玉石三品下品
石
味辛,甘,大熱,生溫、熟寒,有毒。主治寒熱,鼠 ,蝕瘡,死肌,風痹,腹中堅癖,邪氣,除熱。明目,下氣,除膈中熱,止消渴,益肝氣,破積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
久服令人筋攣。火煉百日,服一刀圭。不煉服,則殺人及百獸。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一名固羊石,一名白 石,一名大白石,一名澤乳,一名食鹽。生漢中山谷及少室,采無時。
(得火良,棘針為之使,惡毒公、 屎、虎掌、細辛,畏水也。)今蜀漢亦有,而好者出南康南野溪,及彭城界中、洛陽城南 ,常取少室。生 石納水中,令水不冰,如此則生亦大熱。今以黃土泥苞,炭火燒之,一日一夕則解碎,可用,治冷結為良。丹方及黃白術皆多用此,善能柔金。又湘東新寧縣及零陵皆有白 石。(《新修》六
玉石三品下品
方解石
方山,采無時。(惡巴豆。)案《本經》長石一名方石,治體亦相似,疑是此也。(《新修》七○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五頁)
玉石三品下品
蒼石
世中不復用。莫識其狀。(《新修》七○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六頁)
玉石三品下品
土陰
此猶似鐘乳、孔公孽之類,故亦有孽名,但在崖上耳,今時有之,但不復采用耳。(《新修》七一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四頁)
玉石三品下品
代赭
下。帶下百病,產難,胞衣不出,墮胎,養血氣,除五臟血脈中熱、血痹、血瘀,大人小兒驚氣入腹及陰痿不起。一名須丸(出姑幕者名須丸,出代郡者名代赭。)一名血師。生齊國舊說云是代郡城門下土。江東久絕,頃魏國所獻,猶是彼間赤土耳,非復真物,此于世用乃疏,而為丹方之要,并與戎鹽、鹵咸皆是急須。(《新修》七一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二八頁)
玉石三品下品
鹵咸
味苦、咸,寒,無毒。主治大熱,消渴,狂煩,除邪及吐下蠱毒,柔肌膚。去五臟腸胃留熱,結氣,心下堅,食已嘔逆,喘滿,明目,目痛。生河東鹽池。云是煎鹽釜下凝滓。(《新修》七二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頁)
玉石三品下品
戎鹽
舌血出。一名胡鹽。生胡鹽山,及西羌北地,及酒泉福祿城東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
今世中不復見鹵咸,唯魏國所獻虜鹽,即是河東大鹽,形如結冰圓強,味咸、苦,夏月小潤液。虜中鹽乃有九種∶白鹽,食鹽,常食者;黑鹽,治腹脹氣滿;胡鹽,治耳聾目痛;柔鹽,治馬脊瘡;又有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四種,并不入食。馬齒即大鹽,黑鹽疑是鹵咸,柔鹽疑是戎鹽,而此戎鹽又名胡鹽,兼治眼痛,二、三相亂。今戎鹽虜中甚有,從涼州來,芮芮河南使及北部胡客從敦煌來,亦得之,自是稀少爾。其形作塊片,或如雞鴨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不甚咸,口嘗氣臭,正如 雞子臭者言是真。又河南鹽池泥中,自有凝鹽如石片,打破皆方,青黑色,善治馬脊瘡,又疑此或者。鹽雖多種,而戎鹽、鹵咸最為要用。又巴東朐 縣北岸大有鹽井,鹽水自凝生粥子鹽,方一、二寸,中央突張如傘形,亦有方如石膏、博棋者。李云戎鹽味苦、臭,是海潮水澆山石。經久鹽凝著石取之。北海者青,南海者紫赤。又云鹵咸即是人煮鹽釜底凝強鹽滓,如此二說并未詳。(《新修》七三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二九頁)
玉石三品下品
大鹽
(漏蘆為之使。)(《新修》七三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頁)
玉石三品下品
特生石
一名蒼 石,一名 石,一名鼠毒。生西城,采無時。(火煉之良,畏水。)舊云鸛巢中者最佳,鸛恒入水冷,故取以壅卵令熱。今不可得。唯用出漢中者,其外形紫赤色,內白如霜,中央有臼,形狀如齒者佳。《大散方》云∶出荊州新城郡防陵縣,練白色為好。用之亦先以黃土包燒之一日,亦可內斧孔中燒之,合玉壺諸丸多用此。《仙經》不云特生,則止是前白 石耳。(《新修》六十八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四頁)
玉石三品下品
白堊
味苦、辛,溫,無毒。主治女子寒熱,癥瘕,月閉,積聚,陰腫痛,漏下。無子。止泄痢。不可久服,傷五臟,令人羸瘦。一名白善。生邯鄲山谷,采無時。
此即今畫用者,甚多而賤,世方亦希,《仙經》不須也。(《新修》七五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二頁)
玉石三品下品
粉錫
味辛,寒,無毒。主治伏尸,毒螫,殺三蟲。去鱉瘕,治惡瘡,墮胎,止小便利。一名
解錫。
即今化鉛所作胡粉也。其有金色者,治尸蟲彌良,而謂之粉錫,事與經乖。(《新修》七六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二七頁)
玉石三品下品
錫銅鏡鼻
此物與胡粉異類,而今共條。當以其非正成具一藥,故以附見錫品中也。古無純以銅作鏡者,皆用錫雜之。《別錄》用銅鏡鼻,即是今破古銅鏡鼻爾,用之當燒令赤納酒中飲之。
若置醯中出入百過,亦可搗也。鉛與錫,《本經》云生桂陽。今乃出臨賀,臨賀猶是分桂陽所置。鉛與錫雖相似,而入用大異。(《新修》七六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二八頁)
玉石三品下品
銅弩牙
此即今人所用射者耳,取燒赤納酒中,飲汁,亦以添之,得古者彌勝,制鏤多巧也。(《新修》七七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三頁)
玉石三品下品
金牙
今出蜀漢,似粗金,而大小方皆如棋子。又有銅牙亦相似,但外色黑,內色小淺,不入藥用。金牙唯以合酒、散及五疰丸,余方不甚須此也。(《新修》七七頁,《大觀》卷五,和》一三三頁)
玉石三品下品
鍛石
味辛,溫。主治疽瘍,疥瘙,熱氣,惡瘡,癩疾,死肌,墮眉,殺痔蟲,去黑子息肉。
治髓骨疽。一名惡灰,一名希灰。生中山川谷。
中山屬代郡。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燒竟,以水沃之,則熱蒸而解末矣。性至烈,人以度酒飲之,則腹痛下痢,治金瘡亦甚良。世名石堊。古今多以構冢,用捍水而辟蟲。故古冢中水,以洗諸惡瘡,皆即瘥也。(《新修》七八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二三頁)
玉石三品下品
冬灰
此即今浣衣黃灰耳,燒諸蒿藜積聚煉作之,性烈,又荻灰尤烈。欲消黑痣疣贅,取此三種一三二頁)
玉石三品下品
鍛灶灰
此即今鍛鐵灶中灰爾,兼得鐵力。以治暴癥水有效。二車丸用之。(《新修》七九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四頁)
玉石三品下品
伏龍肝
此灶中對釜月下黃土也,取搗篩合葫涂癰甚效。以灶有神,故號為伏龍肝,并亦迂隱其名九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二二頁)
玉石三品下品
東壁土
此屋之東壁上土耳,當取東壁之東邊,謂恒先見日光,刮取用之。亦治小兒風臍,又可除
玉石三品下品
半天河
此竹籬頭水也,及空樹中水皆可飲,并洗諸瘡用之。(《大觀》卷五,《政和》一三一頁)
玉石三品下品
地漿
此掘地作坎,以水沃其中,攪令濁,俄頃取之,以解中諸毒。山中有毒菌,人不識,煮食,《政和》一三一頁)
草木上品
青芝
味酸,平。主明目,補肝氣,安精魂,仁恕。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龍芝,生太山。(《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草木上品
赤芝
味苦,平。主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一名丹芝。生霍山。
南岳本是衡山,漢武帝始以小霍山代之,非正也,此則應生衡山也。(《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