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筆記中記一個少年的進士問同鄉老前輩:“做官有什么秘訣?”那個老前輩是個參[知]政[事](副宰相),約略等于現在行政院的副院長,回答道:“做官要勤、謹、和、緩。”后人稱為“做官四字訣”。我在小孩子的時候,就聽到這個故事;當時沒有注意。從前我們講治學方法,講歸納法、演繹法;后來年紀老一點了,才曉得做學問有成績沒有,并不在于讀了“邏輯學”沒有,而在于有沒有養成“勤、謹、和、緩”的良好習慣。這四個字不...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宋人筆記中記一個少年的進士問同鄉老前輩:“做官有什么秘訣?”那個老前輩是個參[知]政[事](副宰相),約略等于現在行政院的副院長,回答道:“做官要勤、謹、和、緩。”后人稱為“做官四字訣”。我在小孩子的時候,就聽到這個故事;當時沒有注意。從前我們講治學方法,講歸納法、演繹法;后來年紀老一點了,才曉得做學問有成績沒有,并不在于讀了“邏輯學”沒有,而在于有沒有養成“勤、謹、和、緩”的良好習慣。這四個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