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大軍——遮天蔽日的大遷徙
放學回到家里,浩博便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不去練習跆拳道了。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我要在明天上課之前完成它。”
浩博一直非常喜歡跆拳道,今天居然主動提出不去練習,這讓媽媽覺得很奇怪,“浩博,你到底有什么作業(yè)這么重要?”
浩博回答說:“老師讓我們尋找一種已經(jīng)滅絕的動物,并說出它的一些特點。”
媽媽說:“我知道有一種動物,是已經(jīng)滅絕的旅鴿,不過需要你自己去找關(guān)于它的資料。”
有了線索,浩博自己去查找資料了。
通過努力,他了解了旅鴿的一些資料。
旅鴿,顧名思義,是一種特別喜歡旅行的鴿子,曾經(jīng)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一種鳥類。根據(jù)動物學家的研究,最多時有多達50億只的候鴿,它們在空中飛翔時的景象非常壯觀,可以用遮天蔽日來形容。
旅鴿是一種中型鴿類,體長約35厘米左右,體重約300克左右,翅膀張開之后呈扇形。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頭部和上體主要為藍灰色,兩枚尾羽是褐灰色,其余尾羽白色,翅膀褐灰色,腹部以下呈紅色。
關(guān)于旅鴿,最著名的是它遷徙的過程之中,由于數(shù)量眾多,所經(jīng)過之處的白天在數(shù)小時,甚至是好幾天之內(nèi),一直暗淡無光。當旅鴿棲息的時候,很多粗壯的樹枝被它們壓斷。只需要短短一夜的時間,旅鴿棲息下方的地面上會覆蓋著大約5厘米厚的鳥糞。
然而,這些數(shù)量龐大的旅鴿是如何滅絕的呢?
當歐洲人踏上北美這塊原始大陸后,旅鴿滅絕的命運便一步步開始。作為食物,旅鴿的肉質(zhì)非常鮮美,被人們大規(guī)模地捕食。由此,旅鴿的數(shù)量開始急劇減少。
同時,由于土地的開墾,森林被破壞,旅鴿的生存環(huán)境也越來越惡化。加上人類用槍擊、毒藥、網(wǎng)捕等方式濫捕亂殺,旅鴿遭受滅絕性的打擊。
根據(jù)當?shù)厝说慕y(tǒng)計,當?shù)孛軋?zhí)安州一個季節(jié)里就捕獲了750萬只旅鴿。在不到100年的時間里,旅鴿從幾十億猛減到瀕臨滅絕。
直到19世紀40年代,旅鴿數(shù)量的銳減才引起美國鳥類觀察組織的關(guān)注,他們決定想辦法保護旅鴿。
然而,立法委認為“旅鴿數(shù)量龐大,棲息地四處都是,覓食地寬敞開闊”,拒絕立法保護旅鴿。這份旅鴿保護法未能通過,直接影響了后來對旅鴿的立法保護。
在人類的大肆獵捕下,旅鴿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到了19世紀70年代,美國的國內(nèi)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鳥類學者已經(jīng)很難發(fā)現(xiàn)大規(guī)模的旅鴿群了,而各地發(fā)現(xiàn)野生旅鴿的記錄也越來越少。
1900年,最后的野生旅鴿在俄亥俄州由一名14歲的小男孩射下,不久之后就死去了。
曾經(jīng)遮天蔽日的旅鴿,在北美大陸已經(jīng)很難看到。為此,美國政府曾登出這樣一個特殊懸賞:誰要是找到一只旅鴿便可得到1500美元的獎勵。可是至今都沒有一個人得到獎賞。這代表著旅鴿從此在地球上滅絕了。
在美國的一家動物園曾經(jīng)飼養(yǎng)過一只旅鴿,但幾年之后,它老死了。這只旅鴿被制成標本,放進國家博物館。如今,這具標本仍然保留在美國的國家博物館,但不做公開展示。
了解了這些知識之后,浩博說:“這些旅鴿的生命太脆弱了。”
媽媽點點頭,“人類何嘗不是?如今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如果人類繼續(xù)破壞環(huán)境,人類將來的命運可能和旅鴿一樣。”
浩博點點頭:“我以后一定要從自身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
奇趣小知識:
旅鴿屬于極端社會性的動物,它的筑巢方式非常奇特。在一棵大樹上居然有超過一百個鳥巢,密密麻麻的,即便有壓斷樹枝的危險,它們也不會輕易“搬家”。
死亡遷徙——視死如歸的旅游方式
浩博放學之后,一頭扎進爸爸的書房,直到要吃飯了才出來。出來的時候,他的表情非常輕松。
媽媽問:“你進書房是不是查什么資料?”
浩博點點頭,說:“媽媽,我先問你幾個問題,可以嗎?”
媽媽點點頭。
浩博的問題分別為:1.一只雌旅鼠一年能夠繁殖多少后代?2.旅鼠死亡大遷徙的秘密是什么?3.旅鼠在遇到天敵的時候,為什么會主動送上門?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回答浩博的這三個問題嗎?
在大自然中,旅鼠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小動物,從外形來看,它與普通老鼠沒有什么區(qū)別,體形橢圓,四肢短小,尾巴粗短,耳朵很小,體長可達到15厘米,是一種非常膽小的動物。
別看旅鼠的體形不大,但食量非常驚人。它以草根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一頓可吃相當于自身重量兩倍的食物,一年可吃45千克左右的食物。因此,動物學家戲稱旅鼠為“肥胖忙碌的收割機”。
旅鼠的食量非常驚人,但更為驚人的是它的繁殖能力。根據(jù)動物學家統(tǒng)計,一只雌旅鼠一年可產(chǎn)6~7窩,一窩可生12個,小旅鼠的成長期約為20天。根據(jù)這個速度來計算的話,一只雌鼠一年可生成千上萬只后代,確實令人驚嘆不已!
除了食量大和繁殖能力強之外,它還有一個特點讓人驚奇。當數(shù)量達到一定的密度時,非常膽小的旅鼠就變得天不怕地不怕了,它們會焦躁不安,東跑西顛,且停止進食,似乎大難臨頭。這時的旅鼠不害怕任何天敵,還充滿挑釁,并將灰黑色的皮膚變成鮮紅的橘紅色。平時,它們灰黑色的皮膚正好可以用來保護自己,而變成鮮紅色,是故意吸引貓頭鷹、禿鷹等天敵的注意,以便最大可能被發(fā)現(xiàn)并來吞食它們。
最令人驚嘆的是旅鼠的遷徙行為。當旅鼠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時,它們會顯示出一種非常強烈的遷移意識,聚集在一起,漸漸地形成黑壓壓的一大群。似乎是有預謀一樣,它們會忽然朝向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fā)。它們往往是白天休息、尋找食物,晚上摸黑前進。
旅鼠們像傳教士一樣,沿途不斷讓新的旅鼠加入,隊伍會愈來愈龐大,數(shù)量常常達數(shù)百萬只。
數(shù)百萬的旅鼠非常壯觀,見山過山,見水涉水,一直向前,絕不繞道,更不會停止。一直到大海邊上,它們?nèi)匀缓翢o懼色,紛紛跳下去,直到被洶涌澎湃的波濤吞沒、全軍覆沒為止。
旅鼠的這種行為,動物學家認為是一種自殺行為。當旅鼠的數(shù)量達到頂峰時,食物就會短缺,為了繼續(xù)繁殖下去,它們會留下少數(shù)同類,擔當起傳宗接代的任務,其余的就全部奔向大海自殺。
但不管怎樣,旅鼠的這種行為的確是動物界中的一大奇觀。當然,它們這種視死如歸的遷徙方式,一直是動物學家熱衷的話題,相信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一定能夠找出旅鼠這種行為的真正原因。
浩博了解了這些知識之后,又遇到了一個新問題:動物界中,除了旅鼠有自殺式旅游行為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動物有這種行為?
聰明的小朋友們,這個問題的答案你知道嗎?
奇趣小知識:
除了旅鼠,藍鯨也具有自殺行為。很久以來,人類就注意到藍鯨的這種奇怪行為,經(jīng)常有成群的鯨魚突然出現(xiàn)在海邊,然后在那里拼命地用尾巴拍打水面,同時發(fā)出絕望的嚎叫,最終在退潮時擱淺死亡。最近的一次發(fā)生在2012年的10月,在孟加拉灣北安達曼島西岸,約40頭巨鯨擱淺死亡。
去南方過冬——奇跡般的游牧民族
中秋節(jié)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帶著浩博去爺爺家過中秋。浩博非常高興,因為他又可以見到爺爺家的小燕子了。暑假的時候,爺爺家住進了兩只小燕子,一雌一雄,它們進門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筑巢。
老房子的屋梁是它們選取的“宅基地”,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它們到村邊的池塘里叼泥,到村外的農(nóng)田里叼草,然后在“宅基地”里一點點地排起來,呈弧形,又一層層地壘上去。就這樣一刻也不停地忙活著,幾天后,一個馬蹄形狀的嶄新的巢筑成了。
不久之后,一窩小燕子就孵出來了。作為主人,浩博當然為它們的成功歡呼、慶幸,而它們依舊早出晚歸,到處捉蟲子給小燕子吃,忙得不得了。
這次去爺爺家,又可以見到小燕子了。
可是,到了爺爺家,浩博發(fā)現(xiàn)小燕子的窩還在,但小燕子卻不見了。
浩博問:“爺爺,那些小燕子怎么不見了?”
爺爺說:“它們都飛到南方過冬去了,明年春天就會飛回來了。”
浩博沒有看到小燕子,有點失望。爸爸說:“其實,小燕子很有靈性,它們算得上是游牧民族,它們的游牧生活可是有很大的文章呢。”
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燕子的游牧生活有什么秘密嗎?
燕子的翅膀很長,尾巴像張開的剪刀,羽毛是黑色的,嘴邊的羽毛和腳部呈橘紅色,腹部是白色,喜歡在民居房的角落或民居房的橫梁上方用泥搭窩。
關(guān)于燕子的遷徙生活,民間有句諺語,叫“燕子不過三月三”,意思是說:燕子回到華北平原地區(qū)的時間過不了農(nóng)歷三月初三。燕子在北方生活幾個月的時間,到中秋節(jié)前后就會離開。
燕子是非常有靈性的動物,在即將飛往南方過冬的時候,它們基本上就不出門了。它們天天蹲在屋檐上,不時抖抖翅膀,忽而用嘴理理羽毛;一會兒相互間靠一靠,一會兒又在院子里飛來飛去,成雙入對地互相追逐。這時候,一些老人會說,“南飛”的時間快要到了,這是它們在戀戀不舍地和主人告別。
在飛往南方的時候,它們是成群結(jié)隊地由北向南飛向遙遠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溫暖的陽光和濕潤的天氣,而將嚴冬的冰霜和凜冽的寒風留給從不南飛過冬的山雀、松雞和雷鳥。
很多人都認為,燕子南飛是寒冷天氣的原因,等到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再由南方返回本鄉(xiāng)本土生兒育女、安居樂業(yè)。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這是因為,燕子是以昆蟲為食的,且它們從來就習慣于在空中捕食飛蟲,而不善于像啄木鳥一樣在樹縫和土縫中搜尋昆蟲,也不能像松雞和雷鳥那樣雜食漿果、種子,以及在冬季改吃樹葉。
由于北方寒冷的冬季是沒有飛蟲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鳥和旋木雀那樣去挖掘潛伏下來的昆蟲的幼蟲、蟲蛹和蟲卵,食物的匱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來一次秋去春來的南北大遷徙,以得到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燕子也就成了鳥類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
燕子的遷徙留給人們的印象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之間飛走,這是因為它們總是在夜深人靜、明月當空的夜晚遷飛,而且飛得很快,有時只能看見它們的影子一閃而過,根本看不清楚它們的模樣。
燕子遷徙的過程非常壯觀,看起來是無數(shù)個小黑點,可以用遮天蔽日來形容。有的時候,它們停下來休息,數(shù)量龐大。有人發(fā)現(xiàn),有一次燕子中途停下來休息時,無數(shù)只小燕子停留在一座近10棟大樓的民房的樓頂上,以及附近的電線上、葡萄架上、樹上等,到處都被灰黑色的燕子“占領(lǐng)”。它們一只只、一串串,像音符,像項鏈,場面十分美麗壯觀。
家燕還有著驚人的記憶力,無論遷飛多遠,哪怕隔著千山萬水,它們也能夠靠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返回故鄉(xiāng)。
奇趣小知識:
燕子能夠成功地預報天氣,民間有諺語說“螞蟻搬家蛇過道,燕子鉆天青蛙叫”。意思是說,如果見到“燕子鉆天”等動物的異常行為,天氣就要發(fā)生變化。據(jù)說,“燕子鉆天”就預示著要下雨。
彩蝶飛舞——與花朵爭艷的美麗空姐
浩博在校園里玩耍的時候,突然看見了很多蝴蝶,在綠油油的樹葉之間,這些蝴蝶像花一樣,漫無目的地飄蕩著。浩博伸出手,想去碰碰它。感到浩博的手接近了,蝴蝶一下子急速地上下翻飛著。
浩博很高興地在那里觀賞蝴蝶,他從來沒有看到這么多的蝴蝶一起出現(xiàn)。不一會兒之后,這些蝴蝶似乎感覺到不安全,紛紛飛走了。
浩博很想弄清楚這些蝴蝶的知識,就在這個時候,上課鈴聲響了,浩博趕緊回到教室里上課。放學后,他趕緊跑回家,去查關(guān)于蝴蝶的知識。
經(jīng)過查找,他知道蝴蝶也是一種遷徙性的動物,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遷徙。
當今世界上,大約有200多種蝴蝶喜歡集體旅行。其中,最有名氣的莫過于斑蝶和粉蝶了。這些集體旅行的蝴蝶,它們的隊伍大小不一,最多時可由成千上萬的蝴蝶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
在旅行的過程中,這些蝴蝶是按照一定的路線飛行的,很少發(fā)生錯誤,仿佛有一條無形的航線在指引著它們一樣。蝴蝶飛行的速度很快,在逆風時一般每秒可以前進2~4米,順風時則更快,每秒可以達到10米,也就是說,它在順風的情況下加速飛行的話,可以趕上牙買加飛人博爾特。還有一種蝴蝶,叫灰蝶,它們的飛行速度要更快,絕對稱得上是“無影腿”,來無影去無蹤。
蝴蝶遷徙最有名的要數(shù)彩蝶王了。彩蝶王是一種橙褐色的大蝴蝶,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長途遷徙。每年的春天,彩蝶王總是成群結(jié)隊地從中美洲一直飛向加拿大;到了秋天,彩蝶王又會從加拿大沿著來路飛回墨西哥。整個旅程的距離超過四千五百公里,這往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
每年春暖花開之際,它們會成群結(jié)隊地從墨西哥出發(fā),越過墨西哥灣、德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一直飛到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