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為愛助學

  • 橡子熟了
  • 曲日
  • 11619字
  • 2015-10-28 14:56:25

1、比翼雙飛

春節前后,苗遠鵬一家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之中,長子高考得中,是祖上的陰德在護佑著子孫,他這輩子是沒指望了,而偉業這代要出幾個人才,上可報效國家,下可惠及子孫,才對得起祖上的英靈和善行。他是老派的農民中的文人,雖受過建國后的新式教育,但《四書五經》中的儒家思想和“行善積德”的佛家教誨,是他的人生信條和行為準則。他帶領全家跪倒在祖上的墳塋前連叩三個響頭,祈望家族從此興旺發達、代出人才,他給三個兒子取名偉業、偉豪、偉強就是祈望兒子們創出偉大的事業,成世間英豪,一代更比一代強,這個愿望從長子開始正在朝著他期待的方向走,怎不讓他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酒席是要辦的,就安排在苗偉業上大學出門的前一天,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喜事,是平常人家多少年、多少代都難出現的大喜事。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同村同大隊,能邀請的都要邀請,不在乎吃多少喝多少,要的是這份喜慶、這祝福的吉言。苗偉業被這喜慶的氣氛弄得有點暈頭轉向,說實在的,他不喜歡這種被恭維、被圍在核心的場面。他想感受的是真情實意,是打心眼里的同喜同賀,而不是那種虛情假意。他知道他跳出農門,不知遭到多少人的嫉恨,那些曾經欺壓過他家,看不得人家好的小農。但他父母親不計較,用那份善良和寬厚的笑臉迎向所有人。

喬翠葉家更是熱鬧,鎮上有頭有臉的人都來了,書記、鎮長,各部門的頭頭腦腦,親朋戚友,還有縣供銷社的領導都上門賀喜,吉普車、摩托車、自行車,排滿庭院門前的空地和公路邊。喬洪和喬林樹父子倆忙不迭地接待各方來客,喬翠葉也在一旁迎接各位來賓,可謂是高朋滿座、八方來賀。“喬家有女初長成,才貌雙全登龍門”,一時成為王子古鎮街巷人家的美談。

初春的中南大地在沉睡中慢慢蘇醒,被融雪浸泡過的麥苗昂起綠油油的小尖尖,像在炫耀著它苗條的身段;蟄伏了許多個日子的油菜苗也不甘示弱,抖落身上的雪珠兒,挺直了腰桿;樹上的鳥兒、洞里的蟲兒,在溫暖的陽光普照下,紛紛出來覓食。

苗偉業與喬翠葉相約提前一天從家里出發,先到省城“中南財專”,送喬翠葉到學校,然后,苗偉業從省城坐火車到北方“津門大學”報到。

長途汽車上,喬翠葉將頭靠在苗偉業的肩膀上,甜蜜的笑容寫在臉上。她雙目微閉,心像鳥兒一樣扇動著翅膀在天空中飛翔,一會兒是獨自飛向遠方,一會兒是比翼雙飛,自由、新奇、快樂,交替著在心間蕩漾。

苗偉業低頭看喬翠葉帶著笑意的緋紅的臉蛋和那一頭秀發,輕輕地吸了一口氣,那粉臉和發際散發出的清香,讓他陶醉了,真想深深地吻下去,可這是在公共場所,得保持莊重的神情。他顫栗著用手撫摸她的秀發,一股麻酥酥的觸電般的感覺立刻從指尖涌遍全身。這是他第一次這么近距離地接觸一個女孩,何況是他深愛著的、心儀已久的青春美少女。他努力地克制著,將手迅速移開,眼睛轉向窗外,望著路旁的楊樹向后快速移動,心也像快速的汽車一樣向前奔馳。他默默地告誡自己,將來的路還長,兩人的交往有的是機會和時間,不能過早地兒女情長、卿卿我我,萬不可因感情沖動而荒廢了學業,浪費了大好的青春年華,要把心思放在即將開始的學業上,放在未來的崇高事業上。

到“中南財專”安頓好喬翠葉,苗偉業買好晚上出發去津門的火車票,她送他到中南火車站,依依惜別。

“到津門后給我來信!”她輕聲囑咐道。

“嗯!我會的,你也要常給我寫信,我一放假就來看你!”他愉快地說。

“我也會到津門去看你!北方冷,要注意保暖,我給你的毛線衣要記得穿,飯要吃飽,不要節省伙食費!”她不放心地看著他,拉了拉他的衣領,幽幽地說。她送給他親手織的一件毛線衣,還塞了五張十元的人民幣在里面沒讓他知道。

這是喬洪給寶貝女兒一學期的零花錢,一共一百元,是一筆巨款了。大學的生活費、住宿費都由國家提供,他知道女兒用不了這么多,就是讓女兒有條件資助未來的女婿。她將爸爸給的零花錢分一半給苗偉業,就是爸爸不給這么多,她也會分一半給他,以后就都這樣做。

“謝謝我的娘子!”他笑著湊近她的臉,附耳低言。

“你就像個沒長大的男孩,不知道照顧自己!”她噘著嘴,低垂著眼睛回應他。

“你也要照顧好自己,別只顧關心我,把自己給忘了!”他心里曖曖的,也不忘對她一番囑托。

“嗚——”汽笛一聲長鳴,列車的車輪在滾滾向前。站臺上的她揚起右手,眼睛泛著淚花;車窗邊,他伸出右手,喉結聳動,眼睛濕潤。

津門大學確是一所悠久的、著名的高等學府,始建于清末,成名于北洋時期,與當時的哈佛、耶魯齊名,雖經歷戰火,又幾經搬遷、拆并、調整,到現在依然是國家重點大學。

列車晚上從中南出發,第二天下午到達津門站,有接站的上屆大學生舉著橫幅等在車站廣場。苗偉業走上前去自報家門,有同學熱情地接過行李箱,將他送到近旁一輛半舊不新的客車上。這是學校從公交公司租來權當臨時校車的,為的是迎接來自全國各地不熟悉津門路徑的新一屆大學生,給這些“天之驕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體現校領導對恢復高考后的首屆大學生的重視和關懷。

滿載著新同學的客車駛進大學校園,同學們下車后到體育館報名登記,領取學生證、餐票、住宿房號等一應學習和生活必備物件。苗偉業辦好各項手續、領到學習和生活必需品后,隨著人流來到了學生宿舍區。宿舍區都是一排排的三層樓房,每排每層有若干間集體宿舍,共用公共衛生間。每間宿舍安排了四張上下鋪,可住八位同學,靠窗有一張桌子,用于放置洗漱用具。他找到了自已住的房號和床位,將行李箱放在床底下。有同學先到了,正在整理衣物。他們互致問候,自我介紹。衛振邦來自廣東,孫治來自福建,沈力勇是安徽的,還有四個床位空著,說明床位的主人還未到。他們四個同學,孫治年齡最大,比苗偉業整整大十歲,這算是一大特色,他是“老三屆”學生,“****”開始那年上高一,鬧轟轟兩年多,高中畢業后就下鄉當了知青,恢復高考后才考上大學;苗偉業基本算是應屆高中畢業生,中間只隔了半年,年齡最小;衛振邦和沈力勇是上兩屆高中畢業,比苗偉業大不了兩三歲。四人很快就熱絡起來,相約一起吃飯、逛街,熟悉校園和市區,幫后到的同學提提行李、指指路。

節氣雖已立春,可北方的嚴寒沒有絲毫退去的意思,從每個人的嘴巴和鼻孔里呼出的是一團團的白煙,空氣像要被凝固了一樣。苗偉業他們四個相約與老生一起到火車站迎接新同學,一個個的身上穿著厚重的棉衣,裹得像粽子一樣笨拙,可每個人的臉上寫滿了快樂的笑意,渾身上下洋溢著青春的激情,每接到一個新同學,就像接到一個久違了的親人,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情。

孫治接到了一個來自山東的漂亮女同學嚴素雅,幫她忙前忙后,還替她打飯,關心備至,惹來其他同學側目而視。他倒是熟視無睹,可嚴素雅卻有些難為情,臉紅紅的,拒絕不是,不拒絕也不是,尷尬不已。

2、鴻雁傳書

開學有一周了,喬翠葉認識了很多同學與老師,熟悉了校園環境,還沒有接到苗偉業的來信,打電話不方便,拍電報顯得唐突,她等不及他的來信了,先提筆給他去了一封信。

親愛的業:

與你分別一周,可我覺得象過去了一年似的!以前沒有這種感覺,這次的感覺怎么這么強烈?我想我是離不開你了!我愛你!永遠愛你!今生今世只愛你一人!

當我靠在你的肩膀的時候,感覺是那么的溫暖和踏實!你就在我身邊,是我的依靠、我的未來、我的歸宿!

我讀過燕妮與馬克思的愛情故事,一直讓我感動。燕妮出身于貴族家庭,馬克思是平民家的兒子,他們從十幾歲開始相愛,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的終結。他們大多數歲月是在貧窮和困頓中度過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愛情將他們緊緊地聯結在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就了馬克思偉大的事業和為世人留下愛情的典范。

燕妮一生陪伴著馬克思,她不只是馬克思的終身伴侶,還是馬克思的私人秘書,是馬克思偉大事業的忠實朋友和助手。燕妮寫給馬克思的信有一封這樣寫道:“你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輝燦爛,多么威武堂皇啊!我從內心里多么渴望著你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的心啊,是如何滿懷喜悅的歡欣為你跳動,我的心啊,是何等焦慮地在你走過的道路上跟隨著你。……處處有我在陪伴著你,走在你的前頭,也跟在你的后面。但愿我能把你要走的道路填平,掃清阻擋你前進的一切障礙。”這是她內心的真實寫照。我常常為燕妮的堅貞和付出感動得熱淚盈眶。她是我心中的燈塔和楷模。我也愿意把你要走的道路填平,掃清阻擋你前進的一切障礙,助你上云霄。

親愛的業,你能夠理解我嗎?能夠成為我所希望的人嗎?

苗偉業看著信封上那雋秀的字體就知道是喬翠葉的來信。他小心翼翼地打開信封,抽出折疊成葉子狀的書信。他知道這是表示相思的書信折疊方式。而喬翠葉還有一層意思,葉子代表自己,是將自己裝在信封里寄給她心愛的人。

讀著喬翠葉飽含激情和期望的來信,一股暖流在他的周身涌動,仿佛增添了無窮的勇氣和動力,使他在探索世界未知領域的前進道路上所向披靡。這是愛情的力量,是一切美好事物給人的推動作用。他要高聲歌唱、高聲贊美這偉大的愛情,讓烏云不再遮蔽天空,讓世界從此充滿陽光。他有點迫不及待地要將這份心情告訴在遠方心愛的人,他鋪開信紙提筆回信。

親愛的葉:

與你相識、相知、相愛是我一生的福份,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的幸福。那天在長途汽車上,你靠著我的肩膀,我的心象要被融化了。我真想你就這樣永遠挨著我,依偎著我,讓我們的心貼得更緊,永遠不分開。那一刻,我差點情不自禁地要吻你,深深地、熱烈地,要不是在公共場合,我就控制不住了。我曾感覺配不上你,不敢與你過分接近,是你鼓起了我的信心,讓我有勇氣去靠近你。

你又偷偷地塞給我五十元錢,總是這樣暗中資助我。我不知怎么感激你才好,就讓我一輩愛你、照顧你,與你雙宿雙飛吧!

你在信中提到的馬克思與妻子燕妮的愛情故事,感動過無數人,我也是其中之一。如果沒有燕妮,馬克思能否有如此成就,很難說。有一句名言說得好,“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你對燕妮的崇敬、贊美和效仿,讓我歡欣鼓舞。我也引用馬克思給燕妮信中的一段話送給你,“暫時的別離是有益的,因為經常的接觸會顯得單調,從而使事物間的差別消失。深摯的熱情由于它的對象的親近會表現為日常的習慣,而在別離的魔術般的影響下會壯大起來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愛情就是如此。只要我們一為空間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時間之于我的愛情正如陽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長。在這愛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個真正的人,因為我感到了一種強烈的熱情。”我將努力成為你所希望的人,雖不能與馬克思相提并論,但我要有所成就,不管是事業還是家庭和愛情。親愛的葉,你是我背后的那個女人,請你相信我,相信我你的付出是值得的!

我與同室的同學一起剛從圖書館回到宿舍,同學們都患了“知識饑渴癥”,都在如饑似渴地啃著書本,恨不得將每個字都吞到肚子里,我也不例外。圖書館規定每人每次只能借一本,我們就分別借不同的書,輪著看完后還了再借,除經濟學方面的書外,還有司湯達的《紅與黑》和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外國名著,大家都想接觸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尤其是外國的,待我看完后再與你交流心得體會。

苗偉業寫好了信,將信紙折疊成飛機狀裝入信封,投到郵筒。

喬翠葉收到了盼望已久的書信,飛機狀的折疊方式代表著綿綿情意,也似將心裝在里面一起飛來。她懂他的情意。她連續看了幾遍,情不自禁地將信貼在胸口上,閉上眼睛回味著信中那些火辣辣的字眼,臉上飛滿紅暈,嘴角微微上翹,細長的眉毛輕輕跳動。

同室的同學汪麗看到喬翠葉那美麗動人的表情,笑道:“是哪位幸運的白馬王子俘獲了喬美人的心啊?”

“去!什么‘俘獲’?說得那么難聽。”喬翠葉睜開眼睛嬌嗔地白了汪麗一眼。

“還不好意思了,‘親愛的葉’!”汪麗瞧了一眼信的開頭,繼續打趣喬翠葉。

“還說?”喬翠葉提腿擺出要踢汪麗的姿勢。

“要說,你還不‘坦白交待’?”汪麗看到喬翠葉那假裝生氣的樣子,笑得更起勁了,一把將信搶了過來,跳到一邊看信的內容。

“給我,給我,不要弄碎了。”喬翠葉追過去,伸手要信,擔心撕碎了,又不敢強奪。

“‘我情不自禁地吻你’,‘讓我一輩子愛你、照顧你,與你雙宿雙飛吧!’”汪麗故意挑信中熱辣的句子,高聲地、變聲變調地讀起來,引得同室的幾個女同學放下正在看的書本圍攏過來,爭著看信。

“好文采!看來我們的喬小妹眼光不錯!”戚玉芳將信接過來看完后稱贊道。同室中她年齡最大,大家都很尊敬她,把她當大姐看待。她下鄉多年,已結婚成家,有了孩子,丈夫也是下鄉知青,同年考上了另一所大學。喬翠葉是年齡最小的,她稱呼她為喬小妹,別的同學叫“喬美人”,她沒有隨大流。

“我好羨慕,好嫉妒你呀!”汪麗摟著被擠到一邊的喬翠葉的脖子有些夸張地說。

喬翠葉被同室的同學一夸贊,心象蜜一樣甜,也不感到害羞了,向她們坦白了心中的秘密。大家七嘴八舌,也紛紛談起自己的男朋友或丈夫,沒有男朋友或丈夫的,心癢癢的,有時象被貓爪抓一樣難受。都是青春期的女孩或有過肌膚之親的過來人,對男孩或男人的話題都有一種天然的興趣,就象男人談論女人一樣,從來不會厭倦。

苗偉業在信中提到的《紅與黑》和《安娜﹒卡列尼娜》兩部外國名著,喬翠葉也到校圖書館借來看,要有準備地與他交流和討論書中的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相互學習、互相促進。

不等喬翠葉回信,苗偉業又給她心愛的人寫信了。

親愛的葉:

我已經讀完了《紅與黑》和《安娜﹒卡列尼娜》,與你談談我的感想。我們班的同學大多看了這兩部書,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觀點也很鮮明。

先說《紅與黑》吧,雖說它是十九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一部經典著作,但小說主人公于連的個人奮斗史和心路歷程卻契合了現代人的心理,為許多同學所津津樂道,將他捧為英雄和效仿的偶象。而我卻不以為然,利用與兩個貴族女人的私情——他其實并不愛她們——把她們當做階梯和工具,達到向上爬的個人目的,人格上就很卑劣,盡管他很聰明,有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中的小人物要想成功的不得已。我唯一欣賞的是他的勇敢,不是說追求女人敢冒風險的勇敢,而是面對死亡不妥協、不奴顏婢膝、不茍且偷生的勇敢。

再說《安娜﹒卡列尼娜》,女主人工安娜渴求愛情自由,敢于沖破當時俄國封建倫理和宗法制度對人性的桎梏,值得肯定。但其為了個人****,不惜拋家離子,就顯得很自私。她的毫無顧忌、我行我素、隨心所欲,只認可個人的自由,拋棄理性原則,就構成對別人自由和周遭人群利益的侵害和傷害,不可取。男主人公渥倫斯基起初表現得很勇敢,與安娜也是真愛,這點比于連強,但后來在愛與前程的矛盾沖突中,他選擇了后者,與上流社會妥協了,顯得軟弱,這點又不如于連的不妥協抗爭精神。

兩部書對照來看很有意思,在十九世紀的法國和俄國,書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不合時宜的,最終都以悲劇收場。拋開對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批判這一層面,就小說主人公的個性和性格來講,共同點是都敢于“不合時宜”,不同點是手段和目的不一樣。于連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從一個窮小子躋入上流社會。靠個人的努力與奮斗,短短幾年他成功了。這也就是現在的大學生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推崇和敬佩的原因,其觀點是:只要能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對他的很快隕落抱有同情和惋惜。這種觀點我不敢茍同,也加入到了辯論的人群中。我認為,在于連所處的時代,一個社會下層的窮小子靠個人奮斗是很難成功的,即使成功也是短暫的,他的悲劇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因為沒有平等的晉升渠道,不靠不正當手段上不去,用了不正當手段上去了,就必然有一天會被拉下來,甚至身首異處。這是社會問題,不是個人問題,于連的最后覺醒也印證了這一觀點。這是這部不朽名著的現實意義和魅力之所在。這也為我們所處的時代敲響了警鐘,如果普遍是“于連們”的鉆營和沒有道德底線,那社會肯定是“病了”。

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渥倫斯基與于連不同,他本來就出身于貴族家庭,與安娜同屬貴族階層,只是都成了貴族的叛逆者。他不能抗爭到底的軟弱性又反映了其階層本性和從小養成的性格特征。他的軟弱和薄情寡義是應該受到譴責的。

至于安娜的死也是必然結局,她的行為已經被上流社會所拋棄,無法回頭,而她又不能沒有****,不能靠勞動過平民生活,死亡就成了她的唯一選擇。對于她的死,我為之掬一把同情之淚。

要說小說中的人物,我比較喜歡列文,事業上是個改革派,對愛情和家庭也很忠貞,他雖不算很成功,也遇到過精神危機,但終究是個有責任感的男人,他的整個生活是充實和幸福的。

以上是我讀過的兩部外國名著的心得和體會,與你分享!

喬翠葉接到苗偉業的第一封書信很陶醉了一陣子,又很快接到了他的第二封書信。信中雖沒有親昵的卿卿我我,但借助讀書心得,坦露了個人的觀點和心跡。他不贊成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同情被拋棄的弱者。他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能在現象的背后看出深層次的含義,能結合現實而有所觸動。她從信中讀到的苗偉業是一個有思想、有獨立判斷能力的學子形象,這是能成就事業的基本素質和前提,是她所看重的。

她提筆回信。

親愛的業:

收到了你接連寫來的兩封來信。

第一封讓我臉紅心跳,我的幾個室友也搶著看了。在她們的夸贊聲中,我感到快樂和甜蜜!我們雖相隔千里,不能時時相見,但心是連在一起的。

你提到的兩本外國名著我也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看了。你在第二封信中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我完全贊同你的觀點。我從人性的角度對兩本書中女主人公的心里和表現談談我的感想,與你交流。

對《紅與黑》中女主人公德瑞那夫人,我始終抱有同情和欽佩。

在遇到于連以前,盡管與庸俗粗魯的丈夫沒有愛情,但她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愛心,把心思全放在教養孩子身上。在于連的大膽追求下,她埋藏在心底的愛情被激發出來,墜入愛河,可她并不完全沉浸在愛的喜悅中。她的內心是矛盾的、彷徨的。一方面有著對愛的渴望,使她一時難以自拔;另一方面又受到道德的約束,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懺悔之中。她幫助于連,使他獲得了向上爬的機會,可于連卻移情別戀。當于連因誤會對她進行過傷害而深陷囹圄時,她不計前嫌設法營救于連。她的愛心和寬容顯示出人性的光輝,不得不讓人欽佩。

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盡管她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和惋惜,但不足為人稱道。她為追求個人的愛情,不惜拋棄自己的孩子,她的自私和心安里得與德瑞那夫人的愛心和寬容比較起來,人性和道德高下立現。

以上感想,是我從某一側面對兩本書中的兩位女主人公的個人評判,并不是以偏概全,更不敢對兩大名著及其作者司湯達和托爾斯泰兩位大師進行評價,權當你我的趣談和閑聊!

苗偉業與喬翠葉在兩地高校學習,書信往來,交流思想,互訴衷腸,互相勉勵,每逢暑假、寒假,就相約一起回家,又一起從家出發去學校,或利用假期勤工儉學,做社會調查。

大學期間,苗偉業不再需要家里提供經濟來源。家里還有四個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的吃飯、穿衣及上學費用就夠父母操勞的了。他依靠學校提供的伙食費、助學金和勤工儉學的收入,再加上喬翠葉或明或暗的資助,已可自立。

3、窈窕淑女

喬翠葉三年專科畢業后被分配在縣財政局任會計,每月有四十元的工資收入。財政局是縣政府的錢袋子,管著全縣的資金進出,是個體面、熱門的單位,多少人靠走后門、托關系都很難擠進去。喬翠葉憑她扎實的功底、過硬的文憑,再加上爸爸喬洪在縣里有些面子,順順當當地進入了這個讓人羨慕的單位。

那些到財政局辦事的各單位的頭頭腦腦、帥氣小伙子,見到新來了個漂亮的大學生女會計,有事沒事地往她的辦公室跑,總要搭訕幾句、瞄上幾眼才肯離去。喬翠葉落落大方地應和著,微笑著面對那些來訪者和打招呼的人。

“我這里有兩張電影票,是剛到我們縣電影院的《小花》,聽說很好看,電影票可難買了,我通過關系搞到兩張,今晚請你看電影去!”同事王樸喜滋滋地向喬翠葉發出邀請。他是縣長的兒子,中專畢業后就被分配到了縣財政局,比她早到一年,同在一個辦公室。他從見到她的第一面起就有點魂不守舍了。

喬翠葉聽說過《小花》這部電影,獲得過電影百花獎,女演員陳沖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更是青年男女心中的偶像。因為電影拷貝少,一般剛上映的電影,要輪到縣城及鄉下放映,一年半載就過去了。電影《小花》改編自《桐柏英雄》小說,她看過原著,對書里的英雄人物映像深刻。她很想從電影中一睹英雄人物的光輝形像,可要與一個男人一起看電影,不管他是未婚的還是已婚的,就有點犯難了。她不能對不起苗偉業,不能讓別人在背后說閑話,不能讓人家產生誤會。她說要陪從下面鎮上來看她的爸媽,委婉地拒絕了。

王樸深感失望和失落,他也無心看電影了,將兩張好不容易搞來的電影票給了朋友,一個人在大街上溜達,排解心中的煩悶。他尋思著,自己是一表人才,好多女孩追他,他都看不上。正規學校的中專畢業生,雖說比喬翠葉的大專低了一檔,可他好學上進,是干部子弟而非紈绔子弟,也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憑什么就不入她的眼?是她有了更高的目標,還是自己有哪方面的不足?他要當面問問她。可又一想,這能當面問嗎?這樣唐突和不自信會更讓她瞧不起,還是得多接近、多關心她才是,只要自己心夠誠,哪怕她心有所屬,憑著近水樓臺的優勢,也要贏得她的芳心。

喬翠葉對拒絕王樸的熱情相邀有些過意不去,她知道他對自己有好感,也有追求的意思,想告訴他已有男朋友了,但要是人家說只不過是看一場電影而已,沒有別的意思,那不是自討沒趣?女孩子理應矜持一點,在人家沒有表明態度之前,不要自以為是、自作聰明。她這樣想著。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當什么事也沒發生,事實上也沒發生什么,何必自尋煩惱?

親愛的業:很快就到畢業季了,你的學生生涯是要結束了還是要繼續下去?不管你做何選擇,我都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你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你的前途就是我的前途,無論天涯海角,我都等著你,想著你,海枯石爛永不變心。……

每當王樸對她表示過分的關心或有別的年輕人對她大獻殷勤時,她就用寫信來排解心中的不安和表達自己的忠貞不渝,要讓這顆心不沾染半點塵埃,不被物質和利益所誘惑,不被任何外來因素所干擾。

苗偉業四年的大學本科生涯快結束了,他盼望著早點畢業分配工作,好給他的父母減輕負擔,讓他的弟弟妹妹們能安心讀書。此時,讓他心里糾結的事擺在面前。憑他四年的品學兼優,他有條件被保送就讀碩士研究生,即使不保送,通過考試也能繼續深造。他輾轉反側,喬翠葉給他的信表示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選擇,但他還是舉棋不定,他把苦惱寫信告訴了喬翠葉,讓她為他抉擇。她的回信很快到了,力主他讀研,至于家里的負擔讓他不用擔心,她來替他承擔。他又寫信給父親苗遠鵬征求意見,并把喬翠葉的意思告訴了父親。

苗遠鵬接到大兒子的來信后,既高興又發愁。兒子有進步、有前途,能繼續深造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可發愁的是家里還有四個孩子,老二偉豪馬上就高中畢業,要參加高考了,老三偉芝在上初中,老四偉強和老五偉蓮在上小學,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都不能耽誤了。原指望老大大學畢業就可以拿工資,這個家就熬出頭了。這下就又得苦幾年,苦點倒沒什么,他這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就怕熬不過去。兒子信中提到的喬翠葉這個孩子,來過家里幾次,他是一百個樂意她成為他的兒媳婦。這孩子既聰明、懂事,人又長得好看,又有才氣、有國家的正式工作,真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家庭條件更是沒得說,喬洪兩口子也是大好人,從不嫌貧愛富。兩個孩子戀愛好幾年了,前兩年就想把親事定下來,就是那“三茶六禮”拿不出來,雖說人家不講究,可怎么也不能慢待了人家。眼下這種情況,不如將兒媳婦娶進門,一來了卻一件兒子的人生大事,二來可以明正言順為這個家分些負擔。他與苗偉業母親商量,老兩口就這樣決定了。他寫信給苗偉業,讓他倆商量好后給他回個音,他好做準備,趁春節假期就把婚事辦了。

苗偉業接到父親的來信,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幾年來,他與喬翠葉早就心心相印,只是年紀尚輕,本想再過幾年談婚論嫁,可父親提到的情況是個現實問題,不得不考慮。他得正式向她求婚,正式到她家提親,堂堂正正、熱熱鬧鬧地將心愛的人娶進門。

4、喜結良緣

經津門大學保薦,苗偉業接到了國科院的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他懷著喜悅的心情,帶著這份喜訊,打點行裝,趕到縣城喬翠葉所在的單位。

“親愛的,嫁給我吧!”他模仿著西方人的求婚方式,買了一束玫瑰花,在喬翠葉還未下班時到她辦公室見到她后單腿跪下,將鮮花和錄取通知書一起雙手捧著舉到她眼前。

“快起來吧,羞死人了!”喬翠葉冷不丁地見苗偉業這一浪漫主動,滿臉緋紅。她雖說在書中讀過類似的情節,也見過世面,可在現實中,尤其是在這小縣城,主人翁是本人,她還一時適應不了。

辦公室內的幾位同事見一個帥氣的小伙子跪在地下求婚,又驚訝又新鮮,都向他倆投來注目禮。

“翠葉,快答應了吧!這么虔誠、有才氣的小伙子,打著燈籠也難找。”同事沈大姐笑嘻嘻地說,她見過苗偉業一次,那是他陪喬翠葉第一次上班時見到的,也知道他在上大學,知道他倆正在戀愛。

“我答應你!快起來!”喬翠葉嬌羞地接過玫瑰花和錄取通知書放到辦公桌上,伸出雙手扶他起來。

“唉!原來名花有主了!”同事王樸輕聲嘆了口冷氣。

“你才知道啊!你的追求晚了點!”沈大姐對著王樸噗哧一笑。

王樸的臉紅一陣白一陣,很是尷尬,喬翠葉瞄了一眼王樸,看他那個樣子忙替他解圍,說,“大姐真會開玩笑,王樸也是同事,怎么就不能互相關心一下?”

“翠葉的保密工作做得這么好,還不快介紹一下這位小伙子?什么時候辦喜事?我們可是要討一杯喜酒喝喲!”股長老張說。

“我未婚夫苗偉業,津門大學畢業,國科院研究生,你們看,這是錄取通知書!”喬翠葉驕傲地向同事們展示通知書,各位同事都投來羨慕的目光,王樸斜視了一眼又低頭做他的事。

“快了!到時邀請各位上門喝酒!”苗偉業接過未婚妻的話茬補充道。

張股長讓喬翠葉提前下班,兩人好好團聚。她領著苗偉業回到單身宿舍。

“幸虧我趕回來,不然我的娘子就要被別人搶走了!”苗偉業抱著喬翠葉,邊親熱邊調皮地笑著說。

“是啊!相公再不求婚,小娘子我可就‘故人著新妝,嫁作他人婦’了!”喬翠葉面帶桃花,嬌俏可人,學著古代女子的樣子故作哀怨狀。

久別重逢,兩人有說不盡的甜言蜜語,幸福的情感像潮水一樣溢滿全身。

按照家鄉習俗,苗偉業與喬翠葉舉行了儉樸而隆重的婚禮,兩家長輩做了親家,也來往密切。假期一過,小夫妻不得不分居兩地,又只得“鴻雁傳書”了。兩個月后,她發現懷有身孕,寫信告訴丈夫,小兩口是既高興又惶恐,好在有兩家老人的支持,夫妻倆決定將孩子生下來,這是他倆愛情的結晶,不可辜負老天所賜。

苗偉豪也很爭氣,高考考出了好成績,被中南師大錄取。苗偉業遠在京城,暑期參加一項社會實踐活動回不來,只來信祝賀。作為嫂子的喬翠葉為他添置了一應生活必需品,并將一個月的工資用信封裝好放到他的行李箱中。苗遠鵬老兩口喜不自勝,有大兒媳張羅著,百斤擔子象卸掉了八十斤,渾身輕松。

喬翠葉自丈夫去京城讀研后,每月都要從縣城回婆家苗家莊一次,送錢、送物品,還幫助料理家務。近兩個月因身子重,就不常回來。

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因缺少勞動力,懂事的苗偉芝初中畢業后就不愿再上學了,不是因為成績不好,而是她心疼父母和嫂子,尤其是嫂子,身懷六甲還要經常回家照顧家人。她已滿十五歲了,要為父母和嫂子分擔家務,盡管嫂子百般規勸,說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難,不要因此而耽誤了前途,要她向兩個哥哥學習,可她不為所動。苗遠鵬對大女兒的自我犧牲既感動又愧疚,只怪自己無能,也只得如此了,不然怎么辦呢?兩個大的還在讀書,自顧自尚且不能,下面還有兩個小的也在上學,雖有賢能的兒媳做家里的頂梁柱,可不能將擔子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再則,孫子快出世了,后面要用錢、要料理的事情多了,總不能讓她娘家人全盤照料吧!于情于理說不過去。作為婆家經濟上不行,出人出力是理所應當的,只能委屈大女兒偉芝了。

喬翠葉足月生了個兒子,苗遠鵬為孫子起名苗志方,取“好男兒志在四方”之意。

苗偉業接到妻子的來信和兒子的照片,滿心歡喜,可他這個做丈夫和父親的為了自己的所謂學業、理想,不能陪在妻子和兒子身邊,哪怕是為妻子倒一杯水,為兒子換一塊尿布都不能,心中生出一陣心酸和無奈。他寫了一篇散文登在學報的副刊上,標題就叫《無奈的冬季》,以表達他此時的心情。

初為人父,心中激動,無奈遠隔千里,難以相見。也許一張機票頃刻即至,一晝夜火車、汽車行程,也能到達母子身旁,可就是不能。非空間不能,而是時不我待,時不等人。課業的迫切,研習的繁忙,讓我放不下、丟不開。既然已躋身研院的金字塔,就只能往塔尖上行走,不能停留、無暇后顧。有國才有家,在這百廢待舉的時期,我輩只有爭分奪秒、學業精進、早日成才,才不枉費國家和人民大眾的資財,才能報效國家、回報社會。

家有嬌妻需撫慰、幼子要哺育,老父老母時問候,弟弟妹妹應關照,無奈分身乏術,只能愧對了。待假期歸來再相聚,學業早成不分離。

這個冬季注定是無奈的冬季!

……

苗偉業的研究課題不能耽擱,他將這份無奈的情緒傾灑在這篇散文中,以表達對妻兒和父母、弟妹的思念。

兒子苗志方的滿月酒是在老家苗家莊辦的,喬翠葉的娘家人送來了搖籃、被褥、衣帽等小孩的一應用品,苗家莊的老老少少和親戚朋友都上門喝孩子的滿月酒,一家人其樂融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蓝旗| 子洲县| 宣化县| 庄浪县| 布尔津县| 天津市| 武山县| 华阴市| 兴义市| 莱州市| 女性| 阳新县| 满城县| 南充市| 祁阳县| 泗洪县| 那坡县| 淮阳县| 行唐县| 陈巴尔虎旗| 洛扎县| 西宁市| 海原县| 大石桥市| 寿光市| 福建省| 新干县| 许昌市| 渝中区| 新宾| 东阳市| 汉寿县| 岗巴县| 平凉市| 连州市| 伊川县| 秭归县| 安吉县| 汾西县| 江川县| 临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