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版前言
- 投資是一種思維(第2版)
- 張榮亮
- 1026字
- 2015-11-05 18:02:26
一直在投資路上求索著的每個投資者,在經歷市場的種種波動之后,也該逐漸地反思自己的操作了。每個人的感受雖不同卻皆富有啟發性。在忙碌了許久之后,一直試圖戰勝市場的人們更應該平心靜氣地思考如何學會放棄。當懂得取舍并理解等待與果斷的價值之后,下一個旅程也許會更加順利——世事本該如此。
投資實際上是一種思維,市場的漲跌則是思維本質的一種表現形式。投資者在把握市場漲跌的同時也就開始把握自身操作了,正如把握音樂的節拍一樣。然而在市場中,更多的人關心或預測的是明日的漲跌。事實上在一個多變的市場中,關鍵是如何利用現有的市場去賺錢或減虧,接著才是如何去判斷市場以決定怎么做及做不做的問題,而不是市場如何走的問題。這實際上是一種投資思維的體現,很多時候盡管投資者預測得很準確卻并不能實現贏利,就是因為對如何操作的問題考慮得太晚了,從而失去了諸多機會。在操作中,一個較為實際的問題就是要考慮投資的方法,一類是盡量追求贏利的幅度,以個別交易的大幅上漲彌補多次交易的較小虧損;另一類是追求贏利的頻率,積少成多。在具體的應用中,隨著市場和個人技術的差別采取以其中一類為主的方法是能夠產生一定積極作用的,但并不是這兩類方法對所有人和所有市場在任何時候都適用。此外在具體的運作中,投資者往往忘卻市場波動所帶來的另味享受,正如騎馬一樣,隨勢而動才算是會騎了。當我們面對操作交割記錄的時候,能否對贏的結果分析其偶然性,對輸的結果盡量分析其必然性?回答往往是否定的。其實,自我批評的力量在下一次實踐中就可以顯現出來了,周期并不需要太長。
既然是思維,我想在生活、工作、學習中均是可以運用的。一個未經雕琢的璞玉的價值正如原始股開始時一樣,是不會有太多人發現的,往往其增值了大家才會去關注,未想到其已有所屬。再回到股市中,若將其放到更大的范圍中,當我們考慮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時,于是我們看到了另一個景象:經濟學提供了思考的基礎,物理學則與市場均衡聯系起來,生物學教給了我們交易方法是演進和變化的,社會學強調了集體行為和市場的不穩定性,心理學是市場的根本,哲學從另一個高度去指導交易策略和投資理念,文學給了我們思考的余地。
當然,最后我們不能忘了風險管理,有了風險管理,不僅不會限制我們的操作,反而會為我們在操作中提供更多的選擇。風險管理正如一種憂患的思維,在促使我們不斷進步。
其實,投資就是一種思維,它需要靈感、悟性、經驗和積淀,但更需要思考。
張榮亮
okinvestthink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