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有很多未知的困難會發生,倘若首先自己就被嚇倒了,以一種觀望的態度,徘徊不定,而不采取積極的行動來對付,這無疑是坐以待斃,最終將自己置于一種是失敗的境地。
法國的居友在《無義務無制裁的道德概論》中這樣說到:“卓越的人,便是在思想上或在行為上最能追求,最能冒險的人,這種卓越性,出自一個較大的內在力寶庫,他有更多的力量,也因此,他有一個高級的義務。”在困難和危險到來之時,以自己超人的智慧采取積極地行動,并勇敢地與命運搏斗,在拼搏中求得生存,而不是坐以待斃。而不要等到事情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余地之時,而開始悔恨自己的優柔寡斷和懦弱。
生活中的每一天,因為你的智慧和行動而產生美。
珍惜今天就是最幸福
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人前來燒香拜佛,香火甚旺。蜘蛛也慕名而來,不同其他前來的人,它在這里安家了,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結了張網。這樣,蜘蛛每天都要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陶,進而蛛蛛便悟到了一些佛理。就這樣,經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也參透了不少佛性。
忽然有一天,佛主大駕光臨于圓音寺,看見這里香火甚旺,是無比的高興。興致離開寺廟之時,不輕易間地抬頭,卻瞅見了橫梁之上的蛛蛛。
佛主便停下腳步來,問橫梁之上的蜘蛛:“你我相見也算是前世修來的緣分,你來回答我一個問題,看看這一千多年來你都參悟到哪些,你有什么真知拙見,怎么樣?”
這蜘蛛遇到了佛主自然也是興奮,連忙答應了。
佛主就問了:“這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
蜘蛛細想了一會兒,回答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主點了點頭,什么也沒有說,就離開了。
就這樣很快地又過了一千年,蜘蛛依舊每天受到寺里香火的熏陶,每天在橫梁之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
一日,佛主又來到了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還記得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嗎?你可有更深的認識嗎?”
蜘蛛不假思索地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主說:“那你再好好思考思考,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在一天夜里,變化無常的天突然刮起了大風,一滴甘露被吹到了蜘蛛網上。晶瑩剔透的甘露,蜘蛛見到了頓生喜愛之意。每天,只要蜘蛛看著甘露就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
突然之間,天又刮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么,開始變得悶悶不樂起來,心中變得異常的空。
這時佛主又來了,問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此時蜘蛛想到了痛惜的甘露,便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主說:“好,既然這三千年來,你一直都是這樣的想法,那么你到人世間走一朝吧。”
就這樣,佛主安排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的家庭,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富家小姐,父母也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
轉眼間,蛛兒已到了十六歲,已經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亭亭玉立,驕楚動人。
一日里,皇帝決定在后花園里,為新科狀元郎甘鹿中士舉行慶功宴席。
在宴席上,許多的妙齡少女都來參加了,這其中必定是少不了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狀元郎滿腹詩詞歌賦,在席間大獻才藝,這令得在場的花季少女無不動心,為他所折服。但是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為她知道,佛主說過要賜予她姻緣,所以他一定會自動找上來的。
說來很巧,一日,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其母親一同來燒香拜佛。上過香拜完佛,兩位老母親甚是熱情,兩人就在一邊談話聊天起來。
蛛兒和甘鹿因為也有一面之緣,也在一旁聊天起來。蛛兒非常的開心,因為終于可以跟心儀之人單獨在一起了,但見言辭之間,甘鹿卻是很平靜,并沒有表現出對蛛兒的絲毫的憐惜之情。
蛛兒疑惑地對甘鹿說:“十六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上的事情,難道說你全然忘記了嗎?”
甘鹿很是詫異,覺得今天這蛛兒小姐有些奇怪,便說:“蛛兒姑娘,你楚楚動人,很招人喜歡,但是似乎你的想象力有點兒太豐富了吧。”說罷,和母親靜靜地離開了。
蛛兒回到了家中,納悶佛主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卻又為何不讓甘鹿記得圓音寺的事情呢?為什么甘鹿對她是一丁點兒的感覺都沒有呢?
在這幾天之后,皇帝詔書天下,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蛛兒得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空霹靂,她是如何也想不到,佛主竟然會這樣來安排。幾連好幾日,蛛兒都不吃不喝的,苦苦尋思,也任然沒有任何的結果,由于動心思太多,又加上蛛兒滴水不進,靈魂就將出殼,生命危在旦夕。
太子芝草得知蛛兒命在一旋,匆忙趕來,一下子撲倒在了蛛兒的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天,在后花園眾多姑娘之中,你讓我是一見鐘情,于是,我苦苦哀求父皇,讓他一定要將你賜予我。如果你真是這么死了話,那么我也實在是活不下去了。”說話間拿起了寶劍意欲自刎。
正在關鍵時刻,佛主便來了。他對靈魂即將出殼的蛛兒說:“蜘蛛,你可有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身邊來的呢?你忘了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嗎?最后也必然要由風將它再帶走的。所以甘鹿是屬于長風公主的,你是強求不得,甘鹿不過是是你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佛主停頓了一下,看了看奄奄一息的蛛兒,繼續說:“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默默地看了你三千年,也在內心愛慕了你三千年,悉心保護了你三千年,而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一看他。蜘蛛,現在我再要問你的話,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
蜘蛛聽了整個事實的真相之后,便開始大徹大悟了。便對佛主說:“三千年來我一直認為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事實上不是的,世間最珍貴的是現在能把握住的幸福。”說完,佛主就悄然地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歸到了本位,睜開了眼睛,卻看到了太子正手持著劍往他自己的脖子刺去,蛛兒馬上打落了寶劍,便和太子深深的擁抱在一起。
感悟:
生命中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生命中最珍貴的是能夠把握住現實的幸福。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只是人們并不是每一天都能夠開開心心,無視于唾手可得的幸福,卻要追逐虛無縹緲的遙遠之物。同時,對于努力去爭取的東西,也不要聽任上天的安排,記住,上天的旨意就在人們內心之中。
小河的流水
佛陀漫游天下,途徑過一片森林。正值炎熱的夏季,佛陀到達森林的時候,也正好趕在了中午,由于長途跋涉,佛陀覺得口干舌燥,于是轉身就對他的說阿難:“我們剛剛經過的路上有一條小溪,你去溪邊取一些水來喝。”
阿難應了師傅一聲,別往回走。走到溪邊的時候,阿難卻發現那條小溪非常狹窄,正好有一些車子淌水而過,溪水頓時被攪和得污濁,小溪底部的本來沉淀的泥土隨著車輪的滾動都翻涌上來了,此時的水是不能喝的。阿難見狀便又轉身回到了佛陀的身邊,回稟師傅佛陀:“小河里的水已經渾濁不堪了,是不能拿來飲用的,請師傅答應我繼續走朝前走,據說就在離這里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小溪,我可以去那里取水來喝。”
佛陀靜靜地說:“不,你再到剛才那條小溪里去取些水來。”
阿難內心里明白那條的小溪的水是取來也無法飲用的,而且時間又被白白地浪費掉了。可是佛陀又感到口渴,既然佛陀這么堅定,那么他就必須再去,哪怕是再度空手回來。
跟阿難預料的一樣,小溪的水任然很渾濁,阿難只好打道回到佛陀的身邊。
當阿難第二次回來的時候,阿難就疑惑地問佛陀:“你堅持讓我去小溪邊取水,是不是也讓來做些什么來使溪水能夠變得純凈一些呢?”在阿難看來,如果再度回去的話,那水還會渾濁的。
佛陀說:“請你什么事都不要做,否則的話,你會把溪水變得更加地不干凈了。你只要不進入那條溪流,只要在溪邊、在岸邊等候它慢慢變得純凈,倘若你真的進入了溪流的話,你也會像小車一樣把水弄亂,溪流會自己流動,將渾濁的水流下下游,你要靜心地慢慢等待。”
于是佛陀又讓阿難再次去溪邊取水。
當阿難第三次來到那條小溪旁邊時,水是那么的清亮明亮,渾濁的水已經流走了,不見了蹤影,水中的枯葉也消失不見了。阿難微笑了,他按照佛陀說的,站在溪邊,取了水,然后高高興興地回到佛陀的身邊,拜在佛陀的腳下虔誠地說:“師傅您教導我的方法真是神奇,您給我上了這偉大的一課:沒有什么東西是永恒的不變的,我們需要做的就只是耐心等待。”
佛陀經常教育他的子弟,無常,即世間沒有什么事物是永恒不變的,有的東西是轉瞬即逝的。所以,佛陀向世人傳道,人們沒有理由每天有那么多的煩惱,即便是在同一條河流里,也不會存在永久不變的東西,只要有耐心等待,或許只需要等上片刻,那些葉子還有污濁就將會流走,那些泥沙將會再度沉淀,水將再度變得清澈見底。
感悟:
生活中每天,都會面臨著無常的變動,會給人們無端地增加更多的煩惱,但是人們需要做的掌握事物的規律,然后耐心的等待即可,等待屬于你的機會到來。
生活的人和物,日日相見日日新,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人或許會常常感喟于人生的苦短和無常,既然是這樣,那每天你需要做的就是整理好自己的心情,讓每一天都像一個成功即將到來的日子,然后耐心地等待機會的到來,不要急躁,不要苦惱,因為這都于事無補。只要有這樣,你就會擁有充實而快樂的每一天。
“低著頭”走完一生的人
哈斯夫婦倆非常的喜愛孩子,一直渴望有個孩子,而且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取好了孩子的名字——庫茲亞,終于,在10后,夫婦倆如愿以償。
庫茲亞是夫婦倆的寶貝,哈斯夫婦想盡一切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兒子,庫茲亞在夫婦倆悉心地照顧下,也非常的聽話,也是健健康康的成長。在兒子會走路的時候,夫婦倆就清清楚楚地告訴兒子:“我的好孩子,走路時切忌要看著地面啊!如果你走在木板之上,就要特別地注意看著腳底下,因為木板最容易令人摔倒。”
這是庫茲亞在開始學習走路之時,爸爸常常掛在嘴邊的叮嚀。乖巧的庫茲亞也很認真地遵從父親的教導,只要是走在了木質地板上,他都會緊緊盯著腳下的步伐,直至安全地走過。
一天,哈斯夫婦帶著兒子一同到山間來游玩,爸爸又像往常一樣教導庫茲亞:“在山路行走時,你要更加地注意腳地下,每走一步之時,你都要相當地小心,不然這山路崎嶇不平,一不小心你會從山頂上跌落到山谷之中;而當你走下山坡之時,一樣需要你要看著腳下,不然的話,一個閃神就會令你扭傷腳踝,知道嗎?”
庫茲亞默默地點了點頭。
庫茲亞漸漸長大了,可以自己獨立活動了。一天,庫茲亞正準備到海邊去旅行,媽媽知道了,連忙叮囑兒子:“兒子啊!當你走在海邊的沙灘上的時候,請你千萬要小心啊!你時刻盯住你的腳低下,因為海邊的海浪隨時都會出現在你的身邊,如果幸運點的話,你可能只是被濺濕一下你的衣服,但是當巨浪猛烈地撲過來的時候,你很有可能將被卷入到海里。”
很不幸的是,在庫茲亞得到海邊叮囑之后,哈斯夫婦相繼地都離開了庫茲亞。庫茲亞成為了孤苦伶仃的一個人,隨著時間的流失,庫茲亞也漸漸長大,從小就萬事都在爸爸媽媽的引導與叮嚀中度過,而今他也只能在父母過去的叮嚀之中,繼續生活;對于過去父母的叮囑,他仍然是相當的服從。
無論是在木板上、在田野間,還是上山與下山之時,庫茲亞都用心地盯著腳下,回想著父母曾經細心的叮囑。走到沙灘之上,即便是聽見了美麗的浪潮聲,他也總不會抬頭看一看,聲音是從哪里產生的。
庫茲亞不管走到了哪里,他總是很“聽話”聽從父母的教誨,低著頭看著腳下的步伐,往前走。
當然,庫茲亞是從來都沒有跌倒過的,甚至連滑倒或碰傷也不曾有過,他的一生幾乎是在走著平平談談地路,因為他無論走在哪里都是“低著頭”,就這樣,他走完了他的一生。
在庫茲亞臨死之前,他仍然不知道天空原來是那樣的藍,天空之中還有美麗的變幻多彩的云彩,這些他似乎都只是在水里瞥過一眼;他不曾知道,天空中除了這些還有雄鷹飛過,還是盤旋的燕子,還有那耀眼迷人的星星;在海邊,他不曾見過那驚濤拍岸美麗的浪花;此外,他也不曾知道自己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的風光是那么的美麗。
哈斯夫婦因為太愛自己的孩子,而總是害怕兒子會受傷,所以他們告訴自己的孩子,走路的時候,要時刻注意腳底下的路,要小心摔跤、滑到、跌落……而致使他完全忽略了身邊的美景。
感悟:
美國的馬爾茲說:“從根本上說,生活是冒險;要舒暢地生活,就要有勇氣增強自己的力量,堅定自己的信心。”害怕受到傷害,就很難充分享受人生。
由于擔心受傷,害怕危險,那么每天都要在這種陰影之下去走路,去防備,那么最終你將會錯過生活中種種美好的景色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