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上篇:低調為人,智者之道(1)

很多人認為,要開拓事業,坐穩位置,穩固自己的根基,就要突出自己的能力,折服對手。因此,大多數人往往喜歡爭強好勝。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欲速則不達”、“過猶不及”,鋒芒畢露只能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引來他人的群起而攻。

有位著名的商界巨賈曾給自己的兒子開出了一條訓詞:樹大招風,低調做人??梢?,低調不僅是做人的訓誡,也是成功的原則。

正所謂:“樹大招風,名大招嫉?!币粋€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也不管名有多顯、位有多高、錢有多豐,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也應該保持做人的低調。

與高調相比,低調有著明顯的不同。高調給人的印象深刻、鮮明,但往往難以持久,且易讓人看不起;低調給人的印象雖然平淡,甚至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時間長了,尤其當人們了解了主體的真實實力時,又常常會肅然起敬。

低調之人往往能夠在不聲不響中成長,在不知不覺中進步。低調的人不容易樹敵,因此更容易保證自己的安全。而且,低調為人更容易保持心情的平靜,能夠處變不驚因而一定會做成大事。

有道是:“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睙o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斗爭中,保持低調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做人原則。

第一節 槍打出頭鳥,高調惹禍端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高調的結果往往不是威風八面,而是禍端四起。一個高調的人,就好像出頭鳥一樣,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打擊。一來,如果出頭鳥的出頭損害了其他鳥的利益的話,就會遭到其他鳥的打擊;二來,出頭鳥站得高,目標明顯,很容易被獵人打中。由此可見,無論如何,做出頭鳥的下場都不會太好。槍打出頭鳥,高調惹禍端在當今之世,為了某些追求,人們往往喜歡充分地表現自己,以獲得他人的賞識,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盡管張揚個性、高調展示自我有利于推銷自己,但事實上,對于張揚的聲音與行動,人們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很難接受。一般來說,行為高調的人多數都不為人所喜歡。

隋煬帝在位時,立了楊暕做太子。在立太子前,隋煬帝覺得楊暕要強、有沖勁,但是立了太子后,楊暕過去的優點就成了缺點。原來,楊暕不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一直都沒有改變“處處好表現”的習慣。

有一次,隋煬帝父子同獵,隋煬帝一無所獲,太子卻滿載而歸。隋煬帝本來就感到太子對自己不夠尊重,這一次更被兒子比得抬不起頭來。不久,隋煬帝就尋了個罪名,把楊暕的太子名號給廢了。

在古代,皇子有能力、服人心自然是順利當上太子的一個條件,但是,如果成了太子卻不知道收斂自己,而以展示自己為能事,就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不要說其他的皇子難以接受,即便是皇帝也不愿意接受。

唐順宗剛剛做了太子后不久就豪言壯語,慨然以天下為己任。他曾經對東宮僚屬說:“我要竭盡全力向父皇進言革除弊政的計劃!”

他的幕僚聽了,便告誡他:“作為太子,首先要盡的是孝道,你應該多向父皇請安,問些起居、飲食、冷暖方面的事情,而不應該過多地理會國事,尤其是改革這類敏感的問題就更加不能提了。如果太子過分熱心,別人就會以為你邀名邀利,招攬人心。如果陛下因此而猜忌你,你將如何證明自己呢?”

太子聽得如雷貫耳,此后就閉口不談國事了。盡管父皇德宗晚年荒淫而又專制,作為太子的唐順宗始終都沒有發表意見,直到他自己真正繼位后才開始了唐后期著名的“順宗改革”。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高調的人總是為人所忌憚的。而出頭鳥之所以挨打,一是因為容易遭嫉,二是因為目標明顯。所以當一個人走向高調時,就等于把自己放在了風口浪尖上。

年羹堯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于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了赫赫戰功。雍正二年入京時,他得到雍正帝的特殊榮寵,時人稱之為“年大將軍”。

然而,由于年羹堯恃功自傲、專權跋扈、亂劾賢吏和苛待部下,更嚴重的是,他任人唯親,對全國的官員任命產生了極壞的影響。對于各地要職官員的委派,年羹堯常常用自己的想法影響雍正帝,當時人把這樣的情況稱為“年選”。

最糟糕的是,年羹堯在皇帝面前“無人臣禮”,藐視并進而威脅皇權。年羹堯在西安總督府時,令文武官員逢五、逢十在轅門做班,轅門、鼓廳畫上四爪龍,吹鼓手身著蟒袍,與宮廷相似。他還令雍正帝派來的侍衛前引后隨,牽馬墜鐙。按清朝制度,凡上諭到達的地方,地方大員須迎詔,行三跪九叩全禮,跪請圣安。但雍正帝恩詔兩次到西寧,年羹堯竟然都不守規矩,直接“宣讀曉諭”。他在與同級的督撫、將軍往來的咨文中擅用令諭,語氣模仿皇帝。更為嚴重的是,他曾向雍正帝進呈其出資刻印的《陸宣公奏議》,雍正帝欲為此親撰序言,但年羹堯以不敢“上煩圣心”為借口,代雍正帝擬就序言,并要雍正帝頒布于天下。

如此僭越無度的行為令雍正皇帝寒心不已。最終,年羹堯被一再降職,并賜予自裁,結束了他風光無限的一生。

愛鳴叫和亂蹦亂跳的鳥,總是最容易被打下來。人也是一樣,愛顯山露水,拋頭露面,就容易遭遇打擊,而低調做人則是最好的手段。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追求勝利是上進的表現,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最后的勝利者,然而,事事求勝卻不一定是好事。

老子說:“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避婈犜綇姶缶驮饺菀壮蔀楸还舻慕裹c;越挺拔的樹木就越容易被砍伐。

三國時期的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選擇。按照古禮,長子即位理所應當,但是,曹操對于次子曹植很偏愛,而且曹植才華橫溢,因此,曹操更加傾向于立曹植為太子。

在曹植十幾歲時,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有點兒懷疑,認為是曹植請人代寫的,而曹植請父親當面測試,經過幾番測試,曹植的確言出為論,下筆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對,曹植就真的被立為世子了。

有一次,曹操拿一些政事來考量曹植時,發現曹植對答如流。曹操大喜,當時就獎勵了曹植。

誰知,曹植的哥哥曹丕探聽到,曹植之所以能夠對政事對答如流,原來是他的老師楊修事先替他做好了答案。曹丕知道這個消息后,便買通曹植的手下把那些答案偷出來給了曹操??吹侥切┳鞅椎拇鸢福懿俅笈瑥拇吮悴辉傧矚g曹植了。

老子說過:“強梁者不得其死?!边@句話直接道出了好勝者必敗的道理。無數事實都證明,老子的這句話堪稱至理名言。

在社會生活中,事事爭勝的人是不明智的。事先,你需要考慮:這個“勝利”對你來說意義如何?求勝就要承擔求勝之后所產生的種種負作用,如果沒必要求勝,還不如求敗。

有時候,適當表現自己的無能,“讓”別人一下,或許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

一直以來,曹植出盡了風頭。在太子爭奪戰中,曹丕也曾經為此而恐慌過,他向自己的老師賈詡討教。賈詡說:“您只要兢兢業業,不違背做兒子的禮數就可以了,不必去想那些虛名?!?

曹丕接受了賈詡的建議。

有一次,曹操親征,曹植再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才華,作了一篇歌功頌德的文章來討父親歡心。曹丕卻沒有這樣做,而是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話也不說。

曹操看到曹丕這樣,連忙問他:“怎么了?”

曹丕哽咽著說:“父王年事已高,還要掛帥親征,做兒子的心里又擔憂又難過,所以說不出話來。”

曹操聽后,大為感動。最終,曹丕被立為太子,而曹植則因為風頭過盛、才能過顯丟了前途。

風頭過盛只能成為眾人圍攻的靶子,而斂藏鋒芒,低調處之,則往往可使人積蓄力量,厚積薄發,取得成功。

清朝康熙年間,皇帝一直都在為立太子一事頭疼。

最初,康熙皇帝立了二皇子胤礽為太子,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和事態變化,使得太子數度被廢。

第一次廢太子后,康熙皇帝不久就后悔了,又想重新立胤礽為太子,便以推舉為名考察眾臣。誰料到,眾臣在明知康熙皇帝意旨的情況下,堅決摒棄暴戾的胤礽,一致推舉八皇子胤禩為皇太子,這下大大地觸怒了康熙皇帝。

原來,八皇子胤禩聰明能干,非常會籠絡人心,在大臣中聲譽甚佳,人稱“賢王”,朝中不少大臣都與胤禩相交甚密。

然而,風頭正盛的胤禩不知道的是,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是不能容忍一個威信幾乎與己相等的皇太子存在的,更何況眾臣竟然無視自己的意愿來推舉皇太子。對于康熙來說,這口氣很難咽下去。

結果,康熙否定了推舉,而將人心盡失的胤礽復位。經過此事,八皇子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地位急劇下降。

過了不久,太子第二次被廢,胤禩以為自己的機會到了。聰明一世的胤禩竟然被一時的喜悅沖昏了頭腦而密奏康熙,詢問自己現在應擔任什么職務。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還在上書中表示,為了避免眾臣再次推舉,情愿臥床在家。

康熙皇帝看了胤禩暗示性的毛遂自薦之后更為反感,但他還是隱忍不發。

兩年后的冬天,康熙皇帝率部分皇子出巡塞外,胤禩由于未隨行,便派人去給康熙請安,并送去了禮物。然而,令人吃驚的是,太監帶來的禮物居然是兩只奄奄一息的海東青。康熙覺得此禮物的寓意很明顯,那就是譏刺自己老弱多病,即將離世。

惱怒到極點的康熙幾乎氣暈了過去,他痛罵胤禩,斥責他是大奸大惡之徒。

照理來說,胤禩進獻禮物目的是為了邀寵,絕不敢故意如此捉弄皇帝,很明顯是有人陷害,但盛怒中的康熙皇帝已經對胤禩完全失望,并嚴厲譴責他。此后,胤禩大受刺激,一度病危。

與八皇子胤禩不同的是,四皇子胤禛為人就沉默多了。

胤禛極具心計,在儲位之爭中一直保持獨行客的身份,對皇位繼承問題表現得毫不關心,同政壇上敏感之人也刻意保持距離,而只與文友談詩論文,給人以喜歡清閑的印象。胤禛還吃齋念佛,并自詡為“天下第一閑人”。

不過,這個表面上看起來十分悠閑的人其實一點都沒有閑著,他暗地里早有奪位的策略。胤禛在謀臣的建議下,對康熙皇帝偽裝誠孝,適當展露才華,這樣既不讓人覺得無能,又不會因鋒芒畢露而引起康熙的嫉恨;對兄弟表示友愛,容忍為上,這樣就使有才的人不嫉妒,無才的人把自己當靠山。

最關鍵的是,胤禛懂得拉攏一些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不是像胤禩一樣,對所有的大臣都施展魅力去折服。胤禛不顯山、不露水,連康熙皇帝也覺得他誠實可用、不結黨。最終,胤禛繼承了皇位。

想要橫渡江河,只有遠離漩渦。若是自恃強大,即便有無敵艦隊也難免亡命于海上。“強者周圍多是非,勝利面前多陷阱?!币嬲玫絼倮蛻摫荛_陷阱。

煩惱皆因強出頭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甘于平凡,認為如果生活太平凡、太普通,日子太單調、太呆板,沒有什么意思,總想在歷史的長河中翻起幾朵浪花。為此,人們便事事想爭先,處處想位于人前,而不知退讓。然而,那些總是想著成就非凡夢想、強出頭的人,到頭來往往給自己招來禍患,使自己處于無窮的煩惱之中。

有一次,齊莊公乘馬車到郊外打獵。馬車正在行進時,齊莊公忽然感覺眼前翠影一閃,他定神一瞧,只見路上落著一只綠色的小昆蟲,它高舉兩只前腳,似乎要阻止馬車行進。

齊莊公見這只小昆蟲個頭不大,竟然敢來阻擋巨大的車輪,感到很奇怪,就問車夫:“這是什么蟲子,如此大膽?”

車夫也看到了地上的昆蟲,便回答說:“這是螳螂呀,雖然身體很小,但天不怕、地不怕。您看,它現在又張牙舞爪地想擋住大馬車,不讓車前進呢!”

車夫說著,車輪繼續滾滾向前,那只螳螂被碾得粉身碎骨??吹襟胨劳觯R莊公若有所思,不由地說:“螳螂雖然神勇,然而它不知進退,更自不量力,根本就是自尋死路啊。”

回頭再看那地面時,螳螂已經與泥土混在了一起,沒了蹤跡。

常言道:“煩惱皆因強出頭?!币晃蛔骷以f過,猴子爬得越高,屁股又紅又臟的丑相就越加顯眼。人要有自知之明,做人不可強出頭,不可妄自尊大,不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去做你無法勝任的事情,因為最終受到懲罰的將會是你自己。

即便有足夠的能力,若是客觀環境還未成熟,也不能強出頭。所謂“客觀環境”是指“大勢”和“人勢”,如果既沒有大環境的條件,又沒有周遭人對你的支持,便強行出頭,必會遭到別人的打壓排擠,還會傷害到別人。這就是“強出頭”所造成的煩惱。

一株高粱長得特別粗壯,足足比它的弟兄們高出一頭,碩大的穗子在陽光下像一團火焰。

不知為什么,滿田的高粱都對它怒目而視,還不時說上幾句風涼話。這株出頭的高粱大惑不解,不知哪些地方得罪了弟兄們,便問其他的高粱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聽左邊的高粱說:“你眼睛朝天,看不起我們!”

“是啊,你總是高高在上,壓制我們!”右邊的高粱連忙搭腔。

“你能長這么高,一定是搶了我們的養料!”前邊的高粱說。

“嗯,你擋住了我們的陽光!”后邊的高粱說。

那株出頭的高粱聽了眾高粱的話才知道,原來自己的過錯就在于長得太高大了。

第二天,出頭的高粱決定給弟兄們一些鼓勵,希望能夠改善它們之間的關系。

它懇切地說:“弟兄們!你們加油長呀,你們一定會跟上來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会昌县| 道真| 伽师县| 湘乡市| 嵩明县| 翁牛特旗| 乳山市| 板桥市| 岫岩| 天镇县| 湖州市| 连江县| 甘洛县| 芦山县| 涟源市| 确山县| 东源县| 信宜市| 莲花县| 临西县| 湟源县| 桓仁| 肇庆市| 公安县| 法库县| 沙湾县| 渝中区| 郓城县| 富裕县| 花莲市| 定陶县| 陵水| 浙江省| 陇西县| 定远县| 泸水县| 平阳县| 枣阳市| 祁连县|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