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環(huán)境是成長的溫床(2)

一旁的爸爸卻說:“孩子跟同學一起玩沒有什么不好的,玩也是學習,你就別怪他了。”然后,他轉(zhuǎn)頭告訴孩子:“別聽你媽的,該玩的時候就得好好玩。”

于是,媽媽說一樣,爸爸說一樣,兩個人各執(zhí)一詞,盡管他們倆都沒有說錯,但是孩子聽了就不明白了,他不知道應(yīng)該聽媽媽的還是聽爸爸的,因此,孩子左右為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做父母的對子女的教育應(yīng)有一致的措施。中國家庭教育素主剛?cè)岵赣H往往失之過嚴,母親往往失之過寬,因為父母所施方法寬嚴不同,子女竟至無所適從,不能了解事理之當然,并且方法過嚴易使子女受害,過寬則易失子女之敬意。這都是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的弊病。”

因此,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雙方要達成一個一致的決議。在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雙方立場一致,互相支持,孩子就知道自己的確做錯了,必須改正,不能從任何一方那里得到庇護。

不僅如此,若是父母的意見不一致,萬不可互相埋怨對方不會教育孩子,要學會尊重對方。

有的父母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當著孩子的面揭對方的短,互相攻擊。這只會使父母的權(quán)威蕩然無存。

平時,父母應(yīng)該多溝通,私下交換意見。當孩子有什么要求時,父母應(yīng)該彼此先談一談。多一份體諒與包容,多一份理解與尊重,以取得一致的看法。

總之“你唱白臉、我唱黑臉”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造成的最嚴重的影響就是會導致孩子的雙重人格。如果你不想讓孩子無所適從,那么在教育孩子時,就請與愛人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上。

不在孩子面前爭吵

在生活中,夫妻間難免會有些爭執(zhí),若是夫妻鬧矛盾,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來,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激烈爭吵。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夫妻間爭吵不斷,孩子是絕對不可能快樂成長的,而家庭教育也絕不可能在吵鬧中取得好效果。

通常,夫妻爭吵時,看到孩子在一邊哭,就會不由自主地說:“要吵進屋吵,別嚇著孩子。”在大人眼里,孩子哭是因為害怕。但事實上,真正讓孩子哭的不是爭吵給孩子帶來的恐懼,而是因為爭吵破壞了幸福快樂的家庭感覺。

著名經(jīng)濟學家郎咸平在評論麥當勞餐廳的成功時特別指出,麥當勞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它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幸福家庭的感覺。不要小看這種感覺的需要,人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感覺才會組建家庭,才會形成社會。可以說,幸福家庭的感覺需要是人類的本能。

所以當父母爭吵的時候,請不要忘記,你不僅僅是在爭吵,還是在破壞孩子對幸福家庭的感覺。如果大人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爭吵,就會讓孩子的幸福感覺消失殆盡,長此以往,便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冷漠畸形。

有一個21歲的小伙子,因為盜竊旅館客人的錢物被拘留了。

這個小伙子小時候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孩子:小學時,他的學習成績在班級上名列前茅,而且曾經(jīng)作為隊長帶領(lǐng)足球隊參加過全國小學生足球賽,并獲得了冠軍。

后來,他的父母感情不好,整天吵架。在他上初二的時候,父母離婚了,這樣的家庭遭遇給他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自此他便變得自暴自棄,開始接觸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最后放棄了高考。就是這樣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最終卻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其實他本有能力參加高考,當記者采訪他問他為什么放棄高考時,他說就是不想學習。

父母矛盾的關(guān)系使得家庭不和睦,最終分崩離析,導致孩子的心靈扭曲。因為他想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就想逃避現(xiàn)實,于是選擇了放棄努力。

家長不要以為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也懂得:家庭有和睦的氛圍才能幸福美滿。

有個人突然被調(diào)離了多年的崗位,情緒糟透了,下班回家后,他常沉著臉坐在沙發(fā)上抽煙、發(fā)愣。由于心情不好,他有時還會為一些小事和妻子爭吵,弄得家里氣氛很是緊張。每當家里發(fā)生爭吵時,他3歲的兒子就會一個人躲起來。他想:“這孩子從小就這么懂事。”

這一晚,因為一場球賽,他在客廳看電視到凌晨一點才睡覺。第二天早上,他在迷迷糊糊之中聽到客廳里妻子嘮叨的聲音:“看看你爸干的好事,冰箱門一個晚上都這么開著,太不像話了。一個大男人經(jīng)點事兒就像丟了魂似的,沒出息……”

剛聽完這話,原本還想睡一會兒的他“噌”地坐起身,準備下床去同妻子理論。

就在這時,兒子稚嫩的聲音響了起來:“不是爸爸,是我開的。”

妻子忙問:“你什么時候開冰箱了?”

男孩支吾著說:“就是我開的……我拿酸奶嘛。”

妻子沒有再追問下去。

他重新躺回床上,回想起昨晚臨睡前,他從冰箱里取飲料時正好球賽中有進球……對,冰箱門就是自己那時打開后忘記關(guān)上的。

——兒子撒謊!

可是,兒子為什么要撒謊呢?

在送兒子去幼兒園的路上,他終于忍不住了,于是他蹲下身來對兒子說:“兒子,今天早晨你為什么撒謊?”

小男孩把頭低下來擺弄了一會衣角,才輕輕地說:“爸爸,你不要和媽媽吵架了,好嗎?”

他愣住了,突然,他明白了——兒子是為了父母不吵架才說謊的。

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誠懇地對兒子說:“爸爸這段時間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不好,但是,爸爸知道和媽媽吵架是不對的,爸爸保證,以后我每天都會帶著笑容回家。昨天晚上是爸爸粗心忘了關(guān)冰箱門,也是爸爸不對。你能替爸爸認錯,爸爸謝謝你。但是,由于替爸爸認錯而說假話……”

“好孩子要誠實不撒謊,對吧,爸爸?”男孩連忙說。

看著男孩鄭重的樣子,多日來的郁悶心情頓時一掃而光,他點點頭笑了,男孩也高興地笑了。

父母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吵架,破壞孩子幸福家庭的感覺,而應(yīng)該給孩子更多的溫暖與快樂,讓孩子在幸福的家庭體驗中成長。另外,父母一定要彼此靜下心來好好溝通,還要與孩子溝通,讓孩子能在你面前說出他的心里話。這也是家庭和睦的一個必要條件!

為男孩營造和諧的成長氛圍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慧超群,都把孩子的未來寄托在教育上,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聰明的頭腦,將來能夠在社會上應(yīng)付自如并能把握住生活。

然而,在這種殷切期盼之下,偏偏有些孩子就是學習成績不好,他們的成績排名經(jīng)常處在班級的末尾。家長不由得煩惱:難道自己的孩子真的就這么笨嗎?

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弱智和天才一樣都是稀少的,每個孩子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而孩子學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少和諧的成長氛圍。

多數(shù)家長都將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歸結(jié)于孩子不勤奮,一旦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責罵孩子;有的家長則常常忙于工作而忽視孩子,往往造成孩子內(nèi)心的感情缺失;也有的家庭常常爭吵,破壞了孩子心中幸福家庭的感覺。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不僅不會有動力學習,反而會產(chǎn)生巨大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甚至恐懼的心理。

請記住,家庭和諧的氛圍是孩子內(nèi)心的期盼,請不要讓孩子產(chǎn)生孤獨感,更不要讓孩子對家庭失去希望。

平時,父母要多關(guān)心并照顧孩子的感受,細心地去體會和呵護孩子敏感的心靈。

對孩子不能批評過多或者過嚴,過分地批評孩子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如果一定要批評孩子,則應(yīng)該采用溫和的語氣。

家長對孩子應(yīng)該抱著關(guān)愛之心,不要因為孩子頑皮、成績不好就冷落了孩子。

當孩子因為貪玩而忘記了學習時,你只需要提醒孩子,而不要責備孩子淘氣,更不要為孩子貪玩生氣。冰心曾說過:“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

孩子貪玩源于他們的天性,父母不應(yīng)該強行阻止和壓制。事實上,玩耍是孩子快樂的源泉。

幸福和快樂是人生的終極目標,愛、理解和寬容共同組成了幸福和快樂的基礎(chǔ)。對孩子來說,父母關(guān)愛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讓孩子變得更快樂。

家庭需要理解與寬容,孩子的快樂成長需要父母的理解。不要過分苛責,不要說“你怎么這么笨”之類的話,否則會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嚴重的創(chuàng)傷。不要因孩子的成績差生氣,而應(yīng)該給孩子更多的關(guān)注。

快樂的童年是孩子人生幸福的起點。有的家長認為,讓孩子學業(yè)有成、事業(yè)成功就是家庭教育的最大目標。其實,成功并不等同于幸福,健康的成長才是最大的快樂。讓孩子感覺快樂,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為此,家長要精心營造平等、和諧的氣氛,讓孩子體會到溫暖,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當孩子做對一件事時要毫不吝嗇地贊揚,讓他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和地位,如果孩子做了錯事,家長也應(yīng)該三思而行,有限度地批評,并盡量采用溫和的語氣和側(cè)面點出的方式。

適時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也是保持和諧家庭氛圍的重要方面。每一個家長都需要對孩子的心理有所了解,這時,適時進行溝通就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心理比較敏感,如果家長不與孩子及時溝通,就會使得他們感覺被拋棄。事實上,家長經(jīng)常和孩子聊聊天,不僅有利于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還可以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給孩子委以重任,讓他感到被重視,但別過火。這個重任不是要給孩子加學習任務(wù),而是其他家庭生活方面的事情,如果他做好了應(yīng)該給予表揚和獎勵,這樣不僅讓孩子感到被重視,還讓他覺得自己很有價值。

總之,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家長,要讓孩子不斷地感受幸福和快樂,并能培養(yǎng)出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

讓男孩少接受隔代教育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不少年輕的父母因自己的事業(yè)繁忙等因素,無暇照顧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托給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顧,由此也就產(chǎn)生了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有它的優(yōu)勢。一來,不少祖輩家長時間充裕,可以長時間與孩子生活在一起,感情比較深厚;二來,祖輩家長都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經(jīng)驗,其中某些方面的人生經(jīng)驗有利于孩子的人格成長;還有,不少祖輩家長具有撫養(yǎng)和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要比年輕的父母認識深刻。

然而,隔代教育的優(yōu)勢只存在部分家庭里,不少家庭的隔代教育并沒有體現(xiàn)出這樣的優(yōu)勢,反而存在溺愛、陳舊、簡單的教育方式所帶來的許多問題。

據(jù)社會調(diào)查分析,教育專家得出結(jié)論:隔代教育弊多利少,祖輩家長教育的觀念和方法亟待更新。

作為新一代家長,最好少讓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尤其是別把孩子全權(quán)托給祖輩家長。雖然隔代教育可以省時省力,不僅自己能夠有時間工作,長輩也不至于寂寞,但是對孩子而言,隔代教育始終代替不了親子教育。

在隔代教育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溺愛。孩子在老人的溺愛下往往會變得自私、任性、沒有愛心……

彤彤是個8歲的小男孩,他上小學二年級了。每逢寒假、暑假,彤彤總是嚷著要去爺爺奶奶家,一直要呆到假期的最后一天,才讓爸爸接他回家。每次從爺爺奶奶家離開,他都要哭一場,惹得兩位老人也跟著一起掉眼淚。

彤彤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在隔代教育中成長的孩子,他出生不到兩個月就被送到了爺爺奶奶家,一直到6歲才被接回到爸爸媽媽身邊生活。

說起彤彤,媽媽就叫苦不迭:“在家里,這孩子特別叛逆、特別倔強,很多事情都喜歡和大人對著干。大人越批評他,他反倒越得意,甚至故意繼續(xù)他的壞習慣;如果他做對了,你表揚他,他反倒會很安靜。這都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媽媽常常埋怨爺爺奶奶對彤彤嬌生慣養(yǎng),使孩子養(yǎng)成了不少壞習慣,懶惰、任性、耍小聰明……

可是,彤彤的爺爺奶奶卻不這么認為。他們最疼愛彤彤,有好東西就會偷偷給他留下,不讓他受任何委屈。有時候爸爸媽媽教育他,兩位老人也會袒護彤彤,做他的后盾。只要在爺爺奶奶家,彤彤就有恃無恐。在爺爺奶奶的呵護下,彤彤所有的壞脾氣都被包容了。

每當爸爸媽媽問彤彤最喜歡誰時,他總會稚聲稚氣地說:“爺爺奶奶。”這讓彤彤的爸爸媽媽感到很納罕,但是唯有無奈。

這有什么辦法呢?早知如此,當初為何不少讓孩子受隔代教育,多一些親子教育呢?

祖輩家長對孩子的了解、觀察遠不如父輩家長,但是對孩子的溺愛卻遠勝于父輩家長。

而且隔代家庭中祖輩家長學歷偏低,休閑時與孩子玩耍活動少,對孩子溺愛,照管方式往往也不再適應(yīng)時代的進步。最為重要的是,祖輩家長的觀念比較陳舊,這對孩子的教育走向影響極大,教育意識的不同,導致教育結(jié)果的不同。

由于老人思想僵化、素質(zhì)參差不齊,有的偏重于教孩子識字、算題,以孩子能背唐詩、宋詞為自豪;有的認為教育孩子是上學以后的事,只要現(xiàn)在不餓著、不凍著就行;有的無限溺愛,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把孩子慣得渾身都是毛病……有一項資料顯示,中國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與隔代教育有關(guān)。有不少問題少年從小都是由祖輩家長帶大的。

在隔代教育下,孩子個人能力比較差,自我中心意識強,這些都屬于常見現(xiàn)象,但這顯然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當然并不能完全否定“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不等同于失敗教育,它也有積極成功的方面,關(guān)鍵是要化弊為利。在許多人眼里,隔代教育既是自然而然的選擇,又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其實不然,在家庭教育中,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親子教育為主,隔代教育為輔。

年輕的父母不管工作、生活如何忙碌,都不能忘記教育孩子的責任,不能認為把孩子交給長輩就“萬事大吉”了,一定要抽出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使隔代教育變成雙代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定安县| 侯马市| 成安县| 东兴市| 大新县| 库伦旗| 太康县| 合阳县| 慈溪市| 昌邑市| 石渠县| 彰武县| 方城县| 祁东县| 无为县| 宁化县| 嘉禾县| 邮箱| 淮滨县| 荣成市| 确山县| 淳安县| 临夏市| 杂多县| 修武县| 大洼县| 山丹县| 康乐县| 丽水市| 泸溪县| 屏山县| 西乡县| 平邑县| 合川市| 清徐县| 星子县| 兴城市| 沁源县| 余姚市| 舞阳县|