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成功推銷始于自我,要說服客戶先說服自己(2)
- 如何說客戶才會聽,怎么聽客戶才會說(大全集)
- 陳榮賦 尹培培編著
- 4694字
- 2015-11-13 17:49:56
原本處心積慮想進那家公司的吉瑪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就差那么一步了,卻在最后一步刷了下來,很多人無不惋惜地說,“如果當初再清醒點就好了。”其實,都是缺乏誠實惹的禍,很多時候,我們為了得到眼前的利益,不惜將自己的品質廉價出賣。對于吉瑪來說,得到那原本不屬于自己的一百美元,能做的就是吃一頓大餐,買一件漂亮的衣服,送別人一件禮物,僅此而已,它不可能幫她買到一份好工作,買下一套房子,抑或一些知識。雖然它的價值有限,但大多數人看到這實實在在的一百美金無人認領后,就會起貪念,甚至以假亂真,讓自己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殊不知,當你承認這原本不屬于自己的錢屬于自己后,就代表著你只用一百美元廉價賣掉了原本屬于無價的你的誠實、善良和道德。也許,有時候當事人自己覺得將這一百美元據為己有沒什么,還可能美滋滋地以為自己撿了一個大便宜,但是局外者清,因為這小小的一百美元,你就有可能變成他人眼里的騙子,道德敗壞的人,并時時提防你,如果有合作的項目,對方一定不會跟你合作;有升職的機會,對方一定不會給你;有可以幫助你的貴人,對方也一定不會介紹給你。甚至有時候,因為你一個人的誠信問題,使得人們對你身邊的人,或者對你所在的公司都產生懷疑,這種損失將無法估量。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
國王老了無嗣子,于是想從自己臣民的孩子中挑選出一位做自己的繼承人。他召集一百位文武百官的兒子,每人發了一顆種子,并告訴他們,三個月后誰種的花兒開的最鮮艷,誰就可以成為王位的繼承人。三個月后,所有孩子手捧著花盆出現在國王面前,而且每個人花盆中的花朵開得極其鮮艷。國王在這些孩子中間走了一圈,臉色越來越陰沉,就在這時,他看到一個小男孩拿著空花盆站在最后面,國王走到他面前問道:“孩子,你栽培的花朵呢?”“尊敬的陛下,我種下了你給我的那顆種子,日日細心呵護,可三個月過去了,卻什么也沒有長出來。”說著男孩為自己不能當國王難過得流下了眼淚。“你的家人沒有幫助你嗎?”國王又問道。“他們說,做人要誠實,拿著空花盆總比造假來得光榮。”小男孩回答道。最后,恰恰就是這個什么也沒有種出來的小男孩成了國王繼承人,而他的父母得到了城池的封賞。國王說:“我給大家的其實是一顆煮熟的種子,煮熟的種子當然開不出花朵。國家需要的是一位誠實的國王,如果我未來王位的繼承人,連這點小事上都做不到誠實守信,那我怎么放心將國家大事交給他。新國王的父母將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很好,由他們輔佐新王治理這個國家,我將十二萬分地放心。”
誠信無價,這在小男孩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華人首富李嘉誠當人問起他的經商之道時,他給出了這樣幾個關鍵詞:不貪、無心傷害他人、誠實。如此看來,對于一個成功者來說,相比較所謂的創業資本——智慧和魄力,誠信比這兩者更重要,而且有時誠信恰恰能為我們換來創業的資本。
一位男士身無分文,他認識了一位有錢的女士后,先跟她借了一百塊,答應一星期內還清,拿到錢后他并沒有花出去,而是一個星期后還給了對方;幾個月后,他又向女士借了一千塊,答應兩個星期內還清,這次他依舊沒有花出去,兩個星期后又還清了所借的錢;第三次、第四次他都如法炮制,等到第五次,所借款項達到十萬美金時,女士毫無戒備之心將錢借給了他,而他將這筆錢作為原始資本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女士之所以借錢給他,是因為從一開始他就在對方心目中樹立了誠信的形象,以致根深蒂固。如此可見,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牢靠的事業基礎,取得堅實的人生業績。
那么就做一個誠實善良的人,用你這一光輝的品質打開自己的事業、人際之門吧!
對銷售的產品要有信心
銷售是一項將心比心的工作,對銷售人員來說,信心是保證銷售成功的必備素質。銷售人員不僅要對自己的能力樹立信心,而且還要對自己的產品和公司樹立信心。試想,如果銷售人員對自己的產品和對客戶提供的服務都沒有信心,又怎么能讓客戶購買你的產品呢?只有當銷售人員對產品信心堅定不移時,才能最終打動客戶的心。
李維是一名優秀的廚房灶具推銷員,他口才過人,思維敏捷,善于洞悉客戶的心理。但在一次推銷中,他還是失敗了。
那天,他在一個商場內舉辦灶具推銷活動,他熱情洋溢的介紹,引來了眾人的圍觀,現場氣氛也非常活躍,已經有幾名顧客準備購買了。這時,他的鄰居也到場了,問他:“小李,既然你認為這種灶具這么好,但你家為什么不使用這種灶具呢?”
李維想了想說:“這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我們公司的灶具非常好,我早就想買一套用了。但是,你知道,我最近的經濟狀況不太好,孩子的學業花了我一大筆錢,我的妻子也有病住院了。這些事情讓我的支出大大增加了。我一直想擁有一套公司的灶具,但我近來的支付能力很有限,所以只能過一段時間再買了。”
聽他這么一說,原來已經決定購買的顧客改變了主意。他們說:“既然你都不用你的產品,我們又怎么能相信你呢?”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銷售業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觀條件,即銷售人員的心態問題。所以,銷售人員首先要對自己推銷的產品充滿信心,才能讓客戶和你一樣對產品建立信心。那么,銷售人員如何才能樹立對產品的信心呢?
1.選擇好產品
成功的銷售,依賴于一個好的產品。推銷員在從事推銷工作之前,要對所銷售的產品和公司有所選擇,要選擇有市場前景的產品和有實力的公司。如果產品無法為客戶提供利益與價值,即使世界上最優秀的推銷員,也不能保持持續的銷售額。只有質量合格、功能優良的產品才能為你增加收入和改變生活。
2.自己率先購買所推銷的產品
客戶幾乎無法拒絕真正熱愛自己產品的人,這些人在生活和情感上都很充實,因為對工作的熱愛是成就事業的前提。而且,如果銷售人員能夠購買和使用自己推銷的產品,這在無形之中會增加客戶對產品的信心和依賴性。
曾有一個推銷嬰兒奶粉的銷售人員一直為自己低迷的業績感到苦惱,后來,他和朋友談起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他一直沒有讓自己的孩子食用這種奶粉,一直沒有想到自己也需要。于是,這名銷售人員立刻購買這種奶粉給自己的孩子食用,在孩子食用的同時,他對自己的產品有了進一步了解。在他自己購買這種奶粉后,他的銷售業績也大有起色。
3.始終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
有些銷售人員在與客戶溝通之前,很可能會被一些問題困擾而憂心忡忡,諸如:如果完不成銷售任務怎么辦?如果客戶百般拒絕怎么辦?越是對這些問題感到憂慮,在銷售過程中就越是容易出現問題。因為,在你憂慮的同時,你實際上也把自己的消極情緒傳遞給了客戶,客戶是不會對一個懷有消極情緒的銷售人員推銷的產品產生興趣的。
為此,銷售人員應該積極培養自己的樂觀心態,當你的心態變得積極時,客戶自然會受到你的影響。
熱情是獲利的法寶
我們說熱情是一種生活態度,讓自己對工作、生活充滿希望的同時,也深深地影響和感染著身邊的人。而倡導職場人員擁有這種態度,除了不讓自己工作的太辛苦,讓自己從工作中找到樂趣外,目的還在于用熱情給自己帶來經濟利益。
在西雅圖類似派克這樣的魚鋪店何止千千萬,但為什么偏偏“派克”魚鋪的生意好?因為店內雇員非常熱情,無論這種熱情是為了調節自己的工作不那么單調,還是為了讓顧客開心,反正最終換來了大批顧客的光臨,客戶越多,店內的生意越好,生意好獲利就多,員工拿到的薪水自然高于其他魚鋪。在自身利益得到滿足后,員工的積極性更高,服務態度更熱情,周而復始,員工的熱情為公司創造了大量利潤,而公司滿足了員工的利益需求。很多人更愿意進入知名度較高的公司,除了進入這樣的公司讓個人覺得有面子外,還能得到較高的報酬。假如魚鋪店只顧著自己獲利,并不顧及員工的感受,那員工的熱情就會減淡,員工熱情不高,對店內生意自然有影響,久而久之,魚鋪倒閉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此看來,員工的熱情跟公司對員工的熱情是相互作用的。想想看,如果我們進入一家公司做銷售,老板提前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推銷出一件產品能得到多少回報,推銷出去十件又能得到怎樣的回報,只要這種回報是遞增的,員工工作的熱情就高,對待客戶就會用十二分的力,積極熱情方面自不在話下。但是,如果公司并沒有這樣的承諾,無論你賣出幾件產品,得到的報酬跟沒有賣出產品的人一樣,熱情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對待顧客自然也熱情不起來,整日就像溫水中的青蛙一樣,不溫不火地工作。為什么很多小公司沒有競爭力,稍有抱負的人都不愿去那里工作?原因就在于缺少競爭力的環境下人會消磨個人的斗志,與沒有抱負、生活態度不積極的人同處,時間久了,我們也會被對方的消極情緒所影響,最終拿著少之又少的薪水,過著安于現狀的生活。
人力資源專家曾做過這樣的分析:在一個集體中,存在著“2∶6∶2”這樣的一個比例,也就是先天富有熱情的人和先天性格冷漠的人各占前后的2/10,處于中間地帶的人占了6/10。而這6/10的人員,要么被感染成前2/10,要么被感染成后2/10,而一旦一個集體的8/10的人都是性格冷漠,就意味著這個集體已經失去了競爭力和發展前景。而一旦8/10的人都積極熱情,這個集體不但會快速發展,而員工也會因公司的發展獲利。
所以,你得相信你的熱情就是幫你獲利的原始資本。展示給人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對待工作、陌生人、同事、客戶的熱情,都是你為獲得利潤所做的投資。而你所在的公司對你工作的獎勵是你持續這份熱情的動力。
一個女孩上班第一天便收到了一大束玫瑰花,當她滿心歡喜地打開夾在花束里的小卡片后,更是激動不已,留言是這樣的: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團隊,我深信你會是一名出色的員工。但是,我最害怕的是讓員工應得的獎勵遲到,所以我寧愿早點給你。我想你不會介意吧!落款署名是部門經理。因為這樣一束花,讓這位女孩的工作熱情倍增,就像是為了回報對方的熱情一般,她努力工作,從不懈怠自己。當有一天她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員工被其他公司挖角時,她因為當初的那束玫瑰,以及以后獲得業績后給予的獎勵,拒絕了挖角公司開出的誘人薪水和職務。
都說一個窮忙人都有一個笨老板,假如員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工作中,熱情洋溢地對待客戶、同事,而老板根本無視這種熱情,無論對方付出了多少,依舊拿他跟其他人一視同仁,那么,熱情員工最終要么失望地離開,要么消磨掉自己的熱情,變成一個懶員工。當員工沒有工作熱情,對待客戶也是不冷不熱,損失最大的還是公司自己的利益。
假如每個人都像那位送鮮花給新員工的經理一樣,用自己的熱情帶動員工的熱情,那么,員工就會自覺主動地對自己的工作投注熱情,這些熱情一定能為公司換來經濟效益,公司又能以獎勵或者滿足其他需求的方式讓這種熱情繼續保持下去,周而復始,公司不但用員工的熱情獲得了高額利潤,而員工也將自己的熱情賣了一個好價錢——人脈和高報酬。但是,只要其中的某一塊得不到滿足,這個循環圈就像皮帶斷裂的機器一樣,將會停止運轉。
此外,由熱情串聯起來的這個循環圈中,還有最關鍵的一環我們不能忽視,那就是人們對你的熱情買不買賬?他們憑什么因你的熱情就買你的產品?于是,陌生人對你熱情的對待,就成了一切利益的源頭,如果陌生人不需要熱情,那么員工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費,所謂的利潤也無從說起。但是,很多案例向我們證明,無論是怎樣的一個人,都希望別人積極熱情地對待他,相比較一個冷漠的人,人們的錢包更愿意向那些態度熱情、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人打開。
總而言之,不管是怎樣一個人,受到你熱情的招待后,他們也希望用自己的熱情來回報你,這就好比,你用一頓豐盛的飯菜招待了某個人,總有一天對方也會用同等的熱情邀請你;你的熱情帶給了別人快樂,別人就用購買你的產品回報你一樣,這種付出都是等價的。當你開始將自己變成一個熱情的人后,無論工作,還是與人打交道,都會變得很輕松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