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敵戰計(2)

遠在樊城城下的關羽聽得東吳陸口將領的調動,大笑道:“孫權怎么不長眼睛,用了陸遜這個乳臭未干的孩子?”忽又聽得報告:“陸將軍派使者送來名馬、錦緞等禮物,還有公函一封。”關羽拆開公函一看,里面盡是卑躬屈膝、企求蜀吳兩家永結同心的話,不由得仰天大笑。等使者返回,關羽即調出荊州精兵,幫助攻取樊城。

陸遜探聽到關羽果然調出荊州主力,便派人通知孫權。孫權大喜,立即召見呂蒙,命他為大都督,節制江東各路兵馬,并率領三萬大軍前行。呂蒙挑選大船八十余只,讓水性好的士兵扮作白衣商人,在船上搖櫓,卻令精兵全部藏匿在船艙內,晝夜兼行,溯江而上,直抵北岸。

江邊烽火臺守軍盤問,白衣商人答道:“我們是客商,因江中遇風,到此暫避。”并將財物送與守臺士兵。守軍相信,便讓他們泊船于岸邊。到了晚上二更天,東吳商船內精兵齊出,將沿江烽火臺守軍全部活捉,不讓一個逃脫。

呂蒙驅兵直進,進抵荊州城下,又用重賞誘使被俘的烽火臺守軍叫開城門。城上守軍見是自家人,便打開城門。守臺軍兵擁入,舉火為號,呂蒙大軍一擁而入,奪取了荊州。

【古計今用】

諾曼底登陸戰

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戰中采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法,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1944年,蘇德戰爭爆發后,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會議上達成協議,決定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協同蘇軍發動大規模進攻,打擊德軍。

按照自然條件,從英國東南部渡過加來海峽到達對岸法國的加來地區登陸,比從英國南部渡過英吉利海峽到達諾曼底登陸,距離近,運輸便利,又便于空中支援,是條理想的攻擊路線。但是,盟軍統帥部經過周密研究,決定選擇距英國南部較遠,但敵軍防守力量相對薄弱的諾曼底地區登陸。

為了確保登陸成功,盟軍采取一系列偽裝手段:在加來地區進行猛烈轟炸,在加來海峽英國海港設置大量假的登陸艇和物資器材,還偽裝了一個由巴頓將軍任總司令的根本不存在的集團軍。

這一系列偽裝和行動迷惑了希特勒,造成希特勒判斷錯誤,認為盟軍將在加來登陸,把主要防守力量放在加來地區,而在諾曼底地區則只部署了小部分兵力。卻不料在巴頓將軍的統帥下,盟軍已集結了四十五個師的兵力,做好了在諾曼底登陸的準備。

登陸戰開始后,由于德軍抵抗登陸準備不足,盟軍不斷擴大戰果,從6月6日到7月初,盟軍共有一百萬人在諾曼底登陸,勝利地開辟了第二戰場,為收復西歐大陸、給予德意志法西斯侵略者以毀滅性的打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哈默獨占兩塊租地

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很有經商頭腦,在他的經營史中最成功的一次是在利比亞,智取了兩塊油田租地。

在伊德里斯國王統治的年代,利比亞就像得克薩斯州當年最初發現石油時那樣,吸引著石油資本家。只要是沙漠的干風沒有把黃沙刮得遮天蔽日,那里每天都充滿了買進賣出、贏錢和輸錢的氣氛。的黎波里和班加西這兩個互相競爭的大都市看上去像是巨大的集市,到處都在進行擲骰子賭博。

當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來到利比亞的時候,正值利比亞政府準備進行第二輪出讓租借地的談判。出租的地區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棄了的利比亞租借地。

根據利比亞法律,石油公司應盡快開發他們租得的租借地,如果開采不到石油,就必須把一部分租借地歸還給利比亞政府。

第二輪談判中就包括已經打出若干孔“干井”的土地,但也有若干塊與產油區相鄰的沙漠地。來自九個國家的四十多家公司參加了這次投標。哈默盡管曾于1961年受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委托到過利比亞與伊德里斯國王建立了私人關系,且伊德里斯一世在托布魯克王宮一次歡迎會上真誠地對哈默說:“真主派您來到了利比亞!”這比別人稍稍有利。但在第二輪租借地的爭奪戰中,同一批資金雄厚的大公司相比,哈默無異于小巫見大巫,只不過是一名討價還價的商人而已。

但哈默就是哈默,絕對不會因此而氣餒。哈默明白,為能在第二輪租借地的談判中挫敗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只能巧取,不能豪奪,而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暗中向利比亞政府申請:如果西方石油公司能得到租借地,將給予政府諸多好處,也請利比亞政府給予西方石油公司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優惠的條件。

哈默在隨后的投標上,來了個“明修棧道”——采取了與眾不同的方式:他的投標書采用羊皮證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后用代表利比亞國旗顏色的紅、綠、黑三色緞帶扎束。在投標書的正文中,哈默加上一條,西方石油公司愿從尚未扣除稅款的毛利中取出百分之五供利比亞發展農業之用。此外,投標書還允諾在庫夫拉圖附近的沙漠綠洲中尋找水源,而庫夫拉圖恰巧就是國王和王后的誕生地,國王父親陵墓也座落在那里。掛在招標委員會鼻子前面的還有一根“胡蘿卜”:西方石油公司將進行一項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亞采出石油,該公司將同利比亞政府聯合興建一座制氨廠。

1966年三月,哈默的“暗度陳倉”果然成功,同時得到兩塊租借地,其中一塊四周都是產油的油井,有十七人投標競爭這塊土地,且多是實力雄厚的知名公司,可結果個個名落孫山,唯有西方石油公司獨占鰲頭;另一塊地也有七個人投標,但最終還是歸在了西方石油公司名下。

1967年四月,西方石油公司的黑色金子流到了海邊。

實力弱小的西方石油公司,之所以能在強手如林的眾投標者中獨占鰲頭,一舉奪得兩塊租借地,關鍵在于他在明修棧道、引人矚目的大動作下,暗中又來了“暗度陳倉”的小動作,致使利比亞政府在哈默提供的利益允諾的誘惑下,天平傾向于西方石油公司。哈默取得了招商談判的巨大成功,招商競標的結果大大出人意料。

第九計隔岸觀火

【釋義】隔著河看失火。比喻見人有危難不加援助而采取看熱鬧的態度。

【原文】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簡注】表面上回避敵人的混亂,暗地里等待其內部爭斗的發生,其內部反目成仇,就會不攻自破。這就是《易經·豫卦》中所講的,要萬無一失,就應該順應事物的自然之性而行動。

【計名探源】“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

這是唐代僧人乾康的詩,也是本計的最早出處。其思想,則早見于《戰國策·燕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

蚌張開殼曬太陽時,長嘴鳥去啄它的肉,被蚌夾住了嘴,互相爭持不下,結果被漁翁一起捉住了。

此計的特點是:以靜觀變,隨變而動,使敵人內部自相殘殺、自相削弱。當兩股敵對勢力相爭時,既不援助,也不魯莽干涉,觀其變化,直到事情發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相機行動,及時出擊,坐收漁利。

【古代戰例】

曹操遙斬二袁

三國的曹操堪稱一代梟雄,他雄才大略,廣攬天下謀士,而郭嘉就是其中一位很有才智的謀士,他幫曹操出謀劃策,成功地運用了兩次“隔岸觀火”的計謀,除掉了袁紹的兩個兒子。

話說袁紹在倉亭被曹操打敗后,郁郁寡歡,終于得病身亡。袁紹在臨死前,立小兒子袁尚為繼承人,委任為大司馬將軍。

此時的曹操意氣風發,親率大軍前去討伐袁氏兄弟,想一舉平定河北。曹軍勢如破竹地攻克黎陽,很快便兵臨冀州城下。但袁尚、袁譚、袁熙、高于等帶領四路人馬死守,曹軍攻打受挫。

看到曹操很郁悶,郭嘉就獻計說:“袁紹廢除長子繼承權,立小兒子為頭領,兄弟及各死黨之間的權力斗爭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急攻,他們會團結相救;我們緩攻,他們就會相互火并。還不如撤回軍隊到南面去進攻荊州劉表,等候他們袁氏兄弟之間發生內訌,我們再一舉而攻之,不費吹灰之力即可平定河北。這個辦法叫做‘隔岸觀火’。”

曹操點頭稱是,便留下賈詡守衛黎陽,曹洪守衛官渡,自己率主力南征劉表去了。

不出所料,曹操撤軍不久,長子袁譚不服父親袁紹的安排,同袁尚為爭奪繼承人位置而互相殘殺。袁譚打不過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救。

看準了機會的曹操再次出兵北進,殺死袁譚,打敗袁熙、袁尚,很快占領河北。

袁熙、袁尚被打敗,又逃往遼東投奔了公孫康。夏侯敦等人勸曹操乘勝追擊,因為遼東太守公孫康長時間不服管教。現在兩袁前去,如虎添翼,是個后患。

曹操笑道:“不必麻煩諸位將軍了。幾天后,公孫康自會送來兩袁的頭顱。”諸將都不相信。

幾天后,曹操的話果然驗證了,公孫康獻來了兩袁的頭顱。眾人大驚,佩服曹操料事如神。曹操卻說:“果然不出郭嘉所料!”

原來,郭嘉前不久病死,死前曾寫了封密信交給曹操,信中說:“兩袁投奔公孫康,您切不要去進攻。因為公孫康一直忌怕袁家吞并遼東,二袁去投奔,他是心有疑慮的。如果丞相去進攻,公孫康就會借助二袁之力拼力抵抗,急切間攻不下來。如果暫時緩兵不動,公孫康與二袁必會開戰,您就可以一舉平定了。”

大家見了郭嘉的親筆信后,紛紛驚贊郭嘉是天下奇才。

蘇代挑動妒火

戰國后期,秦國大將白起異常生猛,在長平一戰全殲趙軍四十萬,趙國國內一片恐慌。白起乘勝連下趙國十七城,直逼趙國國都邯鄲,趙國眼看就要被吞并。

趙國形勢非常危急,平原君的門客蘇代向趙王獻計,愿意冒險赴秦,以救燃眉之急。趙王與群臣商議,決定按照他的計策行事。

蘇代帶著厚禮到咸陽拜見秦國的丞相范睢,對范睢說:“白起這次長平一戰,威風凜凜,現在又直逼邯鄲,他可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頭號功臣。我可真為您擔心呀!雖然您現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將來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白起這個人不好相處啊。”

蘇代巧舌如簧,說得范睢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兒,才問蘇代有什么對策。蘇代說:“趙國已很衰弱,攻占不在話下,為什么不勸秦王暫時同意議和呢?這樣可以剝奪白起的兵權,您的地位就穩如泰山了。”

范睢立即面奏秦王:“秦兵長期征戰,需要休息,不如暫時與趙國停戰,允許趙國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結果,趙國獻出六座城市,兩國罷兵。

白起突然被召回,心中不高興,后來知道是范睢的建議,也無可奈何。兩年后,秦王又發兵攻趙,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萬大軍前往。這時趙國已起用老將廉頗,設防非常嚴密,秦軍久攻不下。秦王大怒,決定讓白起掛帥出征。白起說:“趙國統帥廉頗精于軍事,不是當年的趙括可比;再說,兩國已經議和,現在進攻,天下人會說我們不講信用。所以,這次出兵,恐怕很難取勝。”

秦王又派范睢去動員白起,兩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裝病不答應。秦王說:“除了白起,難道秦國無將了嗎?”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鄲,五個月攻不下來。秦王又令白起掛帥,白起謊稱自己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罷免了白起的官職,趕出咸陽。這時范睢對秦王說:“白起心懷怨恨,如果讓他跑到別的國家去,肯定是秦國的禍害。”秦王一聽,急派人送給白起一把寶劍,叫白起自殺。可憐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白起,落得如此下場。

當白起圍攻邯鄲的時候,秦國國內本無“火”,可是蘇代點燃范睢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國內亂,文武失和。趙國隔岸觀火,使自己免遭了滅亡。

【古計今用】

牛仔褲誕生

如今,穿上一條牛仔褲,信步走在大街小巷中,是非常普通的事。但你可知道,當初這種牛仔褲的誕生就是“牛仔褲大王”李維·施特勞斯“隔岸觀火”的結果。

當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因發現金礦掀起了一股淘金熱潮。許多先行者一天之間成為百萬富翁的消息不脛而走,吸引了眾多后繼者潮水似的擁來。

隨著淘金者日益增多,競爭日趨激烈,除了礦脈成為角逐的對象之外,優良、適用的淘金用具和生活用品也炙手可熱。

德國猶太人李維·施特勞斯也來到這個巨大的競爭場,他帶來的不是淘金工具以及所需的資金,而是他原來經營的線團之類的縫紉用品和他認為可供淘金者作帳篷用的帆布。

一到目的地,縫紉用品便被一搶而空,這使他熟悉了當地的裁縫,而帆布卻無人問津。

萊維靜靜地等待著,他相信,他面前將會出現他所尋求的機會。

一天,李維和一位疲憊不堪的礦工坐在一起休息,這位井下礦工抱怨說:“唉,我們這樣一整天拼命地挖、挖!

吃飯、睡覺都怕別人搶在前面,褲子破了也顧不上。在這個鬼地方,褲子破得特別快,一條新褲子穿不了幾天就得扔了……”

“是嗎?如果有一種耐磨經穿的褲子……”李維順著他的話說到一半就呆住了。帆布不正是最耐磨的布料嗎?

對!就這樣。他一把扯住那個礦工就走。李維把礦工帶到熟識的裁縫店里,對裁縫師傅說:“用我的帆布給他做一條方便井下穿的褲子,你看行嗎?”

“當然可以。最好是低腰、緊身,這樣既方便干活,看上去又瀟灑利索。”裁縫師傅出主意道。

“行,你看著做好了,一定要結實。”

第一條牛仔褲的前身——工裝褲就這樣誕生了。由于美觀、方便、耐穿,深受礦工歡迎。

在此基礎上,李維不斷地改進和提高工裝褲的質量,逐漸演變成一種新時裝——牛仔褲,從加利福尼亞礦區推向城市,從美國推向全世界。李維成了世界知名的“牛仔褲大王”。

珠海光纖坐收漁利

在現代商戰中,有時候采取“隔岸觀火”策略比積極行動取得的成效更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芮城县| 江永县| 乌鲁木齐县| 依安县| 开化县| 湄潭县| 旌德县| 聊城市| 哈尔滨市| 田阳县| 仁化县| 婺源县| 内乡县| 北票市| 祁门县| 华宁县| 祁门县| 永川市| 高唐县| 金秀| 措美县| 康马县| 禄丰县| 永胜县| 凯里市| 隆德县| 措勤县| 苏尼特左旗| 井陉县| 菏泽市| 南康市| 兴文县| 西林县| 廉江市| 江陵县| 涟源市| 阜康市| 自贡市| 九江县|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