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以為這樣一個撿破爛的母親會把孩子弄得邋里邋遢,結果卻發現孩子每天穿得干干凈凈地上學,雖然衣服很舊,洗得發白了,但一定是干凈的。不僅如此,她還把家布置得非常溫馨。雖然家里會有破爛,但是竟然沒有一絲雜亂:可樂瓶都整整齊齊地堆在陽臺上;廚房里雖然只有簡單的調味用品,但盛這些調味用品的器皿都被擦拭得锃亮。
如果不去撿破爛,這位母親會坐在陽臺門邊給孩子們織圍巾、手套或者是拖鞋。孩子們會在屋子里安靜地寫作業,一切都是那么的溫暖、安詳,令人感動。
家是一個溫暖的港灣,即使沒有穩定的生活來源也可以充滿溫暖,而這溫暖的源泉就是這位母親。因為她用溫暖的態度擁抱生活,所以孩子們感受到的也是溫暖,看到的也是溫暖,而這樣的溫暖同樣也會影響周圍的人。
溫暖是一種力量,讓擁有這種特質的女性變得偉大;溫暖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讓女人周身充滿愛的力量。
德蘭修女說:“我們都不是偉大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讓人感覺溫暖的女人,懂得把這種溫暖轉化成偉大的愛,無論是對朋友,對孩子,還是對父母,因為這種愛,身邊的人都會愛上生活。
大智若愚是一種修養
蘇芩說:“人永遠不喜歡看起來比自己精明伶俐的人,‘笨’一點,是獲得世俗支持率的最佳加分點!”
如果你聰慧過人,什么都做得比別人優秀,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然而一個真正聰慧的女人,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婚姻里,都不會處處顯示自己聰明過人,尤其是在丈夫面前。如果遇到不是很關鍵的人,聰明的女人會選擇裝糊涂,這種糊涂是一種胸懷,當然也是一種智慧,智慧的名字就叫做大智若愚。
一位痛苦的女士去問一個得道的大師,她說:“我的丈夫背叛我,每天早出晚歸,找盡各種借口來欺騙我,我實在很痛苦,希望離開他,但是又有很多顧慮。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睡一個安穩覺了,每天都覺得非常難熬。我現在該怎么辦呢?”
大師微微頷首說:“施主,你的顧慮都是多余的,你也不要痛苦了。你過去怎樣對待你的丈夫,現在還要怎樣對待他。你沒有看見的東西,就當它是不存在的。你只要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這位女士按照大師說的方法,回家依然一如既往地對待自己的丈夫,很長一段時間,丈夫都很晚才回來,女士一直等待,丈夫回來以后,還幫著他拿拖鞋,拿衣服。這樣的做法持續了兩個月以后,丈夫的生活終于回歸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生難得糊涂,凡事不能看得太透,說得太透。特別是在夫妻相處時,糊涂和忍讓是家庭和諧的法寶。如果想讓對方理解自己,那么給對方留面子是非常必要的。
白羽是一家大報社的記者,事業心比較強,經常要出去采訪,回到家里又忙著做家務,和丈夫的交流有所減少。
有一天,白羽沒出差,難得一家人在一起度周末。這天早上,兒子忽然問:“媽媽,怎么你一在家,林阿姨就不來玩了?”
“林阿姨是誰?”白羽問兒子。
兒子天真地答道:“林阿姨很漂亮,你不在家的時候,爸爸經常帶她回家來玩。”
兒子還拿出了玩具說:“這個是林阿姨送給我的。”
白羽看看玩具沒說什么,然后她平靜地問丈夫:“兒子說的林阿姨是誰呀?”
“是我們單位剛分來的大學生。”丈夫不好意思地回答,臉有點紅。
白羽沒有再追問,只是哄著兒子說:“下次我們請林阿姨來玩,好嗎?”
本來,白羽聽到兒子的話感到很生氣,她本來想跟丈夫說:“你為什么在我不在的時候,把陌生女人帶回家里來。”但是,最終她還是什么都沒有說。雖然白羽對丈夫的行為感到失望,但她知道,如果和丈夫大吵一架,孩子該怎么辦呢?以后還能一起生活嗎?
這樣前前后后想了很久,白羽的情緒冷靜多了,她認識到自己經常在外,對兒子和丈夫照顧不周。何況自己并不能肯定丈夫和林小姐的關系,如果不分青紅皂白的和丈夫鬧僵,倒顯得自己沒理了。
那天晚飯,她特地沒讓保姆做飯,自己麻利地弄了幾個丈夫最愛吃的菜。
晚上,她把孩子哄睡了之后,輕輕地跟丈夫說:“我經常外出采訪,讓你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實在太難為你了。我不在時你肯定很寂寞,就像我孤零零一個人睡在旅館里一樣。其實我不在你身邊時,沒有一天感覺是踏實的。沒有你的支持,我的工作一天也做不好。”丈夫一聲不吭,憐愛地撫摸著妻子的頭。
白羽輕問:“我們周末一起請林小姐來吃晚飯好嗎?”丈夫面有難色。
“你還不放心我嗎?我不會讓你為難的,更不會為難她。”白羽跟丈夫說。
到了周末,白羽又一次親自下廚。林小姐來了,白羽熱情地噓寒問暖。臨走時,白羽特地讓丈夫看孩子,獨自把林小姐送下樓,拉著她的手說:“有時候,我真怪自己,簡直成了工作狂了,對孩子的爸爸缺乏照顧,謝謝你常來我們家玩兒,也幫著照顧他。”一席話讓林小姐又是感激又是慚愧。
后來,林小姐找了個帥氣的男友,他們與白羽夫婦都成了好朋友。
兩個有情人經過熱戀而組成家庭,標志著兩人的關系有了實質性的變化,但這并非意味著兩個人的愛情進入了保險箱,愛情之花永遠需要精心照顧。
有句話說:“喧囂塵世,蕓蕓眾生,聰明愚蠢,千人千性。”
大智若愚的女人懂得守候,因為她們知道等待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她們知道自己要的幸福到底是什么。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家庭中,能夠進退自如的女人都是大智若愚型的。
她們懂得在適當的機會、恰當的場合故意裝點糊涂。無論是面對誰的錯誤,大智若愚的女人都知道不能急于求成,后退一步暫時裝作不知道,等到適當的時機再談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固執己見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傷害了感情。這樣的女人在很多人眼中也許會有些傻氣,其實她們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著名的雜志《ILOOK》曾經評價潘石屹夫人張欣為最聰明的女人。在別人眼里,論美貌和機遇,她沒有辦法和楊瀾相比,因為張欣不能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商界女強人。她在20世紀90年代初回國和潘石屹結婚,那個時候,國內的經濟環境不太好,之前作為劍橋大學研究生的張欣在華爾街每年掙幾十萬美金。
朋友們一聽張欣要嫁給潘石屹,都覺得她是徹底跳進了火坑,因為潘石屹既沒有成功的事業,也沒有像樣的住處,嫁給潘石屹就意味著自己在降低生活的水平。張欣后來說:“一結婚,我馬上就要放棄在香港對著維多利亞港灣的大房子,搬到潘石屹以前住的恩濟花園里。華爾街的工作也放棄了,在保利大廈租了個小房間。當然也有更容易的選擇,比如可以嫁個留學生,在華爾街工作,對更多的人來說,這才是一個幸福的選擇。”
但是,就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張欣陪伴著潘石屹,夫妻倆漸漸開創出了輝煌的事業。現在的張欣,在朋友們的眼中算是一個成功的女人了,不但事業有成,家庭也經營得非常好。
張欣說:“我現在已經是個很幸福的人了,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兩個可愛的孩子,而且有機會做我喜歡做的事情,這些都是我生活快樂的源泉。如果有一天沒有我的家庭,沒有了這些工作,我會覺得很悲傷,因為這些快樂不是你有錢就可以換來的。”
大智若愚是一種境界,擁有這種智慧的女人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未來,找到平凡中的快樂。很多痛苦在她們的眼中都不是問題,只要努力去做,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女人靈魂的一抹亮色:善解人意
某家婚戀機構曾經在男士中間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的題目是:“你認為什么樣的女人最有女人味?”有80%的男性認為,善解人意的女人最有女人味。
如果把女人比做一道菜肴,那么善解人意這個詞就像做菜中不可缺少的食鹽,不但不可缺少,還要拿捏得恰到好處。善解人意的女人還像是一朵花,可能花瓣妖嬈、姹紫嫣紅,但不一定芳香四溢。
善解人意的女人擁有一種獨特的靜態美,關曉航就是這樣一個善解人意的人。她不會在丈夫繁忙的時候抱怨他沒有空陪伴自己,當然她也不會抱怨丈夫沒有溫柔地牽掛自己。她知道,丈夫終究要開拓自己的事業,要到外面去打拼。而丈夫也一直在盡自己的責任,做這個家庭的支柱,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
關曉航甚至很為丈夫驕傲。她知道丈夫需要事業,她知道,如果男人沒有事業,他們的家庭就沒有保障,沒有事業就等于是沒有一切,因此她應該包容丈夫,讓他好好地經營自己的事業。
然而關曉航也知道,丈夫并不是鐵漢,就像劉德華在歌中唱到的那樣:“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男人也需要流淚,男人也會因為受到挫折而灰心喪氣。如果丈夫有煩心事,她總是默默地端上一杯茶,靜靜地等待,如果他愿意說,他自然會說。但如果不愿意,她也不會追著他詢問。男人需要尊嚴,有些事情他們不希望妻子知道,所以關曉航自然不會問。關曉航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善解人意的她得到丈夫的愛護和尊敬,家庭生活自然也非常愉快。
“野蠻女友”畢竟只是在電影里出現,在現實世界中,大多數男人都是理性的,他們喜歡和愿意相處的對象也多半是善解人意的女人。他們愿意和善解人意的女人同乘一條船,因為他們知道,善解人意的女人不僅僅是坐船的,也不僅僅是劃船的,而且是幫著男人撐船的。
著名作家李敖對好女人有明確的評價標準,他說:“真正夠水準的女人,她聰明、柔美、清秀、嫵媚、有深度、善解人意、體貼自己心愛的人,她的可愛是毫不囂張的,她像空谷幽蘭,只是不容易被發現而已。”
男人們通常會覺得善解人意的女人是動人的,即使沒有美麗的外表,即使沒有妖嬈的身段,只是著裝普通,長相清秀,也已經讓他們感到幸福了。
善解人意其實是一種修養,女人如果沒有了這種修養,如何修煉,都只會讓人覺得淺顯蒼白。善解人意的女人不會像藤一樣依附于男人,她們懂得在空閑的時間里廣泛涉獵藝術、電影、書籍一類的東西,既增加知識,又增長見識。她們會學習茶道,學習插花,練練瑜伽,度過屬于自己的美好時光。
想想看,這個世界上繁忙的男性有幾個喜歡女友或是妻子纏住自己,不停地吵鬧呢?他們希望在自己繁忙的時候,妻子或女友可以做她們自己的事情。當然,這也是男人對女人是否善解人意的一個評判標準。
善解人意的女人有一種迷人的香味,這并不是任何高級香水所帶來的,這是女人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一種迷人氣質,是讓還沒有走進她們的人,只是通過眼神、動作就可以“聞到”的一種香氣。
善解人意的女人靈性十足,可以讓灰色的城市變得熠熠生輝。即使工作繁忙,她們也從來不把自己的困難說給別人聽,總是用笑容面對熙來攘往。和善解人意的女人談天說地,常給你人生的啟迪,讓你沉靜,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希望。
善解人意的女人就像一束亭亭玉立的荷花,擁有淡淡的芳香,淡淡的笑容,那是一種對生活的從容,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態度。
唐朝著名的皇后長孫無垢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女人,李世民之所以成功,建立起豐功偉業,中間也有著長孫皇后的功勞。在李世民剛剛執政的時候,因為每天想著怎樣治理國家的事情,總是匆匆忙忙往來于大殿和后宮之中,陪伴長孫皇后的時間少了,李世民有些愧疚。但是每次回后宮的時候,長孫皇后都在安靜地看書,對自己沒有一絲埋怨,他不禁又放下心來。
長孫無垢面對繁忙的丈夫真不想說點什么嗎?自然不是,然而這個時候說什么都顯得不合時宜。丈夫正在為國家操勞,這個時候和他說什么都會給他增加負擔,所以她選擇安心凝神地看書,好讓丈夫能專注處理國家大事。
有一次,李世民正在看奏折,長孫皇后從侍女的手中接過茶,親自給李世民送進去。待到要出門的時候,李世民叫住長孫皇后,說:“朕在看奏折的時候,皇后可以在旁邊陪伴,不必出去。”
長孫皇后卻笑著對李世民說:“皇上看奏折如果不靜心,怎么能看出哪件是重要的國家大事呢?”一席話倒說得李世民羞愧萬分。
即使在自己彌留之際,她也不忘了囑告李世民:“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圣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一番話,讓李世民泣不成聲。
長孫皇后去世后,李世民親自撰寫碑文,刊刻于墓旁。因思念愛妻,李世民在苑中筑了層觀,以便眺望安葬皇后的昭陵。
善解人意的長孫皇后在生前受到李世民的呵護,去世以后,還讓李世民對自己萬分思念。
有人說,做女人就必須有女人味兒,善解人意就是女人身上最好的味道。女人如果不夠善解人意,就像鮮花失去香味,明月失去清輝。善解人意,可以讓漂亮女人三分漂亮增加到七分,沒有女人味,即使有七分漂亮還會降至三分。善解人意讓女人向往,令男人沉醉。
善解人意的女人不會喋喋不休,做事也不會風風火火,待人更不會大大咧咧。更多時候,她們做事有風度,或許還會略顯矜持。矜持并不是懦弱的表現,恰恰是美的昭示,最能激起男人憐香惜玉的情愫。
有些女性并不是天生就擁有善解人意的氣質,更多時候,這種氣質都是從后天磨煉中得來的。所以,即使你現在還不懂得什么是善解人意,不知道怎樣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女人,只要不斷地沉淀自我,也自然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