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跳出自我禁錮的怪圈

凱斯·科斯林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把自己封閉起來,可以躲避風雨,但是陽光也進不來了。一個能夠打開心扉,迎接陽光的人是永遠不會陷入自閉的。擁有陽光一樣的心態(tài),你就不會在抑郁失落中迷失自己,你就不會失去前進的方向。

正確地估量自己的價值,并且讓自己持續(xù)地“增值”,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這樣,你的生命才不會白白地度過,才會覺得每一天都是有意義的。

土著人的特異功能

一群伐木工人進駐高山林區(qū)作業(yè),由于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原因,山上的氣溫與平地的氣溫相差極大。為了作業(yè)安全,他們還需時刻提防因山區(qū)大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fā),為此,他們一直很關(guān)注當?shù)氐臍夂蜃兓?

因為工作原因,伐木工人經(jīng)常與當?shù)厝私佑|。日子久了,他們漸漸地就與土著人熟悉起來了,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土著人有一種特殊的本能,即能夠準確地預測第二天的天氣狀況,而且只要土著人預言了今天不會下雨,那么,今天就必定無雨。

從此以后,伐木工人不再聽廣播預報天氣,而是改為向土著人請教天氣變化的情況,而友好的土著人也會不厭其煩地每天準確預報。為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這群伐木工人都對土著人擁有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本事感到非常佩服,直到有一天,土著告訴他們說,再也無法預報天氣了。

伐木工人為此感到很詫異,要知道他們每天都是靠土著的天氣預報勞作的。為此,伐木工人問道:“為什么會是這樣呢?難道你們的特異功能在一夜之間全部消失了嗎?”

土著人嚴肅地回答:“收不到……”

伐木工人更是詫異,于是問道:“什么收不到了?”

土著人說:“我們族內(nèi)有一部收音機,但是,天線昨天被小孩弄斷了,所以,再也收不到廣播了……”

當我們面對諸多事物時,也會陷入類似伐木工人的常規(guī)思維當中,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或者一味地認為他人較自己有過人之處,從而忽略了探求背后真正的原則,不是按照慣性思維行事,就是盲目地迷信權(quán)威,從而忘卻提升自己的能力。

事實上,在每個人的內(nèi)心當中,都有許多值得挖掘的寶藏,或許你忙于追求外界的教導,或是無暇估計這些完全屬于你自己的珍寶。總而言之,一味地禁錮思維,終會將自己的思維葬送。

向生活敞開心扉

一位自閉者非常苦惱,因為他對周圍的人和事失望透頂,他認為一切身外之物都不是自己的,于是,整日深居簡出,幾乎與外界隔絕。這種生活狀態(tài)不是他想要的,因為他想和正常人一樣,快快樂樂地生活,大膽、自信地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和喜愛的姑娘談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于是,他向最好的朋友請教,希望能將自己從痛苦的生活中解脫出來。這位朋友告訴他說:“在很遠的地方有一個教堂,那里居住著一位非常聰明的神父,我想他會告訴你具體該怎么辦。”

于是,這位自閉者聽從了朋友的勸告,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這位神父。他走到教堂面前,看見一扇非常漂亮的旋轉(zhuǎn)門,然后,他輕輕地一推,那扇旋轉(zhuǎn)的門便把他帶到了神父面前。神父好像有未卜先知的神功,神態(tài)自然地看著他。

自閉者虔誠地跪在主的神像下,然后向神父詢問道:“仁慈的神父,請為我指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吧,我不想這么痛苦地活下去。”

神父向他的身后指著說道:“答案就在你剛剛推動的那扇門里。”

自閉者回頭看見了那扇門,它正在慢慢地旋轉(zhuǎn)著,把里面的人帶出來,把外面的人帶進去,兩邊的人伴著這扇門進進出出的,誰也不會影響到誰。

自閉者只看到了這些,還是不太明白神父的用意,于是,他繼續(xù)問道:“神父,請饒恕我的愚鈍吧,我不能明白你的用意。”

神父微微一笑,對他說道:“這扇門象征著我們的心門,而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門,只不過它們是用不同的材質(zhì)做成的。有的人給自己的心門上了一把鎖,把自己長時間地鎖在黑暗當中,永遠看不到外面的陽光,這樣的解脫只是暫時的。而走出黑暗的唯一方式就是打開這扇心門,讓自由做主,但是,這把鎖只有自己能夠打開,因為鑰匙放在每個人的心上。”

神父接著說道:“有的心門是一扇旋轉(zhuǎn)的玻璃門,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快樂或是痛苦,總是讓自己的心門旋轉(zhuǎn)起來,把失敗和悲傷旋轉(zhuǎn)出去,把希望和美好帶進來,在不斷地旋轉(zhuǎn)中尋找機會和未來,給自己的人生打造一個大舞臺;而有的人則不同,他們把自己鎖起來,因而什么也做不到。”

從此,自閉者走出了那道旋轉(zhuǎn)著的玻璃門,他的人生也隨著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任何人的人生都是美好的,完全沒有必要給自己的心門加把鎖,一旦自己把自己鎖定,后果就不堪設(shè)想。人之所以稱為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選擇怎樣的生活,你就能擁有怎樣的陽光。

故步自封的畫中人

某些人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往往就會停滯不前,自我陶醉起來。當挫折、失敗向他們襲來之時,這種人就會向極其脆弱的命運屈服或是低頭。時代在進步,這種人的觀念卻停留在原有的認知水平上,而非與時俱進,因此最終會被飛速發(fā)展的世界遠遠甩在后面。

歐洲曾經(jīng)有一位名望很高、造詣很深的老畫家。他作畫時,力求精益求精,對于種種非常細致瑣碎的小節(jié)以及蛛絲馬跡都會非常精細地描繪。這位大師的畫工細膩工整,畫的人物、動物也都惟妙惟肖。

他曾對人說:“我畫中的種種細微之處即便是用放大鏡來仔細觀察,也不會發(fā)現(xiàn)一點疏漏。”起初,他的畫確實極負盛名,得到了人們和業(yè)界人士的認可。但是,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印象派開始興起,野獸派的畫也漸漸出現(xiàn),其他畫派也隨之崛起。

但是,這位老畫家依舊整日鉆研自己的畫,對其他各類畫派不聞不問,不僅如此,他還惡意中傷其他畫派,說他們粗陋淺薄。

結(jié)果可想而知,由于他沒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終于走進了古董畫的墳?zāi)巩斨校钡阶詈螅僖矝]有人向他請教了。這位老畫家的生活變得日益拮據(jù),最終窮困潦倒地離開了人世。

只有那些一直朝后看、故步自封的人才會一成不變地采用那些被人拋棄的舊方法、舊理論。

在這樣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如果故步自封,勢必會被歷史淘汰。只有善于謀略、反應(yīng)敏捷、干事迅速的人,才會成功。

打破僵化的慣性思維

美國的一位教授曾經(jīng)指出:人的生命之所以是無價之寶,是因為它能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無限的。至于每個人能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完全取決于自己。

一位年輕的攝影師帶著全家人到海邊度假,因為職業(yè)習慣,他總是非常留心那些富有意義的生活畫面。連續(xù)幾天,攝影師都在同一地點看見一位老漁夫在傍晚打上一網(wǎng)魚。從網(wǎng)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里魚類繁雜,同時,攝影師也發(fā)現(xiàn)老漁夫的捕魚本領(lǐng)很高。

不過有一個現(xiàn)象令攝影師感到很好奇,老漁夫總會把一網(wǎng)活蹦亂跳的魚拖到岸邊之后,將一些大魚重新扔到海里,只將一些很小的魚帶回去。經(jīng)過好幾天的觀察,他發(fā)現(xiàn)老漁夫每天都是如此,于是心存疑問的攝影師,決定去問問老漁夫其中的原因。

一天晚飯過后,攝影師沒有陪家人到海邊散步,而是站在老漁夫經(jīng)常捕魚的地方,等待他的出現(xiàn)。老漁夫像往常一樣準時出現(xiàn)在海邊,而且也打撈上來滿滿一網(wǎng)魚,然后一如既往地將沉甸甸的漁網(wǎng)拉到岸邊,再彎下腰將個頭比較大的魚一條條地丟進海里。

此時,年輕的攝影師蹲下來問老漁夫:“請問您為何總把費盡力氣捕到的大魚重新扔進海里呢?如果是心存善意,就應(yīng)該放生那些小魚呀!我實在想不出您這樣做的原因。”

聽到年輕人的問題,老漁夫不以為然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平靜地說:“這有什么好奇的呢?因為我家的鍋小,個大的魚根本沒法下鍋,所以,我只好把大魚重新丟回海里。”

攝影師一直認為老漁夫這樣做勢必會有他自己的理由,但是,他從沒想過會得到這樣的解釋,因為這個理由令他不可思議。于是,攝影師繼續(xù)問道:“那你們可以換一口比較大的鍋呀?這樣一家人不是每天都可以吃上美味的大魚了嗎?”

聽到年輕人的話,老漁夫的臉上浮現(xiàn)出了較之前更為吃驚的表情,然后,他說:“這怎么可以呢?我家的鍋和爐灶是相配套的,爐灶只有那么大,若是鍋太大,豈不是沒法燒火做飯了嗎?”

聽到老漁夫的話,攝影師仿佛找到了事情的根源,于是,他對老漁夫說:“這個問題好解決,只要重新搭建一個爐灶,然后再換上一口大點的鍋,問題不就全部解決了嗎?這不比你每天將大魚扔回海里強百倍嗎?”

可是,老漁夫接下來說的話,讓攝影師再也無法得意了,而且令他不知道再說什么好了,老漁夫說:“這個爐灶是我爺爺留給我爸爸的,然后,我爸爸又留給了我,我只知道如何用這個灶臺煮飯、吃飯,但是,卻從來不知道該怎樣重新搭建一個新爐灶,換一口大鍋,即使有人幫我換一個鍋灶,我也不知道如何使用這個灶臺做飯,因為我的父親當年沒有告訴我。”

東西舊了,人們往往會認為它不如新的好;衣服舊了,即使干凈、整齊,也注定會失去當年的色彩;機器舊了,無論怎樣修補都不如新機器那樣高效。不過,這一切只要人們愿意改變,換一個新的,就可以完全解決。可是,當人們的思想陳規(guī)守舊時,卻從來不會換上一種新思維,而往往被習慣性思維制約。

學會經(jīng)營人生

老漢的妻子很早就去世了,只給他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兒子和窮困潦倒的家庭,從此以后,老漢就一直和兒子相依為命,再也沒有娶過妻子,其原因有二:一是,老漢怕年幼的兒子得不到后媽的愛,反而更容易引起新的矛盾,還不如一個人帶著孩子來得自在;二是,這個家庭實在是一貧如洗,再在拿不出像樣的東西了,恐怕沒有那個女子愿意嫁給一個帶著孩子的窮光蛋吧!

就這樣,父子兩人一直靠打柴謀生。起初是父親養(yǎng)活兒子,等到父親年老力衰時,兒子也長大成人了,于是,兒子開始一心一意地孝順老父親,亦如父親當初照顧他一般。

父親駕車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兒子則是打柴的高手,一般都是兒子負責上山打柴,然后再一捆一捆地往山下背,父子二人再一起把柴裝到牛車上,之后由父親負責駕車,兒子則坐在右邊幫助父親看路。雖然父親對這條山路已經(jīng)熟得不能再熟了,可是每當暴雨過后,總會有一段山路被沖壞,甚至會有一些大石頭從山上滾落到路邊,而年歲已大的父親因為眼神等原因,難免有時會疏忽這些,所以,每次去街市趕集,兒子都要坐在父親旁邊為其指明前面的道路。

每到轉(zhuǎn)彎處,兒子總會大聲提醒父親說道:“爹,轉(zhuǎn)彎啦!”這漸漸成為父子兩人的習慣,即使父親每次都會回應(yīng)道:“知道,不用你提醒”,可是每到轉(zhuǎn)彎處,兒子依舊會這樣說。

有一次,父親生病了,大夫告訴兒子父親需要臥床靜養(yǎng)幾天,于是,兒子只好一個人駕車去打柴。剛上車,兒子就感覺坐在駕駛位置上十分不習慣,總想著挪動到平時坐的位置上,所以,平時和父親一起很好走的路變得異常艱難。到第一個轉(zhuǎn)彎處,兒子就模仿父親的樣子,牽引手中的繩子讓牛轉(zhuǎn)彎,可是,平時在父親手中非常聽話的牛此時變得異常倔強,盡管兒子使出渾身解數(shù),這頭牛依舊一動不動。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后來兒子想了很長時間,他終于想到了一個行得通的辦法,他看前后左右沒有人,于是,就大聲地喊道:“爹,轉(zhuǎn)彎啦!”剛才那頭十分倔犟的牛此時變得異常聽話,乖乖地就轉(zhuǎn)彎了。之后每逢路過轉(zhuǎn)彎處,如果兒子不這樣喊,這頭倔牛是絕對不聽使喚的。結(jié)果在山路上路過的行人總會掩飾不住地笑出聲來。一路上,兒子覺得自己被這頭牛弄得大丟顏面,回家第一時間就把這個遭遇告訴了父親。

聽完兒子的講述,父親很久沒有說話,陷入了沉思當中。過了一會,父親說道:“從明天起,你就學著自己駕車賣柴吧,如果牛不聽話,你就用皮鞭狠狠地抽打它,抽打的次數(shù)多了,它就會漸漸聽你的使喚了。等我去世之后,你就不要再去山上打柴了,最好到山下去學一些手藝,再也不要像父親一樣窮死在這山上。”

無論是這頭牛,還是人都會按照自己的習慣去生活。一個人的成就和本事,原本是由他的智慧和能力決定的,可是很多時候,人們卻不得不承認,自己走的路不是靠思維指揮的,而是受習慣所控制。所以,聰明人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自己的好習慣,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用這種思維習慣來經(jīng)營人生。

被鎖定的行動軌跡

有一個小男孩,家境十分殷實,從小就有條件接受上等的教育。在男孩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發(fā)現(xiàn)他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所以,父母就請當?shù)赜忻匿撉倮蠋煂λM行輔導。鋼琴教師很喜歡這個小男孩,因為他發(fā)現(xiàn)這個小男孩不僅聰明伶俐,而且理解能力和悟性都很高,同齡孩子很難理解的問題只要給他點一下,他立即就能懂得。

初學幾個星期之后,這個小男孩就能夠充分領(lǐng)會一些樂曲了;又幾個星期過去了,他可以彈奏一些稍有難度的樂曲了,漸漸地,這個小男孩的技巧已經(jīng)十分的嫻熟了。每當家里來客人時,父母總會讓他彈奏幾首樂曲,他都可以十分輕松地彈出來。

鋼琴教師認為小男孩是個值得培養(yǎng)的藝術(shù)苗子,如果刻苦練習,假以時日,必定能成大器。于是,鋼琴老師決定教授他難度更大的樂曲。可是,男孩卻因為樂曲太難,不愿意再繼續(xù)練習。此時,父母也認為孩子彈奏的技巧已經(jīng)夠好了,不需要再刻苦地練習高難度的樂曲了。于是,男孩就每天輕車熟路地練習一些中等難度的曲子。后來,男孩索性就不再天天彈琴了,因為只要他的手指一碰到鋼琴,就自然而然地彈奏那首早已熟得不能再熟的曲子了。

看到富有潛力的種子學生總是彈奏那些中等難度的曲子,鋼琴老師痛心不已,他不知道如何說服男孩和他的家長。不久之后,全市組織少兒鋼琴大賽,這個天資聰明的小男孩也參見了比賽。可是,在第一輪比賽中就被淘汰了。

鋼琴老師觀看了整場比賽,比賽結(jié)束后,鋼琴老師來到了男孩的家中,既沒有講述其他同學在比賽當中的表現(xiàn),也沒有安慰他,而是給男孩和他的父母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試驗人員將一只活蹦亂跳的跳蚤放到一只大燒杯中做試驗。首先,試驗人員在燒杯的上方蓋上了一片透明的玻璃片,這個玻璃片是試驗人員按照燒杯杯口的尺寸定做的,正好使兩者嚴嚴實實地相接。剛開始時,這只活躍的跳蚤還使出渾身解數(shù)向上跳,結(jié)果每次都被上面的玻璃片撞得生疼。經(jīng)過幾次失敗之后,這只跳蚤變得聰明起來,它每次跳躍的高度都不會超過透明玻璃片所處的位置。接下來,試驗人員又將玻璃片向下移動一寸,情況就像當初一樣。起初,跳蚤還是頻頻被碰,不過后來它再也不碰壁了,因為它不會再達到玻璃片所處的位置。

之后,每當跳蚤習慣之前玻璃的高度時,試驗人員就會將玻璃片再向下移動一寸,直到最后,跳蚤每次只能跳到不足一寸的高度。最后,試驗人員再將玻璃片移開,可是,這只跳蚤依舊只能跳到不足一寸的高度。盡管此時燒杯的上方?jīng)]有任何遮擋物,可是這只跳蚤早已習慣了之前跳躍的高度。

鋼琴老師的故事已經(jīng)講完了,接著,他意味深長地對學生說:“一只生命力頑強的跳蚤本來可以跨越極限,但經(jīng)過這樣的試驗以后,它跳躍的高度,就這樣被限定了。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你一旦給它設(shè)定高度,反而會被鎖定,就像你的音樂造詣一樣。

說完之后,鋼琴老師告訴自己的學生和他的家長,自己要去某著名音樂學院繼續(xù)深造。后來,男孩也成了該市著名的鋼琴演奏大師。

受到束縛的人總是被習慣所累,從而沒有勇氣超越自己,使得自己受到內(nèi)界和外界環(huán)境的限定。如果你還想有所發(fā)展,就要有意識地克服已經(jīng)養(yǎng)成的“惰性”思維方式,這樣才會不斷進步。

成功的絆腳石

父親和6歲的兒子在一起做游戲,起初,父親給兒子出了一道并不新鮮的智力題:“一個桌子有4個角,砍去一個,還有幾個?”

“3個。”兒子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這個答案早在父親的預想范圍之內(nèi),此時,父親先是呵呵一笑,然后又說道:“真的嗎?不對吧,我認為應(yīng)該有5個。”

兒子無法接受爸爸給出的這種答案,于是,堅持用幼兒園老師教給他的數(shù)學原理推算道:“4減1就是等于3。”

對于兒子的反應(yīng),父親顯然早有所準備,只見,父親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片,然后用剪刀剪去一角,然后對兒子說:“假設(shè)這張紙是一張桌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減去了一角,你數(shù)數(shù)還剩下幾個角?”

雖然兒子只有6歲,但是他并不笨,立即明白了父親所說的意思,于是,也跟著父親笑了起來,然后說道:“對,這樣確實是5個角,但是,你為什么要那樣剪呢?”

于是,男孩接過父親手中的剪刀和“桌子”,沿著“桌子”的對角線,一剪子剪了下去,然后揚起手中的三角形,得意洋洋地對父親說:“這樣不就是3個角了嗎?”

父親顯然沒有想到兒子會有此招數(shù),剛才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此時,就變得啞口無言了,一時尷尬過后,父親故作鎮(zhèn)靜地說:“不錯,小鬼,還是蠻機靈的嗎?現(xiàn)在來試試,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了?”

兒子拿著剪刀比劃著,然后對爸爸說:“也可能剩下4個角。”只見他沿著“桌面”的一邊除了兩個端點以外的任何部分向另外兩個端點的其中一個剪下,就出現(xiàn)了一個四角的“桌面”。

很多時候,常人習慣于按照思維模式去尋找答案,這樣往往會束縛我們的思想,其實,思考和實踐才是我們尋找出路的唯一方法。只有多方位地思考,跳出束縛的怪圈,勇于實踐,才能夠激發(fā)出更多種可能性,同時跳出習慣性思維的窠臼。

不斷“擴張”的圓圈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圓圈,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你的圓圈就會不斷地擴大。在圓圈內(nèi)部,包含了你的家人、朋友、生存環(huán)境,以及屬于你的各種附庸物品和人脈關(guān)系網(wǎng)。在這個圓圈的活動范圍之內(nèi),你能感覺到安全、舒適、自在,而且還能夠最大程度地遠離危險和錯誤。

這個圓圈可大可小,主要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如果你的內(nèi)心被封閉,那么,圓圈就只有自己心臟那么大;如果你能夠開拓視野,那么圓圈就會無限放大,而且還會繼續(xù)向四周擴展。有這樣一則關(guān)于圓圈的故事:

有一家主營電話推銷的公司,因為業(yè)務(wù)需要,每年都會招收一批新業(yè)務(wù)員。每批新到公司的業(yè)務(wù)員,主管都會對其進行相應(yīng)的培訓。

在一次培訓課上,主管首先在黑板的中央畫了一個很大的圓圈,然后,又在圓圈的周圍添置了許多東西,包括房屋、汽車以及一些相關(guān)的人。緊接著,主管面向大家,問道:“黑板上的內(nèi)容代表什么意思?”

有些人說:“這代表一個人的能力范圍。”還有人說:“代表一個人的生活圈子。”另一部分說:“代表人們生活的追求。”……大家的觀點各不相同,但是他們的回答都令主管非常滿意。

最后主管說道:“沒錯,這就是一個人的生活,而且這里面的所有東西都是受一個人掌握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圈子有可能會變大,也有可能會縮小。”大家以為這個問題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但此時,主管頓了頓,接著又說道:“現(xiàn)在,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圓圈中間的人,如果跨出了這個圈子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此時,教室內(nèi)鴉雀無聲,大家都在開動腦筋想這個問題的答案。過了一會兒,一位積極的員工說道:“也許會感覺害怕吧。”此時,周圍人向他投去贊許的目光,不一會兒,另外一位職員回答道:“也許跨出這個圈子,更容易出錯。”

聽到這個答案后,主管微笑著問道:“你犯錯誤的時候,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這時一個聰明的職員回答道:“會從錯誤中學到很多新東西。”

此時,主管用贊許的目光看著說出這個答案的新職員,由此可以看出,他對這個答案甚是滿意,于是,他高興地對這名職員說:“你說的沒錯,當一個人犯了錯誤時,會從中學到很多不知道的東西,所以,我們?nèi)魏我粋€人都不應(yīng)該害怕跨出這個圈子,雖然暫時離開這個保護區(qū),有時候會讓你不知所措,但是,在接受時間的考驗中,每個人都會快速成長,那么,此時你就已經(jīng)進步了。”

最后,只見主管轉(zhuǎn)向黑板,在第一個圓圈的周圍,畫了一個更大的圓圈,將第一個圓圈牢牢地套住了。其實,在很多時候,心情也是一個圓圈,它能夠套住你的靈魂,讓你感覺心情郁悶,生活空虛。此時,你若是想沖出這個情緒的牢籠,獲取真正的快樂,就應(yīng)該大膽地邁出這一步,走向圓圈的外部,接受陽光和雨露,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本那些不快樂、寂寞以及無助之感,都只是坐井觀天式的無價值的情緒。

對任何人來講,最困難的事情就是突破自我,如果你長時間將自己禁錮在陰暗的牢籠中,就會永遠陷入一個誤區(qū)當中。所以,不論出于什么原因,都要適時地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這樣才能不斷地獲得進步和成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台中市| 辽宁省| 宝丰县| 永嘉县| 长海县| 淮滨县| 合作市| 南阳市| 项城市| 乐山市| 长葛市| 威远县| 波密县| 福安市| 南召县| 禄劝| 曲水县| 呼玛县| 利川市| 云和县| 武乡县| 奉节县| 中阳县| 布尔津县| 邛崃市| 菏泽市| 瑞金市| 桐乡市| 扎赉特旗| 高要市| 玛曲县| 扬中市| 淮阳县| 桐柏县| 宣威市| 太白县| 石林| 浦江县| 老河口市|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