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國家以稅收調節分配,靠財政轉移支付實現以富補貧,比如直接承擔貧困地區水利、交通、電力、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公共建設,甚至部分承擔那里教育、行政、衛生、扶貧等方面的支出,增強中下層的消費力,以非市場手段“擴大內需”。光是前不久的農村“費改稅”,中央財政就再拿出四百億以緩減農民負擔——雖然還遠遠堵不上一千二百億的缺(另一統計說缺口更大)。將來建立農村公共教育和公共醫療的保障,恐怕也只能由政府承擔責任,...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二是國家以稅收調節分配,靠財政轉移支付實現以富補貧,比如直接承擔貧困地區水利、交通、電力、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公共建設,甚至部分承擔那里教育、行政、衛生、扶貧等方面的支出,增強中下層的消費力,以非市場手段“擴大內需”。光是前不久的農村“費改稅”,中央財政就再拿出四百億以緩減農民負擔——雖然還遠遠堵不上一千二百億的缺(另一統計說缺口更大)。將來建立農村公共教育和公共醫療的保障,恐怕也只能由政府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