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家世溯源(2)

我們有幾個很好的中國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候,我們會講漢語。

但我們很多時候都被要求在放學后,只能在傳教士住宿區的大院子里玩耍。父親在院子里栽了成片的樹。我們身在其中,覺得整個院子顯得寬廣,龐大,充滿了神秘感。但我長大后再次回到這里時,它顯得平常、普通,失去了兒時的感覺。我們幾個孩子都很喜愛中國的食物——各式各樣的點心、糖果和水果,最期待的就是跟隨父親參加當地舉辦的婚宴。對于當時沒有學習中文的書籍,是我現在回想起來最大的遺憾。但我的弟弟瓦潤曾跟隨家人回美國休假,回來后,他進了一所中國式的學堂。后來再次回到中國做傳教士的時候,他能夠很好地使用漢語的一些口語和漢字,這為他的工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盡管我們的生活被限定在了教區附近,但一些特定的生活場景,比如過年時候吃年夜飯、正月十五看花燈、劃舟游西湖,這些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生活體驗,都給我留下了豐富和生動的記憶。

在我十一歲回到美國之前,母親負責了我們幾個孩子的教育工作。

她是一個很好的老師。這使我和弟弟大衛進入莫比爾公立學校讀書后,都能跟上班級的功課。在杭州,除了在家里面學習外,我們還要上主日學校,定期進行家庭祈禱。有時,我會跟著父親到廟會上傳播福音。

父親每次講道的時候,總是有人在旁邊議論父親的穿著和舉止,并且毫不避諱地提出他們的好奇。這引起了我的不快,并開始懷疑我們向那些人傳道的價值,這也導致我回到美國后,對這種傳教的方式產生了深深的厭惡情緒。我知道,在正式從事傳道活動之前,我必須克服它。

1887年,在中國傳教十三年后,父母帶著四個兒子坐船回美國休假一年。當時我們幾個分別是十一歲、九歲、七歲和四歲。

這次回美國的行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我們幾個孩子第一次見識到外面的世界,那些陌生的事物對于我們來說充滿了新奇和危險。

在輪船上,服務員對我們表現出來的行為吃驚不已——我們總是在別的孩子習以為常的事情上表現出出人意料的無知和熱情。我們曾聽父母講過美國富裕的生活,所以在舊金山碼頭,當我們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報童時,內心驚異不已:在這里,怎么會有貧窮的“外國孩子”?

而轟鳴的火車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新奇。當時中國只有一條從上海到吳淞的鐵路,而這條鐵路也因為沿途的農民擔心會打擾到祖墳的鬼魂被拆毀了。

到了阿拉巴馬州后,父母為了引起公眾對中國的關注,將我和弟弟們當作了宣傳工具。他們帶回了成車的“寶物”:既有中國人日常生活穿的衣服、還有一些祭祀用的物品、餐具及其他物品。我們小孩子穿上中國的衣服,用筷子吃飯,并用中文高唱圣歌:“耶穌愛我,這沒有錯誤,圣書告訴我們……”我們和那些物品一起被當作了陳列品,向公眾展示。我對此產生了強烈的抵觸心理。

后來,我和最大的弟弟留在了莫比爾,這里的生活更增加了我們的難堪。我們穿著早年上海流行的原始的英國式衣服,談吐間全是我們接觸到的那些嚴肅刻板的大人腔調。這一切都顯示著我們與同輩人之間的格格不入,對他們的言語、習慣、行為,我們一點也不了解。

我們的堂表親們在為此感到難堪的同時,也表露出了他們對這種關系的興趣,他們滿足于因為與我們的關系而得到的恭維。在這個南方的鄉村小鎮上(母親就是在這里作出了要獻身做一個傳教士的愚蠢決定),我們受盡了同學們的嘲笑和愚弄。甚至母親的老朋友們也和那些學生一樣,總是向我們問一些令人厭煩的問題:你們更喜歡哪個國家?中國人真的會吃老鼠?你們是不是講中國話?雖然我知道他們可能并無惡意,但我還是極其排斥這種將我們區別看待的問題。有時,他們還會說出令人惱火的話,例如:“看啊,他們多像那些中國的孩子,是吧?”

1888年秋天,我的父母去了中國,我和弟弟大衛被留在了莫比爾的姨父母家。姨父母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年紀跟我們差不多大。

姨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和體貼,一點都不比對自己的孩子差。但這個家庭里卻有著嚴格的規矩,這繼承于嚴格的蘇格蘭長老會。而且他們理所應當地認為,我們這些傳教士的孩子更應該受到嚴格規范。他們沒有去過中國,但卻模仿國外的教會,在我們所不熟悉的城市的另一端,為我們修建了一所做家庭禮拜的教堂。每個周日,姨父母帶我們穿過整個城市,到那個教堂做禮拜,這使我們不至于忘掉正在一個異教徒的國家作出犧牲的我們偉大的父母。而周日這一天,任何交通工具都是被禁止的,我們不得不徒步去教堂、去主日學校,晚上還要去參加一個基督徒青年的聚會。整個下午,我們都被要求誦讀圣經和唱圣歌。

更令我們感到不快的是,我們被禁止跳舞和去劇院看戲,而我的表兄妹卻可以,只因為我們是傳教士的孩子。跟我的這位姨母不同的是,我另外兩個姨母對我們表現出了深深的同情,她們一個是社會上的名流,一個住在遙遠的鄉村。

最令我們期待的事情就是,在夏天,我們都會被帶到莫比爾海灣對岸的另一個姨母家去避暑。姨父曾經是南方軍隊的海軍上尉。在那些炎熱的日子里,我們幾個孩子經常在海灣里游泳、捕魚、劃船。和我們一起玩的還有姨媽家廚師的兒子,他是一個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黑人。我和表哥經常開他的玩笑,因為他在劃船等類似的事情上表現出來的笨拙而嘲笑他。一天,他跟我們說:“我要把船劃回去?!边@時,我和表哥跳到了水里,想在四周游一會兒之后再回到船上。沒想到,我們無意間的行為卻觸動了他種族的自尊心,他覺得我們在借此嘲弄他。他開始劃著船向岸邊駛去。我們朝他叫喊,讓他停下來,但這些話在男孩聽來卻更像是賣力的嘲弄。他繼續劃著船,直到靠了岸。他把船停在岸邊,氣憤地回了家。我和表哥被嚇壞了。我們拼命地往回游,一英里的距離顯得那么遙遠。我覺得自己的力氣都要耗盡了,但海岸仍是那么遙不可及。一些場景開始在我腦中浮現:我和表哥的尸體漂浮在海面上,令人悲傷的葬禮,家族的那片墓地,遠在中國的父母收到我的死訊,他們悲痛的淚水……不過,最終我們還是游上了岸,不然我也沒有辦法向你們描述這個故事了。在我的記憶中,還有一位黑人讓我印象深刻,我們叫她“喬治亞阿姨”,她是我們的保姆。對于她,我們又愛又怕,只要不聽話,就會挨她的打。不過那時,當地有著嚴格的種族制度劃分,我們也就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當時,我開始試著理解傳教士的理想化和我們被放在阿拉巴馬州接受嚴格教育之間的關系。我們的監護人活到了很大的歲數,他們在晚年享受到了我們這些晚輩對他們的關愛,而我們年幼時的抱怨也早已消散了。我們和姨媽家的表兄妹一直保持著親兄妹般的親情。但在莫比爾的這段生活,還是使我們對傳教活動產生了深深的抵觸心理。

我們的同伴們在正常生活中所得到的歡樂,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以至于在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無法進行傳教活動。但我們早年所接受的教育和夏天在海邊所進行的健康運動,都為我從對宗教的抵觸情緒中解脫出來提供了必要的幫助。

1892年9月,十六歲的我進入到潘達珀斯學院讀書。這是南方最好的私立學校,位于弗吉尼亞州的夏洛茨維爾。同時,它還是弗吉尼亞大學的附屬中學。學校所在的高地,原來是多馬士·杰弗遜的莊園的一部分。在這里,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周圍的蒙蒂塞洛和落皮丹河,它們的景觀一覽無余。杰弗遜給自己的莊園起的名字就叫“一覽無余”。

在莫比爾的時候,我從來沒有用心學習過。當時,我們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子都認為,學習毫無趣味性可言。我們班上有大概五十個學生,我一直處在第五名或者更靠后一點的位置,從來沒有得過第一名。

當時的私立男生學校一般是接納一些富家子弟或是被公立學校開除的學生,所以教學質量很差,課程也是枯燥乏味。我很少做家庭作業,又對體育運動缺乏興趣,我的空閑時間都被我放在了閱讀小說上。像沃爾特·司各特、布爾沃·立頓、查爾斯·狄更斯等一流作家的小說,都是我在那段時間讀完的。

到潘達珀斯學院讀書后,我終于擺脫了中國的特殊印記,成了一個正常的美國孩子。我們班上的其他五十多個同學來自南方的各個地方,而我則來自阿拉巴馬州。后來,再有人知道我曾在中國生活過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們也只是純粹好奇而已。當然,造成我態度上轉變的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夏洛茨維爾宜人的氣候和美麗的景色,經過選拔的優秀同學,高水平的教師質量,都令我興奮不已。我們的校長桑普森擁有高貴的個人品質,是個干練、稱職的好校長。校長的夫人有三個兄弟——亨利·伍茲、杰姆斯·伍茲和埃德加·伍茲,他們都在中國傳教。這件事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直至我成年之后,這種影響依然存在。校長夫婦對我很疼愛,他們也同樣疼愛我的兩個弟弟——后來也相繼進了這所學校。在夏天,如果我們愿意的話,那里就是我們的家。

到潘達珀斯學院之后,我喜歡上了學習,愿意為此努力,并且發現我可以做得很好。其中部分的原因是這里宜人的氣候,但更重要的是,我遇上了兩位讓我極其敬佩的老師。他們都是剛從哈姆普頓悉尼學院畢業的。其中一位老師叫喬治·丹尼(他后來當上了華盛頓與李大學和阿拉巴馬大學的校長),在他的影響下,我喜歡上了拉丁文和希臘文。另一位是教我們英國文學的杰姆斯·貝爾老師,他在學習上給了我很大的鼓勵。那一年,我很輕松地得了年級的最高分,并獲得了優秀學生金質獎章。

潘達珀斯學院雖然在管理上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但在宗教方面,它有著嚴格的規矩??蓪ξ襾碚f,在經過了莫比爾五年的生活后,相比起來,這些規矩顯得那么稀松平常。健康的生活,校長的品格,擺脫傳教士家庭出身的怪名聲的喜悅,同學間美好的友誼,嚴格規范的宗教標準,這些生活中的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我穩定的宗教習慣。

當時,我對宗教的態度依然消極,但這并沒有給我帶來精神上的壓力。

我度過了非常愉快的一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陕西省| 永仁县| 新津县| 常德市| 曲麻莱县| 蛟河市| 那坡县| 体育| 合肥市| 西乡县| 长治县| 驻马店市| 讷河市| 饶河县| 桑植县| 柳州市| 安龙县| 伊金霍洛旗| 正阳县| 柳江县| 增城市| 兴业县| 洛川县| 札达县| 土默特左旗| 二连浩特市| 桐城市| 遵化市| 都兰县| 天长市| 株洲县| 巧家县| 常州市| 黔西| 同仁县| 哈密市| 辽宁省| 云和县| 丘北县|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