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生活中常見的氣象現象(1)

未央花——窗戶也能作出美麗的畫

在姥爺家過春節,一覺醒來發現床邊的窗戶上出現很多冰花,奇形怪狀非常漂亮。凱凱用手摸上去感覺凸凹不平,他問爸爸:“玻璃上哪里來的這么多圖案?”

爸爸和他開起了玩笑,說:“這是你夜里睡覺時,媽媽畫的。”

凱凱轉向媽媽問:“真的嗎,媽媽?”

媽媽回答說:“爸爸和你開玩笑呢,這不是我畫的,是它自己形成的。”

冬天氣溫較低的時候,總能夠看到玻璃上出現美麗的冰花,這些圖案是怎么來的呢?下面將詳細地為你講解。

在寒冷的冬天,人們都關緊房門和窗戶在屋子里取暖。這樣屋子里的溫度就會升高,水就會蒸發成空氣中的水蒸氣,它們在空氣中運動的時候,碰上冰冷的玻璃就會凝結成水滴。因為外面氣溫低,屋里氣溫高,窗戶介于兩者之間,就會產生凝華。玻璃表面的光滑度不同,有的玻璃較為光滑,有的則較為毛糙;有的非常干凈,一塵不染,有的玻璃上面則有很多污垢。這樣,水蒸氣蒙上去的時候,就會變得不均勻,有的地方水蒸氣多些,冰結得厚些,有的地方水蒸氣少一些,冰就結得薄些。

另外,由于冰的厚薄程度不同,在冰結得薄的地方會比較脆弱,容易融化,在冰結得較厚的地方則不容易融化,這樣就更加劇了圖形的多樣性。

另外,由于水是有表面張力的,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間有一種互相的拉力,它們有向水的中心團聚的傾向,荷葉上的漂亮的露珠就是這樣形成的。而在玻璃窗這個平面上,一團一團的水分子也各自向自己的中心“使力”,這樣用力的結果,就出現了各種形狀各異的漂亮的幾何圖案。這些圖案并不一定是五角或六角的,還可以是其他幾何圖案。但不管是什么圖案,一定會是非常規整,非常美麗的。

在物理學上,這種拉力就是電子之間的相互吸引,使得分子排列非常規則。就這樣,玻璃上各種各樣的美麗冰花就“畫”出來了。

凱凱又學到了新知識,他問:“有沒有辦法去控制圖形的形狀呢?”

爸爸點點頭,“當然有了,這需要你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做到。”

凱凱點點頭,說:“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

奇趣小知識:

在生活中,將冰棍從冰箱里拿出來后會看到表層有一層“霜”,這就是凝華現象。大自然中見到的霜,就是凝華現象,是水蒸氣由氣體直接變成固體。

七彩橋——彩虹為什么畫不出圓形

有句諺語說“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剛剛還是晴空萬里,突然就下起了雨;一場大雨過后,天氣又放晴了。

凱凱和爸爸一起到外面去洗車,這個時候,東方的天空升起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凱凱站在那里看呆了,他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美麗的彩虹,便問爸爸:“爸爸,那是什么啊?真好看。”

爸爸說:“那叫彩虹,彩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現象,出現在雨后。雨后的天空中有大量的水汽或者雨點,當陽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點或者水汽上時,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譜。那些美麗的光譜從外到內分別是紅、橙、黃、綠、青、藍、紫。”

在氣象學中,彩虹出現的條件很簡單,其實只要空氣中有水滴,而陽光正在觀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產生可以觀察到的彩虹現象。彩虹常在下午雨后剛轉晴時出現。這時空氣內塵埃少而充滿小水滴,天空的一邊因為仍有雨云而較暗。觀察者頭上或背后已沒有云的遮擋而可見陽光,這樣彩虹便會較容易被看到。

凱凱學到了新知識非常高興,說:“等會兒回到家里我要把剛剛看到的彩虹畫下來,并貼在自己的書桌旁。”

爸爸問:“你看到的彩虹是什么形狀的?”

凱凱說:“是拱形的,像橋一樣。”

爸爸搖搖頭。難道彩虹不是拱形的嗎?

彩虹是因為陽光射到空中接近圓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陽光射入水滴時會同時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內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當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為強烈,形成我們所見到的彩虹。形成這種反射時,陽光進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離開水滴時再折射一次。因為水對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波長的光的折射率有所不同,藍光的折射角度比紅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內被反射,所以觀察者看見的光譜是倒過來的,紅光在最上方,其他顏色在下。

經過氣象學家的研究發現,彩虹其實并非出現在半空中的特定位置。它是觀察者看見的一種光學現象,彩虹看起來的所在位置,會隨著觀察者而改變。當觀察者看到彩虹時,它的位置必定是在太陽的相反方向。彩虹的拱以內的中央,其實是被水滴反射、放大了的太陽影像。所以彩虹以內的天空比彩虹以外的要亮。彩虹拱形的正中心位置,剛好是觀察者頭部影子的方向,虹的本身則在觀察者頭部的影子與眼睛一線以上40度至42度的位置。因此當太陽在空中高于42度時,彩虹的位置將在地平線以下而不可見。這也是為什么彩虹很少在中午出現的原因。

至于為什么彩虹不是完整的圓圈而僅是圓周的一部分——拱形,這跟太陽的高度有關,通常是太陽愈高,彩虹“隱入地下”的部分愈多,從而顯露出圓弧形的彩虹部分就愈少的緣故。

如果有幸在飛機上看到彩虹,映入眼簾的彩虹是原整的圓形而不是拱形,而圓形彩虹的正中心則是飛機行進的方向。

奇趣小知識:

在生活中,我們平時看到的白光是由各種光線匯集而成的,即紅、橙、黃、綠、青、藍、紫,這七種光的折射能力有所不同,當白光被折射時因這七種光的折射能力不同而會被折射到不同地方,所以看到七種光,色散就是指白光被折射成七種色光。

鐵扇公主——火焰山真的存在嗎

凱凱在家中看電視劇《西游記》,看到唐僧師徒四人過火焰山,孫悟空借來芭蕉扇扇滅火焰,師徒四人才得以過山的情節,凱凱看得津津有味。爸爸問:“你想不想像他們一樣去火焰山走走?”

凱凱笑了,“爸爸,你在跟我開玩笑吧?火焰山是電視中的,現實中又沒有。”

爸爸聽完后哈哈大笑,問:“你怎么知道沒有呢?”

爸爸有沒有開玩笑呢?現實中有火焰山嗎?

其實,《西游記》中的很多地名和場景在現實中都是存在的。

《西游記》中的火焰山的場景,在現實世界中是真實存在的,它位于我國新疆吐魯番盆地北緣的火焰山,古書稱其為“赤石山”,維吾爾語稱為“克孜勒塔格”(意思是“紅山”)。

經過地質學家的研究發現,火焰山的山體由紅色砂巖構成,遠遠地看上去像著了火一樣。火焰山東起鄯善縣蘭干流沙河,西至吐魯番桃兒溝,綿延100多公里。

在夏季到來時,地面上紅沙漫漫,灰塵飛揚,和電視中的情節很像。這里荒山禿嶺,寸草不生,漫山遍野一片赤紅,常年的高溫導致土壤龜裂,看上去很嚇人。尤其是酷暑時節,火焰山在烈日照射下,地面上熱氣沸騰,“焰云”籠罩,赤褐色的山體反射著灼熱的陽光,砂巖熠熠閃光,像著了火一樣,整座火焰山形如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

當然,現實中的火焰山并沒有《西游記》中描述的那樣熱,但溫度也超過其他地方。吐魯番盆地是全國有名的火洲,氣溫非常高,而火焰山更勝一籌,它稱得上是我國最熱的地方了。

根據中國氣象資料觀測統計,夏季火焰山的最高氣溫可高達47.8℃,地表最高溫度達70℃以上,這么高的溫度,很快就能把一只埋在沙窩里的雞蛋烤熟。

由于特殊的條件,當地人經常把雞蛋放在沙地里,一邊曬日光浴,一邊享受烤雞蛋的美味。

不過,火焰山的晝夜溫差很大。太陽落山后,大地就如熊熊燃燒的火爐一下熄滅了,氣溫隨之劇烈下降。當地有諺語說“早穿棉襖午穿紗,守著火爐吃西瓜”,很形象地道出了火焰山地區的獨特氣候特點。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一下火焰山是如何形成的。

凱凱說:“我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把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踢翻了,八卦爐中的炭火被打翻后,落到吐魯番了。”

爸爸聽完后哈哈大笑,凱凱說的對嗎?

其實,火焰山是長期的氣候環境形成的。特殊的地理位置,讓它經歷了上億年的風蝕、沙化、雨浸,特別是在長期的高溫、干旱侵襲后,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貌格局。火焰山之所以非常熱,與當地的地理條件密不可分。

首先,吐魯番盆地海拔很低,四周都是高山,高山阻擋了氣流的進出,導致空氣流通不暢,這導致太陽輻射的熱量無法散失。

其次,吐魯番盆地地處內陸,干燥少雨,太陽照射時間長,再加上地面植物稀少,地層表面多是易吸熱的砂石層。

再次,礫石的比熱較小,升溫很快,溫度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再加上火焰山山體通紅,更給人的心理上增加了炎熱之感。

通過爸爸的認真講述,凱凱弄懂了這個問題。

奇趣小知識:

在冬季,我們供熱常用的暖水袋,里面裝的是水而不是油,正是因為水的比熱是所有液態和固態物質中最大的,降溫最慢,能夠較長時間地為人的雙手提供溫度。

新鮮空氣——早晨的空氣是新鮮的嗎

天剛亮凱凱就起床了,他要陪爺爺去晨練。可是,爺爺并沒有立即去晨練,先是認真地洗涮一番,然后又將院子內外都打掃了一遍,似乎并不著急去晨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博野县| 静宁县| 闻喜县| 喜德县| 万荣县| 宁都县| 玛多县| 庆云县| 水富县| 互助| 汉川市| 沙田区| 乐清市| 施甸县| 达日县| 同仁县| 阿巴嘎旗| 周宁县| 瑞昌市| 临湘市| 黄石市| 新兴县| 辉县市| 襄城县| 达尔| 舟曲县| 新龙县| 寿光市| 湾仔区| 洪雅县| 武乡县| 嘉黎县| 钟山县| 辽源市| 任丘市| 萨迦县| 兴国县| 开远市| 大兴区| 剑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