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螞蟻搬動大象,魔鬼藏在小事里(1)
- 把工作做到極致:做最好的執行者
- 墨墨
- 4968字
- 2016-01-08 10:48:30
螞蟻真的能搬動大象嗎?當然,如果經過努力也不是不可能的。這就要看怎樣去做了。因為這是一個浩瀚的工程,所以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做好。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說:“藝術的境界里,細節就是上帝。”其實,無論是螞蟻搬大象,還是藝術,在這個世界上,要完成任何一件大事,都必須從小事開始做起。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安全問題無小事
古語有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話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別看蟻穴小,它能夠讓千里長堤毀于一旦。小問題看似不起眼,但未嘗不是大隱患。我們常說的“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也是這個意思。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事情發生。就因為一點小問題,結果導致嚴重的事故。
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東北就發生了一起因吸煙引起的特大森林火災。
在這次火災中,西林吉、圖強和阿木爾3個林業局的10個林場中有3個林場場區幾乎完全被燒毀。直接毀林面積近34萬公頃,林木蓄積量達2 400多萬立方米,價值近12億元。
同時,大火還燒毀房屋8 549平方米,合計損失達190多萬元。另外,還有36臺林場的機械設備被焚毀,價值200多萬元。還有其他東西,如糧食、商品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不單單如此,在這次火災中,還有4人被燒死,4人被燒傷。
很多人都想不到,小小的一根煙會造成如此重大的損失!
由此可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絕不僅僅是寓言和傳說。無論多小的失誤,都不可小看。如果不注意,小問題會釀成大禍患。森林里哪怕只出現一點火星,若不及時踩滅它,就可能毀掉萬頃森林。
2006年3月23日,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因村民吸煙引發森林火災,在撲火過程中,當地林業職工1人犧牲,2人重傷,2人輕傷。
2009年2月12日,福建省沙縣發生一起森林火災,經過消防官兵20多個日夜的奮戰,才將大火撲滅。初步統計過火面積5 000多畝,而調查失火原因又是因為吸煙!
2010年3月19日,山西古縣也發生了一起森林火災,過火面積557畝,受害森林368畝,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47萬元。據調查,是因為村民開墾荒地時,吸煙不慎引發的森林火災。
這一起起嚴重的事故,讓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很多人都想不通:為什么一點小問題最終演變成了大災難?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喊“安全無小事”,然而,口號喊了千遍萬遍,為什么事故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有人認為,是因為安全工作沒有做好。可事實上,大多數時候并不是安全工作做得不夠好,而是人們缺乏嚴格的責任意識。
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造成54人死亡、70余人受傷,經濟損失難以估量,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更是難以用數字來形容。而導致這場特大火災的直接和間接原因是什么呢?
事后查明原因有三:一是火災是由中百商廈雇員于洪新在倉庫吸煙所引發;二是在此之前,中百商廈未能及時消除火災隱患,消防安全措施也沒有得到落實;三是火災發生當天,值班人員又擅自離崗,致使民眾未能及時疏散,最終釀成了悲劇。而這三方面無一不涉及員工的責任心問題。
事后,因吸煙導致火災的中百商廈雇員于洪新懺悔:“我不小心把煙頭丟在倉庫里,沒有踩滅,造成了這樣的后果,我深感后悔。我后悔自己的防火意識太差,就這么一個小煙頭,惹了這么大的禍。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藥,就是用我的命去換,也值得。”
但是懺悔有用嗎?即便懺悔一千遍一萬遍,也無法挽回損失。
這起特大火災事故與中百商廈的員工責任心嚴重缺失密切相關。他們沒有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一個公司的良性運作,是需要員工的相互配合來實現的。因此,每個員工必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自己負責的一環不會影響整個公司的運作,千萬別小看任何一個環節,尤其是安全事務方面。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上,很多人往往只重視抓大的方面,而忽視了一些安全小事。如注重抓較大的安全隱患的整改,輕視對小隱患、小問題的整改;注重對重大違規事件的查處,輕視對小違章事件的查處等。而且,有不少人還認為,小毛病、小問題、小隱患無礙大局,司空見慣。這種觀念是十分有害的。
就好像一支煙一樣,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把它放在心里。直到事情發生才知道后悔,可那時已經太遲了。
某線路民警提到安全工作問題,說起自己的經歷:“我做線路民警10多年了,從來都不敢放松警惕,對于站上每月一次的安全大檢查,每周一次的消防器械例行檢查,總要一板一眼地做。
“但是,事實上這樣做吃力不討好,同事們就不止一次調侃:‘你這樣做有必要嗎?3天一瞅5天一查的。’說實話,聽到這種話,我也很無奈。
“最讓我感到不安的是,到下面去做工作的時候,很難開展下去。有一次,我到一個村莊宣傳,希望村民不要貪圖近路,跨越鐵路。有個村民就不時地說風涼話:‘安全不安全的,關我什么事,安全了不多給我一分錢,不安全也不少我一個子兒。我走鐵道礙著你們了嗎?要我繞遠路,沒門!’
“他老婆更離譜,每逢見民警進村宣傳安全工作就嚷‘別吵別吵,回去干你的正事吧,煩不煩人呢’。
“大家好像沒有得到教訓,就不愿意長記性。后來真出事了。3年前的一天,那個村民的老婆在橫穿鐵路時丟了性命。發生這件事后,大家才知道,實際上安全工作就在我們身邊,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我們仔細思量,就會發現人們對于安全工作的看法確實是這樣的:不吃一塹,不長一智。事故沒有發生的時候,大家都不以為然,等到大禍臨頭時,才知道自己的錯誤。尤其對一些小問題、小隱患,更是如此。
問題小、隱患小,就可以不放在心上嗎?記住,哪怕是不經意間一個小小的疏忽,或一次小小的違章,就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發生,即便是小的過失,也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難道非要用生命和鮮血寫成的案例,才能警示每個人嗎?
如果你是一個明智的人,就不能忽視任何小問題,尤其是有關安全的小隱患絕不能掉以輕心,毫不在意。須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絕不僅僅是一個傳說和寓言。
讓人疲憊的不是遠山,而是鞋里的沙
某國組織規模宏大的軍事演習,邀請了各國的重要領導人來參觀。在整齊的列隊、嚴肅的軍容以及先進的尖端武器面前,各國領導紛紛表示贊賞。
正當大家意猶未盡之時,一架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斗機被運到了演習現場。因為這架戰斗機首次參加軍事演習,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演習開始之前,相關部門已經對飛機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測。
不但如此,駕駛戰斗機的飛行員也經過了嚴格的挑選,被認為是該國最佳的飛行員。
當飛行員精神抖擻地坐進駕駛艙內,做好一切準備時,隨著指揮員的一聲令下,飛機開始啟動,由慢漸快,眼看就要升空而去……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飛機剛離開地面,突然發生了劇烈的震動,然后一頭栽到跑道上!隨著一聲巨響,飛機爆裂開了!目睹這一情景的人們頓時目瞪口呆。
原本應是一場完美的軍事演習,沒想到就此戛然而止。
事故發生后,總統震怒,親自派人調查引起這次事故的原因。調查小組迅速做出反應,對飛機失事原因進行了全面的調查。
然而,他們發現技術和飛機制造環節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飛行員的操作也沒有破綻。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如此嚴重的事故呢?隨著調查工作的不斷深入,迷霧撥開,但結果卻令人難以置信:造成這次飛機失事的原因,竟然是飛行員衣服上的一枚紐扣!
得知事故的原因,人們再次瞠目結舌。
原來就在飛機起飛的一瞬間,飛行員衣服上的一顆紐扣脫落,掉進了儀器當中,使儀器無法正常運行,導致了機毀人亡的惡果。
難以置信的原因,造成了難以置信的結果。一架當時最先進的飛機,一個經驗豐富的最佳飛行員,最終竟然毀在了一枚小小的紐扣上!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各種各樣的大事件上,卻不知道大問題基本上都出現在小事中。
密斯·凡·德羅是10世紀世界4位最偉大的建筑師之一,當他被要求用一句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時,他說了5個字:“魔鬼在細節。”
他說:“不管你的建筑設計方案如何恢宏大氣,如果對看似小事的細節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
是的,小事絕不能忽視。我們可以做好很多事,但常常忽視了小事,這使不少原本可以成功的項目流產,讓我們蒙受巨大的損失,也使我們的努力白費,阻止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有句話說得好:“讓人感到疲倦的,不是遠處的高山,而是鞋里的沙子。”當我們經過一番不懈的努力,終將迎來成功的喜悅時,激動的心情可以讓我們拋去過程中的挫折,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讓人懊惱沮喪的也許就源于那一顆留在鞋里許久的沙粒。這個不被注意的角落讓我們心力交瘁,錯誤連連。
當我們把眼光放在所謂的大事上的時候,誰又會想到背后的一點小問題卻在挖墻腳呢?
為什么我們總是在費盡心機地設定高峰、計劃路線的同時,卻不彎腰倒掉鞋里的沙粒呢?讓我們吸取那些有益的,丟棄那些不必要的,讓我們的鞋里不再有沙子。除非能倒掉鞋里的沙粒,否則我們很難化解危局,把工作做好。
一粒沙很重要,也很關鍵。毛病不是錯誤,而是錯誤的根源,切除根源,倒掉鞋里的沙子,我們才能輕松上路。
當年張瑞敏出任青島電冰箱廠的時候,該廠已經虧空了140萬元,廠里的狀況很差。張瑞敏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管理,于是出臺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其中有一條“不準在車間和廠區里大小便”。
在很多人看來,像這樣的小事根本提不上臺面。然而,張瑞敏就這樣做了。而且,這些規定在張瑞敏那里絕不是拿出來擺樣子的,事實證明,后來凡是有觸犯規定者都一一被處罰了。這也是他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
張瑞敏不僅從制度上進行了大力改革,他還第一個站出來掄起鐵錘,砸爛質量有問題的冰箱,確立了一條海爾人的精神: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他創造了OEC管理法:全面地對每人、每天、每件事進行控制和清理,做到“精細化,零缺陷”。
如果沒有當年雷厲風行的做法,沒有建立制度把問題的根源切除,那么也不會有后來海爾的輝煌。
如果鞋里有沙子,那就把沙子倒出來,千萬不要讓沙子阻擋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如此,絕不能因為問題小就置之不理。像張瑞敏這樣,能把“不許隨地大小便”這樣的事情定為廠規的企業家,確實不多見。這也說明了他對小事的重視造就了他的成功。即便是小問題,再不上臺面,也有可能引發大禍。記住,災難的根源往往源自于小事。
若干個小錯誤也會積聚成大禍
有時候工作中犯個小錯誤,出個小紕漏,自己沒有當回事,只覺得是件小事。卻不知道若干個小錯誤、小問題,積聚起來就會成為大問題、大禍事。
在巴西海順遠洋運輸公司的門前立著一塊石頭,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滿了葡萄牙語,記載了一件沉船事件:
救援船到達出事地點時,“環大西洋”號已經消失了。救援人員看著平靜的大海發呆,誰也不知道在這個情況良好的海域里到底發生了什么。直到找到了一個密封的瓶子,才解開了沉船之謎。
在瓶子里有一張紙條,那是在輪船沉沒的最后時刻,船員們寫下的。
水手理查德寫道:“3月21日,我私自買了一個臺燈,想給妻子寫信照明用。”
二副德曼寫道:“我看見理查德拿著一個臺燈回到船上,說了句‘這個臺燈底座輕,注意船晃時別讓它倒下來’,就沒有再干涉了。”
三副帕蒂寫道:“3月21日下午,船離港,我發現救生筏施放器有問題,就將救生筏綁在架子上。”
水手戴維斯寫道:“離港檢查時,我發現水手區的閉門器損壞,用鐵絲將門綁牢。”
二管輪戴維斯寫道:“我檢查消防設施時,發現水手區的消防栓銹蝕,心想還有幾天就到碼頭了,到時候再換。”
船長麥開姆寫道:“起航時,因為工作很多,特別繁忙,所以我沒有看安全檢查報告。”
機匠丹尼爾寫道:“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蘇勒的房間消防探頭連續報警。我和瓦爾特進去后未發現火苗,斷定探頭誤報警,于是便將探頭拆下來交給斯特曼,要求換新的。”
大管輪斯特曼寫道:“當時我說‘正忙著,等一會兒拿給你們’。”
服務生斯科寫道:“3月23日13點,我去找理查德,到他的房間發現他不在,便坐了一會兒,隨手打開了臺燈。”
機電長科恩寫道:“3月23日14點,我發現跳閘了,這樣的情況以前也出現過,所以我也就沒多想,直接將閘合上,而沒有去查原因。”
三管輪馬辛寫道:“我感到空氣不好,以為是廚房出了問題,便打電話到廚房詢問,證明沒事后,便通知機艙打開通風閥。”
管事泰思寫道:“14點半,召集所有不在崗位的人到廚房幫忙做飯,晚上準備聚餐。”
電工荷爾因寫道:“晚上我值班,但因為聚餐,我去了餐廳,并一直待在那里。”
最后,船長麥開姆寫道:“19點半,當我們發現火災時,理查德和蘇勒的房間已經燒穿,我們已經沒有辦法控制火情,火越來越大。我們每個人都犯了一點小錯誤,沒想到最終是船毀人亡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